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66 Views
第二讲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一、美学与人学的关系. 缘起 1 、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夏之放、楼昔勇等 《 美学基本原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 杨辛、甘霖编写的 《 美学原理新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 2 、 “文学”是“人学” 法国文学史家丹纳 《 英国文学史 》 序言:“ Literature , it is the study of man.” “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是人学”. 季摩菲耶夫 《 文学原理 》 :“高尔基曾经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
E N D
第二讲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www.themegallery.com
一、美学与人学的关系 • 缘起 • 1、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 杨辛、甘霖编写的《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www.themegallery.com
2、 “文学”是“人学” • 法国文学史家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Literature,it is the study of man.” • “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是人学” www.themegallery.com
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高尔基曾经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高尔基曾经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 • 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文艺学建设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 www.themegallery.com
周作人在《新青年》1918年12月号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口号。周作人在《新青年》1918年12月号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口号。 • 1957年钱谷融在5月号《文艺月报》发表《论“文学是人学”》 ,重提“文学是人学”。 www.themegallery.com
认识美本质、文学本质,必须思考人本质; • 研究美学、文艺学,必须思考人学 www.themegallery.com
二、什么是“人的本质”? • 1、“人的本质” 没有定论 • 曾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 泰勒斯回答:“认识你自己”。 • 古希腊哲人在德尔斐神庙上留下箴言:“认识你自己!” www.themegallery.com
歌德:“人是一个糊涂的生物,他不知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他对这个世界,而且首先是对于他自身,知道得很少。”歌德:“人是一个糊涂的生物,他不知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他对这个世界,而且首先是对于他自身,知道得很少。” 卢梭:“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 关于‘人’的知识。” www.themegallery.com
法国萨特:存在先于本质,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可以定义。法国萨特:存在先于本质,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可以定义。 • 德国雅斯贝尔斯:“‘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确切的答案。” • 法国梅洛庞蒂:“没有人性就是人性。” www.themegallery.com
朱光潜望“人”兴叹:“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朱光潜望“人”兴叹:“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 • 傅雷:“人真是矛盾百出,复杂万分,神秘到极点的动物。”“了解人是一门最高深的艺术。” www.themegallery.com
2、关于“人的本质”的两种误解 • 之一:“人的本质”是只属“人”才具有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殊属性。 • 朱光潜马克思、恩格斯:“所谓‘人性的’,也就是非动物性的。” • 新中国成立后,将人性等于社会性、阶级性、意识性、从“劳动”、“实践”方面解释“人性”或“人的本质”,就是这样。 www.themegallery.com
失误与教训之一:扼杀人欲 • 1、人性自私——但偏要铲除私有观念,强调互助是人的天性,要求人们无私奉献; • 2、人性好利——但偏要把利益、财富与邪恶挂钩,谈富色变,要求过苦行僧生活; • 3、人性好逸恶劳——但偏偏强调劳动是能给人带来快乐、免除痛苦的最好方法,爱劳动是人的天性; www.themegallery.com
人异化为神 • 以“人的特性”界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成了“人的特性的对象化”——“劳动的对象化”、“理性的对象化”、“社会性的对象化”, • 文学就变成了神学。 www.themegallery.com
另一种观点: • “人的本质”是人先天本有的属性,“人性”就是区别于“神性”的动物属性,人在本质上与动物没有两样。 www.themegallery.com
杨朱: 人之生也奚为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失误与教训之二:放纵人欲 www.themegallery.com
子产兄弟: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尔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子产兄弟: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尔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 www.themegallery.com
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 www.themegallery.com
以生殉物、谋财害命 www.themegallery.com
重物轻人、为物伤人 • 一人开车时不慎将宠物狗撞死,狗主人因对方赔不起他提出的巨额赔款,竟强迫肇事人向狗下跪; • 一妇人在广场上遛狗时狗拉了大便,清洁工要求及时清理,妇人不仅置之不理,甚至口角之间掴了清洁工一记耳光。 www.themegallery.com
多欲伤身 •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 •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损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美丽佳人,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 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贫贱则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哪里有途径? www.themegallery.com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损,多阳则萎 。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闷。 • 故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体而已;其为饮食酒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 www.themegallery.com
以“人的天性”界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成了“人的欲望的对象化”,以此来定义“美”,就导致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产生。 • 文学异化为动物学 www.themegallery.com
3、人性、人的本质是人的动物属性与非动物属性的对立统一3、人性、人的本质是人的动物属性与非动物属性的对立统一 • 一、人是的动物界的一个物种,动物性是人的基本属性; • 达尔文 • 20世纪英国动物学家戴莫里斯《裸猿》:“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身上遍布体毛。唯一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他就叫人类。” www.themegallery.com
二、人是动物界一个特殊的物种,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属性。二、人是动物界一个特殊的物种,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属性。 • 意识 • 劳动 • 社会性 • 文化 www.themegallery.com
注意点之一:意识是根本特性 • 首先,人脑最发达 • 人的大脑平均与全身的体重为2%,动物界最大。 • 人脑的耗氧量是最大的:人脑平均为人的体重的2%,但它消耗的氧气则占全身用氧的25% www.themegallery.com
人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 •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每小时400多公里。 • 人脑每秒钟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 人脑每天能记录8600万条信息,人的一生能储存100万亿条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储存量的50倍。 www.themegallery.com
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一名英国人只需看一眼就能记住54副洗过的2808张扑克牌。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一名英国人只需看一眼就能记住54副洗过的2808张扑克牌。 • 20世纪20年代,一个叫亚历山大•艾特肯的西方人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 www.themegallery.com
1981年,这一纪录被一位印度人打破,他能记住小数点后31811位数字;1981年,这一纪录被一位印度人打破,他能记住小数点后31811位数字; • 再后来,这一纪录后来又被一位日本的记忆大师打破,他能记住小数点后42905位数字。 www.themegallery.com
汉末徐干: • 天地之间含气 • 而生者,莫智乎人。 • 康有为: • 人“智多思深”, • “脑筋尤灵”。 www.themegallery.com
人的其他特性,都是由人脑的智慧特性决定的 • 比如劳动:有意识的谋生活动; • 社会关系:是有意识的个体在劳动中结成的群体协作关系; • 文化:是有意识的人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www.themegallery.com
注意点之二: “劳动”特性说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比“意识”更为根本的人的特性。 • 因为“意识”是由“劳动”决定的,人脑是由“劳动”创造的。 • 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是“意识”,而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 www.themegallery.com
逻辑矛盾: • “劳动”是什么?是“有意识的谋生活动”。 • 说“劳动”决定“意识”无异于说“有意识的谋生活动”创造了“意识”。 www.themegallery.com
“劳动创造了人”——谁的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谁的劳动创造了“人”? • 劳动被定义为“人特有的谋生活动”。于是, “劳动创造了人”,就成了“人的劳动创造了人”。 www.themegallery.com
结论:人的本质、人性具有二重性:本能与理性、物质与精神、个性与社会性,等等。结论:人的本质、人性具有二重性:本能与理性、物质与精神、个性与社会性,等等。 • 《尚书》: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 扬雄: “人之性也,善恶混。” • 佛教认为: “无明” 与“佛性”、妄想与真心;既能成佛,又能成魔。 www.themegallery.com
西方基督教强调:“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 18世纪法国狄德罗:“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 19世纪俄国托尔斯泰:“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 www.themegallery.com
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美本质定义的缺陷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美本质定义的缺陷 • “人的本质”作为人的基本属性与根本特性、动物属性与非动物属性的统一, • 是本能与意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它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www.themegallery.com
“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应当是本能与意识、感性与理性等一切属人的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应当是本能与意识、感性与理性等一切属人的力量的对象化。 • 显然,如果以此作为美的定义,失之过于宽泛。如果依照这个定义去寻找美,创造美,必如缘木求鱼。 www.themegallery.com
黄海澄1986年出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原理》:黄海澄1986年出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原理》: • “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及类似的说法,的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出现过,然而他不是在给美下定义时使用这些语言的。 • 如果我们机械地照搬过来给美下定义,就显得不够全面,不够准确,看起来似乎是尊重马克思,而实际上是歪曲了马克思的意思。” www.themegallery.com
“‘对象化’的说法没有规定究竟是人的什么样的本质或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才是美的。“‘对象化’的说法没有规定究竟是人的什么样的本质或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才是美的。 • 事实上,并不是一切人的,也不是人的一切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美的。 • 岳飞与秦桧之流在本质上怎能相提并论? www.themegallery.com
为解决这个矛盾,实践美学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求真、向善的积极力量。为解决这个矛盾,实践美学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求真、向善的积极力量。 • 一切反动分子的腐朽、没落的行为,都是与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逆的,不能算是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反动。” • 这其实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www.themegallery.com
文学不是神学、 • 不是动物学, • 而是人学。 www.themegallery.com
问答题: • 一、探讨美学,为什么必须联系人学? • 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能解释一切的美吗? www.themegallery.com
三、“劳动决定意识”、“劳动创造人”的观点有无逻辑毛病?试做简要论述。三、“劳动决定意识”、“劳动创造人”的观点有无逻辑毛病?试做简要论述。 • 四、“人的本质”应当如何理解?以此作为“美”的定义,你同意吗?为什么? www.themegallery.com
课后复习: • 教材第十四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献疑》,第一章《“人学”的历史追溯与问题考量》; • 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相关章节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