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09 Views
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之途徑與策略. 取材自江明修 、 陳定銘. NPO 進行政策遊說的理由. NPO 具備獨立、自主與公益的特性 政府失靈,無力回應社會議題及民眾需求 人民直接參與政策制定過程的需求 學者 Haeberle 認為 , NPO 在政策層面的功能 引導民眾辯論,參與政策規劃 作為政府政策諮詢機構(例如:智庫) 培養民眾公民意識,建立社區意識、民主理念與價值觀( p:387 ). NPO 進行政策遊說的理由. NPO 為達到參與政策制定過程,對於公共政策的遊說與倡導就有必要 以公益性議題遊說為主 制衡利益團體的壟斷( p:388 ).
E N D
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之途徑與策略 取材自江明修、陳定銘
NPO進行政策遊說的理由 • NPO具備獨立、自主與公益的特性 • 政府失靈,無力回應社會議題及民眾需求 • 人民直接參與政策制定過程的需求 • 學者Haeberle認為,NPO在政策層面的功能 • 引導民眾辯論,參與政策規劃 • 作為政府政策諮詢機構(例如:智庫) • 培養民眾公民意識,建立社區意識、民主理念與價值觀(p:387)
NPO進行政策遊說的理由 • NPO為達到參與政策制定過程,對於公共政策的遊說與倡導就有必要 • 以公益性議題遊說為主 • 制衡利益團體的壟斷(p:388)
利益團體與政策遊說意涵 • 政策遊說源於民主制度 • 代表多元利益及價值的互相包容 • 負面影響 • 以團體私利為考量,造成國家施政偏失 • 強、弱勢NPO勢力懸殊,違反社會公平正義
利益團體與政策遊說意涵 • 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s) • 指具有共同利益,並且為爭取共同利益而採取共同行動,以影響政府決策的一群人
利益團體與政策遊說意涵 • 政策遊說(lobbying) • Lobbying is a concerted effort designed to achieve some result, typically from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elected officials. • 指共同策劃的行動,意圖自政府或民意代表得到某些成果 • 美國憲法保障人民或社團,利用遊說向聯邦政府表達其觀點或需求,是一種合法管道,也是公民憲法權利(p:390)
利益團體功能 • 釐清並表達公民需求 • 匯集民意,供政策制定者參考 • 塑造可行議題 • 促使政府重視社會大眾相關議題 • 監督執政者 • 藉由互動方式解決問題 • 作為民眾與政府的中介機制 • 結盟 • 透過各方面聯盟,產生改變力量(p:395)
利益團體爭議性功能 • 政治不平等 • 利益團體常代表優勢族群,弱勢族群代表性不足 • 私利重於公共利益 • 利益團體強調其團體之利益 • 方法爭議 • 官商勾結 • 影響少數具否決權者(p:396)
利益團體爭議性功能 • 政治不平等 • 利益團體常代表優勢族群,弱勢族群代表性不足 • 私利重於公共利益 • 利益團體強調其團體之利益 • 方法爭議 • 官商勾結 • 影響少數具否決權者(p:396)
利益團體政策遊說的途徑 • 遊說立法機關 • 經常接觸立法者 • 提供必要資訊 • 掌握立法動向 • 遊說行政機關 • 例如:樂生遷院案 • 遊說司法機關 • 例如:人權團體 vs. 蘇建和案 • 遊說社會大眾 • 例如:樂生遷院案(p:398)
NPO的政策參與 • 四種模式 • 政府主導 • 經費政府提供,NPO受補助 • 雙元模式 • 政府與NPO各自做服務,少交集 • NPO可以選擇 • 補足政府不足 • 貧窮線邊緣家庭 • 自行提供服務方案
NPO的政策參與 • 四種模式 • 合作模式 • 政府提供經費,NPO提供服務 • 例如:多數公辦民營服務 • NPO主導模式 • NPO以自有經費自行提供服務
NPO的政策參與 • 在上述模式下,NPO對於政策遊說的立場如下 • NPO強勢 • 居於幕後,動員群眾,運用輿論或政治壓力,對政策影響力不一 • 政府強勢 • 政府強勢由上而下,通常NPO是居於受補助角色,對政策影響力弱 • NPO與政府互相依存 • 政府制定政策時,納入NPO組織,使NPO可以參與政策制定過程(又稱為社團主義corporatist model模式) p:406
NPO與利益團體遊說的異同 • NPO必須是政治立場中立 • 不得動員支持候選人 • 不為候選人背書 • 不能加入任何政黨 • 不得對候選人、政黨捐款或接受捐款 • NPO通常代表弱勢團體(p:407-408)
NPO政策遊說的途徑 • 行政遊說 • 督促政府制定相關公共政策,關心社會弱勢族群,改善社會不公平問題 • 督促政策缺失,進行改善 • 例子:搶救棲蘭山檜木林 • 方式:參見p:410表13-2案例
NPO政策遊說的途徑 • 立法遊說 • 台灣最常使用的遊說方式 • 透過立法,讓政策落實 • 例子:兩性工作平等法(91年1月16公布) • 方式:參見p:412表13-3案例
NPO政策遊說的途徑 • 司法遊說 • 在政府體制內尋求法院訴訟,與大法官釋憲遊說個案的方式 • 因為行政機關過於擴權 • 方式:參與訴訟、要求釋憲、法庭觀察 • 例子:婦女新知基金會 • http://www.ws0.taiwane.com/
NPO政策遊說的途徑 • 國際遊說 • 通常為國家層級利益的遊說 • 主要戰場在美國及世界組織 • 例子:以色列在美國的遊說團體 • 方式:僱用專業公關公司,對於政府官員、國會議員進行遊說及關係建立 • 國內例子:台灣醫界聯盟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 http://www.mpat.org.tw/
WHO宣達團 • 【大紀元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南報導)台南新樓醫院第3度參與為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WHO) 所組成的宣達團,11日晚上一行35人將遠赴瑞士再度為台灣嗆聲,表達台灣的訴求。此次同行的還有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及台灣醫界聯盟成員。
WHO宣達團 • 新樓院長莊明雄指出,台灣訴求參與WHO今年已邁入第12年,「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一路扮演重要推手而漸入佳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自93年起首度組成代表團,宣達欲以觀察員身份加入WHO的訴求,成為民間組織推動台灣加入WHO宣達團的第一個宗教團體。
WHO宣達團 • 為鼓勵同仁積極參與,莊明雄特別提出補助部份經費及給予2天公假的優惠辦法,果然獲得熱烈響應,包含醫師、護理、醫技、行政人員共35人旋即成團。之前,他們勤練台灣歌曲及口號,並購買攜帶式電子琴、音響設備及鈴鼓等樂器,製作印有TAIWAN字樣的T恤及運動帽,為出國宣達做了萬全的準備。
NPO政策遊說的策略 • 直接遊說 • 與立法制定者(立法委員、助理、行政官員)直接接觸溝通 • 方式 • 提供資訊 • 陳情請願 • 在場旁聽 • 互惠交換 • 參與訴訟
NPO政策遊說的策略 • 直接遊說 • 方式 • 要求釋憲 • 直接溝通 • 直接代表
NPO政策遊說的策略 • 間接遊說 • 又稱草根遊說,動員民眾採取主動行為,形成壓力 • 舉辦公聽會、座談會 • 出版刊物或說帖 • 動員民眾向選區民意代表抗議 • 遊行抗議 • 舉辦推廣活動 • 進行連署 • 結盟(p:420~422)
NPO政策遊說的策略 • 公關遊說 • 結合直接與間接遊說策略 • 內容包括 • 議題建構 • 動員群眾 • 與媒體結合 • 例子 • 勵馨基金會推動「兒童與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p:425)
建議 • NPO政策遊說宜去政治化 • NPO宜採議題策略聯盟方式匯集資源 • NPO宜借重知識體系 • NPO宜善用媒體 • NPO宜運用資訊科技,廣為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