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669 Views
会计学原理 —— 会计基本要素核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工业企业经营过程各阶段资金运动情况、经济 活动和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2 、掌握如何分析各项经济活动,并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账户。 3 、深刻领会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计算。 4 、掌握共同费用、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正确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5 、完整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及其会计核算 。.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阐述账户的性质、用途、结构和明细账的设置。 2 、讲解账户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账户。
E N D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业企业经营过程各阶段资金运动情况、经济 活动和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2、掌握如何分析各项经济活动,并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账户。 3、深刻领会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计算。 4、掌握共同费用、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正确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5、完整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及其会计核算 。
重点与难点 重点:1、阐述账户的性质、用途、结构和明细账的设置。 2、讲解账户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账户。 3、以“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为中心,讲解 利润的形成和分配。 难点:1、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2、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3、备抵法的核算
第一节 筹资业务的核算 • 投入资本的核算 • 债务资金的核算
第一节 筹资业务的核算 经济业务概念:凡能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并影响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就称为经济业务。 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 1. 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形成企业的资本金; 2. 向债权人借入各种借款或对外发行债券,形成企业的债务资金。
一、 投入资本的核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企业申请开业,必须具备国家规定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即资本金,它是企业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 实收资本: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投资者可采用现金、银行存款、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向企业投资。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投入资本。 根据资本保全原则,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投资者不得随意抽减。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必须聘请注册会计师验资,出具验资报告,并由企业发给投资人出资证明书。
(一)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账户 核算内容:企业资本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投资者设置明细账户 借 实收资本 贷 投入资本的减少额 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 投入的资本额 期末投入资本的实有数额
(二)账务处理 投资人以货币资产(现金或银行存款)向企业投资时,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实收资本入账; 投资人以实物形式及无形资产投资时,企业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 例1 企业收到国家投入的资金10,000,款项已存入银行。 例2 乙企业投入一项专利权,评估确认价值为2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实收资本-国家投资 10,000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200,000 贷:实收资本-乙企业 200,000
二、 债务资金的核算 短期借款:借入期限在一年以内。用于弥补正常生产 经营中的流动资金不足。属于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上。用于弥补企业长期资金不足。属于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指企业为筹集大量资金而以发行债券的形式向 社会募集的证券。属于长期负债。 发行形式: 1.面值发行(平价发行):出售价格等于债券票面价值。 2.溢价发行:出售价格超过债券票面价值。超出部分为债券 溢价。 3.折价发行:出售价格低于债券票面价值。低于部分 为债券折价。
(一)账户设置 1.“短期借款”账户 核算内容:短期借款(一年以内)的取得、偿还及结欠情况 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债权人和借款种类设置明细账 借 短期借款 贷 到期偿还的短期借款数 取得的短期借款数 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本金数
2.“长期借款”账户核算内容:长期借款(一年以上)的取得、偿还及结欠情况。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债权人和借款种类设置明细账,同时设置“本金”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账户借 长期借款 贷 到期偿还的长期借款 取得的各种长期借款 的本金及利息 以及应付而未付的利息 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的 本金和利息
3.“应付债券”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募集长期资金发行债券及应付利息。 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应付债券” 账户下分设“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 借 应付债券 贷 债券到期实际支付的本息数 面值发行债券的金额 债券溢价部分的摊销额 发行债券的溢价数额 发行债券的折价数额 债券折价部分的摊销额 发行债券应计提的利息 尚未摊销的债券折价部分 尚未归还的债券本息数 尚未摊销的债券溢价部分
4.“财务费用”账户 核算内容: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种 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性质:费用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财务费用的项目设置明细账 借 财务费用 贷 本期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 本期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 利息收入、汇兑收益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5.“预提费用”账户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先摊配计入本期费用以后再实际发生支付的各项支出。 核算内容:核算和监督企业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等。 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费用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借 预提费用 贷 实际支付的预提费用数额 预提计入本期各项费用 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额
(二)账务处理 1.“短期借款”业务 利息处理:企业如果按月支付利息,利息于支付时计入当月财务费用;如果按季支付利息,或是在借款到期时一次支付且利息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按月预提的方式进行处理。
例 公司1月1日向银行借入10万元存入银行,期限6个月,月利率6‰,利息采用预提方式。 1. 借款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2. 月末预提当月利息费600元(100,000× 6 ‰ )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600 贷:预提费用 600 (2、3、4、5、6月作相同的会计分录) 3. 到期偿还借款本息 借:短期借款 100,000 预提费用—利息支出 3,600 贷:银行存款 103,600
2.“长期借款”业务 利息处理:会计期末(月末或年末),计算本期应负担的长期借款利息,并计入本期有关费用账户,同时将应付未付的借款利息作为负债,记入“长期借款”账户的贷方。 例1. 企业于2001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10万元存入银行,期 限3年,年利率1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
例2. 2001年12月31日,企业计算出应由本年负担的长 期借款利息12,000元,作为本期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12,000 贷:长期借款 12,000 (2002年末、2003年末作相同的会计分录) 例3. 2004年1月1日借款到期,企业偿还借款本金和利 息,共计136,000元。 借:长期借款 136,000 贷:银行存款 136,000
如果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长如果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长 期借款,在固定资产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长期借款的利息应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竣工决算后的长期借款利息则应计入各期的财务费用。 例1.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向银行借入200,000元,年利率 10%,三年后一次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长期借款 200,000
例2. 第一年末确认应付利息20,000元 借:在建工程 20,000 贷:长期借款 20,000 (第二年末确认应付利息时作相同会计分录) 例3. 第三年初竣工交付使用,当年确认应付利息为20,000元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20,000 贷:长期借款 20,000 例4. 第三年末偿还本息 借:长期借款 260,000 贷:银行存款 260,000
3.“应付债券”业务 债券溢价是企业向债券投资者多收的款项,将由以后多付的利息归还冲减;债券折价是企业向债券投资者少收的款项,将由以后少付的利息扣回。债券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到期前摊销。发行手续费和印刷费应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
例1. 企业199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三年期债券300,000 元,年利率10%,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300,000 例2. 1997年12月31日,企业计提上例发行的债券利息30,000元。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0,000 (1998年末计提利息作相同会计分录)
例3. 1999年初,工程竣工决算,年末计提当年债券利 息30,000元。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30,000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0,000 例4. 2000年1月1日,企业支付到期债券本息390,000元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300,000-应计利息 90,000 贷:银行存款 390,000
第二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 材料采购的核算 • 购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第二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供应过程的主要任务: 采购原材料等,为生产经营准备必要的劳动对象; 购置固定资产,为生产经营准备必要的劳动资料。
一、材料采购的核算 主要业务:核算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的形成,材料 的验收入库,以及采购过程中与供货单位之间的货款结算等。 (一)材料的确认、计价与保管 1.确认:材料按盘存日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来加以确认。 2.计价:材料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 (???原则) 3.保管: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加强管理。
外购材料的成本包括: • 买价:企业采购材料的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直接计入采购成本; • 采购费用: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材料成本的关税等。
(二)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确 定材料的采购成本。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户 借 材料采购 贷 购入材料的买价及采购费用 已验收入库结转“原材料”账户 的材料实际成本 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 在途材料实际成本
2. “原材料”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户 借 原材料 贷 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3.“库存现金”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数。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 借 库存现金 贷 现金的收入数 现金的支出数 库存现金结余数
4. “银行存款”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银行存款的收支变动及结存情况。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币值种类设置明细账户 借 银行存款 贷 款项存入数 款项提取和支出数 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实际数
5. “应付票据”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在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活动中,所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发生和偿还情况。 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借 应付票据 贷 到期支付的汇票 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面值数 本金及利息 及应支付的利息数 尚未到期的应付票据本息数
6.“应付账款”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 等,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增减变动情况 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照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借 应付账款 贷 已偿还的应付款项 应付未付供应单位的款项 尚未偿还的应付账款
7. “预付账款”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 位货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借 预付账款 贷 实际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数 收到产品或接受劳务后 冲销的预付款数 已预付而未收到产品或未接受 劳务的款项
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在购买或销售货物、接受或提供 应纳税劳务时,发生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及应纳增值税的增减变动情况。 性质:负债类账户 账户结构: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 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 销售货物或对外提供应税 时支付的进项税金; 劳务时收到的销项税金 实际交纳的增值税 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尚未交纳的增值税额
(三)账务处理(P103—P106) 1.购买材料,货款已付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偿还前欠购货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预付采购材料货款时 收到材料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无论何种采购方式,支付购买材料所发生的采购费用 借:材料采购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材料采购过程结束,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二、购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标准 概念:可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单位价值较大,并且在 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企业的固定资产。 • 标准: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 • 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都应作为固定资产; •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 • 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计价: 1. 原始价值(原值或原价):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前的一切合理的必要支出。按原始价值计价,可以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最初投资规模及生产能力。 2. 折余价值(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和新旧程度。 3. 重置完全价值(重置价值):是指按目前的技术、经济状况,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支出。按重置价值计价,可以了解企业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下,企业固定资产的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
(三)账户设置 1 .“固定资产”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各种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 及其余额。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按固定资产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借 固定资产 贷 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2.“在建工程”账户 核算内容:核算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性质:资产类账户 账户结构:该账户按工程类别设置明细账 借 在建工程 贷 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 已完工交付使用的工程成本 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期末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
(四) 账务处理 例1 企业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运杂费400元,设备价款及各项费用均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设备 23,800 贷:银行存款 23,800 例2 企业购入需安装的设备一套,价款400,000元,增值税额68,000元,运杂及包装费2,000元,设备价款及各项费用均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交付安装。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470,000 贷:银行存款 470,000
例3 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化工设备的安装费15,000元。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例4 企业购入的化工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工程实际 成本为485,000元。 借:固定资产—化工设备 485,000 贷:在建工程 —安装工程 485,000
例5 企业接受某单位捐赠的固定资产一项,确认其价值6,000元。例5 企业接受某单位捐赠的固定资产一项,确认其价值6,000元。 借:固定资产6,000 贷:资本公积—捐赠6,000 例6 企业收到外单位投资转入汽车一辆,投出单位账面原值500,000元,经评估确定的价值400,000元,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运输工具500,000 贷:实收资本—企业投资4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由于有形损耗和无 形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和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计提折旧的影响因素: 折旧基数: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残值变价收入-报废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 应提折旧总额 =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 • 平速折旧法: 1.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 快速折旧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 2.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 (1)直线法 亦称平均年限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的衰减只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而不是使用程度。将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均衡地分摊于使用期内的各个会计期间。 =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 ×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例1:企业某台设备原值1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预 计净残值率为3%,要求计算月折旧额。 1-3% 20 解:年折旧额=100,000× =4850(元) 月折旧额=4850/12≈404.17(元) 特点:1. 简单易行。 2. 因固定资产后期维修保养费用大于前期,会导 致固定资产在各期的使用成本不均衡,后期使 用成本远大于前期。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应计折旧额= 某项固定资产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 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 应计折旧额 = × (2)工作量法 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而减退,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
例2:企业某辆货运汽车,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例2:企业某辆货运汽车,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 5,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当月 行驶3,000公里,要求计算本月折旧额。 解:单位里程折旧额 =(100,000-5,000)/500,000=0.19(元/公里) 本月应计折旧额 =3,000×0.19=570(元) 注:若以固定资产的产量代替工作量计算折旧,称为产量法; 若以固定资产工作时数代替工作量计算折旧,称为工作时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