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774 Views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1. 概念: 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改善或消除 热毒病证的药物。 2. 特点: 药性寒凉,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 3. 应用: 热毒所致的各种病证。 如疮痈、丹毒、斑疹咽喉肿痛、痄腮、痢疾、虫蛇咬伤、水火烫伤及其他急性热病等。 4. 注意: ①根据热毒表现的不同证侯、部位、阶段、 兼证及病人体质选药,并随证配伍相应药物 ②性味苦寒,不宜久服,以免损伤脾胃。.
E N D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1.概念: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改善或消除 热毒病证的药物。 2.特点:药性寒凉,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 3.应用:热毒所致的各种病证。如疮痈、丹毒、斑疹咽喉肿痛、痄腮、痢疾、虫蛇咬伤、水火烫伤及其他急性热病等。 4.注意:①根据热毒表现的不同证侯、部位、阶段、 兼证及病人体质选药,并随证配伍相应药物 ②性味苦寒,不宜久服,以免损伤脾胃。
金 银 花《新修本草》Honeysuckle Flower 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Rehd. 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全国大部分地区均生产。以山东产量大,河南新密所产为佳。夏初采收。本品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多、色淡、质柔软、气清香者为佳。生用、炒炭或制成露剂使用。
【性能】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性能】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疔疮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如银翘散;如清营汤。 3.热毒血痢 清热解毒凉血而止痢。 【用法用量】煎服,6~15g。生品—疏散风热、清泄里热;炒炭—热毒血痢;露剂—暑热烦渴。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消者忌用。
连翘《神农本草经》Capsule of Weeping Forsythia 为木犀科落叶灌木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秋季采收,本品微有香气,味苦;青翘(采时色尚青绿)以色绿、不开裂者为佳;老翘(熟透果实)以色黄、瓣大、壳厚者为佳。生用。
【性能】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性能】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如银翘散。 3.热入营血,热入心包 如清营汤;如清宫汤。 【用法用量】煎服,6~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消者忌用。
金银花、连翘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相同:均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表里气血两 清。均可治温病,疮痈,及外感风热等。 不同:金银花—功善清透,散风热、清暑热 及治痢疾、肠痈作用较佳。治 全身性感染较好。 连翘——功善清泄,又能散结(治瘰疬、 喉痹)及清心除烦,凉血消斑 及清胸膈郁热作用亦佳,还可 利尿通淋。治局部感染较佳。
蒲 公 英 《新修本草》Dandelion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及同属多种植物的 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西、河北、山东及东北地区。春秋二季采收。本品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绿、根完整者为佳。鲜用或生用。
【性能】苦、甘,寒。入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性能】苦、甘,寒。入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 1.痈肿疔毒,乳痈内痈为治乳痈之要药。 2.湿热淋证、黄疸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 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鱼 腥 草《名医别录》Herb of Heartleaf Houttuynia 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Thunb. 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夏季采收。本品搓破有鱼腥气,味微涩;以身干、茎叶完整、色灰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切段,生用。
【性能】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性能】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痈,肺热咳嗽 2.热毒疮痈 3.湿热淋证,泻痢 【用法用量】煎服15~25g。鲜品加倍,水煎或捣 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①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②虚寒证及阴证疮疡忌服。
射干《神农本草经》Rhizome of Blackberrylily 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 DC.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本品气微,味苦、微辛;以粗壮、坚硬,断面色黄者为佳。切片,生用。
【性能】苦,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性能】苦,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应用】 1.咽喉肿痛如射干汤;普济消毒饮。 2.痰盛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孕妇忌用或慎用。
白 头 翁《神农本草经》Root of Chinese Pulsatilla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snsis(Bge.)Regel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本品气微,味微苦涩;以身干、条粗长、整齐不碎、灰黄色、头部有白绒毛者为佳。切片,生用。
【性能】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性能】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 1.热毒血痢如白头翁汤。 2.疮痈肿痛 有解毒凉血消肿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15~30g。外用 适量。 【使用注意】虚寒泻痢忌服。
板 蓝 根《新修本草》Indigowoad Root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 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等地。秋季采挖。本品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以根长、粗大、体实、粉性大者为佳。切片,生用。
【性能】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性能】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应用】 1.咽喉肿痛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 2.温毒发斑,痄腮,痈肿疮毒,丹毒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虚寒者慎用。
大青叶《名医别录》Leaf of Indigowoad 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dica Fort. 的叶。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夏、秋二季采收。本品气微,味微酸、苦、涩;以完整、色暗灰绿色者为佳。鲜用或晒干生用。
【性能】苦,咸。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性能】苦,咸。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喉痹口疮,痄腮丹毒 可单用或配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证忌用。
青黛《药性论》Natural Indigo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 的叶或茎经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或团块。主产于福建、广东、江苏、河北、云南等地。以福建产质量为佳。夏秋二季采收。本品微有草腥气,味淡;以粉细、色蓝、质轻而松、能浮于水面、以火烧之呈紫红色火焰、嚼之无砂石感者为佳。生用。
【性能】咸,寒。归肝、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性能】咸,寒。归肝、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如碧玉散;凉惊丸。 【用法用量】内服1.5~3g。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 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胃寒者慎用。
贯众《神农本草经》Male Fern Rhizome 为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绵马鳞毛蕨(绵马贯众)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和紫萁科草本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绵马贯众主产于东北地区;紫萁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河南等地。秋季采挖。本品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以个大、质坚实、叶柄残基断面棕绿色者为佳。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性能】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应用】 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如贯众散。 2.血热出血 可单用,亦可配伍凉血止血药同用。 3.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煎服,4.5~9g。杀虫及清热解毒—生 用;止血—炒炭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①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 ②服用本品时忌油腻。 ③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野菊花《本草正义》Flower of Indian Dendranthema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等的干燥头状花序。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秋季采收。本品气清香,味苦;以完整、色黄、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性能】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性能】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 【应用】 1.痈疽疔疖如五味消毒饮。 2.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
白花蛇舌草《广西中药志》Herb of Spreading Hedyotis 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 Roxb.的全草。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均产。夏、秋二季采收。本品气微,味淡;以叶多、色绿者为佳。切段,生用。
【性能】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性能】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应用】 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 清热利湿通淋,常配清热通淋药。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山豆根《开宝本草》Root of Tonkin Sophora 为豆科小灌木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秋季采挖。本品微有豆腥气,味极苦;以根条粗壮、外色棕褐、质坚、味苦者为佳。切片,生用。
【性能】苦,微寒。有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性能】苦,微寒。有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应用】 1.咽喉肿痛 2.牙龈肿痛 单用,或与清胃热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①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 泻、胸闷、心悸等。 ②脾胃虚寒者慎用。
穿心莲《岭南采药录》Herb of Common Andrographis 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 Nees. 的 全草。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秋季采收。本品气微,味极苦;以色绿、叶多、无杂质、味极苦者为佳。切段,生用。
【性能】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性能】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应用】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2.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3.湿热证 凡湿热诸证均可应用。 4.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可单用,或配用。 【用法用量】煎服6~9g,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 丸、散、片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土茯苓《本草纲目》Rhizome of Glabrous Greenbrier 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地。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采收较好。本品气微,味微甘、涩;以身干、粉性大、筋脉少、断面淡棕色者为佳。切片,生用。
【性能】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性能】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 1.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2.淋浊带下,湿疹湿疮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①肝肾阴虚者慎服。 ②服药时忌饮茶。
熊胆《新修本草》Bear Gall 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Linnaeus的干燥胆汁。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和东北、华北等地,以云南所产质量最优。多于冬季采收。本品以火烧之,起泡而无腥气;以个大、胆仁多、色金黄、半透明、质松脆者为佳。研细用。
【性能】苦,寒。归肝、胆、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性能】苦,寒。归肝、胆、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应用】 1.热极生风,惊痫抽搐 2.热毒疮痈可单用水调外涂,或加入少许冰片。 3.目赤肿痛,目生障翳 可外用点眼或内服。 【用法用量】内服,0.25~0.5g,入丸、散。因本 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 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虚寒证当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