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14 Views
振振有詞 - 談麥克風製作.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文獻探討 研究器材與設備 研究過程 發現 討論 結論. 研究目的. (一)了解現在老師使用之麥克風的缺 點 (二)探討影響聲音共鳴響度的因素 (三)設計製作理想的教室用共鳴式麥 克風 (四) 培養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與態度. 研究問題. (一)有線和無線麥克風在教學使用上 各有何優缺? (二)若要使聲音共鳴響度增至最大, 需要多少體積的共鳴箱?
E N D
振振有詞-談麥克風製作 • 研究目的 • 研究問題 • 文獻探討 • 研究器材與設備 • 研究過程 • 發現 • 討論 • 結論
研究目的 • (一)了解現在老師使用之麥克風的缺 點 • (二)探討影響聲音共鳴響度的因素 • (三)設計製作理想的教室用共鳴式麥 克風 • (四)培養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與態度
研究問題 • (一)有線和無線麥克風在教學使用上 各有何優缺? • (二)若要使聲音共鳴響度增至最大, 需要多少體積的共鳴箱? • (三)什麼狀況下的共鳴麥克風最適合 教室教學使用?
文獻探討 • (一)麥克風的功用:如同唱頭、耳機及喇叭一樣,麥克風是一種傳聲器,換句話說是一種能源轉換器。它感應音波,轉換成相同的電流,再放大輸送至喇叭及耳機,此時的聲音由麥克風轉至喇叭不會有特別的改變。
(二)回授(Feedback):簡單的說回授是聲音效應的一種狀態,當聲音被麥克風收音後經由喇叭放大,當重覆再度收音再度放大時,逐漸地整個錄音系統會有一連串的回音產生,直到聲音漸漸消失。
(三)動圈式麥克風:經調查,在網頁資料裡與老師一般教學用麥克風種類最類似(三)動圈式麥克風:經調查,在網頁資料裡與老師一般教學用麥克風種類最類似 • 動圈式麥克風前端的振動膜由聲音產生振動,在磁力系統的磁場被移動的線圈切斷時,會造成感應於線圈上產生電流。動圈式麥克風以穩定及耐用著名,它不需要外接電源,可以平穩的收音。高輸出電平絕對足夠直接使用於各種的麥克風輸入端子,同時具備很好的訊噪比。
研究器材與設備 • (一)器材:瓦愣紙板、厚壁報紙、洋 芋片長型紙筒、100ml、150ml、 250ml、400ml燒杯、150㎝捲尺、 30㎝直尺、剪刀、美工刀、膠帶、 雙面膠 • (二)設備:麥克風、分貝計(TES- 1351)、手機(Panasonic GD75- 三和絃鈴聲)
研究過程 • 初步研究: • (一)手機靠近玻璃杯時,藉著人耳即可分辨出聲音響度變大且清脆,更可聽出平常不明顯的馬達「喀達喀達」振動聲;若將玻璃杯密封,聲音會明顯變小且較悶
(二)訪問結果: • 1.教室的麥克風會出現嗡嗡.吱吱ㄉ雜音 (有線的較多) • 2.無線麥克風耗電量大,需要經常更換 電池,音量有時不易控制 • 3.有線麥克風音質較穩定,但老師無法 同時用雙手拿課本、教具和粉筆
(三)實驗中採用手機鈴聲響度刻度1,經過測量約為54.4dB(三)實驗中採用手機鈴聲響度刻度1,經過測量約為54.4dB • (四)實驗中手機緊靠測試物,分貝計於直線距離140㎝處測量結果,測3次取其平均值
發 現 • 實驗1:取100,150,250,400ml容量之燒杯,分別以正立、開口朝手機、倒立、開口背對手機的方式測量手機鈴聲經共鳴後的響度變化,並紀錄 • 1.100ml及150ml的燒杯擴音效果在倒立時較 • 2.250ml及400ml的燒杯擴音效果在正立時較好 • 3.由實驗數據可歸納出最大值為100ml燒杯倒立時的57.2dB,與原鈴聲響度比較後,約有3dB的變化
實驗2:製作每邊長分別為10㎝、15㎝、20㎝及25㎝之正方體瓦愣紙箱,各挖空一個底面分別以正立、開口朝手機、倒立、開口背對手機的方式測量手機鈴聲經共鳴後的響度變化,並紀錄 • 發現:1.比較所有數據,103㎝3的瓦愣紙箱在正立的時候有最好的擴音效果 • 2.與原鈴聲響度比較後,除了103㎝3與153㎝3有擴音效果之外,其餘的都有響度減弱的現象
實驗3:製作底面積為100㎝2正方形,高分別為10㎝、20㎝及30㎝之長方體瓦愣紙箱,各挖空一個底面,分別以正立、開口朝手機、倒立、開口背對手機的方式測量手機鈴聲經共鳴後的響度變化,並紀錄實驗3:製作底面積為100㎝2正方形,高分別為10㎝、20㎝及30㎝之長方體瓦愣紙箱,各挖空一個底面,分別以正立、開口朝手機、倒立、開口背對手機的方式測量手機鈴聲經共鳴後的響度變化,並紀錄
討 論 • (一)起先幾次實驗數據忽大忽小,可 能是一開始設定300㎝的收音距離太遠,使分貝計無法準確測出擴音的響度 • (二)在實驗進行時容易受到外在噪音干擾(如施工、電扇……等),導致實驗常常必須中斷重做 • (三)在瓦愣紙箱製作時,不容易找到相同厚度的箱子裁切
(四)整體而言,錐狀筒的擴音效果最好,根據資料敘述,聲音由小孔進入可得到筒壁的反射,使聲音在傳出去時響度不變 • (五)經由燒杯共鳴的聲音較為清脆,且有明顯的手機震動「喀達喀達」聲 • (六)在瓦愣紙箱的實驗中,有些數據測得的分貝值比原來手機響度要小,可能是瓦愣紙板中間的空隙吸收掉了
(七)由瓦愣紙箱的實驗結果分析,體積較小的箱子效果較好,可能因為裡面距離較短,聲音在裡面反射較多次的緣故 • (八)經由實驗的結果可知,錐狀筒和圓柱體的擴音效果最佳,設計時或許可以模仿音叉的形式,把柱狀的共鳴管插在長方體盒子上製作
結 論 • (一)玻璃燒杯的擴音效果由佳至差分別為150ml>250ml>400ml>100ml,又放置方式是以正立>倒立>開口朝手機>開口背對手機 • (二)正方體瓦愣紙箱的擴音效果由佳至差分別為103㎝3>153㎝3>203㎝3>253㎝3,又放置方式是以正立>開口朝手機>倒立>開口背對手機
(三)長方體瓦愣紙箱的擴音效果由佳至差分別為高10㎝>30㎝>20㎝,又放置方式是以開口背對手機>正立>倒立>開口朝手機 • (四)將手機放在開口上方對擴音效果影響不大 • (五)錐狀筒擴音效果最佳,又以原來正方形面積為252㎝2的效果尤為顯著,其餘為102㎝2>152㎝2>202㎝2
(六)將錐狀筒以小孔相接,擴音效果會變差 • (七)圓柱體擴音後聲音很響亮,且在10㎝高時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