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孟瑛如 教授. 前言. 「網路成癮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 IAD )一詞始於一九九五年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臨床精神藥理學家 Ivan Goldberg 提出,此一專有名詞用來形容因為過度沉迷網路而形成類似行為性成癮的失常行為。. DSM-IV. 若行為中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符合上述症狀,則可說該網路使用者可能具有網路成癮症的傾向。 對於「病態性賭博症」的定義,認為網路成癮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以下幾項: 為求得滿足,上網時間顯著增加。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網路成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網路成癮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孟瑛如 教授

  2. 前言 • 「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一詞始於一九九五年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臨床精神藥理學家Ivan Goldberg提出,此一專有名詞用來形容因為過度沉迷網路而形成類似行為性成癮的失常行為。

  3. DSM-IV • 若行為中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符合上述症狀,則可說該網路使用者可能具有網路成癮症的傾向。 • 對於「病態性賭博症」的定義,認為網路成癮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以下幾項: • 為求得滿足,上網時間顯著增加。 • 停止或減少網路使用將導致在數天或一個月內發生下列情況:心因性肌肉運動的不安現象、心情焦慮、對網路上所發生的事情有反覆的思念、產生與網路有關的幻想,以及自發性或非自發性的手指打字動作。

  4. DSM-IV • 網路的使用逐漸超出原來預期的頻率與時間。 • 曾努力想要控制或停止網路使用,卻徒勞無功。 • 會花更多時間在與網路有關的事務上(例如:上網訂購書籍、測試新的瀏覽器、研究網路上的廠商資料及整理下傳的檔案等)。 • 重要的社交、工作及娛樂等活動,均深受網路使用的影響而放棄或減少。 • 即使發現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在心理、生理、社交及工作上不斷出現問題(例如:睡眠時間減少、婚姻困境、遲到及怠忽職守等),也不會停止使用網路。

  5. Young • Young(1998)提出的判別標準,適於一般人做檢測,若有5項或以上為「是」,即可判斷具有成癮現象: • 生活全神貫注於網路活動,即使下線後仍想著上網的情形。 • 每次上網時間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自己上網需求。 • 無法控制上網時間,上了網就停不下來。

  6. Young • 當離線或不能上網時,容易有不安、易怒、沮喪或暴躁心情。 • 在網路上所花費時間,較原來預估久。 • 因為上網使得重要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 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 • 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例如:釋放一些感覺,例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7. 網路成癮分類 • 網路性成癮:一再沉迷於成人聊天室或網路色情圖片。 • 網路人際關係成癮:以網路聊天室或以網路社群的人際關係,取代了真實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當然也包括網路戀情。 • 網路強迫症:一再強迫性的上網購物或賭博。 • 資訊缺乏恐慌症:因害怕資訊不足而不停地網路漫遊或搜尋資訊。 • 電腦成癮症:強迫性地電動遊戲或程式設計師一再地沉迷於程式設計。

  8. 網路成癮的原因 • 心理學理論 • 行為學派的觀點 • 人本學派的觀點 • 精神分析學派觀點

  9. 網路成癮的原因 • 社會文化因素 • 性別 :1996 年所做的研究,發現中年女性較男性及其它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要來的容易網路成癮,參與研究的女性佔了總樣本數的55.4%,並且佔了成癮總數比例中的60% (Young,1996;1998) • 家庭 :家庭功能與網路成癮可能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例如:小孩會不會沈迷在網路遊戲、聊天等,其實也跟小孩的生活環境與個人特質有關。

  10. 網路成癮的原因 • 社會文化因素 • 人格特質(Young &Rodgers,1998a ) • 成癮者抽象思考能力較佳,推測可能是這種人容易受到網路深不見底的豐 富資訊所吸引而成癮難拔,他們也較傾向過著較為封閉的生活,且社交活 動不積極。 • 成癮者比起非成癮者來說,有較低的順從特質和較高的情緒敏感度及反應 度。 • 最容易成為網路成癮者的一群人,他們經常是低自尊的、常被他人拒絕與 否定的,或者是對生活現況感到不滿足的。 • 網路使用者本身的憂鬱傾向越高,其網路成癮情況也就越嚴重。

  11. 社會文化因素 • 人際關係 • 壓力逃避 :能藉由網路來逃避的生活問題排行前十名為(Young,1998) • 寂寞 • 婚姻不協調 • 工作上的壓力 • 無聊感 • 憂鬱 • 財務問題 • 對自己外表欠缺信心及不安全感 • 焦慮 • 其它的成癮症狀 • 侷限的社交生活

  12. 網路成癮預防與處遇 (一)具備網路使用之基本知識技術: • 父母並不一定要是網路高手,但是必須具備基本的網路使用知識和技巧。 • 共同和孩子討論上網的相關話題,或者是共同上網,並且瞭解他們常去的聊天室或電子布告欄。 (二)瞭解並接納青少年的網路使用行為: (三)將電腦放在你可以看見的地方 • 父母必須權衡輕重給予適當而不過度的隱私。 • 將電腦放在例如客廳的公共區域,以便就近監控。

  13. 網路成癮預防與處遇 (四)訂定適當的規則(附件一:親子上網守則) (五)色情網站的監控及限制:利用網路使用紀錄監控軟體 • 善用各種的網路使用紀錄監控軟體(例如Spector 6.0網路紀錄監控軟體) • 記錄下他們所瀏覽的網頁、每個網頁停留的時間、收發的電子郵件、聊天室的談話內容,還可以限定他們的上網時間,

  14. (六)慎防「網咖中輟潮」(附件二:網路咖啡相關法規 ) (七)親師提高覺察力 • 下列項目可供作為初步篩檢是否已有成癮問題於症狀: A.在學校裡 • 成績退步,而且老師注意到她/他上課打瞌睡。 • 蹺課或請假頻率增加。 • 與同學相處的關係變差。

  15. 網路成癮預防與處遇 • B. 在家裡 • 在電腦前的時間增加。 • 離不開電腦,若被打斷,顯得相當不耐煩,甚至生氣。 • 無法上網時,感到(或顯得)空虛、鬱悶。 • 打電腦或上網時,感到(或顯得)很興奮。 • 熬夜上網或清晨仍在上網。 • 與家人相處時間減少或不樂意參與家族活動。 • 對於自己上網的時間長度或網路內容會撒謊。 • 睡眠與飲食作息不正常。

  16. 網路成癮預防與處遇 (八)提供選擇性、取代性活動 (九)成立自主性監督組織,獎勵優質網站,監測、抵制惡質網站

  17. 網路成癮輔導策略---臨床篇 • 精神科用藥 • 心理諮詢(商):王智弘(2003)參考Young與Goldberg的觀點,建議網路上癮的諮商步驟應包括:

  18. 網路上癮的諮商步驟 • 第一步驟:協助當事人認知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了,換言之,使當事人對自己的上網行為有「病識感」,或者覺察自己的行為失當,比如,知道自己已「超時」上網了。 • 第二步驟:協助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亦即網路上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

  19. 網路上癮的諮商步驟 • 第三步驟:協助當事人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路以逃避問題,讓當事人深切了解到逃避問題祇是使問題更加惡化而已,並非解決問題之道。 • 第四步驟: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改善過度使用網路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加以執行,配合第三步驟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應協助當事人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並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 • 第五步驟、在逐步降低上網時間的同時,應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以期在達成諮商目標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之後,能自我監控以持續維持戰果。

  20. 輔導和教育 • 加強多元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維繫技巧的訓練 • 協助規劃時間與安排休閒生活 • 適度的規範與約束 • 與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雙向溝通 • 加強資訊倫理教育。(加強青少年使用者資訊倫理教育,培養具備網路公民的自律與守法自保能力,避免被一夜情或援助交際資訊所影響)

  21. 認知行為治療法 • K. Young博士有一些認知行為的治療方法,包括: • 逆向操作法(practicing the opposite):例如本來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收發E-mail,然後再盥洗和吃早餐,我們可建議病人先盥洗和吃早餐再收發E-mail,以減低對網路的依賴。 • 外來停止器(external stoppers):例如利用鬧鐘或電腦定時提醒程式提醒自己該離開網路及遠離電腦。

  22. 認知行為治療法 • 設定時間限制(setting time limits): 例如設定一週使用網路幾小時後即不再使用,或設定每日固定的上網時段,以避免上網時間無限延長。 • 列出事情的優先順序(setting task priorities):因為上網時間有限制,因此先列出必須透過網路處理事務的優先順序。

  23. 認知行為治療法 • 使用提示卡(reminder cards): 把網路成癮所造成的問題,列出幾項寫在卡片上,戒除網路成癮的好處也寫在卡片上,然後貼在電腦旁,以便隨時提醒。 • 個人活動行程表(personal inventory):沉迷於網路中,常會忘記或取消一些日常活動,像打籃球,逛街;故可以建議病人寫下個人活動行程表,並標明重要性,以提醒自己不要因為上網而忽略它

  24. 基礎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 • 健康促進層次 • 意涵 • 具體作法: • 透過具體鼓勵與協助師生設立優質網站以建立優質網路文化之風氣。 • 網路心理健康環境的維護 • 提供網路心理健康資訊 • 舉辦網路心理健康講座 • 推動健康網路環境之塑造並進行定期性的追蹤評估。

  25. 基礎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 • 初級預防層次 • 意涵 • 具體作法: • 透過團體輔導與班級座談的形式,對家長提供網路成癮 • 網路心理健康與網路安全之輔導知能研習課程。 • 對導師、家長與學生提供有關網路成癮 • 網路心理健康與網路安全之宣導文章。

  26. 基礎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 • 預警制度層次 • 意涵 • 具體作法: • 透過量表篩檢、老師告知、家長告知或同儕回報以早期發現與及時預防網路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 將網路成癮納入高危險群學生與中輟學生之處遇計畫。

  27. 基礎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 • 次級預防層次 • 意涵 • 具體作法: • 確立診斷 • 訂定目標 • 實施處遇 • 對網路成癮學生提供面談、電話、函件或網路之網路成癮團體諮商 • 納入家長、導師與任課老師以共同協助網路成癮學生的輔導計畫,並提供網路成癮諮詢。 • 輔導室聯合教務與學務系統的網路成癮學生輔導計畫

  28. 基礎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 • 三級預防層次 • 意涵 • 具體作法: • 對網路成癮學生之班級與友伴提供網路成癮問題之篩檢與預防輔導 • 對網路成癮學生之導師與任課老師提供網路成癮、教學技巧與班級經營之因應研討 • 對網路成癮學生之家長實施網路成癮之諮詢與親職教育 • 積極運用社區與校外資源以推動學區之網路成癮防治與輔導計畫。

  29. 網路使用須知要點 •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的「非色情網站-網路犯罪防制網」(www.crime.org.tw),日前公布了家長關懷子女上網須知、青少年上網須知、與兒童上網須知等重點: • 網路裡的資訊不一定都是好的 • 網路上的人不一定都會說實話

  30. 網路使用須知要點 • 未經父母的允許,不要在網路洩漏你自己或家人的個人資料 :包括:姓名、住址、電話號碼、B.B. Call、大哥大號碼、就讀學校、系級、年齡、信用卡號碼、照片、財務狀況、父母任職的公司名稱等。 • 未經父母允許,不要與網友見面 • 若有任何電子郵件讓你覺得奇怪或不舒服時,不要回覆,並馬上告訴父母。

  31. 網路使用須知要點 • 與網友聊天時,若出現奇怪或令你不舒服的對話或具挑逗、引誘、猥褻、噁心、具威脅性,無禮,不尋常言語時,馬上停止交談,並立即離開聊天室,且告知父母。 • 對於任何不請自來的好消息要提高警覺 : • 不要把你的密碼告訴別人,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一樣。 • 發現犯罪或可疑行為,可立即向刑事警察局電腦犯罪小組「網路檢舉信箱」或電話報案。網址:http://www.net110.gov.tw;電話(02)2769-7403。

  32. 上網時間管理 • 中華電信業者目前推出「上網時間管理」服務,用戶可進入該網頁進行申請,其服務要點包括: • 免安裝、免下載,使用簡便快速。 • HiNet機房直接設定,控管上網時段。 • 系統直接設定,線上申請立即使用。 • 可隨時設定及遠端搖控家中電腦上網時間。 • 家長不擔心被孩子們自行解除。

  33. 上網時間管理 • 家長可隨時遠端控制上網時段,在外亦可搖控家中電腦時間管理時間以系統時間為準(每個用戶時間會稍不同),「X」表示限制上網的時間。 HiNet 24小時免費洽詢及申請服務專線:0800-080-412 http://hicare.hinet.net/timecontrol/service.html

  34. 自行設定IP分享器 • 購買具有存取控制 (Access Control) 的 IP 分享器

  35. 自行設定IP分享器 • (以下圖為例) Access Control 功能置於防火牆 (Firewall) 之下。在 “Enable Filtering Function” 處點選 “Yes”,然後按 “Add PC”以增加受限制的 PC 之 IP 位址範圍。

  36. 如下圖,設定之IP 位址為10.42.42.99,若希望禁止上 WWW 網站的話,選取WWW右的方框。 自行設定IP分享器

  37. 上述IP 位址的上網限制亦可搭配時間規則,例如下圖設定上述 (3) 的限制時間為每天的 21:00~24:00。若希望週末放寬 (或每天限制不同,亦可在各個 week days 另設) 自行設定IP分享器

  38. friber_AutoOff(1.46版) 1.非免費軟體,僅提供實踐國小校內使用 2.由實踐國小蔡玉貴老師所設計之程式 3.windows系統一啟動便自動執行,並常駐於系統中。 4.程式一執行會永遠顯示在螢幕的右上角最前端如下圖: 5.程式隱藏於Ctrl+Alt+Del,讓學童無從結束或關閉程式,即使知悉檔案所在位置亦無法將之刪除。 6.在開機時間顯示處快按左鍵兩次進入程式管理模式,可隨時變更電腦操作時距及特定關機時間。

  39. friber_AutoOff(1.46版)

  40. friber_AutoOff(1.46版) 7.可讓父母或師長自由設定電腦操作時距(從0分鐘~23小時59分各種選擇),同時可設定18個特定關機時間。當次設定立即生效,並保留設定值在下次啟動電腦時依據您此設定值執行。禁止上網時段對請搭配禁止上網方式,勾選禁止撥號連線或禁用網路卡,對所有「非內建的網卡」都有效,內建的網卡則僅對IE與firefox有效。

  41. friber_AutoOff(1.46版) 8.電腦操作時間預設值為180分鐘自動關機,並防止學童夜間使用電腦(凌晨1:00~上午7:00)。 9.隨時提醒使用者電腦操作時間,系統螢幕最上層永遠固定顯示目前電腦已開機時間,且無法移動或刪除。

  42. friber_AutoOff(1.46版) 10.關機與管理密碼預設值為: friber。

  43. friber_AutoOff(1.46版) 11.可防止學童企圖變更電腦系統時間,以規避所設定之特定關機時間,程式一旦發現時間遭到變更,會提醒使用者,並即時恢復正確時間。 12.家長可隨時變更管理密碼,讓學童不易猜測。

  44. friber_AutoOff(1.46版) • 3. 一到您所設定的關機時間會自動關閉作業系統並關閉電源。(此時您還有50秒的存檔或關閉計時器的時間。請注意~此程式的關機方式為強迫關機模式,不論您正在操作何種軟體,是否存檔都將強制關機。

  45. 網路使用安全性 • 步驟 1:決定小孩可以和不可以瀏覽網際網路的哪些部分 • 封鎖不當內容:藉助 Microsoft 軟體採用幾種方法達到此目的 。 • Internet Explorer 6 內容警告器 :您可以根據自己設定的條件、「網際網路內容選擇平台」(Platform for Internet Content Selection;PICS)規則或其他您所信任組織的分級系統來設定限制。 這些分級控制通常會提供隱私權等級選項,只要孩子造訪的網站每一頁都實施正確的資訊內容分級,這些控制就能防止網頁顯示粗俗語言、裸露、性、暴力等不當內容。 • 利用MSN9家長控制功能

  46. 步驟 2:提高安全性及隱私權 • 建立不同的使用者帳戶 :父母可以賦予自己系統管理員帳戶權限,以便完整控制電腦,而賦予小孩 [受限的使用者] 帳戶權限,僅擁有受限制的控制能力。 [受限的使用者] 無法變更系統設定或安裝新的軟硬體,包括大多數的遊戲、媒體播放程式和聊天程式。 • 調整網頁瀏覽器的安全性設定:家長對網站可指定安全性層級,藉此控制安全性和隱私權的偏好設定。

  47. 家長可檢查孩子在線上停留過的地方:透過檢視 Internet Explorer 內的 [記錄] 清單,瞭解小孩在線上造訪過的所有地方;若要檢視網際網路記錄,請按一下瀏覽器工具列上的 [記錄] 按鈕。 步驟 3:追蹤小孩在線上到過哪些地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