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196 Views
软 商 品 年 报. 农产品研发中心 李晓威 2013 年 12 月. 软商品年报 —— 白糖. 目 录. 一、全球糖市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延续过剩格局. 二、国内外糖市热点剖析. 三、新榨季白糖行情展望. 一、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过剩. 国际糖市: ISO: 预计 13/14 全球糖产量为 1.815 亿吨 ( 12/13 为 创纪录 的 1.836 亿吨) ,较上一年度 下滑 1.2%; 消费量将增至 1.768 亿吨, 同比增加 2.15% ; 供应过剩量预估 增加 20 万吨至 470 万吨 。. 一、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过剩. 国内糖市:
E N D
软 商 品 年 报 农产品研发中心 李晓威 2013年12月
软商品年报——白糖 目 录 一、全球糖市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延续过剩格局 二、国内外糖市热点剖析 三、新榨季白糖行情展望
一、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过剩 国际糖市: ISO:预计13/14全球糖产量为1.815亿吨(12/13为创纪录的1.836亿吨),较上一年度下滑1.2%;消费量将增至1.768亿吨,同比增加2.15%;供应过剩量预估增加20万吨至470万吨。
一、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过剩 国内糖市: 生产——三年增产周期最后一年; 消费——经济增速放缓,食糖消费增速受限。 糖协:预计2012/13榨季全国产糖为1350万吨,较上榨季增加3.3% 进口:美糖持续运行于生产成本之下,配额内进口糖利润近千元 榨季考察结论:新榨季广西产糖810-850万吨,全国产糖1350-1400万吨,全国消费1396万吨;进口200万吨。新榨季产销基本平衡,但前期库存和进口压力较大。
二、糖市热点剖析 1、销售数据一度创峰值,社会库存压力大减,中国消费需求成全球糖市亮点: 2012/13榨季全国累计销售工业用食糖1252.84万吨(上制糖期同期1067.615万吨),累计销糖率95.87%(上制糖期同期92.7%),其中,销售甘蔗糖1151.0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974.055万吨),销糖率96.06%(上制糖期同期92.68%),销售甜菜糖101.7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93.56万吨),销糖率93.78%(上制糖期同期92.88%)。销糖率创下了近5个榨季的最高值,上榨季同期销糖率为85.28%。
二、糖市热点剖析 2、新榨季收储托市恐成空,国储去库存进展将成郑糖牛熊转换关键点: 2012/13榨季我国计划储300万吨,但直至榨季结束仅完成180万吨的收储,轮库挂单30万吨,成交16.5万吨,平均价5441.9元/吨。 虽然目前食糖价格较低,且糖企亏损情况越加严重,但新榨季受资金压力及国储库容限制,再次大规模收储托市的可能性较低,新榨季产销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国储糖去库存进程将成为2013/14榨季我国糖市能否有效企稳的前提条件。
二、糖市热点剖析 3、外糖持续低迷,进口糖成我国糖市最大压力源: 2012/13榨季我国进口366万吨糖,虽然较2011/12榨季减少约14.1%,但仍处于历史高位。2013年10月我国进口食糖71万吨,同比增长108.85%,创下历年我国单月进口量之最。11进口食糖475714吨,同比增长272.41%。2013/14榨季,预计我国依然会进口200万吨左右的食糖。
二、糖市热点剖析 4、全行业亏损 甘蔗直补呼声高 下榨季执行概率较高: 2012/13榨季我国糖企70%以上亏损,业界对国家实施甘蔗直补政策呼声甚高,实行甘蔗直补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直补的具体方式却需要谨慎商榷,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加快良种研发、推广机械化种植、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甘蔗种植行业竞争力。但甘蔗直补政策从制定到最后实施还需时日,预计其对2013/14榨季甘蔗价格影响有限,2014/15榨季有望得到最终落实。
三、新榨季白糖行情展望 • 综上: • 全球糖市供给压力大减,但依旧延续过剩格局; • 外糖持续低迷,国储库存高企,进口糖成国内糖市最大压力源; • 全行业亏损 甘蔗直补呼声高 下榨季执行概率较高; • 2013/14榨季糖市艰难前行,静待糖市牛熊转换。
三、新榨季白糖行情展望 • 1、国际行情展望 • 13/14榨季全球食糖供给过剩依旧是糖市的主流方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食糖消费增速受限,在巨大的供应压力下,明年上半年食糖价格将在艰难中前行。 • 2013/14榨季全球糖市的供需矛盾将随着各个主产国产量预期的调低及部分国家需求超预期的影响下逐步缓和,并有望在新榨季的下半年逐渐过渡至供需平衡的状态。 • 2、国内行情分析 • 我国13/14榨季预计总产为1350万吨,消费1396万吨,进口200万吨,加上600余万吨国储糖,新榨季将有700余万吨结余库存,届时国储糖轮库压力能否有效化解将都将成为新榨季糖市能否有效企稳反弹的关键节点。而作为当前国内食糖最突出的压力源—进口糖能否有效控制,将成为郑糖能否完成筑底并有效企稳的直接动力。 • 综上,预计2014年前五个月郑糖将在艰难中继续寻找底部支撑,下半年随着糖市供给过剩量的逐步消化,食糖行业供给过剩周期的最后一年将平稳度过,而国内糖市的牛熊转换也将在下半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