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8.3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8.3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主要内容 集合的等势及其性质 重要的等势或不等势的结果 集合的优势及其性质 集合的基数 可数集. 集合的等势. 定义 8.8 设 A , B 是集合 , 如果存在着从 A 到 B 的双射函数 , 就称 A 和 B 是 等势 的 , 记作 A ≈ B . 如果 A 不与 B 等势 , 则记作 A ≉ B. 集合等势的实例 例 6 (1) Z≈N. 则 f 是 Z 到 N 的双射函数 . 从而证明了 Z≈N. 集合等势的实例 : N×N≈N. N×N≈N. N×N 中所有的元素排成有序图形.

cody
Download Presentation

8.3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8.3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 主要内容 • 集合的等势及其性质 • 重要的等势或不等势的结果 • 集合的优势及其性质 • 集合的基数 • 可数集

  2. 集合的等势 • 定义8.8设A, B是集合, 如果存在着从A到B的双射函数, 就称 • A和B是等势的, 记作A≈B. 如果A不与B 等势, 则记作A≉B. • 集合等势的实例 • 例6 (1) Z≈N. 则 f 是Z到N的双射函数. 从而证明了Z≈N.

  3. 集合等势的实例: N×N≈N N×N≈N. N×N中所有的元素排成有序图形

  4. 集合等势的实例: N≈Q • N≈Q. 双射函数 f:N→Q, 其中f(n)是[n]下方的有理数. [18] [5] [4] [0] [1] [10] [11] -3/1 -2/1 -1/1 0/1 1/1 2/1 3/1 … [17] [3] [2] [12] -3/2 -2/2 -1/2 0/2 1/2 2/2 3/2 … … [6] [7] [8] [9] -3/3 -2/3 -1/3 0/3 1/3 2/3 3/3 … … [16] [15] [14] [13] -3/4 -2/4 -1/4 0/4 1/4 2/4 3/4 … … … PLAY

  5. 实数集合的等势 (4) (0,1)≈R. 其中实数区间 (0,1)={x| x∈R∧0<x<1}. 令 (5) [0,1]≈(0,1). 其中(0,1)和[0,1]分别为实数开区间和闭区间. 令 f : [0,1](0,1) • 对任何a, b∈R, a<b, [0,1]≈[a,b],双射函数 f:[0,1]→[a,b], • f(x)=(ba)x+a • 类似地可以证明, 对任何a, b∈R, a<b, 有(0,1)≈(a,b).

  6. 实例 • 例7设A为任意集合, 则P(A)≈{0,1}A. • 证 如下构造从P(A) 到 {0,1}A的函数 •  f:P(A)→{0,1}A, f(A')=A', A'∈P(A). • 其中A‘是集合A’的特征函数. 易证 f 是单射的. • 对于任意的 g∈{0,1}A, 那么有 g:A→{0,1}. 令 • B={ x| x∈A∧g(x)=1} • 则BA, 且B=g, 即B∈P(A), f(B)=g. 从而证明了f 是满射的. • 由等势定义得 P(A)≈{0,1}A.

  7. 等势的性质 • 定理8.6设A, B,C是任意集合, • (1) A≈A • (2) 若A≈B,则B≈A • (3)若A≈B,B≈C,则A≈C. • 证明思路:利用等势的等义. • (1) IA是从A到A的双射 • (2) 若 f:AB是双射,则f 1:BA是从B到A的双射. • (3) 若 f:AB,g:BC是双射,则fg:AC是从A到C的双射

  8. 有关势的重要结果 • 等势结果 • N ≈ Z ≈ Q ≈ N×N • 任何实数区间都与实数集合R等势 • 不等势的结果: • 定理8.7 (康托定理) • (1) N ≉ R;(2)对任意集合A都有A≉P(A) • 证明思路: • (1) 只需证明任何函数 f:N→[0,1]都不是满射的. • 任取函数 f:N→[0,1], 列出 f 的所有函数值,然后构造一个[0,1]区间的小数b,使得b与所有的函数值都不相等. • (2) 任取函数 f:AP(A),构造BP(A),使得B与 f 的任何函 • 数值都不等.

  9. Cantor定理的证明 • 证 (1) 规定[0,1]中数的表示. 对任意的x∈[0,1], 令 •  x = 0. x1 x2 … , 0 ≤ xi≤ 9 • 规定在 x 的表示式中不允许在某位后有无数个1的情况. • 设 f: N→[0,1]是任何函数,列出 f 的所有函数值: • f(0) = 0.a1(1)a2(1)…f(1) = 0.a1(2)a2(2)… • … • f(n1) = 0.a1(n)a2(n)… • … • 令 y 的表示式为0.b1b2…, 并且满足bi ≠ ai(i), i=1,2,…, 那么 • y[0,1], 且y与上面列出的任何函数值都不相等. 这就推出 • yranf, 即 f 不是满射的.

  10. Cantor定理的证明 • (2) 我们将证明任何函数 g:A→P(A)都不是满射的. • 设 g:A→P(A)是从A到P(A)的函数, 如下构造集合B: B={x| x∈A∧xg(x)} • 则B∈P(A), 但对任意x∈A都有 • x∈B xg(x) • 从而证明了对任意的 x∈A都有 B≠g(x). 即Brang. • 注意:根据Cantor定理可以知道N≉P(N),N≉{0,1}N.

  11. 集合的优势 • 定义8.9 (1) 设A, B是集合, 如果存在从A到B的单射函数, 就 • 称B优势于A, 记作A≼B. 如果B不是优势于A, 则记作A⋠B. • (2) 设A, B是集合, 若A≼B 且 AB, 则称 B 真优势于A, 记作 • A≺B. 如果 B 不是真优势于A, 则记作A⊀B. • 实例 N≼N, N≼R, A≼P(A), • R⋠N • N≺R, A≺P(A), 但N⊀N • 定理8.8设 A, B, C是任意的集合, 则 • (1) A≼A • (2) 若A≼B且B≼A, 则A≈B • (3) 若A≼B且B≼C, 则A≼C

  12. 应用:证明等势 • 例8证明 {0,1}N≈[0,1). • 证 设x[0,1), 0. x1x2… 是 x 的二进制表示. 规定表示式中不 • 允许出现连续无数个1. 对于x,如下定义 f:[0,1)→{0,1}N, • f(x) = tx, 且 tx:N→{0,1}, • tx(n) = xn+1, n = 0,1,2,… • 例如 x = 0.1 0 1 1 0 1 0 0…, 则对应于x 的函数 tx是: • n  0 1 2 3 4 5 6 7… • tx(n) 1 0 1 1 0 1 0 0… • tx∈{0,1}N, 且对于x,y∈[0,1), x≠y, 必有tx≠ty, 即 f(x)≠f(y). • 这就证明了f:[0,1)→{0,1}N是单射的.

  13. 构造另一个单射 • 考虑 t∈{0,1}N, 其中 • t(0)=0, t(n)=1, n=1, 2, …. • 按照 f 的定义, 只有 x = 0.011… 才能满足 f(x)=t. 但根据规定, • 这个数 x 记为0.100…, 所以根本不存在 x∈[0,1), 满足 f(x)=t. • 定义函数 g:{0,1}N→[0,1). g的映射法则恰好与 f 相反. 即t∈{0,1}N, • t:N→{0,1}, g(t)=0. x1x2…, 其中xn+1=t(n). • 将0. x1x2… 看作数 x 的十进制表示. 这样就避免了形如 • 0.0111…和0.1000….在二进制表示中对应了同一个数的情 • 况,从而保证了g的单射性. • 根据定理有{0,1}N≈[0,1). 再使用等势的传递性得{0,1}N≈R.

  14. 自然数的集合定义 • 定义8.10设a为集合, 称a∪{a}为a的后继, 记作a+, • 即 a+=a∪{a}. • 如下定义自然数: • 0= • 1=0+=+ = {}={0} • 2=1+= {}+ = {}{{}}={,{}}={0,1} • 3=2+={,{}}+= {,{},{,{}}}= {0,1,2} … • n={0, 1, …, n1} • … 自然数的相等与大小,即对任何自然数 n和m,有 m=n mn , m<n mn

  15. 有穷集和无穷集 • 定义8.11 • (1) 一个集合是有穷的当且仅当它与某个自然数等势; • (2) 如果一个集合不是有穷的, 就称作无穷集. • 实例: • (1) {a,b,c}是有穷集, 因为3={0,1,2}, 且 {a,b,c}≈{0,1,2}=3 • (2) N和R都是无穷集, 因为没有自然数与N和R等势 • 利用自然数的性质可以证明:任何有穷集只与惟一的自然数 • 等势.

  16. 集合基数的定义 • 定义8.12 • (1) 对于有穷集合A, 称与A等势的那个惟一的自然数为A的基数, 记作cardA (也可以记作|A|) • cardA = n A ≈ n • (2) 自然数集合N的基数记作0, 即 •  cardN=0 • (3) 实数集R的基数记作, 即 cardR=

  17. 基数的相等和大小 • 定义8.13设A, B为集合, 则 • (1) cardA=cardB A≈B • (2) cardA≤cardB A≼B • (3) cardA<cardB  cardA≤cardB∧cardA≠cardB • 根据上一节关于势的讨论不难得到:card Z= card Q = card N×N=0 card P(N) = card 2N= card [a,b] = card (c,d) =0< • card A<card P(A) • 其中2N= {0,1}N

  18. 基数的大小 • 不存在最大的基数. 将已知的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 • 得到: • 0, 1, 2, …, n, …, 0, , … • 其中: • 0, 1, 2…, n, … 是全体自然数, 是有穷基数. • 0, , … 是无穷基数, 0是最小的无穷基数, 后面还 • 有更大的基数, 如cardP(R)等.

  19. 可数集 • 定义8.14设A为集合, 若cardA≤0, 则称A为可数集或可列集. • 实例: • {a,b,c}, 5,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N×N等都是可数集, • 实数集 R不是可数集, 与R等势的集合也不是可数集. • 对于任何的可数集, 它的元素都可以排列成一个有序图形. 换 • 句话说, 都可以找到一个“数遍”集合中全体元素的顺序. • 可数集的性质: • 可数集的任何子集都是可数集. • 两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 • 两个可数集的笛卡儿积是可数集. • 可数个可数集的笛卡儿积仍是可数集. • 无穷集A的幂集P(A)不是可数集

  20. 实例 • 例9求下列集合的基数 • (1) T={x | x是单词“BASEBALL”中的字母} • (2) B={x | x∈R∧x2=9∧2x=8} • (3) C=P(A), A={1, 3, 7, 11} • 解 (1) 由T={B, A, S, E, L}知 cardT=5 • (2) 由B=, 可知 cardB=0. • (3) 由|A|=4 可知 cardC=cardP(A)=|P(A)|=24=16.

  21. 实例 • 例10设A, B为集合, 且 cardA=0, cardB=n, n是自然数, n≠0. • 求card A×B. • 解 方法一 构造双射函数 • 由cardA=0, cardB=n, 可知 A, B都是可数集. 令 • A={a0,a1,a2,…}, B={b0,b1,b2,…,bn1} • 对任意的<ai,bj>, <ak,bl>∈A×B有  <ai,bj>=<ak,bl> i=k∧j=l • 定义函数 f :A×B→N f(<ai,bj>)=in+j, i=0,1,…, j=0,1,…,n1 • 易见f是A×B到N的双射函数, 所以 card A×B=cardN = 0

  22. 实例 • 方法二 直接使用可数集的性质求解. • 因为 card A=0, card B=n, 所以A, B都是可数集. • 根据性质(3) 可知 A×B也是可数集, 所以 • card A×B≤0 • 显然当 B≠时, • card A card A×B, • 这就推出 • 0 card A×B • 综合上述得到 • card A×B=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