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71 Views
第三单元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 第六课 音乐与诗歌(一). 授课人:凌玲. 1 、播放一首歌曲 提问:歌曲的歌名,歌词的出处。 歌名 《 但愿人长久 》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 《 水调歌头 》. 2 、在现实生活中,音乐常常会与哪些其他艺术 门类联系在一起?并剧举例说明! 诗歌、戏剧、舞蹈、影视、美术、建筑等.
E N D
第三单元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 第六课 音乐与诗歌(一) 授课人:凌玲
1、播放一首歌曲 提问:歌曲的歌名,歌词的出处。 歌名《但愿人长久》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 《水调歌头》 2、在现实生活中,音乐常常会与哪些其他艺术 门类联系在一起?并剧举例说明! 诗歌、戏剧、舞蹈、影视、美术、建筑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与春秋时代,记载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共有三百零五首。其中作品是按照“风”、“雅”“颂”三类编排的。既有民间歌谣,也有贵族的乐章、宗庙的乐歌。总之,与音乐密不可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与春秋时代,记载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共有三百零五首。其中作品是按照“风”、“雅”“颂”三类编排的。既有民间歌谣,也有贵族的乐章、宗庙的乐歌。总之,与音乐密不可分。 听赏诗经《五首选段》《葛生》
《葛生》节选自《唐风》,所描写的是一妇女悼念亡夫的诗。当时四处烽烟,田园荒芜,夫君战死沙场。她一面哀悼死者,独眠荒野,一面顾影自怜,并怀着忠贞的爱情,欲于“百岁之后”与爱人同眠于黄泉之下。 注:唐风中的唐在今山西,河北南部及 陕西中部,河南西北部。主要就在山西。
译文: 葛藤藤把荆树盖,蔹草蔓生在野外。 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待! 酸枣树上葛藤披,蔹草爬满坟园地。 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息! 漆亮的牛角枕啊,闪光的花棉锦被。 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睡! 天天都是夏月的天,夜夜都是冬天的夜,百年熬到头,到他身边相会。 夜夜都是冬天的夜,天天都是夏月的天,百年熬到头,回到他的身边。
前三章,描写伤悼丈夫长眠地下的孤寂凄凉,坟场荒凉冷落与亡夫陪葬饰物艳丽相互映衬;后二章,描写妇女自伤今后的漫长岁月极其难熬,愿与丈夫同穴的心情。前三章,描写伤悼丈夫长眠地下的孤寂凄凉,坟场荒凉冷落与亡夫陪葬饰物艳丽相互映衬;后二章,描写妇女自伤今后的漫长岁月极其难熬,愿与丈夫同穴的心情。
原文很明显的分成了两个部分, 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为此配上几段 音乐,再看看我们的作曲家金湘他 是怎样处理的,每一段他运用了什 么演唱形式,每种演唱形式对于表 达作品的含义起到了什么作用?
歌曲运用三种不同的演唱形式: 女高音独唱——女高音和女中的 重唱——在合唱的基础上加入女高音 的独唱
凄楚悲凉的女中音独唱 表现了丧服的孤独。 女声二重唱,背景用上合唱, 表现了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女中音独唱加上合唱,塑造了 一个悲凉的气氛,抒发了妇女与 亡夫之间真挚亲密的感情 。
请学生回忆年幼时的一些唐诗。 听赏《唐诗三首》选段 • 播放歌曲,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听赏歌曲,结合音乐谈谈自己对这首歌曲风格或是情绪的体会。
1、请学生下课写一首抒情短诗,结合以前讲的一些作曲技法,让学生尝试去创作歌曲。1、请学生下课写一首抒情短诗,结合以前讲的一些作曲技法,让学生尝试去创作歌曲。 拓展: 2、 播放一些学生课外搜集的类似本节课的音乐作品。
小结: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在于前者具备优美的音乐性,就拿《诗经》来说,《诗经》里的诗歌原来都是可以唱的,因为年代久远,很多都失传了,后来的作品都是作曲家结合当时的一些音乐风格自己重新创作的,大致都能表现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老的音乐风格,下课请同学们去注意搜集有关这方面的音乐材料,下周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甚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