1 / 48

第十八章 描述性研究

第十八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一节 概 述. 基本概念. 又称 描述性流行病学 利用 已有的资料 或对 专门调查 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 分组 ,描绘、叙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 分布情况 ,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常用方法有: (1)现况研究 (2)筛检 (3)生态学研究. 第二节 现况调查. 一 、概念和目的. 指人们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一)概念 : 又称 横断面研究 也称 患病率研究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八章 描述性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八章 描述性研究

  2. 第一节 概 述

  3. 基本概念 • 又称描述性流行病学 •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绘、叙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4. 常用方法有: (1)现况研究 (2)筛检 (3)生态学研究

  5. 第二节 现况调查

  6. 一 、概念和目的 指人们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一)概念: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 • 研究在特定时间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有关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关系。

  7. (二)目的 1、描述的分布。 如:AIDS在中国的流行现况 2、探索疾病的病因。 如:高血压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 3、早期发现病人和确定高危人群。 如:高血压的普查

  8. (二)目的 • 4、对疾病监测、预防接种效果及其他资料的质量评价 • 5、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参考值范围。

  9. (三)现况研究的特点 • 1、现况研究在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点或时期 • 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 制

  10. (三)现况研究的特点 • 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 以作因果推论 • 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 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 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 资料。

  11. 二、现况调查的种类 • 普查 • 抽样调查

  12. (一)普查 • 1.概念: • 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全面调查或检查。

  13. (一)普查 • 2.目的: • ①了解疾病的分布 • 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病人 • ③建立生理正常值标准。

  14. (一)普查 • 3.优点: • ①能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及时给予治疗 • ②能够较全面的描述某病的流行特点 • ③能起到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作用。

  15. (一)普查 • 4.缺点: • ①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或无简易诊断手段的疾病 • ② 只能得到阳性率或患病率,不能得到发病率 • ③不能确定时间顺序,故不能确定因果联系。 • ④ 人力、物力多,成本高。

  16. (二)抽样调查 • 1.概念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从样本获得的信息来推断总体情况。 • 它是以小测大,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调查研究方法。

  17. (二)抽样调查 • 2.优缺点: —优点 • ①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覆盖面大; • ②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 • ③适用于调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18. (二)抽样调查 • 2.优缺点: —缺点 • ① 调查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均 比较复杂。 • ② 不易发现重复和遗漏。

  19. ③ 有抽样误差。 • ④不适用于发病率过低的疾病。 • 某病的发病率很低时,小样本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若样本接近于总体的75%时,直接进行普查更有意义。

  20. (二)抽样调查 • 3.基本抽样方法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 多级抽样 抽样误差:整群 > 单纯>系统>分层

  21. (1)单纯随机抽样 • 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按照一定技术程序以一定概率的抽样方法。 • 先对被研究的对象进行编号,再用抽签法、掷币法、随机数字表或电子计算机进行抽样。 • 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22. (1)单纯随机抽样 • 优点:简便易行 • 缺点: • 抽样范围较大时,工作量太大、难以采用; • 抽样比例较小而样本含量较小时,所得样本代表性差。

  23. (2)系统抽样 • 系统抽样是按一定比例或一定间隔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24. (2)系统抽样 • 将总体各个个体单位按某种标志排列、连续编号 • 根据总体数N和确定的样本数n ,计算抽样距离(N/n) • 第一段距离内,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样本单位 • 将第一个样本单位的号码加上抽样距离,得到第二个样本单位,以此类推,直至满足样本量。

  25. (2)系统抽样 • 优点: • 简便易行;样本在整个人群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比较好。 • 缺点: • 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增(减)趋势时 ,易产生系统误差。

  26. (3)分层抽样 • 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例如:性别、年龄、居住条件、文化水平、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从每一层内随机抽样。 • 具体抽样方法可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

  27. (3)分层抽样 • 优点: • 抽样误差小;便于对不同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便于对各层独立进行分析。 • 当层间差异大,层内差异小时最适合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28. (4)整群抽样 • 整群抽样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对象,例如学校、工厂、村庄等,再对整群内所有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 • 优点: 便于组织,节省人力和物力,多用于大规模调查。 • 缺点:抽样误差较大,分析工作量也较大。

  29. (5)多级抽样 • 结合上述抽样方法运用于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 具体方法是从总体中先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 样单元(例如省、自治区、直辖市); • 再从每个抽中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二级单元 (例如县、区、街道); • 最后抽取其中部分范围更小的三级单元(例如村、居委会、学校)作为调查单位。

  30. 4.样本量估计 • (1)计数资料 • P—估计的现患率 q=1- P • d—允许误差 = 总体率 - 样本率 • 当允许误差d=0.1P时 n =400 Q/P • 当允许误差d=0.15P 时 n =178 Q/P

  31. 以上公式适用于二项分布,阳性率在5%~95%,超过此范围不适用,如果阳性率太低,则用poisson分布期望值可信限表。以上公式适用于二项分布,阳性率在5%~95%,超过此范围不适用,如果阳性率太低,则用poisson分布期望值可信限表。

  32. 例:某工厂有职工一万余人,现需估计全体职工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情况。该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约10%。现采用抽样调查,要求允许误差为0.15P,计算需抽样调查人数。例:某工厂有职工一万余人,现需估计全体职工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情况。该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约10%。现采用抽样调查,要求允许误差为0.15P,计算需抽样调查人数。 根据题意P = 0.1 Q =1- P = 0.9 d = 0.15 P n =178 Q/P =178×0.9/0.1=1602(人)

  33. (2)计量资料 • 当a取0.05时,s为样本预期标准差,d为允许误差简化公式为: n=4s2/d2

  34. 例:某防疫站欲了解该地成人白细胞数是否偏低。据文献,正常成人白细胞数的标准差约为1000个/ mm3 ,若规定允许误差为100个/mm3 ,样本含量至少应抽取多少人。 n=4s2/d2 = 4*(1000/100)2 = 400(人)

  35. (3)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 ①预期现患率 ( P )(患病率) ②允许误差(d)(对调查结果精确度 的要求) ③研究单位间的均衡性 ④显著性水平(a)(检验水准) ⑤把握度(1-)

  36.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1.确定研究目的,选择指标: • 是描述疾病的分布 ,还是确定高危人群; • 是考核预防、治疗措施的效果,还是探索病因或危险因素等。

  37.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2.掌握有关背景资料: • ①自己经验的总结; • ②向有关专家请教; • ③查阅文献资料。

  38.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3.确定调查人群及样本量: • 有时根据暴露状态选择人群,如果对某职业暴露有兴趣,可选择有暴露的工厂的工人与无暴露的工厂的工人,比较其患病率。 • 结合人、财、物力。

  39.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4.暴露的测量 : • 暴露即我们所研究的因素,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所发生的事件。 • 暴露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和测量尺度。应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尺度和客观的指标。 调查表、各种记录、实验室检查、体检和其他手段来测量暴露。

  40.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5.疾病的测量: • 在人群中进行现况调查时,应尽量采用简单、易行的技术和灵敏度高的方法。对疾病必须提前建立严格的诊断标准。 • 调查表、体检或一些特殊检查常联合应用。

  41.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6.拟定调查表:调查表又称问卷 。 内容: 一般项目 调查研究项目 方式:采用封闭式与开放式提问表

  42. 一般项目:通常包括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性别、出生年月或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项目:通常包括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性别、出生年月或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

  43. 调查研究项目: • (1)措词要准确、简练、通俗易懂、易于回答,尽可能不用专业术语,避免引起被调查者的误解或不同理解。 • (2)与本次调查有关的项目一项也不能缺,而与本次调查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应有。

  44. 调查研究项目: • (3)问题按逻辑顺序和心理反应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后隐私。不能遗漏可能的答案。

  45. 调查研究项目: • (4)尽量获取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 例如询问“你吃水果是经常吃、不常吃还是偶尔吃”,不如问“你每月吃多少水果?21斤以上,11~20斤,10斤及以下”更好些。

  46. “封闭式”即在问题后列出若干互斥的备选答案,供被调查者选定其中的一个。答案的范围相当于测量的尺度。“封闭式”即在问题后列出若干互斥的备选答案,供被调查者选定其中的一个。答案的范围相当于测量的尺度。 • “开放式”指年龄、出生日期、吸烟支数等一些不能明确限定答案尺度的问题。 • 有时也可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提问。

  47.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 7.调查员的培训与组织 • 8.预调查:修订与改进 • 9.正式调查:科学与公正 • 10.资料计算机编码录入,汇总 • 11.统计分析与整理成文。

  48.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