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72 Views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物介绍.
E N D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物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小故事 陆游是南宋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当时,金国侵占了宋朝北方的大片国土,宋朝廷只好逃到南方。他一再向朝廷提出,要求抗金、统一国家,是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反而受到投降派的陷害,被罢了官。到了八十五岁那年,陆游病倒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将要走完,就把儿子叫到床前,用颤抖的手写下了遗嘱——《示儿》:“死去原是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儿子们一看父亲的遗嘱中没有一个字谈起家事,只是为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而悲伤;他嘱托后代,到了宋军平定中原、国家统一的时候,在家里祭奠时,一定要把这喜讯告诉父亲! 儿子们被父亲强烈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陆游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示儿》,终于代代流传。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元:同“原”,本来。 句意:我本来就是知道人 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儿:告诉儿子们 句意: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 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句意: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 天,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
乃翁:你们的父亲。 句意: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 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第四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 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告诉你们 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千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以分香买履为嘱。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赍志以没。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的爱是如此强烈,如此执着;从这首《示儿》诗中,更会受到他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前列感染。 从语言看,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他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贺贻孙在《诗筏》中就说这首诗“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可泣鬼神”。这说明,凡真情流露之作,本来是用不着借助于文字渲染的,越朴素、越平淡,反而更能示其感情的真挚。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谢谢观赏! 你们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