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1.11k Views
第 14 章 分枝杆菌、 放线菌与诺卡菌. 概 述. 分枝杆菌与放线菌属放线菌目( Actinomycetates )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 是一类细长略带弯曲专性需氧性杆菌。该菌一般认为革兰染色阳性。多数细菌在生长的一定时期抵抗酸 - 醇( acid-alcohol-fast ),故又称 抗酸杆菌( acid-fast bacillus ). 概 述. 放线菌( Actinomyces )是一群在生物学特性上与细菌类同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分枝杆菌、棒状杆菌等有着亲缘关系放线菌是多数不致病 .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
E N D
概 述 • 分枝杆菌与放线菌属放线菌目(Actinomycetates) •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略带弯曲专性需氧性杆菌。该菌一般认为革兰染色阳性。多数细菌在生长的一定时期抵抗酸-醇(acid-alcohol-fast),故又称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us)
概 述 • 放线菌(Actinomyces)是一群在生物学特性上与细菌类同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分枝杆菌、棒状杆菌等有着亲缘关系放线菌是多数不致病.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 前者为厌氧或微需氧菌,细胞壁中不含分枝菌酸,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 后者为需氧菌,细胞壁中含有分枝菌酸,非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常引起外源性感染。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 • 简称结核杆菌 • 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菌
一、分 类 MTB包括 人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牛分枝杆菌(M.bovis) 非洲分枝杆菌(M.africanum) 坎纳分枝杆菌(M.canettii) 田鼠分枝杆菌(M.microti)等 • 前四种对人类致病,其中人型MTB感染率最高
二、临床意义 • 大约1/3的人口已感染MTB • 有2000万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 每年新发病900万人,死于结核病300万人 • 近年来,AIDS的发病率上升,AIDS患者又极易患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二、临床意义 • WHO已把结核病与AIDS、疟疾一起列为人类的最主要杀手
二、临床意义 (一) 所致疾病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等多途径,感 染机体,引起多种脏器的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为 多见 (二)免疫性 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 细胞免疫 迟发型超敏反应
二、临床意义 (三) 变异 • 结核分枝杆菌易发生形态、菌落、生长温度、毒力以及耐药性的变异 •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变异株 • 现已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防治
二、临床意义 (四)耐药性 • 对常见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 多重耐药结核病(multiple-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是指对2种或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的结核菌感染。临床治疗相当棘手,死亡率很高
三、微生物学检验 基本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尚未发现产生内毒素、外毒素及侵袭 性酶。致病性可能与细菌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引 起的炎症、代谢物质的毒性以及菌体成分引起的免 疫损伤有关。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脂质和蛋白 质
三、微生物学检验 (二)标本采集 • 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 • 疑肺结核:收集清晨第一口痰,清洁干燥的容器内送检 • 疑泌尿系结核:清晨一次全部尿量或24小时尿沉淀10~15ml送检,必要时作无菌导尿送检(诊断泌尿道结核通常需3~5份标本) • 采集脓液应直接从溃疡处取脓汁或分泌物,深部脓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送检 • 其他:无菌抽取脑脊液、胸水、腹水及关节液等盛无菌试管送检。脑脊液标本静置后,表面可有细薄凝块,取凝块作涂片或接种培养
三、微生物学检验 • 齐-尼染色(Ziehl-Neelsen technique)是常用的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呈蓝色
形态学检查 • 用荧光染料金胺“O”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菌体呈橘黄色
核酸检测 • 用PCR法快速诊断MTB感染 • PCR法检测DNA特异性更强,敏感性更高 • PCR须按法规要求规范操作,应防止标本污染出现假性结果
三、微生物学检验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 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3%~5%CO2能促进其生长 • 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6.5~6.8 • 14~18h分裂1次,生长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2~5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 典型菌落为粗糙型,表面干燥呈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淡黄色,如菜花样
2.分离培养 营养要求高:须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以及 含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常用 罗氏培养基 标本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中(常用罗氏,所含的孔雀 绿或青霉素可抑制杂菌生长) • 37℃,5%~10%CO2,培养8周 • 结核杆菌出现干燥呈颗粒状、灰白色菌落 • 涂片染色为抗酸阳性
淡黄色 灰白色
生化反应--烦琐、费时( 4~8 周),影响因素多 • 结核分枝杆菌不发酵糖类 • 能产生触酶 • 人型MTB能合成烟酸,还原硝酸盐,耐受噻吩-2-羧酸酰肼,而牛型MTB则不能 • 人型和牛型的毒株中性红试验均阳性,无毒株则为阴性,并失去索状生长现象
噬菌体鉴定法(PhaB) • Wilson 等于1997年建立的快速检测新技术 • 原理:是分枝杆菌噬菌体D29能感染活的分枝杆菌,未进入感染菌体内的噬菌体被随后加入的杀毒剂灭活 ,已进入菌体内的噬菌体不受影响。噬菌体在感染菌体内大量增殖 ,并将菌体裂解 ,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可感染随后加入的指示细胞 ,并将其裂解 ,在琼脂平板上出现透亮的噬菌斑。
分子生物法菌种鉴定 •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 • 核酸探针 • 核酸序列分析 • 多重PCR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检测分枝菌酸:由于不同种的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分枝菌酸不同,所以利用HPLC检测分枝菌酸可鉴定菌种。
三、微生物学检验 (五) 免疫学诊断 1.结核菌素试验 2.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 3.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 4. 全血干扰素测定法
结核菌素试验 • 针对旧结核菌素(OT)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两种菌体蛋白 • 原理:当将蛋白注入皮内后,如受试者已感染结核杆菌,则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在局部释放淋巴因子,形成迟发性超敏反应性炎症,若受试者未感染MTB则无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 • 用ELISA 方法在血清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结核菌外分泌特异性抗原 (external secreted specific antigen) 浓度。 • 任何体液如血液、痰液、脊髓液、尿液和各式组织萃取液等体液可用于检测特异蛋白抗原。
结核抗体检测 • 作为活动性MTB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 比传统的痰涂片抗酸染色、MTB培养等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 近年,胶体金、蛋白芯片检查结核杆菌IgG抗体抗体,特别是后者,针对三种抗原(脂阿拉伯甘露糖、38K Da和16K Da蛋白质抗原),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所提高。
全血干扰素测定法 • 原理:当全血与PPD和对照抗原(植物血凝素)共同孵育后,致敏的淋巴细胞可分泌IFN-γ,通过检测IFN-γ的含量来鉴定菌种。 • 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准确、灵敏、特异、快速。 • 结果与结核菌素试验相当,干扰因素小。
一、概述与分类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cum,NTM): 指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坎纳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 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
二、临床意义 • 迄今为止已发现NTM有150余种,其中约1/3与人类疾病有关。 条件致病菌 毒力低于结核分枝杆菌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可以在人体某些部位定植 • 结核病和NTM感染的治疗不同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采集 见结核杆菌部分 (二)涂片抗酸染色 本菌为抗酸杆菌,但较结核分枝杆菌短而粗,大小约1~8µm×0.3~0.5µm,抗酸染色着色均匀,呈束状或团状排列 (三)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微生物学检验 (四)其他鉴定方法 • NTM非培养方法的鉴定与结核分枝杆菌类似,可参考结核杆菌部分。 • NTM的实验室诊断可跟据细菌生长速度、色素等表型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再进行分子诊断,后者应用越来越广泛。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病的病原菌,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神经末梢的损害。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形成肉芽肿。 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变化和细菌检查结果等将麻风分为瘤型、结核样型和界限类综合征等三种病型。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 • 麻风病的病原菌 • 1873年挪威学者Armauer Hansen从麻风患者皮肤结节中发现,又名Hansen杆菌。 • 革兰染色阳性 • 具有抗酸性
一、临床意义 • WHO自1995年始对麻风患者实施免费治疗 • 麻风病发病率直线下降 • 2008年全球新发现麻风患者249000例 • 中国现症麻风病患者由解放初期的50多万人减少至目前的6000余人 • 2001~2008年,我国每年新发现患者1400~1700例
二、微生物学检验 (一)基本特性 • 本菌为抗酸杆菌,较结核分枝杆菌短而粗,大小约1~8µm×0.3~0.5µm,抗酸染色着色均匀,呈束状或团状排列。 • 麻风分枝杆菌为典型的胞内寄生菌,有麻风分枝杆菌存在的细胞胞浆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 • 用药后细菌可断裂为颗粒状、链杆状等,着色不均匀,叫做不完整菌。 • 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二、微生物学检验 (二)标本采集 通常自眶上、颧下、下颌、耳廓及鼻腔黏膜等数处采取标本
二、微生物学检验 (三)标本直接检查 1.显微镜检查 • 用刀刮取组织液做涂片,火焰固定,抗酸染色、镜检,麻风分枝杆菌呈红色,细胞呈蓝色。金胺“O”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 麻风分枝杆菌多呈束状或成团聚集,结核分枝杆菌多散在,偶有聚集。麻风分枝杆菌菌体粗直,两端尖细,而结核分枝杆菌则细长略弯曲,且有分枝现象。在镜下可见大量麻风细胞。 2.活组织切片 抗酸染色及病理学检查。
二、微生物学检验 (四)其他诊断方法 • 该菌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 • 近年采用PCR技术检测麻风菌基因、运用新发现抗原血清学与T细胞试验可以对麻风病进行早期诊断。
第四节 放线菌属 • 放线菌(Actinomyces)能引起牛和人的疾病 • 1891年,Wolff和Israel应用厌氧培养法,首先将人型放线菌培养成功。 • 因菌落生长呈放射状而得名。
一、分 类 • 放线菌是引起人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的病原菌,属于内源性感染。 • 目前发现衣氏放线菌(A.israelii)、内氏放线菌(A.naeslundii)粘放线菌(A.viscous)、龋齿放线菌(A.odontolyticus)及丙酸蛛网菌。(Arachniapropionica)5种可引起人的放线菌病. • 其中衣氏放线菌最多见。 • 牛型放线菌(A.bovis)是本属的典型菌种,主要引起牛的放线菌病。
二、临床意义 放线菌: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与外界相通腔道的正常菌群。 所致疾病: 1.内源性感染(放线菌病):软组织肉芽肿性炎症(慢性,无痛,多发性瘘管,排出硫磺样颗粒。) 2.龋齿和牙周炎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基本特性 • G+、非抗酸性丝状菌 • 培养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 硫磺样颗粒(菌落) 压片或组织切片,显微镜下可见颗粒呈菊花状。
三、微生物学检验 (二)分离培养 培养:厌氧或微需氧 气体环境:5% CO2 营养培养基:脑心浸液琼脂平板 温度与时间:37℃,24~48h 菌落:灰白色蜘蛛状、不规则结节状或臼齿状菌落, 初分离(粗糙) 生化特性:溶血(-) 葡萄糖(+) 甘露醇(+) 吲哚(-) 触酶试验(-)【黏液放线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