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02 Views
艺术导论. 说课人:王彬. 2. 课程内容. 3. 教学设计. 4. 1. 教学实施. 课程目标与定位. 艺术导论. 说课. 5. 课程评价. 6. 课程教学效果. 7. 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思路.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艺术导论.
E N D
艺术导论 说课人:王彬
2 课程内容 3 教学设计 4 1 教学实施 课程目标与定位 艺术导论 说课 5 课程评价 6 课程教学效果 7 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思路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艺术导论 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学校全面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促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国家专门公布实施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说课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职业学校应当开设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艺术课程。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我国教育部2001年7月27日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总体性的指导意见。艺术欣赏课程改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艺术欣赏》是针对我院各系所有大专班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人文素质等多方面的功能。 艺术导论 说课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艺术导论 •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目标 •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前《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是: • (1)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人文素质等多方面的功能。 •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帮助学生站在更高层次上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的能力,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高层次的深造做必要的准备。 说课
二、课程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艺术欣赏学科的人文性作用,使艺术欣赏摆脱传统艺术导论模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也为了使本课程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艺术欣赏的教学内容经过部领导和全体艺术教师的认真研讨、集体探索。 我们学院选用的艺术欣赏课程包括:《艺术欣赏概要》、《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这些教材有的编写年代较早,内容已经显得陈旧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专用性太强,不适合高职高专类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虽有综合性,但各个艺术门类因为分别请的各方面的专家撰稿,所以深浅不一,风格不一,加上我院的艺术课程课时又十分有限,教材偏深处大大超出了我们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艺术导论 说课
二、课程内容 艺术导论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艺术欣赏引论、建筑艺术欣赏、绘画艺术欣赏、雕塑艺术欣赏、工艺美术欣赏、书法艺术欣赏、音乐艺术欣赏、舞蹈艺术欣赏、戏剧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欣赏、摄影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等十二个部分。除引论外,各部分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的比例约为1:1。本课程主要通过作品的赏析,给学生讲授初步的艺术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艺术导论是艺术作品与艺术批评的枢纽和桥梁。 说课
三、教学设计— 目标 艺术导论 艺术欣赏作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对中西方传统艺术的理解、领悟及应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各方面均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说课
三、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艺术导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除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外,我们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作品的赏析中领悟欣赏的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对比分析法。 说课
三、教学设计 — 教学手段 艺术导论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讨论结合法、合作教学法等方法来授课,手段上主要运用录音机、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让他们在清晰、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下学习,既有方向性,又有针对性、目的性。 说课
三、教学设计 —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讨论结合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引导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作教学法:每个任课教师一个部分,通过合作教学,共同完成教学。 本课程的媒体包括文字教材、PPT文稿、电子讲稿 、音像教材、网上资源几部分。 艺术导论 说课
三、教学设计 — 教学团队 艺术导论 我院艺术教研室的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并有很多年轻优秀教师,其中两位副教授、八位助教,职称结构和年龄、性别结构合理。各位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丰富,尤其是两位副教授教科研能力强,对艺术欣赏的课程建设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说课
三、教学设计 — 教学团队 艺术导论 说课
三、教学设计 — 考试考核方法 艺术导论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艺术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建立全面公平的考核评价制度,可以通过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改革试卷内容等方法,把期末考试总成绩一分为二,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80%,试卷内容以论文写作的形式为主,这样做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既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又全面客观公正。 说课
期末总评 平时成绩20% 期末卷面80% 三、教学设计 — 考试考核方法 艺术导论 说课
四、教学实施 — 艺术欣赏导论教材使用 艺术导论 • 1、名称:《艺术欣赏导论》; • 2、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3、编写成员:主编徐书奇,副主编张爱民、汪红旗、王云霞、刘琳娟、齐向党; • 4、出版日期:2007年9月; • 5、书号:ISBN 978-7-5608-3670-6/J·98; • 6、教材性质:自编教材。 说课
五、课程评价 — 考核评价 艺术导论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项。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参加活动情况和完成作业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配合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占总成绩的20%(其中测试合格的20分,不合格的15分,不参加考试的0分);期末成绩即期末考试的成绩,在课程结束时学校统一命题考核,占总成绩的80%。 说课
五、课程评价 艺术导论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这是提高艺术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等,有助于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再如:艺术作品创作、社团活动等,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语文环境,努力把大学艺术欣赏课堂变成一个热烈、专注、轻松、愉快的学习场所,除了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下功夫,还注意把握了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把握了课堂气氛中轻松与严谨的关系。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轻松活跃而忽视了严谨思维的训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当同时体现出适当的广度和一定的深度;二是把握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平等、民主的作风,摆正教与学的主次地位,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 说课
五、课程评价 艺术导论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受学生的好评。本课程全体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在授课能力上尤其是在教学手段方面愈益成熟,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艺术欣赏已成为本院比较受欢迎的公共课程之一。本课程组的大部分教师赢得领导、同行专家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尤其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本学年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了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反映良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说课
六、课程教学效果 艺术导论 改革后的艺术导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受学生的好评,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大学艺术学习的轻视心理,使学生学习艺术导论的积极性增强,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近三年内及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经过我院2007年对艺术课程进行的基础课课程改革大研讨,以及艺术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的不断探索改革和教师们在教学课题研究上的不断努力,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说课
七、改革思路 艺术导论 1、改革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要,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力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人文素养等各方面均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说课
七、改革思路 2、改革教学内容 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欲将音乐鉴赏改为艺术专题欣赏,将单一的音乐鉴赏,丰富为绘画、舞蹈、音乐的专题行欣赏。 艺术导论 说课
七、改革思路 艺术导论 3、改革教学手段 尽可能采用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加大课堂教学密度,高效率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目的。 说课
艺术导论 Thank You ! 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