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46 Views
大兴区水平衡测试培训.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节水办公室. 水平衡测试引用标准文件. 培训班讲述的三个问题. 1. 什么叫 水量平衡测试工作? 2. 为什么要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 3. 怎样开展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 一 . 水量平衡测试工作的定义. 任一用水单元在用水过程中,其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间都存在着平衡关系,通过实际测试,根据平衡关系分析用水单元的合理用水程度,称之为水量平衡测试。. Vcy 循环水量
E N D
大兴区水平衡测试培训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节水办公室
培训班讲述的三个问题 1.什么叫水量平衡测试工作? 2.为什么要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 3.怎样开展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
一.水量平衡测试工作的定义 • 任一用水单元在用水过程中,其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间都存在着平衡关系,通过实际测试,根据平衡关系分析用水单元的合理用水程度,称之为水量平衡测试。
Vcy循环水量 新水量 Vf 耗水量 Vco 化学用水量 Vc 蒸汽用水量 Vst 排水量 Vd 串联用水量 Vs 漏溢水量 Vi 水平衡的基本图示 Vt
水平衡表达式 • 1.输入表达式:Vf +Vcy+Vs+Vc+Vst =Vt • 2.输出表达式:Vco+Vcy+Vd+Vi =Vt • 3.输入表达式:Vf +Vcy+Vs+Vc+Vst =Vco+Vcy+Vd+Vi • 表达式中: • 新水量Vf 化学用水量Vc 蒸汽用水量Vst • 总用水量 Vt 串联用水量 Vs 循环水量Vcy • 排水量Vd 耗水量 Vco 漏溢水量 Vi
二.水量平衡测试的目的 • 1.帮助单位搞清用水现状,以及各类用水 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解决当前用水现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1)对本单位用水状况不清; (2)对本单位节水潜力不明; (3)对本单位用水管理不科学。
2.帮助单位建立用水档案,健全用水计量仪表,培养一支用水管理的骨干队伍。2.帮助单位建立用水档案,健全用水计量仪表,培养一支用水管理的骨干队伍。 • 3.为单位用水实施部门定额管理提供依据 • 4.帮助单位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节水措施。 • 5.帮助单位查找泄露水量问题,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检测漏水的步骤和流程 共分为七步: 1.了解单位管网情况:图纸、智能管线定位仪 2.检查修复明漏; 3.用听杆和流量计检测是否有漏水噪音; 4.使用测漏仪器地面检测; 5.确定漏水点; 6.打地纤或用电钻打孔验证无误; 7.开挖、计量、修复。
6.帮助单位推广使用先进节水器具,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6.帮助单位推广使用先进节水器具,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 (1)生活节水:主要是强调淘汰浪费水的器具和设备,推广先进的节水器具和设备。 a.改造坐便器马桶 b.更换节水龙头 c.更换洗浴器具
(2)企业生产用水:主要强调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2)企业生产用水:主要强调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 a.按生产工艺对水量、水压、水质、水温的要求,改造生产用水流程,采用节水工艺。 b.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水串联使用”,或采用闭路用水系统。 c.在用水洗涤方式上,采用喷淋法代替水洗法,多槽逆流洗涤代替单槽直流洗涤,串联循环洗涤代替直流洗涤。 。
d.在冷却用水上,改直流冷却方式为循环冷却方式,应用水质处理技术,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 d.在冷却用水上,改直流冷却方式为循环冷却方式,应用水质处理技术,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 e.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如循环冷却设备、风冷空调装置、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f.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回用工程,减少外排污水量和新水补充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水平衡测试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 分为五个步骤: • 第一步:准备阶段 • 1.思想准备 • 2.组织准备 • 3.技术准备 • 4.物质准备
第二步:测试阶段 • 1.管网泄露率测试 • a.静态测试 • b.动态测试 • 2.用水单元测试 • 全厂统一时间抄查水量计量仪 表,收集数据。
第三步:汇总数据,编制水量平衡图表 • 1.编制全厂及各单元水平衡图表 • 2.计算企业合理用水的技术经济指标。 • 以下对各技术经济计算指标做一解释: • 1.考核企业合理用水的技术指标(4个); • 2.考核企业合理用水的用水定额指标(4个); • 3.评价企业排水合理回用的指标(2个)。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R= x 100% 式中:R——重复利用率,%; Vr——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用水量和串联用水量), Vt——总水量,为Vr和Vf之和; Vf——新水量, 考核技术指标(1)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冷却水循环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冷却水循环量与冷却水总 量之比。 rc= x 100% 式中:rc——冷却水循环率,%; Vcr——冷却水循环水量(包括循环用水量和串联用水量), Vct——冷却水总水量,为Vcr和Vcf之和; Vcf——冷却水系统新水量, 考核技术指标(2)冷却水循环率
工艺水回用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工艺水回用量与工艺水总用量之比。 rg= x 100% 式中:rg——工艺水回用率,%; Vgr——工艺水回用量 Vgt——工艺水总用量,为Vgr和Vgf之和; Vgf——工艺用新水量,工艺用新水量包含了工艺直接取用的新水量以及工艺用化学水、蒸汽、循环冷却水等折合的新水量之和。 考核技术指标(3)工艺水回用率
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蒸汽冷凝水回用量与用汽量(应扣除用于工艺汽提等直接接触物料而无法回收冷凝水的蒸汽量)之比。 rb= x 100% 式中:rb——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Vbr——一年(或一定时间)蒸汽冷凝水回用量 D ——用汽量,kg/h; P——蒸汽密度,kg/m3 h——一年(或一定时间)工作小时数。 注:Vbr、p均指标准状态下。 考核技术指标(4)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单位产品取(新)水量 每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新水量,该新水量包含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新水量以及所需要的化学水、蒸汽、冷却循环水等折合成的新水量之和。 Vuf = 式中:Vuf——单位产品新水量; Vyf——一年(或一定时间)工业用新水量总和 Q ——一年(或一定时间)产品总量。 考核用水定额指标(1)单位产品取(新)水量
万元产值取(新)水量 工业生产中每生产一万元产值的产品所需要的新水量(包含工业生产用新水量以及所需要的化学水、蒸汽、冷却循环水等折合成的新水量,厂内生活用水量)。 Vwf = 式中:Vwf——万元产值新水量; Vyf——一年(或一定时间)工业用新水量总和 Z ——一年(或一定时间)产值总量。万元。 考核用水定额指标(2)万元产值取(新)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新)水量 工业生产中每一万元工业增加值所需要的新水量(包含工业生产用新水量以及所需要的化学水、蒸汽、冷却循环水等折合成的新水量,厂内生活用水量)。 Vwzf = 式中:Vwzf——万元工业增加值新水量; Vyf——一年(或一定时间)工业用新水量总和 Z ——一年(或一定时间)增加值总量。万元。 考核用水定额指标(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新)水量
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 在企业内,每个职工在生产中每天用于生活的新水量。 Vif = 式中:Vif——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 Vyif——职工全年用于生活日新水量总和。 n ——人数。 考核用水定额指标(4)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
排水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总外排废水量与新水量之比。 rd= x 100% 式中:rd——排水率,%; Vd——总外排废水量, Vf ——取用的新水量; 企业排水合理回用指标(1)排水率
废水回用率: 废水经过预处理或最终处理后,再次使用的水量为废水回用量。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废水回用量与总外排废水量和废水回用量之和的比值为废水回用率。 rwr= 100% 式中:rwr——废水回用率,%; Vwr——废水回用量 Vd ——总外排废水量 企业排水合理回用指标(2)废水回用率
第四步:水平衡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 1.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企业合理化用水规划。 • 2.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 3.撰写《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中通常有以下图表和内容(1)《水平衡测试报告书》中通常有以下图表和内容(1) • 1.说明 • 2.标记符号示意 • 3.水平衡测试计算公式 • 4.单位概况及测试情况准备表 • 5.单位水平衡测试情况总结报告 • 6.水源情况调查表 • 7.历年用水分析曲线图 • 8.用水设备、设施明细表 页 • 9.测前使用节水器具明细表 • 10.测前节水措施项目明细表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中通常有以下图表和内容(2)《水平衡测试报告书》中通常有以下图表和内容(2) • 11.计量水表配备网络图 • 12.计量水表配备明细表 • 13.各部门用水单元水量平衡图及平衡表 • 14.水量平衡汇总图 • 15.水量平衡汇总表 • 16.测试结果表 • 17.各类用水分析表 • 18.节水措施计划表 • 19.给排水管网平面图
五.水平衡测试验收阶段 • 由地方水资源管理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要求进行验收。 • (1)验收程序; • (2)验收标准; • (3)验收细则,量化评定标准。 • 分为四等; • 具体评分标准。
六.企业要建立用水技术档案 • 其内容包括: • (1)各种水源的水量、水质和水温参数; • (2)供水管线图和排水管线图; • (3)水表配备系统图; • (4)企业的人员、设备、产品、产量和产值 • 等技术档案资料。 • (5)保存好《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感谢的全体同志 对水平衡测试工作的支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