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4   欧氏空间

§4   欧氏空间. 一、 向量的内积. 设 n 维向量. 定义 1.  =( x 1 , x 2 …, x n ),  =( y 1 , y 2 …, y n ). 定义数: x 1 y 1 +x 2 y 2 +…+ x n y n 为向量  与  的 内积 ,记为 (  ,  ) . 即 (  ,  ) = x 1 y 1 +x 2 y 2 +…+x n y n . 注: 定义了内积的 n 维 向量空间 R n 称为 n 维 欧氏空间 (Euclid Space) ,仍记为 R n.

conn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4   欧氏空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4  欧氏空间

  2. 一、向量的内积 设 n维向量 定义1 =(x1, x2 …, xn), =(y1, y2…, yn). 定义数:x1 y1+x2 y2+…+ xn yn 为向量  与  的内积,记为 ( ,  ). 即( ,  ) = x1y1+x2 y2+…+xn yn. 注:定义了内积的 n维向量空间Rn称为 n维 欧氏空间(Euclid Space),仍记为 Rn.

  3. (1) 交换律  (,)=(,); 性质 (2) 分配律  (, )=(,)(,); (3) 内积满足如下结合律: (,)=(,)=(,); R (2)与(3)等价于 (+,)= (,)(,); 、R (4)非负性  (,)0, 且(,)=0=0.

  4. 二、向量的长度与夹角 定义2设 n维向量=(a1,a2,…,an).称 为向量 的模(或长度). 特别:| | = 1的向量  称为单位向量, 当0时, 为一单位向量称为 的单位化。

  5. (1) 非负性 || 0,若||=0= 0; (2) 正齐次性  ||=||·||; (3) 三角不等式 ||||||. 长度的性质: ,,Rn,R,则

  6. 定理 1 (Chauchy-Schwarz不等式) 向量 和  线性相关. 重要不等式

  7. 定义 3 设,为Rn中两个向量,定义与的夹角为 特别: 当(,)=0时,称与 垂直(正交) 记为 .

  8. 定理2(勾股定理) 设1,2,…,k为欧氏空间Rn中两两正交的向量,即(i ,j )=0,ij,则 |1+2+…+k|2=|1|2+|2|2+…+|k|2 证: |1+2+…+k|2 = (1+2+…+k ,1+2+…+k) =|1|2+|2|2+…+|k|2

  9.   例1已知=(1,2,2,3),=(3,1,5,1),求与的长度及它们的夹角<,>.  例1已知=(1,2,2,3),=(3,1,5,1),求与的长度及它们的夹角<,>. 解: 而(,  )=18 故

  10. 在欧氏空间中,一组两两正交的向量组称为正交向量组。在欧氏空间中,一组两两正交的向量组称为正交向量组。 定义5 若(a,b)=0,则称a与b是正交的,记作 ab。 定义4 三、标准正交基 1、正交向量组 注:零向量与任何向量正交。

  11. 非零的正交组是线性无关的。 定理4 证: 设1,2,…,m是一组非零正交组,并设 k11+ k22 +…+kmm= 0 用 1与等式两边作内积,得 0=(0,1)=k1(1,1)+k2(2,1)+…+ki(i,1)+…+km(m,1) 得 k1=0, 类似地: 用i( i=2,3,…, m)与等式两边作内积, 得ki=0, (i=2,3,…,m),故1,2,…,m线性无关。

  12. 2、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   设1,2,…,m是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利用这组向量可构造出正交向量组。 1. 正交化 (1) 令1=1; (2) 求2=211使 0=(2,1)=(211, 1 ) = (2, 1)1 (1, 1) . 得1=(2,1)/(1,1),

  13. (3)求3=31122, 使 0=(3, 1)=(31122,1) =(3,1)1(1, 1)+2(2, 1) 0=(3, 2) = (31122, 2) =(3,2)1(1, 2)2 (2, 2) 得

  14. (4) 类似地,得: (i=1,2,…,m)  1,  2, …,  m是一组正交组。

  15. 1, 2 , …, m是一组正交的单位向量组。 2. 单位化 取 —— 以上方法称为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方法 它包括正交化和单位化两个过程。

  16.   例2将线性无关组1=(2,0),2=(1,1)化成正交的单位向量组  例2将线性无关组1=(2,0),2=(1,1)化成正交的单位向量组 解: (1) 正交化 1=1=(2,0) 令 (2) 单位化 则1, 2是一组正交的单位向量组。

  17. 3、标准正交基   定义6在 n 维欧氏空间V 中若一个基的n 个向量1, 2, …, n是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即 1.i=j (i,j)= 0.ij 则称该基为标准正交基。

  18. 例如: Rn中, e1=(1,0,…,0),e2=(0,1,…,0),… en=(0,0,…,1) 就是一个标准正交基。

  19. 例3 证明 为 R4 的标准正交基. 即|i|=1,i=1,2,3,4 证: 且 故1, 2, 3, 4为R4的标准正交基.

  20.   注:利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可从欧氏空间的任一个基出发,找到一个标准正交基。  注:利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可从欧氏空间的任一个基出发,找到一个标准正交基。

  21. 定理5若n维向量1,2,…,n是一组标准正交基.则n维向量=(x1,x2,…,xn)在定理5若n维向量1,2,…,n是一组标准正交基.则n维向量=(x1,x2,…,xn)在 基1,2,…,n下的第j个分量为: 证:

  22.   例4 证明 1=(1,2,1),2=(1,3,1), 3=(4,1,0),为R3的一组基并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构造R3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则r(A)=3.从而1,2,3 线性无关, 构成R3的一个基. 解: 令

  23. = (1, 3, 1) (1, 2, 1) 6 1=(1,2,1),2=(1,3,1),3=(4,1,0), (1)正交化 1=1= (1,2,1),

  24. 3=(2,0,2). 1=(1,2,1), 则 1, 2 , 3是一组标准正交基。 (2)单位化

  25. , , 为列作矩阵 此时有 即 ATA=E,

  26. 定义7 设 A 为 n 阶实矩阵, 若ATA=E (或AAT =E), 则称 A为一个正交矩阵. 定理6 A 是正交矩阵 A 的行(列)向量 是Rn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27.   定理7由标准正交基到标准正交基的过渡矩阵是正交矩阵,如果标准正交基到第二组基的过渡矩阵是正交矩阵,则第二组基也是标准正交基。  定理7由标准正交基到标准正交基的过渡矩阵是正交矩阵,如果标准正交基到第二组基的过渡矩阵是正交矩阵,则第二组基也是标准正交基。

  28. §5 线性变换 一、线性变换的定义   定义1向量空间V到自身的一个映射T,称为V的一个变换。若T满足: (1) 对任意,  V, 有 T(+)=T()+T() (2) 对任意V, 及任意实数 k,有 T(k)=kT() 则称T为V 的一个线性变换.

  29. 的多项式 设 表示定义在R上次数不超过 对 定义变换 T: 注1:定义式中(1),(2)可表示为 注2: 用粗体大写字母T, A,B,C,表示线性变换, 向量  在 T 下的像,记为T()或T. 例1: 全体的集合, 它构成一个线性空间, 故T 为  的一个线性变换.

  30.   例2:设A为一n阶实矩阵,对任意Rn,令 T= A,则T为Rn 中的线性变换. 证: T(+)=(+)A=A+A=T+T T(k)= (k)A=k(A)=k(T) 故 T 为 Rn 中的线性变换.

  31. V 中两类特殊的线性变换: 1. 恒等变换 E E=  , V 2. 零变换 O O= 0, V

  32. 定理1设 T 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则 (1)T把零向量变到零向量,把  的负向量变到 的像的负向量,即 T 0=0;T()= T. (2)T保持向量的线性组合关系不变, 即 T(k11+k22+kss)=k1T1+k2T2+ksTs. (3)T把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变为线性相关的向量组.

  33. 对 V, kR.   定义2设 L(V) 是向量空间V的全体线性变换的集合,定义 L(V) 中的加法,数乘与乘法如下: 加法: (T1+T2)  =T1+T2; 数乘: (kT)=kT 乘法: (T1T2)=T1(T2)   可证;若 T1, T2均为 V 的线性变换,则T1+T2,T1T2,均为 V 的线性变换.

  34.  =k11+k22+ … +kmm 二、线性变换的矩阵 设 V 为向量空间, dim(V)=m.   1, 2, … , m为V 的一组基,T 为V 的一个线性变换. T =k1 T1+k2 T2+ … +km Tm

  35. 即 (T1,T2,…,Tm)=(1,2,…,m)A 其中 T1 =a111+a212+ … +am1m T2 =a121+a222+ … +am2m (1) …………… Tm =a1m1+a2m2+ … +ammm (2) 简记为(1,2,…,m)=(1,2,…,m)A 称矩阵A为线性 变换T在基1, 2, … , m下的矩阵. 给定V的基1,2,…,m,线性变换T 矩阵A

  36. 定理3设 V 的线性变换 T有 (T1,T2,…,Tm)=(1,2,…,m)A   向量在基1, 2, … , m下的坐标为(x1, x2, … , xm),T在此基下的坐标为(y1, y2, … , ym), 则

  37. = (1, 2, … , m )  =x11+x22+ … +xmm 证明: T =x1 T1+x2 T2+ … +xm Tm = (1, 2, … , m ) A 所以

  38. 设 R3 的线性变换T 例3: T(x1, x2, x3)=(a11x1+a12x2+a13x3, a21x1+a22x2+a23x3, a31x1+a32x2+a33x3) 求 T 在标准基1, 2, 3下的矩阵. 解:T1=T(1, 0, 0)=(a11, a21, a31)= a111+a21 2+ a31 3 T2=T(0, 1, 0)=(a12, a22, a32)= a121+a22 2+ a32 3 T3=T(0, 0, 1)=(a13, a23, a33)= a131+a23 2+ a33 3

  39. 故 T 在标准基 1, 2, 3 下的矩阵为

  40. 特例: 线性变换 T=k 数量矩阵kE 恒等变换 T= 单位矩阵E 零变换 T=0 零矩阵O

  41. 三、线性变换在新基下的矩阵 定理4设向量空间V有两组基,分别为 1,2,…,m;1,2,…,m 且 (1,2,…,m)=(1,2,…,m)C T(1,2,…,m)=(1,2,…,m)A T(1,2,…,m)=(1,2,…,m ) 则B=C1AC (1,2,…,m)B=T(1,2,…,m) 证明: T=(1,2,…,m)C=(1,2,…,m)AC =(1,2,…,m)C1AC故 B=C1AC

  42. 性质: = A B C1 C B =(FD)-1 C (FD) A =D-1 =D-1 D (F-1 CF ) D 设 A, B 为两 n 阶方阵,若存在可逆矩阵 C,使 B=C1AC, 则称方阵 A 与 B相似,记为A~B. 定义5 (1) A~A (反身性) (2) A~BB~A(对称性) (3)A~B, B~C A~C(传递性)

  43. 例5线性变换T在R3中基e1,e2,e3下的矩阵为 求T在基1=2e1+3e2+e3 , 2=3e1+4e2+e3 , 3=e1+2e2+2e3 下的矩阵. 解:从e1, e2, e3 到1, 2, 3的过渡矩阵

  44. 故线性变换 T 在 1, 2, 3 下的矩阵 B=C1AC

  45. 三、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问题:线性变换在何种基下对应对角矩阵?   定义6设T是向量空间 V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存在数 及 n维非零向量 ,使得 T =  成立,则称  为T的一个特征值,而  称为 T对应于特征值 的一个特征向量。 注:若 为 T的属于特征值  的一个特征向量, 则k (k0)也为T的属于特征值 的特征向量. T (k)= kT = k   =  (k)

  46. T( 1,  2, … ,  m ) ) =( 1,  2, … ,  m 若 1,  2, … ,  m为T 的特征向量,且构成 V 的基   由  Ti= i i T在特征向量这组基下 对角矩阵 定理5设 V为m 维向量空间,T为 V的一个线性变换. 那么存在 V 的一组基,使得 T在这组基下的矩阵为对角矩阵的充要条件是 T有 m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47. A = 特征值,特征向量 的求法: 设1,2,…,m为V 的一组基 (T1,T2,…,Tm)=(1,2,…,m)A  =x11+x22+ … +xmm T=x1T1+x2T2+…+xmTm =(1,2,…,m)A = =(1,2,…,m) =(1,2,…,m) 满足: 即 (A–E)X= 0

  48. 定义7设 A Rnn,如果存在数 及 n维非零向量 X,使得 AX= X   成立,则称  为矩阵 A的一个特征值,而 X称为矩阵 A对应于特征值 的一个特征向量。   注:T = AX= X( A– E ) X = 0   其中A 为在基1, 2, … , m下的矩阵. X为的坐标

  49.   定义3欧氏空间 V 的线性变换T称为正交变换,若对任意, V, 均有(T, T )=( , )   定理2设A是欧氏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则下面几个命题等价: (1)T是正交变换; (2)T保持向量的长度不变,即对于任意的 V, ||T||=||  ||; (3)如果1,2,…,m是V的标准正交基,则T1, T2,…,Tm也是V的标准正交基;   (4)T在任一组标准正交基下的矩阵是正交矩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