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第 2 章

第 2 章. 科技體制與產業發展. 第 2 章 科技體制與產業發展. 2.1 技術能力與技術生命週期相關理論 2.2 創新理論 2.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2.4 產業政策理論 2.5 創新政策理論 2.6 產業與科技政策. 2.1 技術能力與技術生命週期相關理論.

cw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2 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章 科技體制與產業發展

  2. 第2章 科技體制與產業發展 • 2.1 技術能力與技術生命週期相關理論 • 2.2 創新理論 • 2.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 2.4 產業政策理論 • 2.5 創新政策理論 • 2.6 產業與科技政策

  3. 2.1 技術能力與技術生命週期相關理論 • 在傳統觀念中,對於技術的定義,侷限於生產技術之範疇,亦即技術係生產要素之一。但以現今的技術發展而言,有些學者認為技術不只存在於產品或製程等硬體知識,組織的管理制度與市場的開拓方法等軟體知識也應納入技術的範圍。對於管理學者而言,技術普遍被認為是策略性資產,因技術可以改變產業結構與競爭優勢,故形成競爭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種力量。

  4. 2.1.1技術的定義 • 技術可以是一種硬體(如工具、裝置或設備),也可以是一種軟體(如知識、方法、行為或能力),加以組織後,能對組織或個人的作業效能(可能包括產品設計、製造、配銷等)之管理與操作有所幫助者。因此,技術必須具有經濟效益和可學習性或管理性兩種特性。

  5. 2.1.1技術的定義 • Mansfield認為若按技術適用範圍來劃分,則可將技術區分為: • 一般技術(General technology):泛指對工業或貿易而言,較為普通的知識與技巧,舉凡管理、銷售、財務及各個產業均可適用的一般性生產原則。 • 系統專門技術(System-specific technology):適用於個別產業或特定產品生產時所需的技術與技巧。 • 廠商專門技術(Firm-specific technology):個別廠商因生產經驗、市場環境與經營觀念不同,而有獨特的生產與管理銷售方針,並非導源於產業或產品之差異者。

  6. 2.1.2技術生命週期 • 技術生命週期的發展概念源自於產品生命週期,Ford & Ryan依照技術滲透的狀況,亦即技術被應用於生產之普遍程度,將技術分為技術發展、技術應用、應用萌芽、應用成長、技術成熟與技術衰退等六階段,做為技術發展的指引。探討在技術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產品發展與技術發展的關係,促使管理者建立技術組合來發展企業合適的策略。至於各階段的特點整理如表2-2:

  7. 2.1.2技術生命週期 • 另一種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的理論,是在1950年代末期,根據一項針對社區團體在面臨「不連續的創新」時的反應狀況的相關調查報告,所推導出來的模式,Moore(1995)利用不同階段的消費群體分佈導引出新的思維模式,如圖2-1所示:

  8. 2.1.2技術生命週期 • Abernathy and Utterback (1978)將產品發展過程的科技創新需求區分為三個階段:浮動期、變遷期和專業期。在產品生命週期不同階段,製造技術與產品開發技術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以下茲分述之,至於三期特性之詳細比較如表2-3: 一、浮動期:在此時期為新產業興起階段,產品的標準尚未訂定,競爭者對於產品的性質屬於實驗的性質,產品能成形的考量重於一切,因此具創新功能的產品不斷被開發出來,此時比較重要的是產品開發技術,製造效率比較不受重視,故產品研發頻率較製程研發的頻率為高。

  9. 2.1.2技術生命週期 二、變遷期:在此時期市場的標準產品已經成形,因此產品的研發主要著重功能強、品質佳、能符合顧客的需求及能被市場接受而成為標準的產品。由於市場已經打開利潤極高,因此許多企業加入,市場上會有許多新產品出現加入競爭。為滿足對產品快速成長的需求,產量的提昇使成為競爭的優勢,故企業加入更多投資在實體設備、增加生產的效率與產能。

  10. 2.1.2技術生命週期 三、專業期:此時期市場已經飽和,對現有的產品需求減低,創新的可能性減少,產品與製程的研發便只注重細部的改善。此時產業已達到過剩產能的階段,並開始削減勞工與人力。企業的競爭重點在於成本,市場行銷方式與策略較製造或技術重要,先進國家的企業即常常在此階段開始往國外發展,以尋求較低成本的製造地點。

  11. 2.1.2技術生命週期 • 基本上技術演變的過程,在導入期時主要著重於產品的開發,後來逐漸進入成熟期時,則依賴製程上不斷的改良,而其間隨著階段的演變、技術的不確定性降低,且因技術的模彷與擴散,造成技術效益的衰退,從而需有新技術的導入,而這過程便是因技術改變而形成的生命週期。各階段的演變若對應Porter的五力分析時,會產生相對的壓力(如表2-4所示)。

  12. 2.2.1. 創新觀念的緣起 • 創新的概念,源於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Sehumpeter於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他認為「先有發明,後有創新」。發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發現,創新則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只要發明還沒有得到實際上的應用,那麼在經濟上就不起任何的作用。Sehumpeter的這種看法,為此後研究創新的多數學者所繼承。

  13. 2.2.1. 創新觀念的緣起 • 綜合而言,創新行為涉及新思想、新發明的產生、產品設計、試製、生產、行銷和市場化等系列活動,而構成一個關係複雜的交互網路。企業在市場機制的激勵下從事創新,國家則透過其與產業界及科技界的相互聯繫,利用政策的實施進行知識的創新,再而影響經濟發展。

  14. 2.2.2 創新典範 • 根據Sundbo J.認為創新理論自二十世紀初有三個典範移轉: • 創業家典範 (Entrupreneurship paradigm); • 技術經濟典範(Technology-economic paradigm); • 策略創新典範(Strategic innovation paradigm)。

  15. 2.2.2 創新典範 • 三種創新典範的時代背景、創新觀念以及創新者皆有不同(表2-5所示),故所需要政府的創新政策也有所不同。在創業家精神典範,政府應從教育與創業基金兩方面著手,培養與協助未來創業家;技術經濟典範,政府直接研究開發並建立良好的技術擴散機制;策略創新典範,企業會分析市場情況再下創新決策,故政府的創新政策主要是改善基礎建設、建立完整市場資訊以及支持特定產業技術研發與國外市場開發。

  16. 2.2.2 創新典範

  17. 無論是產品或是製程創新,皆需要經過環環相扣的程序,才能促使創新的意念轉換成有價值的商品服務,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創新程序隨著改變。根據Dodgson M.& Rothwell R.認為自1950 年代開始,創新的程序可以分為五個世代(如圖2-2所示):第一代為技術推動 (Technology push);第二代為需求引動(Market pull);第三代為聯合模型(Coupling model);第四代為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l);第五代為系統整合網路模型(Systems integration and networking,SIN )。

  18. 2.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 以產業創新所需的資源來看,Rothwell及Zegveld (1981)歸納出產業創新所需要的因素,包括技術知識與人力資源、市場資訊與管理技巧、財務資源、研究發展、研究環境、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國內市場環境、國外市場環境等九種資源條件,國家與企業可以藉由政策來改變相關的因素與條件來獲得競爭上的優勢。

  19. 2.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 理論上而言,產業所需求的資源在不同環境下應有不同的差異。以財務資源來看,產業在不同時期所需要的資金市場形態就不太相同,需求的資金來源與管道也有所差異。在國內學者的研究方面,徐作聖曾計對產業發展階段模式分析後,進一步提出科技演進過程(如表2-6所示),主要認為產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與環境,應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只要能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掌握重點需求資源,政府與產業便可依據產業需求做適當的規劃。

  20. 2.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21. 2.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 從傳統的觀點來看產業競爭,國家的生產因素與環境都是固定的,產業必須善用這些固定的條件來獲得發展。但是在實際的產業競爭行為上,創新與變革才是基本因素。與其在固定的生產因素做最大的規劃,產業應該改變限制條件成為競爭優勢。因此在以新的觀點來看產業競爭行為,我們所應注重的是如何引導產業的創新來改變限制條件,進而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

  22. 2.4 產業政策理論 • 根據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先進國家採行之產業政策及經驗,政府對產業活動採行的政策取向,從自由放任主義到積極干預主義之間,其中有三種基本理念對政策目標及策略的抉擇影響最大:「塑造有利環境論」(favorite environment promotionist)、「創新導向論」(innovation pushers)、「結構調整論」(structure adjusters)。

  23. 2.4 產業政策理論 • 塑造有利環境論者,主張政府機構的功能應侷限於塑造促進產業發展的有利環境,故採行之產業政策應著重於促成穩定的經濟環境、增進市場有效競爭,甚至包括刻意低估本國匯率。創新導向論者則主張,政府的干預措施必須激發創新,也就是說,政府有能力選取並有效培育明星工業,使其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此種理論的基礎在於肯定政府機構能力,以選定及培育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並促進國家經濟的成長。

  24. 2.4 產業政策理論 • 而干預程度最深的是「結構調整論者」,此類學說認為政府干預應著重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其主要理念是基於市場機能須依市場狀況而加以調整,才可確保經濟活力與衝勁。當需求面發生重大改變之際,政府必須針對供給面進行有效的結構轉變,基本上,此種基本理念所制定的產業政策,應可以協助及引導市場機能的轉變。

  25. 2.4 產業政策理論 • 有許多學者認為,以自由經濟理論觀點,政府的干預愈少愈好,但基於下列理由,一般認為政府應介入並形成相關政策: 一、基礎性科技技術具有外部性經濟,加上研發所需資訊的公共財特性,以及研發活動的不確定性與不可分割性(經濟規模),導致企業投資的資源低於最適水準,有必要由政府支持該活動。 二、依據動態比較利益理論,在其他國家已投入新興產業科技研發,本國若未採產業政策誘導企業從事研發,而改變企業在學習曲線的位置,則將居於競爭劣勢。

  26. 2.4 產業政策理論 三、依據產業組織理論,凡具備相當程度規模的企業組織,若從事研究發展應可以有成果出現。但對多數規模小且資金不足的企業而言,面對技術快速變動及高風險,並無能力進行,而須由政府政策介入。 四、此外,保護主義、幼稚工業理論和不平衡成長理論者,則主張政府應介入經濟活動,引導相關產業發展方向。

  27. 2.5.l 創新政策的目標 • 任何一個政府,無論是有意圖或無意圖、直接或間接,所採行產業與科技政策的終極目標,在於改善國家整體產業的經濟效益,並促進經濟成長與國家競爭力,而民間的需求則是整體福祉的最大化。Rothwell及Zegveld(1981)認為某項創新政策(包括科技政策及產業政策)通常欲達成目標有四:包括經濟發展目標、科技發展目標、政治發展目標及社會發展目標,如圖2-3所示。

  28. 2.5.2. 科技政策的設計 • 許多經濟學家指出,成功的創新有賴於技術供給和市場需求因素間良好組合。在科技研究和發展上,就供給面而言,新產品開發和其製程端視下列三種投入要素之適當程度而定: (一)科學與技術之知識及人力資源 (二)有關創新的市場資訊及確保成功研究發展、生產和銷售所需的管理技術 (三)財力資源。

  29. 2.5.2. 科技政策的設計 • 若政府企圖以供給面的政策影響創新過程,政府本身可以透過直接參與科學與技術過程,或透過改善上述三要素,亦或是間接地調整經濟、政治與法規環境,以符合新產品創新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亦可經由需求面的政策改善創新過程,政府可以在國內市場不論間接或直接,亦或選擇改變國際貿易大環境方式,來改善需求面條件,例如可藉由關稅或貿易協定或建立國家品牌海外銷售機構為之。

  30. 2.5.3 創新政策的分類 • 從科技政策的觀點來看,政策工具是政府介入產業科技發展的具體手段。換言之,政策工具對產業科技發展是全面性的,從研發投入、創新、市場需求之控制等,政策工具都有極大的影響。 一、供給面的政策工具 二、需求面的政策工具 三、環境面的政策工具

  31. 2.5.3 創新政策的分類 • Rothwell及Zegveld(1981)於研究政府之創新政策中,指出創新政策應包括科技政策及產業政策,而以政策對科技活動之作用層面,將政策分為十二類(如表2-7所示),並可將其歸納為下列三類: 一、供給面(Supply)政策:政府直接投入技術供給的三個因素,即財務、人力、技術支援、公共服務等。 二、需求面(Demand)政策:以市場為著眼點,政府提供對技術的需求,進而影響科技發展之政策;如中央或地方政府對科技產品的採購,以及合約研究等。 三、環境面(Environmental)政策:指間接影響科技發展之環境,即專利、租稅及各項規則經濟體之法令制訂。

  32. 2.6 產業與科技政策 • 創新政策包括科技政策與產業政策,如果將科技形成至產業活動區分成:基礎科學研究、應用科學研究、應用技術發展、技術實用化、技術市場化、市場活動六個階段,Thomas及Wionczek(1979)認為前三者屬於科技政策的範疇,較重視基礎研究,以超越現實創新技術為主,研究成果通常以論文發表的方式公開;後三者屬於產業政策的領域,較重視應用研究,以配合市場開發競爭力商品為主、研究成果往往需要保密。

  33. 2.6 產業與科技政策 • 科技政策依據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報告書所下之定義為:「一個國家為強化其科技潛力,以達成其綜合開發之目標和提高其國家地位,而建立之組織、制度及執行方向。」科技政策是政府為促進科技有效發展,以達成國家整體建設目標,所採行的重要制度及施政方針。

  34. 2.6 產業與科技政策 • 產業政策是泛指政府運用各種財政、金融、貿易等政策工具,直接、間接介入生產活動,以導引產業發展及結構調整之統稱。一般而言,產業政策是指政府透過公權力的運作,積極介入某些產業發展或調整的相關活動,以促進某些特定產業的發展,進而達到提昇國家經濟發展,促進全民福祉的目標(Rothwell, 1982)。

  35. 2.6 產業與科技政策 • 產業政策的主要訴求在於強調以政府的力量,透過金融、財稅、貿易、公共建設、行政指導乃至教育訓練等政策或措施,來改變企業生產成本、產業結構與資源分配,以創造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過去,許多國家將其產業政策和科技政策視為兩個不同的領域,但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受到科技國際化與技術創新競爭激烈的影響,產業創新需要科技的強力支援;而創新的科技能否被快速的商品化,更是一個國家能否擁有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努力將其產業政策與科技政策加以整合,希望兩者能互相配合,成為一體的兩面(吳思華,2000)。

  36. 產業瞭望與討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