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1.23k Views
第 6 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课标要求: 概述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 天文学. 农 学. 数 学. 医 学. 课堂练习. 1 、( 2008 年四川卷)公元 751 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与火器. A.
E N D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 天文学 农 学 数 学 医 学
课堂练习 1、(2008年四川卷)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A
2、(200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C.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D
3、(2008年上海)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3、(2008年上海)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A
2 3 4 1 5 6 7 识图 元郭守敬 东汉张衡 北宋毕昇 东汉蔡伦 唐僧一行 地动仪 简仪
问题探究 材料一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62℅ 38℅ 71℅ 29℅ 57℅ 43℅ 4℅ 96℅ 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开始落后。
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1、国家统一、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促进科技的进步。 3、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 6、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④重政轻技的观念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⑤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 总之,中国科技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及必要的人才结构,所以,在封建社会末期直至近代,中国的科技领域逐渐丧失了独占鳌头,生机盎然的风度。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 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③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很少理论探讨,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形式相传。
中国古代科技有何特点? 1、内容上: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研究方法上: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天文学成就一览表 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 ①殷商时代有关日食的记载… ②有关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 ③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纪录… 天象 观测 天文 学著 作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①东汉张衡…… ②唐代僧一行…… ③元代郭守敬…… 也取得突出的成就 天体 测量
探究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斐然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天文学革命?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的原因: 1.农业生产“授民以时”的需要。 2.王朝统一天下“受命于天”的需要。
我国数学成就一览表 ①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②春秋战国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③元代出现珠算法 计算 方法 数学 专著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总结了……,记载了 ……, 标志着……。 数学 专家 南朝宋、齐祖冲之圆周率……领先世界 1000年之久。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纸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 (2)纸的发明:西汉——东汉蔡伦 (3)外传 2、印刷术: (1)发明历程: ①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 ②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2)外传: 朝鲜(13世纪中期);西域—欧洲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 2、印刷术: 3、火药: (1)发明历程: ①唐代: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 ②唐代末年:火药用于战争 ③五代和宋朝时: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2)主要火器: 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 (3)外传: 14世纪初,火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在西方产生巨大震动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 2、印刷术: 3、火药: 4、指南针: (1)发明历程: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外传: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问题探究 材料一: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材料四: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火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 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 是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变革的关键性因素,促进了西欧的社会变革。
思考: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思考: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 对比: • 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 • 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提示:可以从中国和西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学富五车”的成语故事是怎么来的? 问题1:纸出现前中国有哪些书写材料? 青铜器 甲骨 缣帛 竹木简 问题2: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
材料一:西汉时,东方朔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多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材料一:西汉时,东方朔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多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2005年上海卷)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机器印刷术 A
司 南(战国) 汉代司南 司南,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秦朝时候,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陕西咸阳造了一个很大的阿房宫,阿房宫中有一个磁石门,完全用磁铁造成。如果有谁带着铁器想去行刺,只要经过那里,磁石门就会把这个人吸住。 另外,根据古书记载,汉武帝时候,胶东有个栾大,献给汉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帝看了非常惊奇。原来来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碰击,只是汉武帝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北宋指南针之一。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北宋指南针之一。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水浮指南针
指南针 (缕悬法) 指南针 (指甲旋定法) 指南龟 指南鱼
结合阅读与思考(p29),讨论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结合阅读与思考(p29),讨论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 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大地测量)。 • 经济上: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促进相关的科技成就的应运而生(如指南针与海外贸易)。 • 思想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人们思想和世界的进一步解放和扩展,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西学的传入)。 • 科学家:有一批有杰出天赋和献身科学事业,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的贡献(如祖冲之、李时珍、张衡等)。 •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经验总结(如农书)。
硫磺块 木炭块 硝石块 • 唐代,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的。 • 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炼丹引爆图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仙丹尚无踪影,火药却于炼丹炉中诞生了
中国古代的火器一览 宋代 ·火箭 前端绑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
南宋·突火枪。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元·铜火铳(chong) 元代至顺三年(1332)造的铜火铳,现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有明确纪年的火铳。
蒺藜火球 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 火蒺藜(jili)除了包内装有火药外,外面还有菱角形的尖刺。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外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明·火龙出水 水陆两用的火箭,二级火箭的始祖。 返回
“日黑居仄,大如弹丸” ——《汉书·五行志》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记载日食的甲骨文
流 星 雨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 我国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相关记录。
彗星和哈雷慧星的记录分别比 欧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 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的最早记录。 现代天文学关于彗星的图片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文公十四年》
1 ,春秋时,九九乘法口决、筹算法 2、元:珠算法 汉代的象牙算筹 算筹记数摆法 (元代)算 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水磨 水排——卧式水轮 《农书》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插图丰富。重视用机器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水转大纺车 转轮排字盘(王祯发明)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华佗的五禽戏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留斯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留斯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医圣李时珍陵园 (位于湖北省蕲州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