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第四課 跛腳天助和他的牛

第四課 跛腳天助和他的牛. 洪醒夫. 課前引導. 早期的農夫與台灣牛. 圖片出處: http://www.peopo.org/roland7894/post/68097. 萬物有靈見真情 人間有情、萬物有靈!. 一、 貓頭鷹的伴手禮. 出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oTbxvxkiHY&sns=em. 二、忠犬小八.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課 跛腳天助和他的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課 跛腳天助和他的牛 洪醒夫

  2. 課前引導 早期的農夫與台灣牛 圖片出處:http://www.peopo.org/roland7894/post/68097

  3. 萬物有靈見真情 人間有情、萬物有靈!

  4. 一、 貓頭鷹的伴手禮 出處:http://www.youtube.com/watch?v=FoTbxvxkiHY&sns=em

  5. 二、忠犬小八 1924年,小八每天都會送主人東京大學教授上野英三郎上班,主人下班後也會到車站迎接主人。1925年,上野突然腦溢血猝逝,不知情的小八仍是每天到澀谷車站等候主人返家,小八在車站前苦苦等候主人長達10年,令人動容。 圖片出處: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F%A0%E7%8A%AC%E5%85%AB%E5%85%AC

  6. 一、題解 二、作者 三、課文賞析 四、結構分析表 五、問題與討論 六、補充資料 七、延伸閱讀 八、牛刀小試 九、好站連結 目次

  7. 一、題解 • 出處 • 寫作背景 • 主旨

  8. 題解 • 主角「天助」因被牛車撞傷,導致行走不便,鄉人叫他「跛腳天助」。 • 故事發生在臺灣光復後二十年的小村莊,當時臺糖運輸業蓬勃,農民耕田普遍使用牛車,牛隻是農民重要幫手和財產。 • 本文以「跛腳天助」和他的牛之間關係為敘述主線,描寫天助在牛已老去時決定賣掉牠,卻又於心不忍的複雜情緒,以及後來老牛因為操勞過度垂死,天助無法接受現實的悲傷情況,反映了臺灣農村中農民的艱苦生活。

  9. 出處 • 出自《黑面慶仔》 • 是一篇短篇小說 • 民國六十一年獲「第四屆吳濁流文學獎小說佳作」。 圖片出處http://findbook.tw/book/9789576391095/basic

  10. 關於《黑面慶仔》 • 爾雅出版社於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 洪醒夫第一本小說集,也奠定其「農民文學作家」地位。 • 收錄十篇短篇小說,全部是描寫臺灣農村小人物和小故事,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散戲〉、 〈跛腳天助和他的牛〉、 〈黑面慶仔〉、 〈吾土〉等。 • 書前有作者自序,說明對農村生活的熟悉,以及期許以寫作來見證時代,末有寫作年表,清楚條列作者生平大略和作品發表、出版情況。

  11. 《黑面慶仔》自序 • 洪醒夫在序中自言:「這些故事對別人也許沒有什麼,可能也談不上文學價值,對我卻另有意義,我用平凡的文字把它寫下來,想寫給我的妻子、兒女,以及以後的子孫看,希望他們不要忘了我們的來處,不管將來過得燦然或黯然,都不要忘記。」 • 從序言中不難讀出洪醒夫「吃果子,拜樹頭」濃厚的飲水思源省思。

  12. 寫作背景 • 本文寫成於民國六十一年,當時作者二十三歲,剛從臺中師專(現改制為臺中教育大學)畢業。 • 作者寫〈跛腳天助和他的牛〉是希望把從小觀察的農民生活內容記錄下來,雖然他們貧窮、知識水準不高,又固執於傳統的愚昧觀念,但是他們誠懇、勇敢、強韌的生存下來了,而且一代比一代更好。 • 作者關心他們,希望能把這樣的農民精神留給子孫看,所以寫成這篇小說。

  13. 主旨 • 故事主角「跛腳天助」決定賣掉為自己工作多年的老牛,卻又於心不忍的複雜情緒;最後老牛因為年邁又勞動過度而死亡,「跛腳天助」悲傷欲絕,真情流露。 • 小說描寫臺灣早期農村中,人與牛之間的深厚情感,以及歲月老去,人和牛的悲慘處境;反映早期臺灣農村人民維生不易的情況。 回上一層

  14. 二、作者 • 生平介紹 • 文學成就 • 評論

  15. 洪醒夫 圖片出處http://lit.ncl.edu.tw/litft/searchCP.action?dtdId=13&sysId=090103-M-003

  16. 作者 • 洪醒夫,本名洪媽從。 • 曾以「司徒門」的筆名寫詩,以「馬叢」的筆名發表小說。 •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十日出生在臺灣彰化縣二林鎮北平里一個世代農民家庭,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因車禍去世,年三十四。 • 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即一直擔任小學教師,先後任教於臺中縣新社鄉大南國小、神岡鄉社口國小。

  17. 農村大家庭 • 洪醒夫的父親洪來用,母親洪林彩鸞,是刻苦莊稼人。 • 洪醒夫是家中的長子,其後有七個弟弟、三個妹妹。 • 洪醒夫家族世代務農,父母、叔叔、伯伯們都不識字,他必須在假日幫忙農事,農人生活的辛酸是他所熟悉的,因此對於貧窮加諸生活的壓力,他有深刻的體驗。 • 生長的家鄉環境與童年的時光,是影響其作品的重要因素。

  18. 出身貧寒農家 • 洪醒夫的父親是典型臺灣農業社會的農夫,不識字,但刻苦耐勞,與土地的情感深厚,然而卻一生窮苦。 • 洪醒夫出生的村落,鄰近臺糖公司甘蔗園,村人多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也因為種田需要人力,因此洪家人口眾多。 • 洪醒夫在讀完小學之後,繼續升上當時的臺中市立一中初中部就讀,又以優異成績考上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現改制為臺中教育大學),之後成為小學老師。他的弟妹則因家中過於貧窮,並沒有機會讀書,只能下田務農或出外謀生。

  19. 洪媽從,毛毛蟲    洪醒夫在臺中師範專科學校讀書時,「洪媽從」這個怪名字總是特別引人注意,入學第一天,當導師點到這個怪名字時,全班啞然失笑,私底下同學們都叫他「洪毛」。他告訴同學說:「媽從就是跟從媽媽,做個乖囝仔。」他認為父母給的名字就要珍惜。一直到師專第六年,他常溜出去在市內的小學當代課教員,很多小朋友都叫他「毛毛蟲」,他才有改名字的想法。後來,加上他自己對文學的期許,希望能在臺灣文學中扮演覺醒的角色,所以取名為「洪醒夫」。

  20. 洪醒夫一家人 圖片出處http://lit.ncl.edu.tw/litft/searchCP.action?dtdId=13&sysId=090103-M-001

  21. 洪醒夫與友人 圖片出處http://lit.ncl.edu.tw/litft/photo/070821/P/0018.jpg 圖片出處http://lit.ncl.edu.tw/litft/photo/090103/P/0002.jpg

  22. 英年早逝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洪醒夫與朋友聚會結束,深夜坐計程車回住處,發生致命車禍。洪醒夫的死引起文壇極大震撼,當時洪醒夫才三十四歲,正值英年,手上還有未竟的小說創作,是家中的精神與經濟支柱。對於他的早逝,文壇在當年發表許多懷念他的文章;友人也將他的遺稿和早期作品蒐集出版成《田莊人》和《懷念那聲鑼》。爾雅出版社並設立「洪醒夫小說獎」來紀念他的小說成就。

  23. 文學啟蒙 洪醒夫的文學啟蒙極早,他回憶起童年時在「店仔頭」裡聽收音機播放歌仔戲和布袋戲故事,覺得情節進展太慢,為了想快點知道壞人下場,就到市場翻看「七字仔」。 洪醒夫自言:「我對文學的喜好、對文學寫作能力,不知不覺就在那時候開始萌芽。」 〈談小說的創作〉 店仔頭:雜貨店 七字仔:七字一句勸世歌書籍

  24. 文學之路 • 民國五十六年,洪醒夫十九歲,其處女作〈逆流〉發表在《臺灣日報》副刊。五十八年參加「復興文藝營」,得到小說冠軍。這兩件事促成他走上文學道路。 • 民國六十六年的鄉土文學論戰,激起文壇對文學路線的思考,也讓洪醒夫的作品改走正視現實、充滿批判的風格。 • 民國六十七年,參加《聯合報》和《中國時報》文學獎的作品都在反映農村人物和題材。〈散戲〉、〈吾土〉兩篇作品確定他在文壇上「新秀」地位。

  25. 寫作特色 延續黃春明 被視為最「純正」的鄉土文學 • 追求「鄉土根性」和「傳統根性」,注入強烈的人道主義色彩,帶有濃厚「原鄉意識」。 • 以冷靜樸實的文字,紀錄所觀察的事物,不加個人價值判斷,忠實呈顯事件背後所批判或關懷的本質。

  26. 田莊作家 農民文學 • 洪醒夫出身於臺灣典型農家,寫作題材以關懷農村的人、事、物為主。 • 雖然早逝,留下作品不多,但已為臺灣文學開拓出「農民文學」道路。 • 他的小說栩栩如生的搬演農村人物生活,展現臺灣土地生命,探討臺灣農業在時代變遷中所受的衝擊,成為時代的見證。

  27. 著作分期

  28. 得獎紀錄 • 民國六十二年〈跛腳天助和他的牛〉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佳作 • 民國六十五年〈扛〉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佳作 • 民國六十六年〈黑面慶仔〉獲第二屆聯合報文學獎小說佳作 • 民國六十七年〈散戲〉獲第三屆聯合報文學獎小說第二名 • 民國六十七年〈吾土〉獲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 • 民國七十一年獲中國時報文學獎紀念獎

  29. 出版作品 《黑面慶仔》(爾雅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市井傳奇》(遠景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田莊人》(爾雅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懷念那聲鑼》(號角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洪醒夫集》(前衛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洪醒夫全集》(共九卷,彰化縣文化局,民國九十年)

  30. 小說價值 一、反映當時農村面貌 二、堅持人性的堅強善良 三、延續臺灣文學寫實傳統 四、寫入臺灣文學史 圖片出處http://www2.ttcn.ne.jp/~taktplus/43hanoireportyenbai.html

  31. 評論 • 李喬:「他的作品有一個特色:他對語言非常講究,他文字所表現的力量也就特別強烈。他剛出現文壇沒多久,我甚至就認為他是年輕一代中文字相當成功的一個,可入張愛玲、白先勇、陳映真等前輩的行列。」 • 作家鄭清文:「洪醒夫的文學特點,便是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些人物,雖然微不足道,卻是曾經生活在臺灣農村的人物。這些人物,曾經背負過臺灣社會的苦難。也許社會有變遷,但這些人物將永遠的活下去。」 • 吳念真:「他的文字運用與率性的表達方式,正是我所心儀的一種模式。」

  32. 人間苦難的見證者 七○年代中晚期,臺灣文壇掀起「鄉土文學論 戰」,洪醒夫雖未曾參與論戰,但直接以優秀作品, 詮釋鄉土文學的精神與風貌。 洪醒夫出身農家,書寫農村,關懷農民,被文評 家認為是「人間苦難的見證者」。他曾自言,文學猶 如作家的宗教,負責任的作家,是以不惜犧牲一切的 精神,用文學擁抱他所關愛的土地與人民。因此,一 個文學寫作者除了必須有卓越的技巧之外,還要有如 下的稟賦:一顆柔軟的同情心、堅強的生命力,以及 說真話的勇氣。

  33. 彰化八卦山文學家文句紀念亭 拍攝者:許介彥老師  拍攝日期:2004年7月29日 拍攝地點:彰化八卦山文學步道

  34. 一朵萎逝的鄉土奇葩

  35. 田莊人洪醒夫 圖片出處http://findbook.tw/book/9789576390487/basic

  36. 三、課文賞析 • 段落大意 • 課文賞析 • 深究與鑑賞 • 重要修辭

  37. 段落大意 第一段:敘述牛墟開市情形。 第二段:介紹牛墟開市與休市。 第三段:敘述天助得意的介紹他的牛。 第四段:敘述牛販子數說天助的牛的不是。 第五段:敘述天助說著自己和牛過往的輝煌事蹟。 第六段:天助堅持牛的價值不凡,牛販絕然離開。 第七段:敘述天助的黯然與落寞,並喝酒解悶。

  38. 段落大意 第八段:天助心情惡劣,酒後舉措失常。 第九段:天助的牛無法負荷運土重擔。 第十段:以對話側寫謀生困難,與天助捨不得賣牛     的心情。 第十一段:敘述天助鞭打他的牛,牛依然拉不動,      最後不支倒地。 第十二段:敘述牛生病後天助對牛的看顧呵護。 第十三段:天助的牛死後,天助傷心欲絕。 第十四段:領悟到天助的遭遇與作為全為了生活。 回上一層

  39. 主角「天助」 • 洪醒夫以他對農民的了解,使用平鋪直敘的寫實筆法,創造出農村人物「跛腳天助」。 • 農人看天吃飯,靠老天爺賞飯吃,因此主角「天助」的命名來由,可見農村社會農人維生不易,不僅僅得靠自己辛勤打拼,還得靠老天爺幫助才行。

  40. 天助與牛的感情深厚 早期農民依賴牛隻幫忙耕種與勞動來進行農事,農民最忠實的朋友便是牛。    天助為了生計,打算賣牛換錢做生意,天助堅持高價,堅持不賣,其實是因為他與牛的深厚感情,讓他難以割捨。    老牛死後,天助彷彿失去生活重心、失去最重要的倚靠,因此而悲哀頹喪。

  41. 寫作分析 • 故事結構:〈跛腳天助和他的牛〉從生活的縱向,展現天助悲苦的命運。 • 天助賣牛、趕牛直到老牛累倒、病死的生活片斷,以「我」(石頭)的敘述將其貫穿連綴。 • 故事的發展等於天助從壯漢到無用的跛子的歷程,老牛由盛轉衰的經過。 • 小說情節主線:牛的命運,亦即天助的命運。

  42. 寫作特色 • 小說雖是「虛構」,但虛構中卻寫出種種「真實」,本文透過跛腳天助和他的牛的虛構故事,寫農村生活困苦與農民刻苦一面。 • 本文在敘事中寫出人物情感,當跛腳天助在他的牛病倒後,牽著牛回家,不直接言明人物情感,但透過人物動作、表情描寫,將情感顯露。 • 刻畫農民「隱忍」、「認命」的共同性格與「悲苦」的生活型態。

  43. 善用鄉土語言 • 小說語言與人物角色具有生動活潑的鄉土色彩。小人物的口頭語言,自然貼切,無生硬搬弄之感,所形成的親切氣氛,使得小說人物散發出本土淳樸特質。 • 「開市」、「廟場」、「大目」、「大舌」、「化拳」、「頭家」等直接使用閩南語的詞彙表述,不顯得扭捏。 • 他所建構的角色,都是在地的鄉土名字,「跛腳助仔」、「大舌猴」、「大目旺」、「石頭」,都是綽號。 回上一層

  44. 深究與鑑賞 一、成功塑造一種農村生活典型 本文敘述鄉間小人物生活的尷尬相。跛腳天助的牛,在年輕時曾風光過,但是在無情時間洪流的沖刷下,它已老邁力竭,最後則衰頹而亡。而跛腳天助感受自己的命運也如牛般,由盛轉衰,即將被社會淘汰,無法接受這樣無情的現實。 回上一層

  45. 深究與鑑賞 二、選取關鍵情節,展現人物主題 牛墟賣牛:流露不捨情感  趕牛運土:生活深陷困境  牛生病:流露心疼與愛憐  牛死亡:說明天助的命運 天 助 與 牛 的 情 感

  46. 深究與鑑賞 三、適時穿插方言掌握人物個性 小說中適時穿插方言,準確把握人物個性,使情節更加逼真。幾處文學語言的描述,如「春色未了秋先到,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可悲的」、「這個黃昏,已經有深秋的味道了」、「而貼在他們背後的,是兩間低垂的茅舍,背景是那片豔麗的晚霞,像美麗的攝影作品那樣」,表現出作者的文字感染力,以及營造氣氛的要求。牛的悲苦形象自然而深沉的烙印在腦海裡,心中也油然升起對天助的同情。

  47. 重要修辭 【誇飾】 1. 直說得天助兩眼發火,金星直冒。 2. 尤其是天助,走起路來,幾乎是連跌帶爬的! 【轉化】(人性化) 1. 來,卡打拚咧!拿出你(指牛)以前的魄力。 2. 使我意識到生活的獰惡面貌,真叫人不寒而慄……。 【設問】 (激問) 大家都一樣,像我們這種人,誰的日子又好過呢?

  48. 重要修辭 【摹寫】(視覺) 天助那頭牛,可真的不是什麼好貨色,瘦巴巴的一付 乾酸身子,一張老皺的皮面搭在骨架上,泛紅的眼睛 總是拖著兩泡黃眼屎。 【錯綜】(伸縮文句) 說牠兩眼無神,說牠後勁不足,說牠前腳膝間的彎曲 太大。 【轉品】 「耕」牛買賣的市集。(動詞→形容詞) 回上一層

  49. 四、結構分析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