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742 Views
EQ 與情緒管理. 資料截自清涼音出版社 (VCD AV13) - 張錦貴教授. 1. 力量 (Power). P--- 至目標及志向 (Purpose) O--- 開放的胸懷 (Open-Minded) W--- 智慧 (Wisdom) E--- 精力 (Energy) R--- 責任 (Responsibility). 2. 聚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 乃人生之樂事也。 得親近一明師而學習之 , 乃人生之福報也。. 3. 告別壓力 --- 談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4. 人終生忙碌的追求 , 到底想追求什麼?
E N D
EQ與情緒管理 資料截自清涼音出版社(VCD AV13)-張錦貴教授
1.力量 (Power) • P---至目標及志向(Purpose) • O---開放的胸懷(Open-Minded) • W---智慧(Wisdom) • E---精力(Energy) • R---責任(Responsibility)
2. • 聚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 乃人生之樂事也。 • 得親近一明師而學習之 , 乃人生之福報也。
3. • 告別壓力--- 談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4. • 人終生忙碌的追求,到底想追求什麼? • 一般人都會說:想擁有幸福與快樂的 人生! • 但是一個人的痛苦,卻不曾停息過! • 貧或富、老或少、有或無,都同樣的 受苦。 • 為什麼?因為沒有智慧. 。
5.人生的智慧 • 假如你的煩惱是 因為別人引起的,您非常可憐! • 假如你的煩惱是 因為自已引起的您非常可悲!
6. • 昔日是安貧樂道! 如今是富貴苦道? • 現代人面對的生活壓力: 政治上的壓力! 工作上的壓力! 家庭上的壓力! 情感上的壓力! 經濟上的壓力! 人際上的壓力! 精神上的壓力! 身體上的壓力!
7. 無明妄想 • 人因無明而煩惱, • 也因無明而痛苦, • 結果是苦海無邊。
8. 壓力產生最大的關鍵: • 標準太高 • 能力不足 • 妄想心生 • 不合理的標準。
9. 不合理的標準: • 用自已的標準 • 用別人的標準 • 用聖哲的標準
10. 能力: • 就是知道的知識加上經驗的 累積,所磨鍊出來的一種可以 判斷、抉擇、實踐的力量,進 而得到別人肯定的一種成果。
11.想: • 合理的叫理想, 不合理的叫妄想。
12. • 人之所以不快樂, 就是不該得的東西想得, 不該他做的事想做。
13. • 聖人無憂,因心中常醒。 凡人多夢,因心中常迷。
14.生活的三現象: • 忙、茫、盲。
15.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 精神不好 • 脾氣暴燥 • 全身無力 • 工作無趣 • 生活無味 • 食慾不振 • 性慾無趣 • 不易入睡 • 容易生病
16. • 百病煩惱起,煩惱百病生。
17. • 一天笑三次,醫生不用來。 • 心情如果好,做事情就輕鬆。 • 心情如果壞,做事情就糟糕。 • 心情如果好,吃什麼都補。 • 心情如果壞,吃什麼都腹瀉。
18.氣: • 少思慮以養心氣 • 少色慾以養腎氣 • 常運動以養骨氣 • 戒嗔怒以養肝氣 • 薄滋味以養胃氣 • 省言語以養肺氣 • 多讀書以養膽氣 • 習吐納以養元氣
19. • 污煙瘴氣, 侵蝕您的健康!
20.目標不能達成的原因: • 目標訂定有問題 (希望) • 沒有能力去實踐 (智慧) • 實踐心態有問題 (情緒)
21. • 人生失敗的影響,均來自 ”疑心與情緒”的破壞。 • 壓力是現代人最大的夢魘。
22. • 人只要活著”無壓力狀態,永遠不 可能存在。因此我们不仿在遭到壓 力困擾時,堅決相信跟隨壓力之後, 必是令人快樂的結果,或者乾脆面 對現實, • 找出真正的原因,這才是化解壓力 的最佳手段與方法。
23.生命的過程: • 生命是一連串克服壓力的過程。 • 生命是一連串證明能力的過程。 • 生命是一連串能力和權力配合的 過程。 • 生命是一連串準備和機會遭遇的 過程。
24. • 人之所以會絕望、墮落、厭世及暴力, • 都是因為希望有障礙,什麼障礙? • 就是知的障礙、感情的障礙。
25.工作壓力: • 分為理性與感性兩方面 • 理性是工作能力有問題 • 感性是工作心態有問題
26.問題的產生: • 問題是一種成長的現象 • 問題是一種處理不當的信號 • 問題是理想與實際的差距 • 簡言之就是沒有處理的力
27.從(心)開始 •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 萬法心生,萬法心滅。
28. • ”心”並沒有任何自我與實體,也無 任何相狀,它只是『經驗心理活動』 如此而已。 • 如果我们能教導及照顧這顆心,擁 有正見、正念,它就不會有任何麻煩 出現,它將能平靜自在。
29 • 水清水見月, 意定天無雲。 • 本來清淨心, 一切處光明。
30.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1. • 聖人求心不求佛, • 凡人求佛不求心 • 智人調心不調身, • 愚人調身不調心。
32 • 無論什麼,我们接受。我们以『正 念』去接受,我们不會過份地快樂。 • 而當事物破滅毀損時也不會悶悶不 樂,感到痛苦。 • 因為我们清楚地看清了所有事物無 常的真相。
33.基本處理壓力的方法: • 智慧成長 • 請教專業 • 安份守已 • 善待自已 • 隨緣自在
34.智慧為萬病良藥 • 成長才有智慧,智慧才能改善, • 改善才有希望。
35.改善事物的基本法則: • 可以改變的去改變 • 不可改變的去改善 • 不可改善的去承擔 • 不可承擔的就結束
36.問 • 請教專家不恥下問
37. • 一個人的能力,永遠超越不 了一個團隊的智慧! • 因此21世紀是專業分工的時代, 請將問題交給專業。 • 不要將問題交給煩惱!
38. • 處處留心皆高人 • 處處專心皆貴人
39. • 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40. • 知止而后有定, • 定而后能靜, • 靜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慮, • 慮而后能得。
41. • 保持心境的寧靜,需要堅強的意志, 和極大的自制力,並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必須 內心有主宰,不移不變,才能憑藉其 堅定意志。 • 克服內心欲念的波動,使內境平靜 下來,發出不為外力所搖撼的定力。
42.從寧靜中安頓身心: • 寧靜中有寬廣 • 寧靜中有富有 • 寧靜中可以代替平安
43. • 衝突改變不了事實, 爭辯吵架不能改善一切, 只有拉近雙方的認知可以 改善。
44.善待自已 • 主說:施比受更有福 ,燃燒 自已照亮別人。 • 佛說: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45.老來樂的方法: • 老來健 (久病無孝子) • 老來本 (沒有錢沒有兒子) • 老來趣 (無興趣不樂) • 老來友 (好友不必愁) • 老來屋 (落葉能歸根)
46.隨緣的人生 • 豈能盡如人意, • 但求無愧我心。
47. • 世人都說讀書高,功名更是忘 不了,寒窗苦讀受煎熬。 • 求神拜佛到處跑,奈何僧多粥 又少,神仙也為之傷腦。 • 其實成敗皆在天,盡了人事便 是好。
48. • 最壞的打算, • 最好的準備, • 得失之間淡然自處。
49.放棄不合理信念: • 我必須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 • 我必須讓人喜歡與稱讚 • 過去影響到以後無法改變 • 凡事物按我期待及喜歡方式進行 • 我無法控制我的煩惱 • 個性是無法改變論 • 逃避比面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