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841 Views
第四章 弯曲应力. Chapter 4 Bending Stresses. §4.1 平面弯曲的概念 Concept of Plane Bending. I. 平面弯曲 (Plane Bending) Bending--- 在荷载的作用下,杆的轴线变成为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Beam--- 凡是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统称为梁。 工程实例:. P. P. P. P. P. P. P. P. 工程实际中的弯曲问题. 外力特征:作用线与杆轴线垂直的横向力或绕 Z 轴转动的力偶。. 变形特征:杆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即弯曲变形( bending).
E N D
第四章 弯曲应力 Chapter 4 Bending Stresses
§4.1 平面弯曲的概念Concept of Plane Bending I. 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 • Bending---在荷载的作用下,杆的轴线变成为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 Beam---凡是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统称为梁。 • 工程实例:
P P P P P P P P 工程实际中的弯曲问题
外力特征:作用线与杆轴线垂直的横向力或绕Z轴转动的力偶。外力特征:作用线与杆轴线垂直的横向力或绕Z轴转动的力偶。
变形特征:杆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即弯曲变形(bending)变形特征:杆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即弯曲变形(bending)
简化计算--工程中常见梁的横截面形状 横截面几何形状要求---仅限于有纵向对称面的横截面。
纵向对称平面 A B 轴线 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 有纵向对称面且荷载全部位于此面内时,梁变形后的轴线必定是一条位于对称面内的平面曲线。 所有的荷载与轴线的变形位于同一平面内。
纵向对称平面 A B 轴线 变形后的轴线 平面弯曲后的变形的几何特征及荷载特征
II. 梁的计算简图 •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A simple beam) (简支梁) Span(跨度):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 and another
A cantilever beam (悬臂梁) B A B A
4.2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4.2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in Beams
I.梁的剪力和弯矩 I.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in Beams
用平衡方程求出其支反力: a shearing force bending moment c 1.梁的剪力和弯矩 用截面法求梁的内力 (b)
: 用截面法求梁的内力 (b) (这里的矩心C为截面上的形心) 求得剪力和弯矩:
(上侧受拉) + - - + (下侧受拉) 2.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用dx微段表示的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 + + 弯矩—产生“微笑”变形曲线为正。 - 内力符号规定小结 轴力—产生伸长变形为正 剪力—产生顺钟错动为正。 + - 扭矩—用右手螺旋定则,拇指背离截面为正。
3. 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 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 • 截面法取研究对象(假想地在需求内力处将梁截开,并取其中外力较简单一段) • 画出受力图(剪力和弯矩都按正向假定) • 列平衡方程,解出内力(结果为正,则与假设方向相同,反之相反)
例4.1 用截面法计算如图所示外伸梁1-1,2-2,3-3,4-4截面上的内力,其中: 解得: 校核: 例题: 解:1) 求支座反力 (a)
2) 用截面依次在1-1,2-2 截面处截开,取左段为研究对象; 图(b): 图(c):
图(d): 图(e):
分别比较各截面的内力: A截面 D D截面 (a) 分析可知: a.集中力作用,剪力突变,其值等于集中力的值,弯矩不变。 b.集中力偶作用,弯矩突变,其值等于力偶的值,剪力不变。
1)剪力 2)弯矩 4. 内力计算规则——直接法 外力使构件顺钟转为正,反之为负 外力对截面形心之矩使构件产生“微笑”变形为正,反之为负. “盆形” 曲线为正, “坟形” 曲线为负
2) 用截面依次在1-1,2-2 截面处截开,取左段为研究对象; 图(b): 图(c):
图(d): 图(e):
例4.2 用直接法求如图所示外伸梁上F截面和D稍左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已知: M FQ FDy 用内力计算规则(直接法)求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FBy=3.75 解:1)求支座反力 FDy=3.25 2)求F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取F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
M FQ M FQ FDy 3) 求D稍左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取左段为研究对象 或:取D右段为研究对象 产生顺钟转变形的剪力为正;产生“微笑”弯曲变形的弯矩为正。
例4.3 如图所示,用直接法计算指定的 1-1,2-2和3-3截面上的内力,设三个截面到支座A的距离分别为 1 1 M FQ 解: 1)求支座反力 2)用直接法分别求各截面上的内力 x1 1-1 截面左段:
1 2 2 1 M FQ 2-2 截面左段: x2
M 1 3 2 FQ 2 3 x3 1 3-3 截面右段: 注:若将x1、x2、x3看做是沿轴线方向的变量x,则所求得的内力就是截面位置x的函数----即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Q - Fp Fpl - x (c) M II. 剪力图与弯矩图 一般情况下,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是随截面的位置变化的. •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一般为阶段函数,依此函数可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 剪力为正时画在x轴线上面,剪力为负时画在x轴线下面;弯矩无论正负只画在梁的受拉边。 即 FQ=FQ(x) 剪力方程 弯矩方程 M=M(x) + +
M FQ Fp B A x x L (a) (a) • (0<x<l) , FQ(x)= Fp左=- Fp • (0<X<l), M(x)= Mc(Fp)=- Fp ·x (b) 例4.3.悬臂梁AB,在自由端受集中力Fp作用,试绘出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将坐标 x的原点取在A端,由直接法可得
(0<x<l) , FQ(x)= Fp左=- Fp (a) x Fp B A x L Fq (a) x - Fp (b) 2)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 由式(a)知 • 梁的剪力为常量,即剪力不随截面位置而变化,故剪力图是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 只选一个控制点
(0<X<l), M(x)= Mc(Fp)=- Fp ·x (b) Fpl - x (c) M ∴梁的弯矩为x的一次函数,故弯矩图是一条斜直线,须由两控制点确定。 可见,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出现在固定端左侧截面位置,其数值为|M|max=FpL, 在x=0处,M(0)=MA=0, 在x=L处,M(L)=MB左=-FpL,
Fp B A x x L (a) Fq x - Fp (b) Fpl - x (c) M • 注(1)习惯上把剪力图和弯矩图与梁的计算简图上下对齐,并标明FQ图、M图和控制截面内力值(有数值时应标明单位),以及正负号,而坐标轴可省略。 • (2)对于剪力或弯矩有突变的截面,只能计算该截面稍左或稍右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
1 )求约束反力; 2)列剪力和弯矩方程;3)画剪力和弯矩图 1 )列剪力和弯矩方程;2)画剪力和弯矩图 解题步骤 • 正确列出剪力和弯矩方程 方程的形式 曲线形状 控制点的个数 常数 水平直线 1 • 恰当选 一次函数 斜直线 2 取控制点 二次函数 二次曲线 3
M FQ m x A B L FQ 例4.4悬臂梁AB,在自由端受集中力偶M作用,试绘出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 将坐标 x的原点取在A端,由直接法可得 M m +
M FQ q B A L FQ x 例4-4悬臂梁AB, 受分布荷载作用,试绘出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 解:1)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将坐标 x的原点取在A端,由直接法可得 - q L qL2/8 qL2/2 - M L/2
例4-6 简支梁AB受集中力Fp作用如图6.15所示,试作出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Fp a b (a) B A C L 图6.15
M Fp (a) a b FQ A C B X FBY FAY L 图6.15 AC段: FQ(x)= Fp左=FAY=bFp /L (0<x<a) (a) Mc(x)= Mc(Fp左)= FAY x=bFpx/L (0<x<a) (b) 解:1)求支座反力由梁的平衡可解得 • FAY=bFp /L ( ) • FBY=aFp /L ( )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将坐标x的原点取在A端,由直接法得:
Fp 由于梁在C处有集中力作用,故AC段和CB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不相同,要分段列出: M FQ a b B A C X CB段: • FQ(x) = Fp右=- FBY =-aFp /L, (a<x<L) (c) M(x)= MZ(Fp右) = FBY (L-x) =aFp /L (L-x), (a<x<L) (d) L FBY FAY 图6.15 FBY=aFp /L ( )
Fp • 由式(a),式(c)可知,AC段和BC段的剪力图均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分别位于x轴的上侧和下侧。 a b (a) B A C X L FBY FAY Fpb/L + 图6.15 FQ图 -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FQ(x)= Fp左=FAY=bFp /L (0<x<a) (a) FQ(x) = Fp右=- FBY =-aFp /L,(a<x<l) (c)
Mc(x)= Mc(Fp左)= FAY x=bFpx/L (0<x<a) (b) M(x)= MZ(Fp右) = FBY (L-x) =aFp (L-x) /L, (a<x<L) (d) + Fpab/L • 由式(b) , (d)和式可知,AC段和BC段的弯矩均为直线,分别由二控制点确定: M • CB段: • 在x=a处, M(a)= MC =abFp /l, • 在x=0处, M(l)=MB=0, • AC段: • 在x= 0,处,M(0)=MA= 0 • 在x= a处,M(a)=MC=abFp /l,
Fpb/L + FQ图 - 当a<b时,则在AC段的任一截面上的剪力值最大,|FQ|max=bFp /L 在x=a处, Mmax =M(a)= MC =abFp /L M + Fpab/L
Plotting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Diagrams (shearing force equation) (bending moment equation)
Example 1. A simple beam subjected to an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x RA RB (4) Solution: (1) the reactions at the supports. •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 moment equations. (0 < x < l) (0 ≤x ≤l) •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 moment diagram
P B A l x Q M x x Example 2. A cantilever beam AB subjected to a concentrated force P at point A. • Solution: •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equations (b)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diagrams P ( c) (At point B) Pl
P a b C A B x1 x2 RA RB l Q M x x Example 3. A simple beam AB subjected to a concentrated load P at point C. Solution: (1)The reactions at the supports (2)segment AC : Pb/l segmentCB: Pa/l Pab/l (3) Plotting their diagrams
P a b C A B x1 x2 RA RB l Pb/l M Q Pa/l x x Pab/l (4) Determinate maximum va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