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1.12k Views
台 灣中小企業在大陸的經營模式. 主講人:曾相鐸總經理 鐶琪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 Hershey Valve Co., Ltd. ) 2009 年 3 月 5 日. 海峽兩岸. 主 題. 1. 台灣接單、大陸出貨的運作 2. 台商在大陸會面對的難題 - 案例 3. 2007 年以後的發展及現狀. 台商為何要到大陸投資 ?. 台灣投資環境的劣勢 1. 民國 78 年股票市場蓬勃發展,投資股 票成為全民運動,造成勞工短缺。 2. 同時土地成本逐漸上漲,中小企業擴 廠之土地成本增加。 3. 勞動法令的變更,人工成本增加。.
E N D
台灣中小企業在大陸的經營模式 主講人:曾相鐸總經理 鐶琪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Hershey Valve Co., Ltd.) 2009年3月5日
主 題 1.台灣接單、大陸出貨的運作 2.台商在大陸會面對的難題-案例 3. 2007年以後的發展及現狀
台商為何要到大陸投資? • 台灣投資環境的劣勢 1.民國78年股票市場蓬勃發展,投資股 票成為全民運動,造成勞工短缺。 2.同時土地成本逐漸上漲,中小企業擴 廠之土地成本增加。 3.勞動法令的變更,人工成本增加。
台商為何要到大陸投資? • 大陸投資的優勢 1.投資優惠政策:例如兩免三減半,進 口機器設備免稅。 2.廉價的人工成本。 3.勞工充裕。 4.廣大的中國市場。
台商選擇到大陸的投資方式 • 上市及公開發行公司: 循正常投資方式,至經濟部投審會報 備,再以台灣母公司名義投資,設立 大陸子公司。 • 一般中小企業: 以大股東個人,投資境外公司,再以 境外公司投資大陸。
台灣接單、大陸出貨如何執行 • 設立「境外公司」。 • 開立OBU (Offshore Banking Unit) 帳戶,一般稱為「境外金融中心」。 • 利用「三角貿易」型態從事國際貿易方式。
境外公司-免稅天堂的外國公司 • 英屬維京群島(B.V.I) • 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 • 美國德拉瓦(Delaware U.S.A) • 薩摩亞(Samoa) • 模里西斯(Mauritius) • 香港(Hong Kong)
OBU (Offshore Banking Unit)開戶條件 • 持外國護照之外籍人士(不得為雙重國籍) • 境外法人(台灣以個人名義或公司名義成立之境外公司) • OBU視同境外金融機構
選擇OBU 銀行之地點及優缺點 • 台灣銀行機構 優點:手續費便宜、操作方便、免稅 缺點:被稅務機關查帳之風險 • 香港、新加坡銀行機構 優點:規避遺產稅、贈與稅,沒有被 稅務機關查帳之風險 缺點:手續費較高
台灣 個人 境外 公司 大陸 工廠 投資 投資 盈餘分配 盈餘分配 境外公司投資方式 • 操作流程:
境外公司設立之優缺點 • 優點: 1.盈餘可不分配,規避台灣相關稅賦。 2.利息收入免稅。 • 缺點: 1.未來面臨稅務機關之稅賦問題,如移 轉訂價(Transfer pricing)。
何謂「三角貿易」 • 定義: 係指我國廠商接受國外客戶(買方 )訂單,轉向第三國供應商(賣方)採 購,貨物由賣方逕運至買方。 我國廠商僅以文件處理(document process) 方式達成貿易,以賺取價差之行為。
三角貿易流程 • 流程: 台灣公司於收到國外客戶訂單後,立即將該訂單轉向第三國供應商訂貨,而貨物直接由第三國供應商出口至國外客戶,或經台灣轉運(不經通關程序)至國外客戶。
貨物出口 國外 供應商 台灣 公司 國外 客戶 訂單 訂單 三角貿易-文件流程 • 如何操作: (一)文件流程:
台灣廠商-三角貿易的優勢 台彎灣廠商利用其從事國際貿易之經驗、技術、商務關係或地理上的優越地位進行貿易行為。 取得訂單相關文件: (1)國外客戶 :開給台灣公司之訂貨文件。 (2)台灣公司 :開立給國外供應商之訂貨文件。 (3)國外供應商:開立給國外客戶之提貨單及 送貨單。
國外 供應商 台灣 公司 國外 客戶 付款 付款 三角貿易- 收付款流程 • 收、付款流程: 台灣公司於收到國外客戶支付之應 收帳款後,隨即轉付應付帳款予國外供 應商,從中賺取價差。
三角貿易- 收,付款之外匯證明文件 • 收款及付款之外匯證明文件,方式: L/C (Letter of Credit) 信用狀 T/T (Telegraphic Transfer) 電匯 D/A (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 承兌交單 D/P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s) 付款交單
中小企業台灣接單、大陸出貨運作 • 前提: (1)由股東個人投資境外公司,再由境外 公司轉投資設立大陸工廠。 (2)大陸公司不設外銷業務部門。 (3)所有文件及資金流程皆由台灣公司掌 控,並透過境外公司操作。
台灣 個人 境外 公司 大陸 工廠 投資 投資 盈餘分配 盈餘分配 中小企業台灣接單、大陸出貨運作 • 投資流程
大陸 工廠 境外 公司 國外 客戶 付款 付款 保留利潤 20%~30% 中小企業台灣接單、大陸出貨運作 • 實務操作資金流程
台灣接單、大陸出貨之優點(透過境外公司操作)台灣接單、大陸出貨之優點(透過境外公司操作) • 優點: 1.部份利潤留置境外公司,可免除台灣 及大陸部份盈餘之營利事業所得稅。 2.大陸公司分配之利潤可留於境外,免 除台灣個人綜合所得稅。 3.境外公司銀行利息免稅。
台灣接單、大陸出貨之優點-2(透過境外公司操作)台灣接單、大陸出貨之優點-2(透過境外公司操作) • 優點: 4.資金流程於境外公司操作,可避免法 令限制(如中國外匯管制)。 5.大陸市場之優越性,如原物料、人工 價格較低,可節省產品成本。 6.大陸市場之未來性,如開拓大陸市場 、增加全球競爭力。
台灣接單、大陸出貨之缺點 • 缺點: 1.大陸出貨較無法確切掌握產品品質。 2.如遇產品客訴時,無法及時處理。 3.2008年起大陸公司盈餘分配需就原扣 繳20%,增加個人所得稅負擔。 4.移轉訂價之稅務風險-台灣及大陸稅 務機關皆可查核。
台灣接單、大陸出貨之缺點-2 • 缺點: 5.中國政府法令變更太過頻繁,如97年 1月1日起,即將實施新勞動合同法及 新所得稅法。
台商在大陸會面對的難題 -案例
台商在大陸會面對的難題 一、勞動人事困境,人才員工招募困難,由於 2008年經濟危機, 部門企業倒閉, 導 致人力資源充足。 二、2008年實施新勞動合同法,增加人 事管理成本。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 四、大陸政策不再鼓勵出口,企業經營成 本提高。 五、環保意識高漲,工廠運作需特別注意。
台商在大陸會面對的難題 六、經濟成長快速,物價上揚,成本提高, 2008年CPI已控制在4.8%左右。 七、 2007年7月1日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 增加成本,大陸政府開始增加出口退稅 八、兩稅合一,內資企業競爭力提升。 九、取消外資企業所得稅優惠。 十、投資設廠土地取得成本提高。
台商在大陸會面對的難題 十一、新土地政策2007年1月1日實施。 十二、應收帳款欠款問題。 十三、政府政策的不持續性。 十四、產品仿冒與人才挖角。
一、勞動人事困境, 人才員工招募困難 • 獨生子女: 1977年開始推行計劃生育,1979年正式實施計劃生育,最大年齡己到28歲,單子家庭多,經濟條件好的子女,就學時間相對延長,造成劳動力不足。 這一現像已經得到緩解,由於經濟危機導致 部份企業倒閉,出現大量失業員工。
一、勞動人事困境, 人才員工招募困難 • 缺操作工: 1.大陸13億多人口,2008至2012年北京報 告,大陸是缺工國家,華南地區今年招 工率僅60% ,缺工嚴重。 2.建設新農村優惠補助政策,部份農民工 返鄉務農。詳下一頁說明。 3.西北部大開發,企業西移、北移,積極 招商,繁榮地方,農民工減少外出沿海 城市打工。
一、勞動人事困境, 人才員工招募困難 • 政府對農村農民優惠補助政策: 1、農村衛生事業補助 2、農村合作醫療補助 3、折遷失地農民補助: 納入城鎮企業保險範圍,參加養老、 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 4、自謀職業農民補助: 生活補助,養老金補助 5、取消農業稅(2006年開始實行)
一、勞動人事困境, 人才員工招募困難 • 外商競爭: 1.歐美日外商企業提供好條件吸引人才投 入,積極搶人。 2.世界500強企業大多己在大陸投資設廠。 • 經濟起飛、市場創業機會多—新設公司、個體戶增加。 • 股市、基金、房產大幅增值-投資效益顯著,個人財富增值快,較無法安心工作。
二、2008年將實施新勞動合同法, 增加人事管理成本二、2008年將實施新勞動合同法, 增加人事管理成本 • 2008年1月1日起,新勞動合同法重點: 1.企業不簽勞動合同,須支付二倍工資。 2.己簽定兩次固定期限合同,第三次則簽 《無固定期限合同》。 3.勞動合同到期,企業不願意續簽,也要 支付經濟補償金。 4.企業須與勞務派遣公司派至企業的員工, 簽定2年以上的勞動合同,而且只能用在 「臨時、輔助、替代」性的崗位。
二、2008年將實施新勞動合同法, 增加人事管理成本二、2008年將實施新勞動合同法, 增加人事管理成本 • 2008年1月1日起,新勞動合同法重點: 5.員工可以很輕易辭職並拿到補償金(若企 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企業規章制 度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員工權益時)。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 • 員工不管是操作得當與否,只要發生受傷,皆算工傷。 • 企業雖不斷地教育培訓,若員工人數多時,仍無法避免會發生意外。 • 工傷包含員工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不管誰的錯都算是工傷。 • 企業未替員工投保社保者,發生工傷時所有醫療費用,工傷假損失,死亡喪葬費,賠償家屬約20至30萬元,皆由企業承擔。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 • 企業若依規定全員投保社保,依法執行,雖增加支出,但相對經營風險較小,以環琪公司為例,依勞動局規定,全員辦理社保,因賠償金額尚不足符合家屬要求時,故再增加投保員工意外險,勞資和諧,員工流動率降低。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单位:個月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单位:個月 等級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单位:個月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单位:個月 等級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单位:個月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单位:個月 等級
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單位:個月三、員工發生工傷賠償損失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職工因工致殘)單位:個月 等級
四、大陸政策不再鼓勵出口, 企業經營成本提高四、大陸政策不再鼓勵出口, 企業經營成本提高 • 出口退稅額(增值稅17%)會逐漸減少或取消。 • 出口型企業(出口金額達總營業額70%以上),2008年所得稅收優惠政策,減半徵收,即將取消。 • 加工貿易企業,進口原物料保稅(關稅增值稅),空轉制度改實轉制度,即須先繳保證金,增加台商資金周轉之壓力。
四、大陸政策不再鼓勵出口, 企業經營成本提高四、大陸政策不再鼓勵出口, 企業經營成本提高 • 各項經營成本增加(如物價,工資土地上漲,稅賦優惠取消等)與人民幣升值皆不利於出口競爭力。
五、環保意識高漲, 工廠運作需特別注意 • 大陸政策己開始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嚴重者,除勒令停工關廠外,或限期投入經費改善或課征污染稅等。 • 工廠離民宅較近之企業,常面臨機械噪音,空氣排放氣味,生活與工廠污水排放入河流等影響到居民生活而群聚抗爭,要求整改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