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726 Views
第八章 学校现代 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第一节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第二节 语言实验室 第三节 微格教学系统 第四节 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第五节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第六节 学校常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第七节 校园网络 第八节 网络教室. 开始. 本章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定义、作用及其功能,熟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项目;了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项目的组成及其相关特点,并掌握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一、 环境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作用
E N D
第八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第一节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第二节 语言实验室 第三节 微格教学系统 第四节 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第五节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第六节 学校常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第七节 校园网络 第八节 网络教室 开始
本章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定义、作用及其功能,熟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项目;了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项目的组成及其相关特点,并掌握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 一、 环境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作用 • 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功能要求
一、 环境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环境(environment)一词的通常含义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可以理解为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系统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与条件。即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协作讨论、有利于信息反馈和教师调控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校园网络的逐渐普及,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大为改善,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优良的支持平台,十分有利于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育与成长。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作用 • 根据“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应该是为实现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提供支持的外部因素,从信息理论的角度,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应该是一种充满信息,而且便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应能起到如下作用: • 第一,提供现代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的条件。 • 第二,提供现代学习资源利用的条件。 • 第三,提供现代学习过程设计、开发与利用的条件。 • 第四,提供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现代管理与评估条件。
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功能要求 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功能基本要求是: • 第一,有利于开展多种媒体组合教学。 • 第二,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凋控。 • 第三,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 第四,有利于开展个别化学习。 • 第五,有利于多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共享。
第二节 语言实验室 • 语言实验室的英文名称为language Laboratory,最早由美国夏威夷州立大学提出。其含义是指利用各种实验仪器对语言进行分析和实验的场所;它是由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多种媒体装备起来的教室。 • 一、语言实验室的种类及特点 • 二、语言实验室教学的优点与局限性
一、语言实验室的种类及特点 • 1.听音型语言实验室 • 2.听说型语言实验室 • 3.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 • 4.视听型语言实验室 • 5.多媒体学习型语言实验室
图8-1 AP型语言实验室框图 扩音机 录音机 1.听音型语言实验室 • 听音型语言实验室(Audio Passive Language Laboratory),简称AP型语言实验室
话筒/监听放大器 双向放大器 录音机 图8-2 AA型语言实验室框图 2.听说型语言实验室 • 听说型语言实验室(Audio Active Language Laboratory),简称AA型语言实验室。
话筒/监听 放大器 双向放大器 录音机 学生用录音机 图8-3 AAC型语言实验室框图 3.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 • 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Audio-Active Comparative Language Laboratory),简称AAC型。
MPC 听说对比型 教师控制台 DLP 投影仪 DVD VTR 图8-4 AV型语言实验室框图 4.视听型语言实验室 • 视听型语言实验室(Audio—Vpisual Comparative Language Laboratory),简称AV型语言室。
MPC 教师控制台 DLP 投影仪 DVD VTR 图8-5 ML型语言实验室框图 5.多媒体学习型语言实验室 • 多媒体学习型语言实验室(ML型)
二、语言实验室教学的优点与局限性 • 1.优点 • (1)可进行集体教学,也可进行个别化教学。 • (2)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 (3)语言实验室提高了单位课时的利用率。 • (4)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选用不同难易的教材,教师通过监听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地个别通话辅导,实现因材施教。 • (5)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自学环境与自学条件。 • 2.局限性 • (1)座位的隔断,使师生问的视觉联系也受到阻隔,阻碍了教师形体语言的发挥. • (2)要求师生有正确的操作技术,否则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 微格教学系统 • 一、微格教学的概念 • 二、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 • 三、微格教学系统的应用 • 四、微格教学中几个注意点
一、微格教学的概念 •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通常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 、“录像反馈教学”等 .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
微型 教室1 微型 教室2 微型 教室n 观摩室 控制室 示范室 图9-7 微格教室构成 二、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
三、微格教学系统的应用 • (一)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 • 1.确定训练目标 • 2.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 • 3.观摩有关教学技能的示范材料 • 4.编写微型教学教案 • 5.角色扮演——微型课堂教学实践 • 6.声像记录 • 7.重播录像.自我分析 • 8.讨论评价,修改教案 • 9.再实践
三、微格教学系统的应用 • (二)微格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 1.扮演“教师”角色 • 2.扮演“学生” • (三)微格教学中的反馈评议 • 1.“教师”角色扮演者的自我评价 • 2.组织讨论,集体评价 • 3.指导教师的评议
四、微格教学中几个注意点 • 1.主导作用与主体的关系 • 2.创造一个模拟中学课堂的教学环境 • 3.选择未来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微格教学实验 • 4.大面积训练与个别训练 • 5.教师点评与学生间自评的关系 • 6.样板的作用与独自的特点
第四节 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 一、学校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的概念 • 二、闭路电视系统按功能 • (一)闭路电视播放系统 • (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三)闭路电视双向传输系统
一、学校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的概念 • 闭路电视又称有线电视或电缆电视(CATV),它是一种通过电缆传输图像和声音信号的电视系统。 • 第一,收视效果好。 • 第二,方便教师的使用,通过各种遥控技术,可以实现教室中对电视节目、播出方式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 • 第三,教学内容针对性强。
用户终端 前端信号 处理单元 干线传输 分配系统 信号源 用户分配网络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用户分配网络 图8-9 闭路电视播放系统的组成 二、闭路电视系统按功能 • 闭路电视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播放系统、监控系统和双向传输系统三大类。 • (一)闭路电视播放系统 用户分配网络
图8-10 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闭路电视系统按功能 • (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节目中心 电视中转卫星 电视传输系统 卫星直播接收 电话网 双向CATV 双向CATV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图8-11 双向传输系统示意图 二、闭路电视系统按功能 • (三)闭路电视双向传输系统
第五节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 卫星广播电视,就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预定地域转发广播电视节目。 • 一、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特点 • 二、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 三、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 四、中国卫星电视教育
一、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特点 • 第一、电波覆盖面大、利用率高。 • 第二、信号质量高且稳定,有利于改善接收质量。 • 第三、信号容量大。 • 第四、投资省、费用低。 • 第五、扩大教育规模。
二、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由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及地面接收网等四大部分组成。 广播卫星 移动发 射站 接受转发站 上行 地面站 集体接收站 监控管制站 个体接收站 电视中心 图8-12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示意图
三、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图8—14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覆盖全球示意图
四、中国卫星电视教育 • 我国从1985年8月1日开始租用位于印度洋上空570E的国际通讯卫星V号的一个转发器传送中央电视台节目,1986年7月1日开始又租用定位于660E的国际通讯卫星V号的一个转发器传送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节目。目前已有三个C频段卫星频道: • 1986年7月,中国第一个卫星电视教育频道(CETVl)开通; • 1988年11月,开通第二套卫星电视教育频道(CETV2); • 1994年3月,开办了第三套卫星电视教育节目(CETV—SD)。 • 1996年10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建立了覆盖北京地区的教育电视频道,即北京35频道。
第六节 学校常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 多媒体教学应用就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完成一系列随机交互式的操作。 • 一、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 二、多媒体学习中心 • 三、电子阅览室 • 四、学习资源中心 • 五、电子备课室
一、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是指多种教学媒体汇集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开展多媒体组合的教与学活动 。 • 多种媒体 传统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 (一)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特点 (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类型 (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教学功能
(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类型 • 1.录像/VCD---电视组合型 • 2.标准型(图8--15) • 3.计算机—投影组合型 • 4.多功能型 • 5.学科专业型
功率放大器与音箱 数据/视频大屏幕投影机 屏 幕 调 音 台 多媒体计算机 视 频 切 换 器 环 境 控 制 器 有 线 话 筒 窗 帘 录 像 机 无线话筒接收机 影 碟 机 灯 光 实物视频展示台 录 音 机 集 成 控 制 台 (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类型 图8-15 标准型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设备系统
(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教学功能 •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教学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 便于教师利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活动; • 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 多功能型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便于观摩示范教学,还能扩大教学规模; • 能用于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试验与研究; • 能用于多媒体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 • 通过学习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能用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和分析。
二、多媒体学习中心 • 1.多媒体学习中心的构成 • (1)学生学习活动区 • (2)文字印刷资料区 • (3)模型、标本区 • (4)媒体区 • (5)学生作业展示区 • (6)教师指导学习区
二、多媒体学习中心 • 2.多媒体学习中心的功能 •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良的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学习提供多种媒体的良好学习条件; • 便于开展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试验与效果研究; • 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能力; • 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 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电子阅览室 • 所谓电子阅览室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为读者提供利用电子型文献的场所 。 • 1、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类型 • (1)用单机装备电子阅览室 • (2)用无盘工作站方式装备电子阅览室 • (3)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 2、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
学习资源来源 学习资源储存 教学 资源 管理 与利 用 学习资源开发 市场采购 外接网络 合作交流 图8-16学习资源中心的组成 四、学习资源中心 • 1、学习资源中心的组成 • 2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五、电子备课室 • 电子备课室中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所以要设置专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存放在光盘塔、硬盘阵列等系统中,支持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子网和多媒体校园网用户的访问和查询。 • 电子备课室由备课机、辅助设备系统、交换设备、视频课件服务器系统组成。
第七节 校园网络 • 一、校园网络的结构 • 二、校园网络的功能 • 三、校园网络实例
一、校园网络的结构 • (一)Intranet • 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 图8-18 Intranet的结构示意图
一、校园网络的结构 • (二)校园网络概念 • 校园网络(Campus Network) 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讯媒质和相应的协议(例如TCP/IP协议等)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又通过防火墙(Firewall)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
一、校园网络的结构 • (三)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 • 1.服务器 • 2.工作站 • 3.网络互联设备 • 4.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 • (1)双绞线(Twisted Pair):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成的网络传输介质。 • (2)光纤(Fiber):光纤是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材质以玻璃或有机玻璃为主的网络传输介质。
二、校园网络的功能 • (一)信息发布 • (二)教学应用 • (三)管理应用 • (四)科研应用 • (五)数字化图书馆
第八节 网络教室 • 一、计算机网络 •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 •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二、基本构成与布局 • 三、网络教学系统 • 1.多媒体控制部分 • 2.教学管理部分 • 四、多媒体网络教室 • 五、工程原理的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 •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数据通信 • 2. 资源共享 • 3. 远程传输 • 4. 集中管理 • 5. 实现分布式处理 • 6. 负载平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分布范围可达几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横跨洲际。 Internet就是典型的广域网。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分布范围一般在几米到几公里之间,最大不超过十多公里。如校园网。 •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适应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行业系统使用,分布范围一般在十几公里到上百公里。
(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1、星型拓扑结构 • 2. 环型拓扑结构 • 3.总线拓扑结构 • 4. 树型拓扑结构 • 5. 总线/星型拓扑结构 • 6. 网状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