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质量意识培训

质量意识培训. 一、质量与企业和员工的关系. 1 、质量 = 质 + 量 质 = 厂 + 贝 含义:只有努力控制成本,公司才可能生存;而其中质量成本才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2 、质量靠所有员工创造 企业由所有员工构成,产品由员工生产,企业所有的活动都以员工为中心开展。. 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3 、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的区别 优质产品 = 客户口碑 + 客户订单 + 企业信誉 + 公司效益 劣质产品 = 客户退货 + 订单流失 + 企业倒闭 + 员工失业 4 、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ownload Presentation

质量意识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质量意识培训

  2. 一、质量与企业和员工的关系 • 1、质量=质+量 • 质=厂+贝 • 含义:只有努力控制成本,公司才可能生存;而其中质量成本才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 2、质量靠所有员工创造 • 企业由所有员工构成,产品由员工生产,企业所有的活动都以员工为中心开展。

  3. 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3、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的区别 优质产品= 客户口碑+客户订单+企业信誉+公司效益 劣质产品= 客户退货+订单流失+企业倒闭+员工失业 4、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某商品的出厂合格率99%,那么我们作为顾客购买到不合格商品的机会就是1%,这1%的概率对于购买到不合格商品的顾客来说就是100%的不合格。

  4. 5、要把产品当成是为自己生产的 •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伞生产的合格率已经达到99.9%,应该说这个合格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但是美国空军却说不,他们要求合格率一定要达到100%,于是制造商总经理专程去与飞行大队商讨是不是能降低这个水准,当然飞行员一口回绝了,因为品质没有折扣。 • 后来,军方要求改变检查品质方法,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总经理穿上,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自从这个方法实施后合格率立即达到100% • 体会;1.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的 • 2.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要求高、质量严格、即使合理也会吹毛求疵心生不满,认为差不多就行,正是很多个差不多,产生质量问题。

  5.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课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6. 6、检验 • 质量的检验控制: • 单从公司质量检验来说,质量的控制大致分为:进料检验控制(IQC)、过程检验控制(IPQC)、成品质量控制(FQC)。 • 检验手段及目的: • 三检:自检、互检、专检 • 首件:当班生产的第一件合格的成品(半成品)或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工、设备(工装、胎具、模具)、材料、产品型号任何一项变动后生产的第一件合格的成品(半成品)。 • 过程中的首检、巡检,目的是确认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工序转交的完工检,目的是确认产品是否批量合格。 • 生产人员要做到自检,注意自检一定是全检。

  7. 误区1: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错。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一般是抽检,而抽检具一定的风险性;产品是由生产作业员一个一个的做出来的,他们对每一个产品不但进行生产,还要进行自我判定。 误区2:品质是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才可以掌握 错。品质随时随地可见,如生活质量(吃、穿、住、用),工作质量(效果、速度、方法),产品质量(尺寸、性能、外观)等。它们可用好、差;合格、不合格等来形容。就产品来说,对现场作业员,产品尺寸、性能可能不大好掌握和控制,需要专检采用一些检测手段进行管制。但有的特性,比如外观,很直观,浅而易见,作业员应该是可以掌握和控制的。即使是新进员工,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了解,也就可以了。品质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并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里面得到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个产品里得到体现。

  8. 误区3:这一点小问题,没关系的 错。比如说,做一个产品,我的上一道工序有一点小问题,没关系,到我这,也出现一点小问题,也没关系,到下一道,又有一点小问题,还是没关系,最后下来,这产品存在着很多的小问题,也就不再是小问题,它就成了大问题。所以,小问题不容忽视。在日常工作当中,一旦发生问题,即使是小问题,我们都应当立即将其消除。绝不忽略和拖延,自己解决不了的告诉你们的主管。如果我们的每一件事都做好,每个小问题都得以消除,那就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和长期问题,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产品就能做好。

  9. 7、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处理 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要立即挂上标识并隔离,并报检验员判定,判定需要返修的产品和报废的产品要区分开,对于可以继续生产的让步接收品要技术人员的允许,一直到成品都要做好标识,并且保留记录。8、产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产品有四种检验状态:待检,已检合格,已检不合格。产品从生产到入库都应有明确的标识,至少应标清型号、批次、批量、状态、生产日期。同时包装箱及标签的颜色也应有所区别,一般规定合格品用蓝色表示,不合格品用红色表示,待处理用黄色表示,以方便区分。 整个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做到有记录,同时记录要求具有可追溯。

  10. 9、生产过程中从哪些方面控制质量a、要知道做什么---------产品规格、型号及标准b、要知道怎么做---------依照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c、清楚产品的即时状态--------产品是否合格(即时自检)只有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及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和检验,才能保证产品合格。9、生产过程中从哪些方面控制质量a、要知道做什么---------产品规格、型号及标准b、要知道怎么做---------依照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c、清楚产品的即时状态--------产品是否合格(即时自检)只有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及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和检验,才能保证产品合格。

  11. 有位中留学生要想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有一天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结果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了而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那边运动,大学生在大笑之后问德国人,德国人平静的说:“规则嘛就是要人来遵守的”。体会:1.别人注重品质,追求卓越的品质,不会打破游戏规则,所以人家比我们先进好多年。 2.制度与标准是让人来遵守的,大家牢记这一点。 3.我们执行标准是无条件的,因为标准是经验的总结,不遵守是要犯错误或受惩罚的。

  12. 10、将“制度”上升到“习惯”• 父子一起赶牛下山,父亲驾车技术好,儿子眼神好,每次转弯儿子都会说爹转弯啦,有一天儿子一个人赶牛车下山,牛转弯不动,最后用了一招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对着牛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牛虽不是人,但牛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活着的,不会出错,对于我们装配来说,执行标准是习惯,不要超越标准,习惯积累越多,自然就是一个技术过硬的员工。

  13. 二、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 1、坚持“三不”原则 • a.不接受 • b.不制造 • c.不传递 • 以上“三不”原则是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合格品我们要坚持不动摇的原则。 • 不接受:这是对员工的最基本的一个要求,首先不接受不合格品,如果给你的本身就是一个不合格的配件,一个不能使用的原料,你能够做出好的产品来吗?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我们所有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接受了不合格品,也就是本来就不合格了,那么你再做,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 不制造不合格品,这是对我们每一个员工工作的最重要的要求,生产出不合格品,你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你的劳动也是没有回报的,相反还会给公司造成损失,生产不合格品,还不如休息。 • 不传递不合格品,工作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知道这个产品现在已经是不合格的了,但又不影响我这个工序的操作,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这个不关我的事,因为它不是我做的,然后我也不想去管它,我没有责任的,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第一、每个产品的好坏,并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只要有一个地方不良,那整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了,你的工作,包括其它人的工作同样没有意义了,所以当你发现不良的时候你有责任和义务提出来。当你发现不良的时候首先应该把它控制住,不要让它往下一道工序流转,流转到下工序,那么最后你有责任了,因为你发现了问题没有去解决,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姑息养奸。

  14. 2、关键环节a、人b、机c、料d、法e、环

  15. 3、检验的各个环节a、首检b、自检c、专检d、完工检3、检验的各个环节a、首检b、自检c、专检d、完工检

  16. 4、正确认识品管人员的作用• 品质部门是一个监督部门、品质部门是一个协调部门是一个帮助我们更好的达到我们的品质目标的部门、实际操作当中,它能够及时的提出和纠正我们的不足。

  17. 一次周王召见扁鹊说:“我得知当今世上你名气最大,还有谁的医术比你高的?”扁鹊说:“我家世代为医,论医术我大哥第一,二哥第二,我只能排名最后”周王不解:“ 为啥你的名气最大?”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发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村子里小有名气,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看到的都通过穿针管来放血,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觉得我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18. 体会: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人都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然而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管理角度:一般人认为是以摆平或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刺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才是高手,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生产质量问题的预防优于问题的解决。体会: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人都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然而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管理角度:一般人认为是以摆平或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刺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才是高手,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生产质量问题的预防优于问题的解决。

  19.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把公司产品质量当成我们的生命线,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