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生命史書寫方式

生命史書寫方式. 簡媜 ‧ 自傳體散文 & 余德慧 ‧ 生命史學. 簡媜介紹. 簡媜( 1961 年 10 月 9 日~),本名簡敏媜,生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武罕村 ( 今武淵村 ) 冬山河畔,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是台灣重要的散文家,「女性文本」的開拓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代表作有: 《 水問 》 、 《 胭脂盆地 》 、 《 女兒紅 》 、 《 紅嬰仔 》 、 《 天涯海角 —— 福爾摩沙抒情誌 》 。. 圖片引用自 : http:// writer.ilccb.gov.tw/writer_detail.asp?wid=85&type=8.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命史書寫方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命史書寫方式 簡媜‧自傳體散文 & 余德慧‧生命史學

  2. 簡媜介紹 • 簡媜(1961年10月9日~),本名簡敏媜,生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武罕村(今武淵村)冬山河畔,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是台灣重要的散文家,「女性文本」的開拓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代表作有:《水問》、 《胭脂盆地》、《女兒紅》、 《紅嬰仔》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 圖片引用自: http://writer.ilccb.gov.tw/writer_detail.asp?wid=85&type=8

  3.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2002年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 2003年獲第27屆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 • 簡媜回首童年不斷向前追溯,終於展開她的尋根之旅。以島嶼為出發點,透過九字密碼為線索,逐步透過祖譜、旅遊考察、鄉土歷史、家國記憶等,勾勒出簡姓一脈的家族史。

  4. 家族史書寫 • 現代文學中的家族史書寫 • 張愛玲《小團圓》 •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 • 譚恩美以《接骨師的女兒》 • 鍾文音以《昨日重現》 • 虹影《飢餓的女兒》 • 陳玉慧《海神家族》 • 張恨水《金粉世家》 • 巴金《家》《春》《秋》 • 朱西寧《華太平家傳》 • 駱以軍《月球姓氏》 • 莫言《紅高粱》 • 余華《兄弟》 • 張大春《聆聽父親》 • …… 「家族史書寫」最早可溯源自明代四大奇書中的《金瓶梅》,隨後發展出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而西方直至19世紀才出現,如:左拉《盧貢—馬卡爾家族》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馬奎斯《百年孤寂》。 「家族史書寫」可同時呈現時代的百年滄桑以及個人的生命歷程,利於作者感性地將真實經驗與虛構的文學作品結合,因此是許多作家的靈感源頭,且往往創作出最重要的文學作品。

  5. 浪子前言 每一支姓氏遷徙的故事,都是整個族群共同記憶的一部份。當我們追索自身的家族史,同時也鉤沉了其他氏族的歷史。唯有大時代足以歌泣時,我們自身的故事才足以歌泣。我選擇從這扇窗往外看,對聚集在島上一批批宛如魚汛般的移民浪潮懷著全體吸納的渴望。我想,這島之所以雄偉,在於她以海域般的雅量匯合每一支氏族顛被流離的故事合撰成一部大傳奇;我從中閱讀別人帶淚的篇章,也看到我先祖所佔、染血的那一行。 ——簡媜

  6. 一、九字密碼:簡、南靖、范陽、二十二世 • 范陽簡姓宗親會 http://www.tacocity.com.tw/chinfamily/ • 簡姓,出自周代姬姓。春秋時,晉國大夫狐鞫居,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經居住在犬戎部落,所以姓狐。狐鞫居的封邑在「續」,死後謚為續簡子,世稱續簡伯,後代便以其謚號為姓,稱簡姓。 • 數年前清明掃墓,至曾祖父母公墓處祭拜,意外發現墓碑上刻著「十九世」,總算可以在「簡、南靖、范陽」後掛上「二十二世」,勉強把五字訣撐成九字密碼。 • —簡媜

  7. 三、溯回南靖 • 我開始好奇,十六至十九世紀之間某年某月某一天,那個穿草鞋走山路,從福建南靖縣一路播遷到台灣本島的簡姓男子到底長得什麼模樣?我好奇,他出發哪日是好天氣還是飄雨? • —簡媜 • 福建南靖土樓:為傳統福建閩南人、客家人的大型群居建築物。2008年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8. 四、入台開基祖 • 《南靖與台灣》書中所載,明代起各姓族譜即常見若干祖先去向不明或無考情況,研判當中應有遷往台灣者。 • 從彼岸到此岸,唯靠媽祖與船。 • —簡媜

  9. 五、簡氏遷徙史 • 原有的九字密碼至此全解。想來深深覺得不可思議,自周大夫簡師甫至今超過兩千六百年,居然只用四把鑰匙:姓、堂號、祖籍、世系即可打開身世暗櫃,不得不佩服中國人高超的紀錄法則。 • —簡媜 • 1986年李行導演電影《唐山過台灣》即描述1787年,66歲的吳沙自組拓荒隊前往宜蘭平原開墾的故事。短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Jhl-jIfYs0

  10. 六、落籍噶瑪蘭 • 宜蘭,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即「噶瑪蘭」(Kavalan)一語的音譯。「Kavalan」在噶瑪蘭語裡面,是「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該族族人用來區別當時居住於山區之泰雅族的稱謂。

  11. 台灣尋根文化的興起 • 噶瑪蘭族介紹短片 • http://media.www.gov.tw/player.do?id=945 • 曾被強迫附屬在阿美族當中的噶瑪蘭族,無論是語言、文化、祭典都與阿美族完全不同。因此從1980年開始,噶瑪蘭族開始展開尋根以及正名運動。經過長期的努力,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2002年正式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的第11族(邵族為第10族)。噶瑪蘭族語至今仍然在使用,同時也已經編印噶瑪蘭語辭典、語法等教材,做為學校鄉土教學的材料。

  12. 問題討論:簡媜如何尋根?如何完成家族史的書寫?問題討論:簡媜如何尋根?如何完成家族史的書寫?

  13. 余德慧介紹 • 余德慧(1951-),屏東人。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張老師文化公司總顧問、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2006年8月余德慧自東華大學退休,轉任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學內容包括:文化心理學、宗教人類學、文化諮詢、生死學等。他也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諮詢顧問總召集人。著作包括:《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生命史學》、《生死無盡》、《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圖片引用自: http://www.psygarden.com.tw/us/us.php?func=friend

  14. 《生命史學》 家庭心理史學。「家」是人類的基本情蘊之處,它說話,它創造了許多個人的事實,它創造了人們相伴的心理史,也成就了人類依存的史學─它像活物一般,活過歷史的時空,任何活著的當代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以「家」為基底的生活,「關係」是其中「心知肚明」的顯揚之源,情感表達式的豐富之源,它創造了關係的結與解,甚至創造了心理的劇場,各種心理學理論(連理論都屬知識史學)。 —余德慧 書前序 余德慧、李宗燁 合著。 本書為余德慧的散文作品,以豐富的人文心理學素養關照生命的歷史。書末附錄余德慧與學生李宗燁合作的論文〈從童年記憶的敘說探討惦念的生命感〉

  15. 從童年記憶的敘說探討惦念的生命感 尋寶人手中只有一把探照燈,探照燈所指的方向決定他「看見」了什麼,也使得他「看不見」其他寶藏。 馬丁‧海德格(1889-1976) 德國哲學家,在現象學、詮釋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心理學、神學,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6. 生命史學第一步:對記得的探索

  17. 遮幕性回憶 即使成人能回想起生命早期的事件,也往往顯示平凡不重要的內容,也就是「遮幕性回憶」。這些遮幕性回憶,只需要經由徹底的分析,即可獲得真正的童年記憶。童年記憶確實存在,只是會經過保護的潛抑作用所掩蓋,使得它無法被提取。童年的回憶並不會被遺忘,而是被壓抑在潛意識中作用著。 • 佛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籍猶太人,精神分析的創始者,其理論影響深遠。

  18. 「過去」是故事還是現實? •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人的童年照片、以前的日記、親友的口述,但是我們要問,這些檔案資料在解釋過去有一些看不到的性質,才能使它在當下呈現「過去」的痕跡。 • 人每次說的往事,往往因當時的處境和位置而有不同的版本,因為人是融貫了現在來重構過去,縱然有更完整豐富的資料,仍必須藉助「現在」的想像和解釋。 • —余德慧、李宗燁

  19. 詮釋取向的心理學 • 當我們發現歷史不過是當下的詮釋,無法重現真正的歷史時。我們對要從「人說了什麼往事?」轉而關注「人如何說出往事?」。 • 換句話說,詮釋取向的心理學強調主體的理解活動是重要的心理現象,而這個現象即是在生活世界的實踐中產生的知識,它強調個人經驗的意義,不再要求「去脈絡的事實」。

  20. 為何要說出往事? • 凡是記得的,都可以稱之為往事。 • 人活在事情中,而事過境遷,往事沒入生命的背景沈默著,所以過往經驗可視為模糊的文本等帶被理解、詮釋;亦即,往事必須藉由敘說的方式才得以進一步的理解及掌握,因此人可以不斷地重說他的故事來豐富自身的理解。 • —余德慧、李宗燁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回憶錄《我的人生》

  21. 追憶逝水年華 • 日常生活中我們受一些事物的觸發,帶領我們回到舊時光中重新賦予過去的人、事、物新的意義。就像一口餅乾的味道,卻帶領法國意識流小說家普魯斯特(1871-1992)普出代表作《追憶逝水年華》(圖為法文版)。

  22. 「記得」就是生命感 • 鏡中像並非鏡子,但沒有鏡子就不會有影像,可以說鏡子給出影像;同樣地,生命感並不存在事物之中,可是離開這物質世界的事事物物又別無生命感。生命感既不在人身上,也非在事物中,而是居於兩者之間。 • ——就像鏡中的影像—— • 生命感做為映照的實在使得人走進故事而有別於肉體生命。 • —余德慧、李宗燁 http://www.flickr.com/photos/prozac74/sets/72057594060378840/

  23. 「故事」的意義 「故事」是生命感的形式 「故事」作為對生活的詮釋 • 一個人說出他「記得」的往事,並非重現往事如它原來的樣子,也不是片斷地說些互不相關的「事實」,而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企圖把過去經驗安置在可理解之脈絡下,使其間的關係得以明白起來 • 我們藉由閱讀來理解一篇文本;同樣地,我們閱讀自己的歷史,說自己的往事來理解生活。生命故事並非重構過去經驗或藉由視域融合來擴充意義,故事只不過是搬運過去經驗到一個新的關係網當中,隨著不同的生活處境,人永遠可以再脈絡化其過往經驗而發現新的意義。

  24. 心理是世界的;世界是心理的 • 事物給出生命感,而生命感像天氣一樣改裝了事物,它使事物有別於尋常一般的風貌,而這樣的不同並非是物質上的不同,而是心理上的不同。生命感就是「史性的」(historical),回憶的情懷是心理世界的天氣,事物在其中被塗抹上各種色彩,投上不同的光影,於是事物不再只是物質世界的事物,它走進人的生命情節中,被人的故事調了味,散發生命歷史的光澤。 • —余德慧、李宗燁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puKAx-f92c • 影片連結。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電影《氣象人》,敘述一位氣象播報員的故事。片中運用大量平凡事物來帶出男主角的情緒,那些東西就像情緒一樣炸開來。

  25. 物與故事:重新被發現的世界 回憶好比一層一層的地質年代 隱喻是生命感的質地 • 隱喻是一種觀點、看法,來映照兩者間的關係。是透過某物的觀點來看另一物,並非單純指某物像某物。既然隱喻是一種觀點,隱喻就離不開對象:「物」。我們因某物記起某些往事,反過來說我們常以故事來對事物賦予意義。在「物」的背後往往有難以言盡的生命感。

  26. 人「記得」往事意味著什麼? • 人的「記得往事」並非只是單純的心智的運作,而是在事物的碰撞之中,事物給出了記得的往事。 • 當人回首述說過往經驗時,他便進入敘說者的位置,不斷地再脈絡化其經驗而得到不同的意義;換言之,那是一個意義散布的空間,於是人可以有無限版本的童年。於是「記得」是當下生命意味的再發現。人活過的經驗總不斷燃起新的意義,因此人必須在事件的模糊性裡,尋求可理解的道理。 • —余德慧、李宗燁 「原來的世界」是一個「再發現」的世界。

  27. 3/30號課堂小組討論:請藉由一根湯匙,說出一串相關於它的往事。3/30號課堂小組討論:請藉由一根湯匙,說出一串相關於它的往事。 相關連結: 1.「傳記與生命教育」網頁.分組討論區 http://ntcb982.ihost.tw/ 2. 世界最強的武器—湯匙 http://mymedia.yam.com/m/2833581 3. 維基百科—湯匙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o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