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85 Views
12 全草类中药. 概 述 一、概念: 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体或地上部分。 特点: (1) 木化程度低 (2) 生长年限短 二、入药情况: 1 、来源: 2 、入药部位:. (1) 草本: ① 带根全草: ②地上部分 ( 多数 ) :地上茎叶: 带花和果: 草质茎: (2) 木本:小灌木草质茎的枝梢: 三、鉴定: 1 、来源鉴定: 2 、性状鉴定:. 3 、显微鉴定: 茎: (1)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①表皮 ( 无周皮 ) 。
E N D
12 全草类中药 • 概 述 • 一、概念: • 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体或地上部分。 • 特点:(1)木化程度低 (2)生长年限短 • 二、入药情况: • 1、来源: • 2、入药部位:
(1)草本: • ①带根全草: • ②地上部分(多数):地上茎叶: • 带花和果: • 草质茎: • (2)木本:小灌木草质茎的枝梢: • 三、鉴定: • 1、来源鉴定: • 2、性状鉴定:
3、显微鉴定: • 茎: •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 ①表皮(无周皮)。 • ②有多数无限外韧型维管束,射线宽(木本植物几乎看不出)。 • ③髓部较大,甚至成为空洞。 • (2)单子叶植物 • ①表皮:仅1-2层。保护组织(毛茸、腊被)
较少。 • ②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 • ③无髓部。 • 叶:略 • 4、理化鉴定:
石 韦 • 【来源】 • 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和有柄石韦的全草。 • 前二者称为“大叶石韦”,后者称为“小叶石韦”。
【性状鉴别】 • 1、庐山石韦:叶一型 • (1)叶柄近方柱形,有纵槽,长10-30cm。
(2)叶片大,长20-40cm,宽3-5cm。披针形,叶缘常向内卷曲,全缘。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上表面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成多行,几布满叶背。(2)叶片大,长20-40cm,宽3-5cm。披针形,叶缘常向内卷曲,全缘。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上表面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成多行,几布满叶背。 • (3)叶厚革质,硬脆易碎。 • (4)无臭,味微苦。
2、石韦:叶近二型,不育叶短而宽些。 • 不同点: • (1)叶基部楔形,对称。 • (2)叶柄长5-10cm(较短),叶片长8-12cm(较小)。
3、有柄石韦:二型叶,不育叶占2/3-1/2,同形。3、有柄石韦:二型叶,不育叶占2/3-1/2,同形。 • 不同点: • (1)叶片卷曲成筒形,展平后呈长圆形,基部楔形,对称,侧脉不明显。 • (2)叶柄长3-12cm,叶片长3-8cm。
【显微鉴定】 • 1、叶柄(中部)和叶(中部)横切面:从略。 • 2、粉末(庐山石韦):淡黄棕色。 • (1)星状毛碎片:甚多,顶面观中心圆形,黄棕色,从此处放射状分瓣8-11个,每瓣长舌状,淡黄或无色。 • (2)孢子:肾形,无色,表面有疣状突起。
(3)孢子囊环带碎片:黄棕色,壁厚。 • (4)气孔特异(下表皮):由一个副卫细胞围 绕保卫细胞。 (5)下皮纤维:多成束,常碎断,黄色。 • (6)内皮层细胞及网纹管胞:较少见。 • (7)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
麻 黄 • 【来源】 •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 equisetina及中麻黄E. intermedia的草质茎。
【性状鉴别】 • 1、草麻黄 • (1)圆柱形,表面具纵棱,黄绿色。 • (2)节明显,叶为膜质鳞片状。 • (3)质轻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断面: 外侧:黄绿色,纤维性强。 • 髓部:暗红棕色,粉性。 • (4)气微香,味微苦涩。
2、几种麻黄的区别: • 草 木 中 丽江麻黄 • 分枝: 少 多 多 多 • 直径:1-2mm 1-1.5mm 1.5-3mm 1.5-4mm • 节间长短:2-6cm 1-3cm 2-6cm 2-6cm • 表面纵棱: 细而浅 细而浅 细而浅 粗深 • 鳞叶:2裂,先端反 2裂, 3裂, 2裂, • 曲,锐△形 短△形 钝△形 锐△形 • 先端锐尖 • 种子: 2粒 1粒 3粒 1-2粒
【显微鉴别】 • 1、草麻黄茎横切面:类圆形,边缘呈波状凹凸。 • (1)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裸子植物气孔特征),保卫细胞壁木化。 • (2)棱线处有下皮纤维束,非木化。 • (3)皮层宽,有纤维束散在(皮层似叶肉组织,含叶绿体)。 • (4)幼枝外韧型维管束8-10个(不成环),老枝产生束间形成层,形成层环类圆形。
(5)韧皮部狭小,其外有新月形纤维束。 • (6)木质部呈三角形,有时连成环,细胞全部木化。 • (7)髓部薄壁细胞常含棕红色物质,可见少数环髓纤维。 • (8)表皮、皮层细胞及纤维壁均有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图)
2、木贼麻黄茎横切面(不同点): • 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 3、中麻黄茎横切面(不同点): • 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多。 • 4、丽江麻黄茎横切面(不同点): • 环髓纤维多,排列不规则。
5、草麻黄粉末:棕色或绿色。 • (1)表皮细胞长方形,含颗粒状晶体。 • (2)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壁部分木质化,两端特厚) • (3)嵌晶纤维:纤维的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草酸钙砂晶和方晶。纤维多而壁厚,狭长,胞腔狭小。 • (4)导管:麻黄式穿孔板(圆孔穿孔板)。 • 导管的端壁并未完全消失──有许多大的孔隙. • (5)髓部薄壁细胞常含红棕色物质,多散出。
【成分】 • 主含生物碱: • 麻黄碱(左旋)、伪麻黄碱(右旋)。 • 含量:木贼麻黄>草麻黄>中麻黄。 • 【理化鉴别】 • 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附注】 • (1)丽江麻黄:同属植物丽江麻黄的草质茎。 • (2)麻黄根:为草麻黄和中麻黄的根。 • 注意:色变枯黄脱节者不可供药用。(中空且呈褐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