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二、标准成本法 三、成本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五、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六、联合差异的计算 七、混合差异的计算 八、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二、标准成本法 三、成本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五、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六、联合差异的计算 七、混合差异的计算 八、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九、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一)概念:标准成本是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后制定的,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评价和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二)种类: 1、实际的标准成本 2、正常的标准成本 3 、理想的标准成本. 1、实际的标准成本:

clarke-so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二、标准成本法 三、成本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五、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六、联合差异的计算 七、混合差异的计算 八、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二、标准成本法 三、成本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五、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六、联合差异的计算 七、混合差异的计算 八、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九、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2.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一)概念:标准成本是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后制定的,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评价和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二)种类: 1、实际的标准成本 2、正常的标准成本 3、理想的标准成本

  3. 1、实际的标准成本: 可达到的标准成本,是指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技术测定后而制定的,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活动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 2、正常的标准成本: 是指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订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历史实际成本的均值,剔除异常变动因素,并综合考虑成本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 3、理想的标准成本: 是指根据最少的耗用量、最低的价格水平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等条件而制定的。

  4. (三)标准成本卡: 标准成本一经确定,就应当编制标准成本卡。在变动成本法下,标准成本卡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在全部成本法下,标准成本卡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例:某企业A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标准总工时5万小时,标准产量1万件,直接材料的标准耗用量为4万公斤,直接材料的标准单价5元/公斤,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2元/小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2万元,标准固定制造费用3.2万元,编制该产品的标准成本卡。

  5. 项 目 标准耗用量 标准价格 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4公斤 5元/公斤 20元/件 直接人工 5小时 2元/小时 10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 5小时 0.4元/小时 2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 5小时 0.64元/小时 3.2元/件 合 计 35.2元/件 A产品标准成本卡

  6. 二、标准成本法 (一)概念:是指事先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以揭示成本差异,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并据此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二)作用: 1、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2、它为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3、便于编制预算和考核 4、可以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7. (三)实施步骤: 1、制定标准成本 2、进行成本控制 3、分析计算成本差异 4、进行账务处理

  8. 三、成本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的简称,也即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 (二)变动成本(费用)差异: 1、价格差异: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所产生的成本差异。 2、数量差异:实际的单位耗用量脱离标准所产生的成本差异。

  9. 1、价格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中表现为材料价格差异; ②在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中表现为工资率差异; ③在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中表现为变动制造费用(支出)耗费差异。 2、数量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中表现为材料用量差异; ②在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中表现为人工效率差异; ③在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中表现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0. (三)固定成本(费用)差异: A、二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 2、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 B、三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 2、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产能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又叫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3、效率差异:实际耗用总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所形成的成本差异。

  11.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AQ—实际材料数量;AP—实际材料价格; SQ—标准材料数量;SP—标准材料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AQ×AP-SQ×SP =(AQ×AP-AQ×SP)+(AQ×SP-SQ×SP) =(AP-SP)×AQ+(AQ-SQ)×SP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12.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 AH—实际工时;AR—实际工资率; SH—标准工时;SR—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AH×AR-SH×SR =(AH×AR-AH×SR)+(AH×SR-SH×SR) =(AR-SR)×AH+(AH-SH)×SR =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3.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AH—实际工时;AR—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SH—标准工时;SR—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AH×AR-SH×SR =(AH×AR-AH×SR)+(AH×SR-SH×SR) =(AR-SR)×AH+(AH-SH)×SR =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4. (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A、二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5. B、三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闲置能量)差异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6. 项 目 总 数 单 位 数 实际耗用人工工时 45125小时 4.75小时/件 实际产量 9500件 直接材料 33250公斤 6元/公斤 直接人工 112812.5元 2.5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 19178.125元 0.42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 30000元 五、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例:某企业只生产一中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标准总工时5万小时,标准产量1万件,直接材料的标准耗用量为4万公斤,直接材料的标准单价5元/公斤,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2元/小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2万元,标准固定制造费用3.2万元,该产品的实际数量指标如下表,假定期初和期末均无在产品。

  17.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差异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AQ×AP-SQ×SP =33250公斤×6元/公斤-9500件×4公斤/件×5元/公斤 =199500元-190000元 =9500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AQ×AP-AQ×SP =(AP-SP)×AQ =(6元/公斤-5元/公斤)×33250公斤 =33250元

  18. 3、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AQ×SP-SQ×SP =(AQ-SQ)×SP =(33250公斤-9500件×4公斤/件)×5元/公斤 =-23750元 4、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500) =材料价格差异(33250)+材料用量差异(-23750)

  19.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 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AH×AR-SH×SR =45125小时×2.5元/小时-9500件×5小时/件×2元/小时 =112812.50元-95000元 =17812.50元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AH×AR-AH×SR) =(AR-SR)×AH =(2.5元/小时-2元/小时)×45125小时 =22562.50元

  20.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AH×SR-SH×SR =(AH-SH)×SR =(45125小时-9500件×5小时/件)×2元/小时 =-4750元 4、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7812.50) =人工工资率差异(22562.50)+人工效率差异(-4750)

  21.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1、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AH×AR-SH×SR =45125小时×0.425元/小时-9500件×5小时/件×0.4元/小时 =19178.125元-19000元 =178.125元 2、变动制造费用(支出)耗费差异 =(AH×AR-AH×SR) =(AR-SR)×AH =(0.425元/小时-0.4元/小时)×45125小时 =1128.125元

  22.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AH×SR-SH×SR) =(AH-SH)×SR =(45125小时-9500件×5小时/件)×0.4元/小时 =-950元 4、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8.125) =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耗费差异(1128.125)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

  23. (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A、二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30000元-32000元=-2000元 2、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2000元-9500件×5小时/件×0.64元/小时 =32000元-30400元=1600元 3、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2000)+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600)

  24. B、三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30000元-32000元=-2000元 2、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闲置能量)差异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2000元-45125小时×0.64元/小时 =32000元-28880元=3120元

  25. 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45125小时-9500件×5小时/件)×0.64元/小时 =28880元-30400元 =-1520元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2000)+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闲置能量)差异(312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20)

  26. 六、联合差异的计算 (一)概念: 又称之为价格-数量联合差异,是包括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在内的变动成本差异。 (二)计算公式: 1、变动成本的联合差异 =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27. 2、价格差异 =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下的变动成本 -实际产量下的变动成本 =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3、数量差异 = 实际发生的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下的变动成本 =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

  28. (三)联合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例:A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甲产品,单位甲产品标准耗用A材料为4公斤/件,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5元/公斤,假定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的实际材料耗用量为4.5公斤/件,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5.5元/公斤。分别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成本差异和联合差异,并加以比较。

  29. (一)先计算联合差异 1、价格差异 = 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下的变动成本 -实际产量下的变动成本 =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 100件×4公斤/件×5.5元/公斤 -100件×4公斤/件×5元/公斤 = 2200元-2000元 = 200元

  30. 2、数量差异 = 实际发生的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下的变动成本 =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 = 100件×4.5公斤/件×5.5元/公斤 -100件×4公斤/件×5.5元/公斤 = 2475元-2200元 = 275元 3、直接材料的联合差异(475元) = 价格差异(200元) + 数量差异 (275元)

  31. (二)计算A材料的成本差异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AQ×AP-SQ×SP = 100件×4.5公斤/件×5.5元/公斤 -100件×4公斤/件×5元/公斤 =2475元-2000元 =475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AQ×AP-AQ×SP =(AP-SP)×AQ = (5.5元/公斤-5元/公斤)×100件×4.5公斤/件 = 2475元-2250元 = 225元

  32. 3、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AQ×SP-SQ×SP =(AQ-SQ)×SP =(100件×4.5公斤/件-100件×4公斤/件)×5元/公斤 =2250元-2000元 =250元 4、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475)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25)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250)

  33. 价格差异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联 合 差 异 数量差异 实际产量×实际价格×(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 成 本 差 异 价格差异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 实际产量×标准价格×(单位产品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

  34. 七、混合差异的计算 (一)概念: 如果变动成本的具体构成项目存在差异,则其对变动成本数量差异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主要表现为项目的结构差异和产出差异,这种既包含结构差异,又包含产出差异的成本数量差异称之为混合差异。 (二)内容: 1、直接材料成本混合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混合差异

  35. 1、直接材料成本混合差异 ⑴直接材料结构差异: 是指实际使用的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脱离标准比例所产生的材料用量差异。 ⑵直接材料产出差异: 是指单位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数量脱离单位产品应耗用的直接材料数量所产生的材料用量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混合差异 ⑴直接人工结构差异: 是指实际使用的各种级别的生产工人的比例脱离标准比例所产生的人工效率差异。 ⑵直接人工产出差异: 是指单位产品实际耗用的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所产生的人工效率差异。

  36. (三)计算公式: 1、直接材料成本混合差异 ⑴直接材料结构差异 = 标准价格下的直接材料成本 -实际耗用量下的直接材料成本 =∑(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比重×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⑵直接材料产出差异 = 实际耗用量下的直接材料成本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直接材料成本 = 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比重×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比重×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37. 2、直接人工成本混合差异 ⑴直接人工结构差异 = 标准小时工资率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实际耗用工时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各种级别工人的实用工时×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实耗工时×∑(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时比重×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 ⑵直接人工产出差异 = 实际耗用工时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实耗工时×∑(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时比重×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耗用量×∑(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时比重×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

  38. 材料 标准 单价 标准 比重 标准 成本 实际 单价 实际 用量 实际 成本 A 1元/公斤 0.6 0.6元/公斤 1.6元/公斤 500公斤 800元 B 2元/公斤 0.4 0.8元/公斤 1.6元/公斤 500公斤 800元 合计 1 1.4元/公斤 1000公斤 1600元 (四)直接材料混合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例:某厂生产甲产品需耗用A、B两种材料,单位产品的标准耗用量为0.5公斤混合材料,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200个,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混合成本差异。

  39.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1600元-2200个×0.5公斤/个×1.40元/公斤 =1600元-1540元=60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AQ×AP-AQ×SP =1600元-(500公斤×1元/公斤+500公斤×2元/公斤) =1600元-1500元 =100元 3、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AQ×SP-SQ×SP =(500公斤×1元/公斤+500公斤×2元/公斤) -2200个×0.5公斤/个×1.40元/公斤 =1500元-1540元 =-40元

  40. ⑴直接材料结构差异 = 标准价格下的直接材料成本 -实际耗用量下的直接材料成本 =∑(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比重×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 (500公斤×1元/公斤+500公斤×2元/公斤) -1000公斤×(0.6×1+0.4×2) =1500元-1400元 =100元

  41. ⑵直接材料产出差异 = 实际耗用量下的直接材料成本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直接材料成本 =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比重×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各种材料的标准比重×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 1000×(0.6×1+0.4×2) -2200×0.5×(0.6×1+0.4×2) = 1400元-1540元 = -140元 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40元) = 材料结构差异(100元)+材料产出差异(-140元)

  42. 项目 标准工资率 标准 比重 标准 成本 实际工资率 实际工时 实际成本 一级 0.8元/小时 0.4 0.32元 1元/小时 2970小时 2970元 二级 0.6元/小时 0.6 0.36元 0.7元/小时 6930小时 4851元 合计 1 0.68元 9900小时 7821元 (五)直接人工混合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例:某厂生产甲产品需用一、二两个级别的工人,5个混合工时应生产1个单位的甲产品,甲产品实际产量2200个,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混合成本差异。

  43. 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AH×AR-SH×SR =7821元-2200个×5小时/个×0.68元/小时 =7821元-7480元 =341元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AH×AR-AH×SR) =7821元-(2970小时×0.8元/小时+6930小时×0.6元/小时) =7821元-6534元 =1287元

  44.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AH×SR-SH×SR) =(2970小时×0.8元/小时+6930小时×0.6元/小时)-2200个×5小时/个×0.68元/小时 =6534元-7480元 =-946元 ⑴直接人工结构差异 = 标准小时工资率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实际耗用工时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各种级别工人的实用工时×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实耗工时×∑(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时比重×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 = (2970小时×0.8元/小时+6930小时×0.6元/小时) -9900小时×0.68元/小时 = 6534元-6732元 = -198元

  45. ⑵直接人工产出差异 = 实际耗用工时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成本 =实耗工时×∑(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时比重×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耗用量×∑(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时比重×各种级别工人的标准工资率) = 9900小时×0.68元/小时 -2200个×5小时/个×0.68元/小时 =6732元-7480元 =-748元 ⑶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46元) = 人工结构差异(-198元)+人工产出差异(-748元)

  46. 八、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设置相关的会计账户: 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科目可以不一致。 (二)账务处理程序: 1、归集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2、月末计算成本差异,按成本项目分别结转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 3、结转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 4、结转已售产品的标准成本 5、期末结转利润时,结转本期的全部成本差异

  47. (三)举例说明(仍依前面的资料为例) 例1、某厂为生产某产品,领用材料199500元。 借:直接材料 199500 贷:材料存货 199500 例2、某厂为生产某产品,应向生产工人分配工资112812.5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直接人工 112812.50 贷:应付工资 112812.50 借:应付工资 112812.50 贷:银行存款 112812.50 例3、某厂为生产某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49178.125元,假定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制造费用 49178.125 贷:银行存款 49178.125

  48. 例4、经过计算后获知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超支33250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节约23750元,结转本月材料成本。例4、经过计算后获知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超支33250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节约23750元,结转本月材料成本。 借:在产品 190000 借:材料价格差异 33250 贷:直接材料 199500 贷:材料数量差异 23750 例5、经过计算后获知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超支22562.50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节约4750元,结转本月人工成本。 借:在产品 95000 借:人工工资率差异 22562.50 贷:直接人工 112812.50 贷:人工效率差异 4750

  49. 例6:经过计算后获知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为超支1128.12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节约950元,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超支3120元,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为节约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节约1520元,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在产品 49400 借: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1128.125 借: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3120 贷:制造费用 49178.125 贷: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950 贷: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2000 贷: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520

  50. 例7、本月完工产品95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5.2元,结转完工产品标准成本。例7、本月完工产品95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5.2元,结转完工产品标准成本。 借:产成品 334400 贷:在产品 334400 例8、假定本月实际销售产品9000件,单价50元,价款收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450000 贷:销售收入 450000 例9、结转本月已售产品的标准成本316800元(9000件,35.20元/件)。 借:销售成本 316800 贷:产成品 3168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