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33 Views
海外留學面面觀. 分享人:蔡采臻. Before we move on.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Why I need to study overseas? What should I study? How do I apply for schools? When do I go? Where to go? Which school to study?. Why?. 目的為何 不僅是學位 文化與生活體驗 族群融合與相互尊重. What?. 興趣與生涯規劃
E N D
海外留學面面觀 分享人:蔡采臻
Before we move on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 Why I need to study overseas? • What should I study? • How do I apply for schools? • When do I go? • Where to go? • Which school to study?
Why? • 目的為何 • 不僅是學位 • 文化與生活體驗 • 族群融合與相互尊重
What? • 興趣與生涯規劃 • 讀什麼科系 • 為求職做準備 • 我有哪些選擇?
How? • 申請的前置準備 • 語言能力是障礙嗎? • 進入申請手續
When? • 哪一個階段出國 • 經濟支援 • 春季班 VS 秋季班
Where? • 哪個國家? • 非美加英紐澳不可?荷蘭 • 雙聯學位 • 海外分校 • 哪個城市?
Which? • 我要去哪一個學校? • 學校的優勢是什麼? • 完成學位後對我的幫助為何? • 大學排名的意義 • 國際學生的資源及比例
決定出國留學前 • 獨立生活能力〈食衣住行育樂〉 • 國際觀與多元種族 • 文化體驗與增廣見聞 • SWOT分析 • 厚實語言能力
托福 •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EFL)是評估英語為非母語說話者的英語能力考試,以及對於美式英語的理解。考試由四部分組成:聽力、閱讀、寫作以及口說。國際學生在申請美國以及其他北美地區國家的學院或大學時,需要出示托福考試成績。自1998年以來,經由網際網路方式進行測驗的方式(TOEFL iBT)成爲主流,全測試過程為4-4.5小時(10分鐘休息)。 • 一般4年制大學要求托福成績達到iBT 61~80(TOEFL PBT 500~550點)以上; 而研究所則要求托福成績達到iBT 80 (TOEFL PBT 550點)以上。
雅思 • IELTS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雅思檢定是專門為母語為非英語的人所設計的英語能力檢定考試。此項檢定是由IDP澳洲國際文教中心與劍橋大學英語考試院(Cambridge ESOL)及英國文化協會(The British Council)合作共同舉辦,由Cambridge ESOL統籌研發考題。 • 接受IELTS成績的地方有澳洲、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的學術或其他專業機構。美國學術單位也逐漸接受IELTS的成績,目前有超過500個考試中心遍佈在120個國家中。
劍橋英檢 • 劍橋考試(Cambridge ESOL Examinations)是由劍橋大學考試局(UCLES)所舉辦的英語考試,是最受全世界公認的英語資格檢定考試。考試檢定分為四個部分-聽、說、讀、寫。每年大約有150萬人參加這項考試,主要在英國、北美、澳洲、以及紐西蘭,劍橋考試的成績可以用來向大學或是雇主證明自己的英語程度。其它地區也有不同類型的考試來測驗英語程度,例如一般英語測驗、商業英語、學術英語、教師資格證書以及給初學者的英語考試。
美國 • 美國是全世界人口第三多、土地第四大的國家,共50個行政區,聯邦首府設為華盛頓特區,短短200年的歷史中,美國在許多領域都創造了耀眼的成就,這個國家在包括經濟、科學、資訊科技、藥品、政治和娛樂的領域中擁有相當先進的創造力,或許在娛樂領域裡頭傑出的表現促使了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學生都把美國視為遊留學的第一目標。
美國 • 美國另外一個對遊留學生來說超強的吸引力應該是教育的發展性,無關競賽或是國家意識,美國教育體制的開放性,讓它成了世界上最歡迎大批國際學生前來就讀高中和大學的地方,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讓歐洲許多飽受戰火之害的學生優先來美就讀。 • 很快地,來自中東和亞洲地區的學生旋即跟隨他們的腳步來到美國,如今,美國的大學裡已有超過50萬的國際學生在此地就讀。
美國 • 美國是個以城市為基礎的社會,超過75%的人居住在城市,其中有50%是居住在城市的郊區,最大的少數民族是佔13%強的非裔美人,12%的西班牙裔及大約4%的亞洲裔,顯然的,美國人相信太平洋海洋移民文化影響他們的性格非常大,早在19世紀,他們就不斷地往西部拓墾,因而讓許多美國人建立獨立、堅強的個性,許多移民在家鄉遭受宗教迫害,來到美國後,他們對擁有更好的生活展現無比的熱情和責任感。
美國 • 許多學生崇拜美國人的誠實和坦白,除了形而外的友善,美國人重視私人的時間,不把大部份的時間拿來社交,多數美國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而且他們更試著有效率地在有限時間內善用時間,國際學生總是驚訝於美國人工作的認真和做事態度與方法,及他們尊重最高的個人權益及自由的態度。
加拿大 • 就地理上而言,加拿大是個非常廣大的國家,由10個省及3個地方組成。首都位於渥太華,最大的城市為多倫多,人口估計約2千9百萬人。 加拿大以包持原始風貌的湖泊、高聳的山脈以及覆蓋在島上的大片冰河時期遺跡聞名。這一大片冰侵蝕島的表面,發生冰河飄移的現象,形成了許多湖泊及河流。 加拿大擁有全世界最舒適的生活環境與水準,才得以連續5年(1995~1999)被評定為「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加拿大 • 其他原因包括個人的自由、安全、整潔的城市及公園,以及最貼近美麗大自然的條件,讓加拿大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海外學習國家。 加拿大是由多種族組成的國家,將近40%的人口的祖國是英國,而27% 人口是法國人,居住在魁北克省。 加拿大的教育程度很高,它的大學學位在全世界許多地方都被認證。更幸運的是,學生可以好好利用這裡的天然環境進行冒險旅行、探索大自然以及舒適的學習環境。
加拿大 • 在1990年代,加拿大經歷了全世界最大的移民潮,擁有超過一半來自亞洲的移民人口,正因為有多種民族的人口,很難將加拿大人概括地形容出來。 將近87%的加拿大人來自歐洲,亞洲的移民也成長超過10%, 將近 3%的人口是 Metis (澳洲與歐洲的混合種族)。 雖然加拿大人的價值觀較相近於美國,他們仍以不同於鄰近南部國家,強調擁有自己國家特色的強烈意識自居,許多加拿大人會說,他們擁有美國的力量並融合了安全及更多個人文化於其中。或許是因為他們更具有和諧以及穩定的文化,加拿大人更堅持保有自己的特性
英國 • 英國(The United Kingdom)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是全歐洲人口密集度排名第四的國家,全國有80%的英格蘭人,近10%的蘇格蘭人,其餘的10%是由威爾斯人、愛爾蘭人及他國移民所組成。 從18世紀開始,英國政府在殖民地強力的推行英語教育,於是英語成為所有英屬殖民地的通用語,這些早期的活動使英語有了戲劇性的發展,而且這個發展也影響了美國及加拿大地區。
英國 • 從世界各地來到英國留遊學的學生,有上百家語言學校可供選擇,或在八十八所高品質的大學裡受教育,英國首相布萊爾舉辦了一個為期三年的活動,大力的推廣各種活動,希望吸引國際學生來此遊留學,讓英國成為一個遊留學聖地,例如簡化簽証的繁複手續、放寬海外學生工作條例的標準,在這些政策的推行之下已出現顯著的成效,近幾年前往英國留遊學的學生人數已大幅提高。除了英語學習之外,英國學校也提供高品質、高程度的純藝術、音樂教育及終身教育。
英國 • 由於殖民地的範圍廣泛,英國接受海外移民的歷史久遠,儘管英國人非常重視禮節及傳統,但在面對觀光客時,他們總是發自內心的表現出非常友善而且真誠的一面。 英國人遵守一定程度的社交禮儀,使英國人比起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民來得拘謹,但也贏得「英國紳士」的美譽,而英國紳士的重要精神,就是與人保持值得信賴及持久的友誼關係。 英國的年輕世代在面對新潮、富創意的新事物時,總是表現的非常靈活且有彈性,這個特性就是帶動現今英國創作領域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如新的音樂型態、戲劇表演及藝術表現等
開始準備留學 • 相關資料的收集參加教育展 • 申請學校流程 • 留學顧問 • 可以獨立完成嗎? • 語文考試的準備
開始準備留學 • 文件的準備 • 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 • 讀書計畫(Statement of Purpose) • 英文版畢業證書及成績單 • 英文版健康證明(Health Certificate) • 特殊表現(國際證照)
學校申請 • 可怕的英文表格 • 彙整資料 • 寄出文件VS 線上申請 • Phone Interview • 自我爭取的機會
出發前的準備 • 收到入學許可 • 辦理留學貸款 • 決定就讀學校 • 通知不去就讀的學校 • 住宿申請
出發前的準備 • 訂機位、辦理簽證 • 行前準備 • 買機票、結匯 • 台灣同學會
可能遭遇的困難 • Culture Shock • 想家 • 生活不適應 • 學業無法繼續
申請失利時 • 進不去理想的學校怎麼辦? • 抉擇 • 變通方式
留學以外的其他選擇 • 短期體驗 • 交換學生 • 短期選讀 • 非學校型態的機會 • Working Holiday • 海外志工團隊
留學資訊 • 各國駐台教育中心 •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 • 台北市立圖書館建國分館 • 留學代辦網頁 • 各大學學輔中心網頁
Ok, now is your turn. Time for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