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8 Views
第二章 钢筋砼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本章主要内容.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设计法. q. 2.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2.1.1 作用与作用效应. 1 . 基本概念. 作用 (或荷载).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称为作用 —— 直接作用.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 间接作用. 作用效应( S ). — 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的反应. 结构抗力( R ). —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M. V. 2.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E N D
第二章 钢筋砼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本章主要内容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设计法
q 2.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2.1.1 作用与作用效应 1.基本概念 • 作用(或荷载)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称为作用——直接作用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 • 作用效应(S) —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的反应 • 结构抗力(R)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M V
2.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2.1.2 荷载分类 1.按时间变异分类 • 永久荷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恒荷载或恒载。比如结构自重或土压力等。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活荷载或活载。比如楼面活载、屋面活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 可变荷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而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比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 偶然荷载
2.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2.按空间变异分类 • 固定荷载——在结构空间位置上具有固定的分布; • 可动荷载——在结构空间位置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分布。 3.按照结构的反应分类 • 静态荷载——对结构不产生动力效应,或小的可以忽略; • 动态荷载——对结构产生动力效应,且不可以忽略。
CH.2.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结构抗力 2.1.3 功能函数 • 功能函数:Z=R-S=g(X1,X2,X3….Xn) • 结果分析 • Z=R-S>0: • Z=R-S<0: • Z=R-S=0: 结构可靠; 结构不可靠状态,即失效;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此方程称为极限状态方程 由于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都是随机变量,则功能函数也是不确定的变量。设计时用近似概率来保证Z=R-S≧0。 作用的不确定性: 结构抗力的不确定性:
2.2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2.2.1 结构功能要求 •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时间内,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其预定目的使用。(5年,25年,50年,100年) 安全性:建筑物在正常情况下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适用性:保证结构在日常使用中满足要求,要求结构具有良 好的工作性能。 耐久性:保证结构的承载力的持续时间与环境相适应,指在 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能够正常使用到规定的设计使 用年限。
2.2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2.2.2 极限状态设计法 •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或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的特定状态。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产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如倾覆、疲劳破坏、压屈等。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如过大变形、开裂、振动等。 我国结构设计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出现概率 μS μR σS σS σR σR 强度/荷载值 [R] γ0[S] 失效 可靠 2.3 极限状态设计法 2.3.1 结构可靠度理论 1.结构的可靠度 ——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50年),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即可靠概率。以Ps表示 2.失效概率 ——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以Pf表示。
2.3 极限状态设计法 3.可靠指标 ——为方便计算,用可靠指标来衡量结构可靠度的一个指标。 目标可靠指标 4.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 我国将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 • 一级,破坏后果极其严重,属于重要的建筑物; • 二级,破坏后果比较严重,属于一般的建筑物; • 三级,破坏后果相对不严重,属于比较次要的建筑物。
2.3 极限状态设计法 5.结构的设计基准期 • 结构保证其设计可靠度指标的时间期限称为设计基准期,即在基准期内,结构的可靠度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基准期是测算最大荷载重现期的基本期限; 在超过设计基准期后,并非意味着结构的失效,而是其可靠度有所降低,因此基准期不能等同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我国对于多数建筑物的设计基准期均为50年,特殊建筑物可以除外。
2.3.2 荷载的代表值 在实用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所采用的荷载规定值 ——结构计算时,需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荷载数值。 • 荷载标准值 ——荷载基本代表值。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在正常情况下出现具有一定保证率的最大荷载。 • 可变荷载组合值 ——当结构同时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荷载时,除主导荷载(产生荷载效应最大的荷载)取标准值,其它伴随荷载取小于其标准值的组合值为代表值。 组合系数 •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在设计基准期内经常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 准永久值系数
恒荷载(结构自重、土压力) 结构自重:按构件或材料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自重平均值确定。 土压力:由水工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确定。 • 楼面及屋面活荷载 • 水压力 • 雪荷载等
式中: γGi 、γQi ----恒荷载、活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 2.3.3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 范的规定确定。 • 对于贮液结构、地下构筑物等可不计风荷载效应的结构:
(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结构和设备自重,应取1.2;—对其他永久作用,应取1.27;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均应取1.0;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对地表水或地下水应作为第一可变作用,取1.27;—对其他可变作用应取1.4。 Gk----恒荷载标准值, Q1k ----最大的活荷载的标准值, Ψci----其他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9计算, • Qik----其他活荷载的标准值。
对水塔等构筑物,应计入风荷载的效应,进行整体分析时:对水塔等构筑物,应计入风荷载的效应,进行整体分析时: 注:第一个可变荷载应为风荷载。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S ≤C 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例如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等的限值, 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 标准组合 对水塔等构筑物,应计入风荷载效应,取Ψc=0.6; 当不计入风荷载时,表达式为:
长期效应组合 变形验算
裂缝控制 裂缝控制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