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16 Views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 13 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 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 一系列斗争 。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1911 年),人们把 武昌起义 称为 狭义 的辛亥革命。. 数字 · 武昌起义. 8 小时 —— 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 8 小时; 41 天 ——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 41 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 天 —— 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仅有 80 天;
E N D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数字·武昌起义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另眼看武昌起义 1911年9月,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湖广总督瑞澂(chéng)宣布全城戒严,官兵皆不能离营外出,除值勤士兵外,所有弹药一律收缴,集中保管。 10月9日,起义领导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拘捕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湖广总督瑞澂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 10月10日白天,清军警大肆搜捕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摘编自“维基百科·武昌起义”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_____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______。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_______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 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______。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_______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 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______。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_______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 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 三民主义 。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_______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跨学科综合 政党的特征: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和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选自《思想政治》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 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 三民主义 。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_______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 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 三民主义 。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 黄花岗起义 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______,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主要事迹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 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 三民主义 。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1911年4月的 黄花岗起义 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 湖北新军 ,做宣传组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清政府改革大事记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内容包括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一系列措施。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 …… 十、总揽司法权……
清政府改革大事记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内容包括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一系列措施。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0年,清政府缩短预备立宪期为五年。 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温和立宪派首领张謇认为:“政府……均任亲贵,……全国为之解体”。他后来与革命党合作,向盐商筹款20万元解决南京革命军出城问题,又积极实施以自己的纱厂担保向日本三井银行借款30万元等举措帮助临时政府渡过财政难关。 温和立宪派首领张謇认为:“政府……均任亲贵,……全国为之解体”。他后来与革命党合作,向盐商筹款20万元解决南京革命军出城问题,又积极实施以自己的纱厂担保向日本三井银行借款30万元等举措帮助临时政府渡过财政难关。 ——摘编自宋石男《清廷的自我毁灭之路》,腾讯“大家”栏目 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群体中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统治秩序的安危。可以说,辛亥革命就是知识分子包括士绅叛离和反对清王朝的一场政治运动。 ——沈渭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张謇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2大事年表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2月14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思考:⑴大总统、参议院、政府、约法为什么都是“临时”的? “共和”政体的两个基本特征:(1)政府的权力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人民大众授予的;(2)执掌政府权力的人员,其任职期限是明确固定的,并且他们在任职期限内应当忠实地履行其职责,向人民负责。 ——当代学者刘远征综合研究后的结论
1912大事年表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2月14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思考:⑵袁世凯曾武力镇压革命党人,为什么革命党人还会把政权交给袁世凯?
1912大事年表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2月14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思考:⑶为什么清帝退位两天后孙中山就辞职? 《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1912大事年表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2月14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思考:⑷为什么孙中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颁布《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辛亥回眸 清帝退位诏书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回眸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反帝反封建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回眸 材料四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