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739 Views
领导干部消防教育课件. 目录. 第一章 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二章 国内消防安全形势. 第三章 重特大火灾案例. 第四章 消防法律法规.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第一章 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从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各国都从战争时期转为经济恢复期,此期间火灾危害相对较小,据火灾统计资料,美国 1946年 火灾为 60.8万 起,日本 1950年 为 1.9万 起。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火灾危害日趋严重起来。.
E N D
目录 第一章 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二章 国内消防安全形势 第三章 重特大火灾案例 第四章 消防法律法规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第一章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从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各国都从战争时期转为经济恢复期,此期间火灾危害相对较小,据火灾统计资料,美国1946年火灾为60.8万起,日本1950年为1.9万起。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火灾危害日趋严重起来。 美国七十年代中后期,火灾危害达到顶峰时期,全年火灾近330万起,比1946年增加5倍多。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1976年12月5日布鲁克林剧院火灾死亡295人、1977年3月27日加那利群岛特纳里夫机场火灾死亡581人和1977年5月28日肯塔基州佛利山庄夜总会火灾死亡162人,三把大火引起当时美国社会一片哗然,随后美国国会成立了由各方专家组成的消防安全委员会,研究提出具体整治火灾的措施,从而推动了美国消防工作的加强,迎来了八十年代后期火灾形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保持相对平稳。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美国历史火灾概况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日本,1950年火灾仅1.9万起,到70年代初期,火灾起数上升到7万起,是50年代初期的3倍多,因火灾造成的死亡人数近1800人,是50年代初期的4倍;80年代以后,日本火灾趋于平稳,年平均起数维持在6万起左右。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1.9万起 6万起 7万起 日本50至80年代火灾情况 70年代 80年代 50年代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1955年到1973年,是日本经济腾飞的18年,期间群死群伤火灾不断,并且连续发生5起死亡100人以上的恶性火灾事故。 1955年2月,横滨市圣母园火灾死亡100人;1955年4月,神奈川县樱花车站火灾死亡106人;1963年11月,横滨市火车站火灾死亡126人;1972年5月,大阻市南区干叶商场火灾死亡l18人;1973年11月,熊本市大洋百货店火灾死亡103人。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各个经济发展时期火灾形势的发展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在经济发展初期,火灾规模小,次数少;在经济腾飞期,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火灾规模大,频率高;在经济平稳发展期,随着科技进步、全民消防意识的提高以及消防工作的加强,火灾逐步下降,并保持相对平稳。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第一章 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德国 法国 英国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芬兰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消防 消防 标题
消防部门 消防局 联邦 州 市、镇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 美国消防管理局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消防管理体制实行政府负责制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全美共有3万多个地方消防局,5.1万个消防站,7.5万辆消防车,109.6万名职业和志愿消防员。其中保护区域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型消防局共有14个,保护区域人口在5万至100万之间的中型消防局有823个,小型消防局共29705个。消防员占全国人口的4‰。消防经费投入由当地政府负责。据NFPA(美国消防协会)统计,美国50个州合计每年投入的正常消防经费约300亿美元(不包括新增装备、车辆、新建消防站等专项经费),各类装备及基建费用每年约400亿美元。
民防 民事安全局 消防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内政部 现役 职业 志愿制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现役制消防队伍,现有1.1万人 其他各省消防队伍均为职业制和志愿制相结合。全国共有职业制消防员3.6万人,志愿制消防员19.7万人。 各类消防车1.3万辆,消防员占全国人口的3.7‰。全国每年用于消防的投入达449.2亿元人民币。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国家无统一的消防行政管理机构,消防工作均由各自治州独立管理,消防力量构成主要有职业制和志愿制两种形式。全国共有16个自治州,均设有消防专门机构,直接隶属于州政府领导。16个州有24个消防局,3.4万名职业制消防员,130万志愿制消防员,7.7万辆消防车、51架消防直升飞机、2000辆消防救护车。一般情况下,5-10万人的城市以志愿制消防队为主;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以职业制消防队为主。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16.1‰。 德 国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俄罗斯联邦政府紧急状态部下设消防总局,统管全国的消防工作。各共和国、直辖市、州、自治州、边区、行政区下设消防局,其所辖的市、区设消防大队。消防力量构成主要有现役制和职业制两种形式。全国共有现役制消防员约27万人,地方职业制消防员约11万人,各类消防车1.7万辆,消防艇55艘。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2.2‰。消防投入分别由国家政权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按照职权范围,在制订和实施预算计划中,设立联邦的和地区的消防安全项目,设置专门的预算条目。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芬兰:消防救援局隶属于芬兰内政部,消防救援队伍系消防、救护、民防三位一体。消防力量构成主要有职业制、志愿制和义务制3种形式。全国共有职业制消防员约4700人,志愿制消防员约4300人,义务制消防员约10800人。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3.8‰。 英国:消防安全工作由社团与地方政府下属的防火与救援处负责。地方政府建立消防和民防局,成员由每个市县指定一名议员组成。消防力量构成主要有职业制和志愿制两种形式。全国有职业制消防员约3.1万人,志愿制消防员约1.3万人。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1‰。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加拿大:消防管理体制是地方自治型,国家无统一的消防行政管理机构,消防工作由各自治省(区)独立管理。全国共有10个省和3个行政区,均设有省级消防行政管理机构,直属省政府领导。省辖的各市设有消防部门并下辖消防队。消防力量构成主要有职业制和志愿制两种形式,大中城市为职业消防员,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为志愿消防员。安大略省现有职业消防员约1万人,志愿消防员约2万人。消防员约占全省人口的2.5‰。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对消防的投入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第一章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火灾形势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世界上一些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消防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普遍建立了一整套消防教育体系。 美国国家设有消防学院,几乎每个州甚至一些市和县都有消防学校。每年招收的新消防员,教育程度要求在高中以上,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消防员。具备一定学历、资历和工作业绩的消防员可以参加专业证书考核,取得终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证书,有的还可以晋升消防队长乃至更高级管理人员。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列宁格勒消防工程学院主要是培养高级消防技术人员 其他的消防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中、初级消防管理人员 莫斯科消防学院主要是培养高级消防管理人员 俄罗斯的消防教育体制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俄罗斯还在普通中学和大学里开设了消防专业课程,此外,俄罗斯对消防职业教育也很重视,近几年开办了学制为三年的消防函授教育,吸收在职的消防工作者,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莫斯科消防博物馆建立于1957年,通过参观学习,人们可全面地了解消防发展史和消防知识。
第三节 发达国家消防教育 消防教育学校化
第一章 国外消防安全形势 第二章 国内消防安全形势
第一节 消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消防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高度上去认识消防工作的职责、任务和作用,依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消防工作,大力加强公安消防部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消防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竭力减少火灾危害,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第一节 消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火灾的频繁发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社会安定。 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贯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 重要思想的体现,是消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消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是要做到为了人、依靠人、提高人。
第一节 消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行政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消防行政管理机制。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增强消防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研究推出消防行政管理改革和利民便民的新举措,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5000万 3.2亿 11.6亿 1.2亿 2.5亿 15亿 中国火灾形势 第二节 我国火灾形势与发展 50年代至20世纪中国火灾损失递增情况
第二节 我国火灾形势与发展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每年近2.5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发生火灾3万多起,死2300多人,伤3300多人,直接财产损失3.2亿元,损失比70年代上升28%。而90年代,尤其是1998年~1999年两年间,每年发生火灾18万多起,比80年代平均数翻了两番多;死3000人以上,比80年代年平均数上升30%;伤4500人,比80年代年平均数上升三分之一以上直接财产损失达到15亿多元,是80年代年平均数的近5倍。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l18起,死3l78人,死人数占十年火灾死人总数的12.9%。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19起,死l772人,平均每起死亡93人,与80年代相比,起数上升81.8%,死亡人数上升l61.7%。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死亡325人和2000年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人震惊国内外。
第二节 我国火灾形势与发展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火灾相对严重 据统计,1990年至1999年十年间,全国共发生火灾757468起,死23498人,伤43896人,直接财产损失106.24亿元;其中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较发达的十省市共发生火灾39l034起,死ll595人,伤19127人,直接财产损失54.54亿元,四项数字分别占全国火灾总数的51.6%、49.3%、43.6%和51.3%。
住宅火灾仍然频繁汽车火灾迅速增加 火灾在相当长时间内将呈上升趋势 电器用火不慎、纵火现象逐增 重特大群死群伤火灾发生频率高 大空间建筑恶性火灾将增多 火灾发生时间呈一定规律性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迅猛发展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随之而来,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和生活采用的能源多样化且用量急剧增长,引发火灾的危险性增大,并且我国现行消防工作的模式、法律法规以及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尚难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由此形成的脱节势必导致火灾危害的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国火灾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完成,火灾会逐渐趋于稳定。
住宅火灾 汽车火灾增加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我国2000年发生的189185起火灾中,有41%是住宅火灾,6.1%是汽车火灾,汽车火灾比1980年增长了10倍以上。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火灾的发生发展大体上应经历五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一般情况火灾会被控制在小范围内,人员有时间逃生,但由于我国很多建筑物,特别是公众聚集场所,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且疏散通道堵塞、消防设备失效现象严重,以致火灾迅速蔓延,损失扩大,人员大量伤亡。
2001年,东京都中心新宿歌舞位盯的明星楼四层酒吧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2001年,东京都中心新宿歌舞位盯的明星楼四层酒吧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 1999年,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环岛家具城发生火灾 2000年,河南洛阳东都商厦起火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将增加,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场、市场、展览场馆、会议中心、娱乐中心等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场所,并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该类建筑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有效的防火、灭火措施,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空气流动快,供氧充分,极易形成立体燃烧,很难进行扑救,致使短时间内烧掉整个建筑。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多起此类型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据1996年至2000年统计,全国因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火灾112530起,占总数的26.4%,因用火不慎引起火灾111252起,占总数的26.1%。这两类原因引起的火灾事故多,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很多单位、家庭使用的电气产品都不符合安全标准,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以及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疏忽大意所致。 由于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触及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引起矛盾激化而报复纵火,或为骗取保险金纵火,加之少数坏人的纵火破坏,毁灭罪证,以及精神病患者的失控纵火,导致这类火灾近几年来逐年有所增加。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1996年全国因纵火引起火灾3232起,2000年全国因纵火引起火灾7449起,是1996年的1.3倍。其他地区、国外统计资料也表明,纵火案件呈上升趋势,甚至列各火灾原因之首。2001年台湾共发生火灾13750起,其中纵火1083起,占火灾总数的7.88%,比1991年增加1.5倍以上。日本1998年发生火灾54987起,其中纵火7266起,占13.2%, 1999年发生火灾58526起,其中纵火7294起,占13.38%,2000年发生火灾62418起,其中纵火7729起,占12.4%,纵火连续三年列火灾原因的第一位。1998年日本东京的纵火案件,占火灾总数的40.8%,平均每天发生7起纵火案件,可见纵火情况之突出。1993年美国共发生纵火火灾519800起,占当年美国火灾总数的26.6%,1994年美国共发生纵火火灾548500起,占当年美国火灾总数的28%。
第三节 我国火灾发展趋势和特点 这个时期之所以火灾事故多,损失大,主要原因是正值冬春之际,气候干燥,节庆多,用火用电多,部分单位为了年末抢任务,往往忽视消防安全。从发生火灾的时间上分析,夜间(晚上6时至凌晨6时)重特大火灾事故多,比例高。夜间易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此时大多处于睡眠状态,以至火灾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蔓延并处于猛烈燃烧阶段。 从发生火灾月份上分析,每年岁首的1月-2月和岁尾的11月-12月火灾事故多,损失大。
第四节 现行消防工作方针存在的缺憾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 几十年来在全国范围的实际工作中, 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 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消防工作方针的导向和制约作用, 反映的是否较为全面和充分、在实践中是否体现出应有的成效和价值, 是检查和验证其是否制定得正确和切实的重要依据和惟一标准, 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应该看到: 消防工作方针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关系, 是否十分亲和、贴切, 这一点又是相对的。因为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因此只有按照实际情况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 才能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才能因势利导地指引工作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四节 现行消防工作方针存在的缺憾 管理含义: 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 它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进行计划组织、部署实施、监督检查、协调控制以及总结改进等活动, 并不断实现P (plan )、D ( do )、C(check)、A (act ion) 良性循环和持续的螺旋上升过程。 应该看到: 管理既是一种载体, 更是一种资源和动力, 如果对管理工作十分重视, 而且能够正确把握和充分利用, 就必然会产生很大的能量和很好的效益, 这是管理工作的共同规律, 消防工作也不例外。
第四节 现行消防工作方针存在的缺憾 构成管理工作的要素: ①机构体制; ②政策法规; 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④财与物; ⑤知识与信息; ⑥时间与空间。 管理现代化: ①管理思想现代化; ②管理组织现代化; ③管理方法现代化; ④管理手段现代化; ⑤管理人才现代化。
第四节 现行消防工作方针存在的缺憾 一、人本原理 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因此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使得全体人员都能明确前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工作的意义、自身的职责、成败的利害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等等, 从而更加清醒、自觉和主动地去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 以利促进整体工作和整个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四节 现行消防工作方针存在的缺憾 二、效益原理 任何管理工作都必须注重最终的实际效果, 都必须执意谋求和达到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的协同统一, 这也是考核与验证工作的优劣成败的重要依据和标志, 因为只有把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取得实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管理工作的应有作用和价值水准。通常人们所说的工作中, 要务实、求实、扎实和落实, 就是指要结合实际, 抓住实质, 坚持实干和保证实效。 对于在消防工作中如何贯彻“效益原理”的问题, 其关键就是要在工作中认真坚持“到边”、“到底”和“到位”的原则。
第四节 现行消防工作方针存在的缺憾 现行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的提出, 应该说是合理的、必要的, 但是从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上来看, 作为一项指导方针来说, 使人感到其覆盖的工作范围和所触及的工作内容, 似乎显得还缺乏应有的广度与深度。
第五节 消防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总体上看,今后5至15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化,给消防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消防工作发展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五节 消防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1、火灾的发生将呈上升趋势,消防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控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2、处置难度大的各类灾害事故日益增多,消防部队职能由主要承担防火灭火向多功能方向拓展。 3、农村乡镇经济迅猛发展,消防保卫的重点由城市向城乡并重转变。多年来,公安消防部门一直把城市作为消防工作的重点。 4、在全面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消防工作不仅是公安消防部门的职责,更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第六节 改革和加强消防工作的基本思路 为适应新形势对消防工作的需要,我们必须把握住经济快速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抓住影响消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以改革统揽全局,积极探索改革和加强消防工作的新路子,努力实现新时期消防工作的跨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