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43 Views
配装眼镜的检测. 配装眼镜的检测. 第四节、测量双光镜的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 第五节、外观检查. 第一节、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 第二节、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第三节、配装眼镜棱镜度及棱 镜底向的检测. 第一节、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 一、学习目标 了解顶焦度计的工作原理,. 掌握顶焦度计测量眼镜镜片顶焦度和轴位的操作步骤. 二、学习内容 ( 一 ) 顶焦度计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普遍使用的顶焦度计大致有三种 : 直视式顶焦度计、投影 式顶焦度计 及电脑焦度计。.
E N D
配装眼镜的检测 第四节、测量双光镜的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 第五节、外观检查 第一节、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 第二节、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第三节、配装眼镜棱镜度及棱 镜底向的检测
第一节、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 一、学习目标 了解顶焦度计的工作原理, 掌握顶焦度计测量眼镜镜片顶焦度和轴位的操作步骤
二、学习内容 (一)顶焦度计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普遍使用的顶焦度计大致有三种:直视式顶焦度计、投影 式顶焦度计 及电脑焦度计。 下面以直视式顶焦度计JDY-1型为例进行介绍。
1,光源;2,滤色片;3,移动分划板;4,准直物镜;5,置片座;6,被测镜片;7,物镜;8,固定分划板;9,目镜1,光源;2,滤色片;3,移动分划板;4,准直物镜;5,置片座;6,被测镜片;7,物镜;8,固定分划板;9,目镜 顶焦度计的光学系统与工作原理:图4-1-1为顶焦度计的光学系统图。
(二)测量前的准备 1.接通电源,灯泡亮。 2.调整望远系统目镜视度:转动目镜视度圈,能清晰看到望远系统固定分划板为止。 3.核对零位: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通过目镜观察到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此时,顶焦度测量手轮的读数应为零。
(三)不带球柱面镜片的眼镜顶焦度的测量步骤 1.将被测眼镜放置在顶焦度计的镜片工作台上(先测右镜片,后测左镜片),调节工作台的高低及 左右移动眼镜, 使被测眼镜的右镜片(或左镜片)的光学中心与顶焦度计的光轴重合。 2.打开固定镜片接触圈的导杆按钮,使固定镜片接触圈压紧眼镜镜片。
如图4-1-3所示的位置对应的镜片的顶焦度读数为-1.50D。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分别记录眼镜左右镜片的顶焦度。如图4-1-3所示的位置对应的镜片的顶焦度读数为-1.50D。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分别记录眼镜左右镜片的顶焦度。 3.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直至能清晰观察到移动分划板像。 4.读取顶焦度值,即为眼镜镜片的顶焦度。
(四)带有球柱面镜片眼镜顶焦度及轴位的测量步骤(四)带有球柱面镜片眼镜顶焦度及轴位的测量步骤 1.将被测眼镜镜片置于顶焦度计的镜片工作台上(先测右镜片, 后测左镜片)。 2.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直至能清晰看到由明亮短线组成的圆筒形光斑。 3.调节镜片工作台的高低和左右移动镜片,使被测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目镜分划板中心。
读出顶焦度读数为M1。相对应的轴位读数为AX1。 6.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使另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读数为M2。相对应的轴位读数为AX2。 7.写出结果: 4.打开镜片压紧圈导杆的按钮,使固定镜片的接触圈压紧镜片。 5.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及柱面散光轴位角测量手轮,使:某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
(五)注意事项 1.每次测量前必须调整目镜视度,使其适应测量人员眼晴的屈光状态。 2.测量者的眼睛有散光时,必须戴上自己的校正散光的眼镜,然后 再进行测量工作。 3.确认顶焦度计的零位。 4.测量时,必须将镜片光学中心位于顶焦度计的光轴上,特别当测量球柱镜片时更应注意,否则所测的轴位误差会较大。
5.测量时被测镜片的凹面必须紧靠顶焦度计的镜片位置支承圈。而当测量双光镜片的附加镜度时,应将子镜片的凹面紧贴镜片位置支承圈。
第二节、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一、定义 1、光学中心:镜片前表面与光轴的交点(光线通过此点,不发生偏折)。 2、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与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的距离。
DBL(鼻梁) (A) 镜圈大小 中心 镜架 水平线 高度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A B L
DBL(鼻梁) (A) 镜圈大小 中心 镜架 水平线 高度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A B L
一、定义 3、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的差值。 4、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的 距离。 5、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值。
DBL(鼻梁) (A) 镜圈大小 中心 镜架 水平线 高度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h1 h2 A B
二、测量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三)注意事项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1、测量的仪器及工具:焦度计、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用经检验合格的焦度计,确定镜片的光 学中心, 并标记。 (2)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心。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3)经左右两镜片光学中心做平行于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平行线。 (4)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方向的距离,即为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 可以依镜片下缘或者上缘水平切线作为参照线进行测量。
(一)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实际值-PD • 国家标准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1)用经检验合格的焦度计,确定镜片的光学中心,并标记。 (2)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心。 1、测量的仪器及工具:焦度计、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3)经左右两镜片光学中心做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垂直线。 (4)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方向的距离,即为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 可以依镜片下缘或者上缘水平切线作为参照线进行测量。
(二)测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 国家标准
三、注意事项 检测光学中心水平互差时,先求水平方向的顶焦度,再进行检测;在检测垂直互差时,先求垂直方向的顶焦度,再进行检测。 1、左右两镜片顶焦度不同时,按顶焦度绝对值大的镜片实测值作为标准进行检测。 2、对于散光 镜片的检测:
三、注意事项 4、对于散光轴在斜向的单散镜片,因其光学中心为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应依据加工时的瞳高检测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3、对于散光轴位在90度方向的单散镜片,无需检测其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对于散光轴位在180度方向的单散镜片,无需检测其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第二节、配装眼镜棱镜度及棱镜底向的检测 一、测量 二、判断 三、注意事项
一、测量 3、调整手轮,使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即测量。移动分划板的中心偏离十字线标尺的角度及距离即为镜片棱镜的基底方向和棱镜度。 (一)望远式焦度计测量 1、选择合格的焦度计,做好准备。 2、在镜片台上调整镜片,使镜片的棱镜度测量点在镜片支撑圈 中心位置, 固定。
(二) 自动焦度计测量 3、屏幕上显示的棱镜度与角度即为镜片的棱镜度和基底方向。 1、选择合格的焦度计,做好准备。 2、在镜片台上调整镜片,使镜片的棱镜度测量点在镜片支撑圈中 心位置, 固定。
二、判断 • 具有设计棱镜度的镜片,由生产者指明设计基准点的位置。单光镜片为半径1.0mm的圆,对于多焦点镜片为上下各为0.5mm,左 右各为1.0mm 的矩形。 将标称棱镜度分解为水平和垂直分量。 若棱镜度为:A△θ 水平分量:Px=Acos θ 垂直分量:Py=Asinθ
二、判断 • 对于无设计棱镜度的镜片,可在焦度计上定中心,再在坐标图上找出光学中心与设计基准点 的偏差。 光学中心允差=1+0.25/F 进行考核。 1mm为测量半径,棱镜允差为0.25△,F为顶焦度(D)
二、判断 光学中心与棱镜度的允许偏差(国标)
三、注意事项 棱镜处方的常用标记方法: • 360度法 • 四个基本向度联合的标记法 如标记法不同,通过计算换算成统一
第三节、测量双光镜的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第三节、测量双光镜的子片顶焦度和子片高度互差 一、定义 二、子镜片顶焦度的测量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的测量
一、定义 2、子镜片顶点:子镜片上边界曲线之水平切线的切点,若上边界为直线,则该直线之中点为顶点。 1、子镜片:利用胶合或融合的方法添加在主镜片上的附加镜片,或在主镜片上根据配镜要求具有不同屈光力 的附加曲面。
二、子镜片顶焦度的测量 3、测量双光镜的主镜片顶焦度。 4、镜片的附加顶焦度等于子镜片顶焦度减去主镜片顶焦度。 (一)测量步骤 1、选择检测合格的焦度计,做好准备。 2、把镜片放置合适,使子镜片的基准点在中心位置,测定子 镜片的顶焦度。
(二)双光镜子片的顶焦度偏差 • 子镜片顶焦度附加度数测量 • 偏差=实际值-处方加光度 • 国家标准≤0.12D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测量 • 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心。 (2)分别过左右两子镜片顶点做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垂直线。
(3)用直尺或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子镜片顶点到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距离。(3)用直尺或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子镜片顶点到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距离。 (4)两距离之差即为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
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 • 国家标准 • 子镜片顶点位于主片几何中心下方2.5~5mm • 子镜片顶点垂直方向互差≤1mm
练习1 • 这副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及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 配镜处方: OD:-5.00DS, OS:-5.75DS-1.00DC×45; PD=60mm,实测其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为62.5mm,光学中心垂 直互差为1.2mm,
练习2 • 一副双光眼镜,装配后测得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为2mm,此眼镜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是否 符合国家标准? 不符合 国标:子镜片顶点垂直方向互差≤1mm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质量检测 一、学习目标 掌握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二、操作步骤 1.在镜片上点出隐性小刻印(对日光灯看,一点在鼻侧一点在颞侧,相距 34mm)。 2.将镜片的外曲面对镜片测量卡(镜腿朝上),将镜片上的隐性小刻印的位置对准测量卡上的小刻印的位置,画出配镜十字线、远用参考圈、近用参考圈、棱镜参考点。
3.在远用参考圈中测量远用屈光度。 4.在棱镜参考点测量棱镜度,特别注意垂直方向的左右镜片的棱镜度 的差异量。 5.在鼻侧的隐性小刻印下核对商标和镜片的材料,折射率1.6的材料在商标右侧有6的标记。
7.用直尺检测镜片装配的平整性,4点隐性小刻印是否成一直线,如果左右眼的瞳高是不一致的,则左右眼的隐性小刻印的直线应该平行。7.用直尺检测镜片装配的平整性,4点隐性小刻印是否成一直线,如果左右眼的瞳高是不一致的,则左右眼的隐性小刻印的直线应该平行。 6.在颞侧隐性小刻印的下方标有加光,例如22,表示加光为+2.25D。
8.用测量卡测量镜片加工后的左右眼的瞳距和瞳高。方法是将眼镜放在测量卡上,镜片的外曲面靠测量卡,镜架的鼻梁的中心对准测量卡的斜线箭 头的中心, 右眼镜片的十字线对准的测量卡上的数值为右眼瞳距,左眼镜片的十字线对准的测量卡上的数值为左眼瞳距。十字线对准测量卡上的0高度后,眼镜圈的内侧对准的 高度数值为镜片的瞳高。
9.有些测量卡上没有瞳高线的测量,则可以用直尺测量左右眼的瞳高。 10.检验镜片是否加减反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