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农化分析技术

农化分析技术. 授课教师:雷恩春 学 时: 理论 40 学时、实验 40 学时 授课班级: 2006 级工程 4 、 5 班 授课学期: 2006-2007 第二学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质检中心. 进入. 第二节 土壤中磷的测定. 一、概述 二、土壤全磷测定 三、土壤有效磷测定. 返回. 一、概述. (一)土壤中磷素的形态 (二)土壤中磷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返回. (一)土壤中磷素的形态. 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可分为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两大类。其中有机态磷占全磷量的 20 % ~50 %。无机磷占全 P 的 50-80% 。. 返回.

cosi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农化分析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化分析技术 授课教师:雷恩春 学 时: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授课班级:2006级工程4、5班 授课学期:2006-2007第二学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质检中心 进入

  2. 第二节 土壤中磷的测定 • 一、概述 • 二、土壤全磷测定 • 三、土壤有效磷测定 返回

  3. 一、概述 • (一)土壤中磷素的形态 • (二)土壤中磷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返回

  4. (一)土壤中磷素的形态 • 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可分为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两大类。其中有机态磷占全磷量的20%~50%。无机磷占全P的50-80%。 返回

  5. (二)土壤中磷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 我国土壤全磷的含量以P,g·kg-1表示,大致在0.44~0.85 g·kg-1范围内。 • 通常是西北地区高于东南地区。 •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全磷含量呈正相关的趋势 • 影响因素:土壤母质、成土作用和耕作施肥,以及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 返回

  6. 二、土壤全磷测定 • 土壤全P的测定分为两步: • 样品的分解;待测液中P的定量。 • (一)样品的分解 • (二)待测液中P的定量 返回

  7. (一)样品的分解 • 1、碱熔法: • (1)Na2CO3熔融法 • (2)NaOH熔融法 • 2、酸溶法: 返回

  8. (1)Na2CO3熔融法 • Na2CO3与土样混匀,装入铂坩埚中,在900C下高温熔融,使各种形态的P转变成正磷酸盐,熔块用酸(如H2SO4)溶解(因为用水溶解时,若土壤中含Ca多就容易形成磷酸钙沉淀)。 返回 下一页

  9. (1)Na2CO3熔融法 • 优点:熔融时分解完全,测定结果准确,同一待测液可测定多种元素。 • 缺点:操作繁琐、费时,且铂坩埚贵重,每次使用时均有消耗,单测P时不用此法。 返回 下一页

  10. (1)Na2CO3熔融法 • 注意: • 1)为使土壤溶解完全,一般Na2CO3>4倍土样用量。 2)Na2CO3与土样充分混匀,使二者密切接触,加速分解。 3)温度在900——920 C ,时间为20min 4)用白金坩埚。 返回

  11. (2)NaOH熔融法 • 熔剂由Na2CO3NaOH,铂坩埚Ag坩埚,720C熔融。 本法测定结果比Na2CO3法稍低, 因为分解完全程度低,且由于NaOH 易吸水而使测定结果不稳定。但本法 较经济,Ag坩埚便宜。 返回

  12. 2、酸溶法: • H2SO4-HClO4、HNO3-HClO4、HNO3-H2SO4、HF-HClO4… • HF-HClO4:HF有毒,且对玻璃有腐蚀作用而不能在玻璃通风橱中操作。 • H2SO4-HClO4:应用普遍,操作简便,不需要铂坩埚,但对样品分解完全的程度不如Na2CO3熔融法,对石灰性土壤的分解较完全,是Na2CO3熔融法的97-98%,对含Al-P、Fe-P较多的酸性土壤仅为95%。 返回 下一页

  13. 2、酸溶法 • H2SO4-HClO4优点在于: • (1)HClO4的脱水作用很强,有助于胶状硅 (SiO2H2O)的脱水。 • (2)并能与Fe3+形成配合物,抑制Si和Fe对P比色的干扰。 • (3)H2SO4可提高消煮温度,防止消煮液蒸干,有利于分解作用进行。 • 在N、P联合测定 中要注意HClO4的用量。 返回

  14. (二)待测液中P的定量 • 1、重量法 • 2、滴定法 • 3、比色法 返回

  15. 1、重量法 • (1) 磷酸铵镁法:先使P生成NH4MgPO4·10H2O,再灼烧成Mg2P2O7(焦磷酸镁),称至恒重。此法曾作过标准方法,但繁琐、费时,现很少采用。 • (2) 磷钼酸喹啉法:为黄色沉淀。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高,多用于肥料中P的测定。 返回

  16. 2、滴定法 • 上述沉淀用过量标准碱溶解,再用标准酸滴定剩余的碱。与重量法相比无大优点,且多了手续,如标准酸、碱,现少用。 • 总之,重量法、滴定法均需沉淀重量大,即含量高时用,而土壤中的P一般较少,所以现在普遍采用比色法。 返回

  17. 3、比色法 • (1) 钒钼黄法(又叫钼黄法):抗干扰离子的范 围大,灵敏度较低,适于测定含P量高的样品。 • (2) 钼兰法:最早在1887年提出,后经不断研究、改进,直到1962年Murphy等提出用抗坏血酸作为测P的还原剂,才形成了现在的钼锑抗比色法。 • 优点:与重量法和滴定法相比,能准确测定微量 • 磷,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对一般土壤中P的测 • 定,此法都适用。 返回

  18. 钼兰比色法 • 一、测定原理: • 在酸性条件下,试液中的P(正磷酸盐)与钼酸形成配合物-磷钼杂多酸(又叫磷钼酸杂聚配合物)。 • H3PO4 + 12 H2MoO4 = H3P(Mo3O10)4 + 12 H2O P多时呈黄色,少时无色 • 加入还原剂使磷钼酸中的一部分Mo6+离子被还原为Mo5+,生成一种叫做“钼蓝”的物质。 • 分光光度计在700nm波长测定。 返回 下一页

  19. 钼兰比色法 • 二、测定条件: • 钼兰兰色产生的速度、强度及稳定性受试液的酸度、试剂浓度、还原剂种类及干扰离子等条件的影响。 返回

  20. 酸度 • 酸度—指比色液中的酸度,又叫终溶液的酸度。  它直接影响钼兰的形成及比色结果。 酸度高:抑制钼酸解离,使MoO42-浓度变小,从而影响磷钼杂多酸的形成,试液颜色变浅,甚至酸过高时不显色,使测定结果偏低。 酸度低:试液中有些干扰离子出现。 如:溶液中可能存在的Si与钼酸铵生成兰色硅钼杂多酸,钼酸铵本身也能生成钼钼杂多酸(兰色),使测值偏高。 返回 下一页

  21. 酸度 • 另外,不同的酸度及酸的体系,其终溶液的酸度也 • 不同,如: • SnCl2-H2SO4体系 • 终溶液酸度范围: 0.39-0.40mol/L(1/2 H2SO4) • SnCl2-HCl体系 • 终溶液酸度范围: 0.60-0.70mol/L(HCl) • 钼锑抗-H2SO4体系 • 终溶液酸度范围: 0.35-0.55mol/L(1/2 H2SO4) 返回

  22. 试剂浓度 • 严格控制酸与钼试剂的比例。 • 一般说,钼酸铵浓度越高要求的酸度越高,适宜的酸度范围越窄。 返回

  23. 还原剂种类 • 种类多,如1,2,4-氨基萘酚磺酸、SnCl2、抗坏血酸……。 • SnCl2:测P的适宜范围为0.02-0.6g/ml • 优点:此法灵敏度高,显色快,操作方便。 • 缺点:兰色稳定时间短(5-15min显色,兰色稳定15min);允许干扰离子的浓度小,如Fe3+仅为20mg/L。 返回 下一页

  24. 还原剂种类 • 抗坏血酸: • 优点:生成的兰色稳定(可达24小时),Fe3+、As5+、Si4+的干扰很小,其中Fe3+可允许400mg/L(因为Fe3+可与Vc成配合物) • 缺点:显色慢,尤其是在温度低时需要温热处理。 下一页 返回

  25. 还原剂种类 • 60年代初将此法进行改进 • ——抗坏血酸法---钼锑抗法 • 是在钼酸铵试剂中添加了催化剂酒石酸氧锑钾(K(SbO)C4H4O4),此法既具有抗坏血酸的优点,又增加了四大优点。 返回 下一页

  26. 还原剂种类 • (1)能加速显色反应; • (2)在常温下能迅速显色; • (3)锑参与了“钼兰”配合物的组成(P:Sb:Mo=1:2:12),使兰色加深,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 • (4)钼锑抗试剂是由钼酸铵、H2SO4、酒石酸氧锑钾、抗坏血酸(使用当天加入)按比例配成的一种混合试剂,使用时一次加入,从而简化了操作手续,有利于大批样品的分析及分析方法的自动化。所以是目前测P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返回

  27. 干扰离子 • Fe3+:多时会抑制钼兰的形成。 • 若用SnCl2作还原剂时,可加入酒石酸,使之与Fe3+形成配合物而掩蔽之。 • 在钼锑抗比色法中,允许Fe3+含量达400mg/L,因为Fe3+可与抗坏血酸形成配合物; • 在H2SO4-HClO4消煮时,HClO4又能与Fe3+成配合物,所有这些都减少了Fe3+的干扰。 返回 下一页

  28. 干扰离子 • Si4+: 在酸度较低时(0.25mol/L以下)可生成SiMo杂多酸。 • 在P的测定中,PMo杂多酸形成的酸度较高(在0.45mol/L以上),此酸度抑制了SiMo杂多酸的形成。 • 另外,用H2SO4-HClO4消煮时,由于HClO4的脱水作用很强,使胶状Si脱水成SiO2析出,所以少量的Si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消除。 下一页 返回

  29. 干扰离子 • As5+:土壤中含量很少,而且As5+与钼酸铵反应很慢,一般不干扰P的测定。如某些土壤施用过农药砒霜,则可在测P前把As5+还原成As3+消除之(因为As3+不生成杂多酸)。 返回 下一页

  30. 干扰离子 • Mo6+:在溶液酸度低时能生成MoMo杂多酸,但测P的溶液酸度较高,不能生成MoMo杂多酸。 • 总之,比色法适于含量低的样品。如含量高时,则稀释倍数大,结果的误差也大。 • 注意:比色分析要求工作曲线与样品的测定条件一 致,所以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手续进行。 返回

  31. 三、土壤有效磷测定 (一)Olsen 法(NaHCO3法) 在国内外都得到良好结果和广泛应用,它适用于中性、微酸性土壤和石灰性土壤。 (二)Bray 1 法(NH4F-HCl法) 在酸性土壤上效果良好。 (三) Mehlich 3 法、Mehlich 1 法、CaCl2法 (四)其它方法:树脂法、同位素法 、微生物学方法 返回

  32. (一)Olsen 法(NaHCO3法) • 1954年由美国SR. Olsen建立的方法,故也被称为Olsen法; • 适用于石灰性土壤、中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 • 我国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 返回 下一页

  33. (一)Olsen 法(NaHCO3法) • 1、方法原理 • 2.浸提条件 • 3. 浸出液中磷的定量 返回

  34. 0.5 mol L-1 NaHCO3 溶液 (含磷浸出液) P 土 浸提条件 钼锑抗比色法 “钼蓝” pH8.5;25C;1:20; 30min;180次/min 酸度:0.45 mol L-1; 有机质的干扰 浸出液中磷的定量 定量方法 浸提过程 浸提方法 1、方法原理 返回 下页

  35. NaHCO3的作用原理 • (1) HCO3-降低Ca2+活度(可形成CaCO3沉淀),使微溶性磷酸盐被浸出(Ca-P)。 • (2) 浸提液pH调至8.5,使铁、铝发生水解,从而降低Fe3+、Al3+的浓度, 使Fe-P、Al-P被浸出。 Al-P + 2OH- [ Al(OH)2]+ + Pi Fe -P +2OH- [ Fe(OH)2 ] + + Pi 下页

  36. NaHCO3的作用原理 (3)与交换吸附态磷进行置换作用(浸提液中有OH-、HCO3-、CO32-等阴离子), 从而使H2PO4-、HPO42-等被浸提出来。 (4)浸提过程中的溶解作用降低了溶液中Ca2+、Fe3+、Al3+的浓度,因此能够防止浸出的磷发生次生沉淀。 返回

  37. 2.浸提条件 • (1) pH 8.5 •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 (2) 浸提温度    每升高1C,磷的浸出量大约增加2.18%。国标规定 25  1 C • (3)土液比1:20 (5 g + 100 ml 或 2.5 g + 50 ml) • (4) 振荡时间30  1 min • (5)振荡频率 通常用180次每分钟 (150~200次每分钟均可) 返回

  38. 3. 浸出液中磷的定量——钼锑抗比色法 • (1)反应原理 • (2)显色条件 • (3)干扰的消除 • (4)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 • (5)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比较 返回

  39. (1)反应原理 • 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钼酸铵、酒石酸氧锑钾形成三元杂多酸 ,在还原剂作用下,被还原为一种蓝色“钼蓝”物质, 可用比色法定量。 • 正磷酸盐(P) • 钼酸铵 (Mo) 三元杂多酸 • 酒石酸氧锑钾 (Sb) 钼兰 H+ Vc 返回

  40. (2)显色条件 • 酸度与钼酸铵试剂的浓度影响“钼蓝”产生的速度、强度以及稳定性。 返回 下一页

  41. “钼蓝”比色法中不同钼酸铵试剂浓度 • 及其对应的酸度条件 • 钼酸铵试剂的浓度 比色液的酸度 • (%) c(1/2H2SO4)(mol L-1) 0.10 0.35~0.55 0.15 0.40~0.70 0.20 0.45~0.80 常用的比色液中钼酸铵试剂的浓度为0.10%, 酸度为0.45 mol L-1 ( 1/2H2SO4 ) 。 下一页

  42. 在测定NaHCO3浸出液中的磷时,由于NaHCO3为碱性,要消耗一部分酸,因此,比色液酸度要进行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在测定NaHCO3浸出液中的磷时,由于NaHCO3为碱性,要消耗一部分酸,因此,比色液酸度要进行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 • 1、预先用H2SO4中和浸出液(即含NaHCO3溶液)成 pH 2~4(二硝基酚指示),再加入显色剂(显色剂中加入了酸),能够维持终溶液的酸度为0.45 mol L-1(1/2H2SO4)。 下一页

  43. 在测定NaHCO3浸出液中的磷时,由于NaHCO3为碱性,要消耗一部分酸,因此,比色液酸度要进行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在测定NaHCO3浸出液中的磷时,由于NaHCO3为碱性,要消耗一部分酸,因此,比色液酸度要进行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 • 2、在显色剂中加入过量的酸,使其中和掉10 mlNaHCO3溶液后,剩余的酸能够维持终溶液的酸度为0.45 mol L-1(1/2H2SO4)。 返回

  44. (3) 干扰的消除 • 显色时的温度 应>15C,否则采取保温措施 • 最主要的干扰是NaHCO3浸出液中可溶性有机质颜色的干扰。 • 消除方法用活性炭脱色;      不脱色,直接在880nm处比色。 返回 下一页

  45. A “钼蓝” 有机质 (黄色)  (nm) 700 nm 880 nm (3) 干扰的消除 返回

  46. (4)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 • 土壤肥力水平 低   中   高 Olsen-P含量 < 5 5 ~10 >10 • (mg/kg ) (供华北地区参考) 返回

  47. 方法名称 浸提剂 浸提方法 定量方法 适用土壤 类型 Olsen法 NaHCO3 pH8.5;251C; 1:20; 30min 180次/min 钼锑抗比色法 中性、微酸性、石灰性土壤 Bray法 NH4F-HCl 1:10; 30min 钼锑抗比色法 酸性、强酸性土壤 双酸法 HCl-H2SO4 1:5; 30min 钼锑抗比色法 酸性土、森林土壤 Mehlich 3法 HOAc-NH4NO3- NH4F-HNO3-EDTA 1:10; 5min 钼锑抗比色法 ICP法 各种类型土壤 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比较 返回 下一页

  48. 作业 • 1、 Olsen法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 • 的浸提原理 • 2、讨论影响土壤有效磷浸提条件的因素? 返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