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280 Views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有理数的加法 云山中学 付志华. 温故知新. 如果向东走后 3 米表示 +3 米,那么 -5 米表示 _________. 向西走 5 米. 负有理数. 0. 2. 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 ________ 和 _____ , 也可分为 _______ 和 ________. 整数. 分数. >. 3. -1 ____ -3 ( 填 “ > ”“ < ” ). 6. 6. 4. – 6 的相反数是 ____ ,绝对值是 _____.
E N D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有理数的加法 云山中学 付志华
温故知新 • 如果向东走后3米表示+3米,那么-5米表示 • _________. 向西走5米 负有理数 0 2. 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________和_____, 也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整数 分数 > 3. -1 ____ -3 (填“>”“<”). 6 6 4. –6的相反数是____,绝对值是_____. 5. |-5|+|+3|=___; |-11| - |-6|=___. 8 5
创设情景 本赛季,凯旋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1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1个球,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是多少?
展开分析 我们可以把赢1个球记作“+1”,输1个球记作“-1”,此队的净胜球数为(+1)+(-1)=0。 如果该队第一场比赛输1个球,第二场比赛赢1个球,那么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为多少? 净胜球数为(-1)+(+1)=0。
法则探究(一) (1)(-2)+(-3)= =-5 (2)(-3)+2= -1 (3)3+(-2)= 1 (4)(-4)+4= 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法则探究(二) : (1)先向西移动2个单位,再向西移动3个单位,一共向西移动了5个单位, 我们也可以利用数轴来表示以上加法运算过程。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2 -3 -5 即:(—2)+(—3) = —5 (2)先向西移动3个单位,再向东移动2个单位,此时在原点西侧1个单位处, 2 -3 -1 即 :(—3) + 2 = —1 +8
法则探究(二)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3)先向东移动3个单位,再向西移动2个单位,此时在原点的东侧1个单位, —2 3 1 即:3 + (—2)= 1 (4)先向西移动4个单位,再向东移动4个单位,回到了起点, 4 -4 即:(-4)+ 4 = 0
议一议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什么?
有理数加法分类: 1.同号 2.异号 3.数与0相加
有理数加法有没有规律? 1.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 号有什么关系? 2.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 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
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需确定两方面: 1. 和的符号; 2. 和的绝对值。
试一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讲一讲 第一步:确定符号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第二步:确定和的绝对值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正号(+) 可以省略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加。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等于0 =-2 0与任何数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先确定是同号、异号、互为相反数还是同0相加,再根据法则运算。运算过程中,一定要先定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先确定是同号、异号、互为相反数还是同0相加,再根据法则运算。运算过程中,一定要先定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 随堂练习 一、计算: (1)(-25)+(-7) (2)(-13)+5 (3)-23+0 (4)45+(-45) ( -32) ( -8) (-23) ( 0 )
归纳小结: 同号相加 1.有理数加法分三类: ,; 2.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运算须确定: 和的与和的; 异号相加 数与0相加 符号 绝对值
思考: 1.两数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 2.两数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吗? 3.两数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吗?
课外作业: 课本 P56 习题2.4 第1,2,3题 预习课本P57-58内容
再见。 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