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後金融海嘯下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 後金融海嘯下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2009 年 11 月 28 日. 報告人:龔明鑫副院長. 簡報大綱. 壹、東亞產業產業競合趨勢 貳、台灣經濟發展概況 參、產業動能集中與金融海嘯之衝擊 肆、金融海嘯發生對全球產業影響與因應 伍、後海嘯時代之台灣機會與挑戰. 壹、東亞產業產業競合趨勢. 領導者 領先技術、豐富資金、經營策略. 跟隨、模仿者 高素質人力、國家政策支援. 勞力、資源提供者 廉價勞力、豐富天然資源. 20 世紀的亞洲產業競爭情勢. 雁行理論 以 日本 是瞻. ASEAN+3 區域整合.

dac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後金融海嘯下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 後金融海嘯下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2009年11月28日 報告人:龔明鑫副院長

  2. 簡報大綱 壹、東亞產業產業競合趨勢貳、台灣經濟發展概況參、產業動能集中與金融海嘯之衝擊肆、金融海嘯發生對全球產業影響與因應伍、後海嘯時代之台灣機會與挑戰

  3. 壹、東亞產業產業競合趨勢

  4. 領導者 領先技術、豐富資金、經營策略 跟隨、模仿者 高素質人力、國家政策支援 勞力、資源提供者 廉價勞力、豐富天然資源 20世紀的亞洲產業競爭情勢 雁行理論以日本是瞻

  5. ASEAN+3 區域整合 新興大型國家—中國、印度崛起之磁吸 21世紀的亞洲產業競爭情勢 亞洲大競爭、大合作時代 • 新亞洲時代下的亞洲國家的位階!? • 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的互動關聯

  6. 整合現況與產業基礎 • 東亞已開發國家外人直接投資呈現淨流出,並普遍集中在區域內的開發中國家

  7. 1991.2000.2007年東亞區域及美國各國雙邊貿易情形1991.2000.2007年東亞區域及美國各國雙邊貿易情形

  8. 歐美、日本 歐美、日本 中國 ASEAN 日本 NIES 中國 ASEAN 日本 NIES • 亞洲分工模式的轉變中,日韓商與台商在區域內投資廠商,扮演著關鍵性角色。 加工、組裝 泛用性零件、素材 勞動密集型 加工、組裝 勞動密集型 零組件、原物料 資本密集型 高階零件、原物料 資本密集型 亞洲國際分工模式之轉變 東亞國家分工之進程 中間財 消費財 過去:【三角貿易】 現在:【三角貿易+中間財相互供給】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通商白書2007,2007年7月,P113。台經院彙整

  9. 貳、台灣經濟發展概況 1、經濟成長 2、投資 3、貿易 4、研發、科技與品牌 5、競爭力評比

  10. 經濟成長率 每人GDP成長率 經濟成長與每人GDP 國民所得與經濟成長率 根據主計處統計,受金融海嘯的影響,今年第1季我國經濟負成長10.13%,預測第2、3季之衰退幅度可望縮小,分別為-7.54%及-3.52%,第4季轉為正成長5.49%,全年為-4.04%,GDP 12兆4,381億元,折合3,741億美元,平均每人GDP 1萬6,279美元。97年第4季修正為負8.61%,全年為0.06%。 金融海嘯

  11. 各機構對全球經濟預測

  12. 各機構對台灣GDP預測

  13. ADB對亞洲經濟成長預測 單位:%,2009/5/5 註:括號內數據為9月修正數據。

  14. 國內GDP實質成長率

  15. 國內GDP實質成長率之貢獻

  16. 我國對主要國家(地區)出口總值及年增率

  17. 研發活動發展情況 • 研發投入—(前一年數字) • 全國研發投入—2007年全國研發經費占GDP比例上升到2.62%(2.58%),但仍落後南韓(2006)的3.23%,成長幅度也低於韓國。 • 製造業研發經費—2007年我國製造業研發經費占營收比重上升,達到1.80%(2005,1.74%),比重持續成長。 • 研發投入的產業別觀察,投入高科技產業的研發經費比重以達77.85%(77.10%),顯示我國2007年的研發活動高科技產業研發支出成長較高。 • 研發產出與技術貿易 • 2007年我國專利申請件數較上一年度增加869件,但核准件數僅增加295件; • 2008年台灣在美國整體產業在發明型專利件數排名維持第五,但專利件數被韓國拉開達1210件(167件)。 • 若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我國專利強度、密度分別位居全美第四名及第一名。 • 2006年貿易額的收支比例仍維持明顯逆差,仍低於歐美先進國家。

  18. 美國專利核准件數與排名 主要國家在美國整體產業專利核准件數及排名 資料來源:美國USPTO,台經院整理

  19. 自有品牌仍難創造價值 資料來源:全球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品牌台灣網站http://brandingtaiwan.org

  20. WEF全球競爭力2008/2009 • 以WEF最新之全球競爭力評比,雖然整體排名下降,但創新因素排名卻超越韓、港、星三了小龍,成為支撐台灣競爭力的最重要支柱之一。 2008-2009年WEF全球競爭力評比 註:括號內數字,為前一年名次。

  21. 2009年IMD綜合競爭力指標 • IMD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的科學及技術基礎建設排名雖有下降,但比起其他指標包括國內經濟表現、企業生產力、勞動市場效能指標的下降幅度,小了許多。而科學及技術基礎建設也正是台灣少數能夠排至全球10名內的指標之一。 台灣2009年IMD綜合競爭力排名

  22. 參、產業動能集中與金融海嘯之衝擊

  23. ICT產業對經濟成長之貢獻 台灣的科技表現也反映在ICT產業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高達40%,雖然其占整體GDP比重只有10%左右。而台灣ICT的生產絕大部分供應全球市場,本地市場反而只是少數。 資料來源:主計處

  24. 台韓製造業研發投入結構 • 台灣優異創新及科技表現,反映在ICT的集中研發的努力上。 • 韓國產業研發投資較多元,高科技與中高科技產業研發比重同步上升,高科技產業中的ICT與非ICT產業比重也同步上升。 24

  25. 在美國各技術領域之核准專利件數佔有率-美、日(1999-2003)在美國各技術領域之核准專利件數佔有率-美、日(1999-2003) 日本除了在光學(Optics)與視聽技術(Audio-visual technology)領域的專利件數略勝於美國,其餘領域均是美國領先。

  26. 在美國各技術領域之核准專利件數佔有率-台、韓在美國各技術領域之核准專利件數佔有率-台、韓 (1999-2003) 台灣的創新也表現在台灣半導體領域專利的大幅領先南韓上。而南韓在光學(Optics)與視聽技術(Audio-visual technology)、通訊等領域勝過台灣。

  27. 金融海嘯衝擊1/5 • 台灣製造業表現取決資訊電子產業 • 資訊電子業若可維持正成長,則製造業亦可維持正成長,反之資訊電子業若衰退則製造業亦出現衰退。 製造業四大分類產業生產指數—季變動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28. 金融海嘯衝擊2/5 • 資訊電子業表現取決國際需求 • 資訊電子業出口金額自第4季大幅減少,對整體製造業跌幅影響約達5成。 • 我國外銷訂單金額變動情況與電子零組件出口金額變動情況近乎一致 資訊電子業外銷訂單與出口金額 說明:電腦—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製造業;電零—電子零組件業;外銷訂單中,資—資訊與通信產品,電—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1)外銷訂單:經濟部統計;2)處台灣出口貿易磁帶,台經院計算。

  29. 金融海嘯衝擊3/5 • 出口易受匯率波動影響:韓國韓元貶值效應,製造業衝擊幅度相對較小 • 韓元大幅走軟,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在企業匯兌差額擴大,有助於GDP實質成長表現,亦造成製造業生產活動的實質面效益。 • 韓國在2008年9月出口金額若以韓元計算,大部分之月份出口金額是正成長,相較之下,台灣不論用美元或新台幣計算,皆出現衰退。 台韓各產業別國內生產毛額變動率 台韓出口成長率之變化 資料來源:韓國統計廳,行政院統計處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台經院計算。

  30. 金融海嘯衝擊4/5製造業中分類產業生產指數

  31. 金融海嘯衝擊5/5製造業中分類產業受雇員工人數金融海嘯衝擊5/5製造業中分類產業受雇員工人數

  32. 長期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 雖然未來10年ICT產業仍將是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但仍須思考10年之後,新興領域的布局。 圖中的每個點代表某一項主要相關產業技術已經普及應用。 圖中的結果顯示,在ICT以外的領域將會有多個領域出現新的普及應用,所以應開始為未來五年後的機會預作佈局。 資料來源 :計算自GW-Forecast web site (read at Feb. 2004) ;

  33. 未來產業發展面對之挑戰 • 國內投資成長動能與就業為中短期重要課題 • 金融海嘯固然影響企業投資,然而中長期缺乏新產業發展標的,亦使得企業投資與銀行放款趨向保守。 • 出口集中高資本高技術產業,平衡風險能力較低 • 我國製造業生產與出口均集中在電子零組件業,受國際需求影響高,在金融海嘯發生後,國際市場財富縮水影響出口進而牽動我國經濟表現與就業問題,凸顯成長動力多元化的重要性。 • 對中國投資與出口微幅下降,進口替代措施值得關注 • 短期受到投資區位移轉影響,使得台灣對中國與其他地區出口產生微幅調整。 • 中長期而言,中國進口替代策略不但將使得以往台商在兩岸投資呈現互補的型態逐漸轉為替代的型態,進一步影響國內投資,亦將對我國中上游產業之出口與生產帶來挑戰。

  34. 未來產業發展面對之挑戰(續) • 產業市場與成長動力元化是關鍵課題 中長期: 技術掌握度不足以及價值鏈位階細微化為附加價值率下降的長期結構性因素,未來仍須透過既有產業的次世代產品,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來進行技術紮根的投資。亦即,新成長動力來源應是ICT技術應用於其他領域與生產效率改善,以及新興領域的布局。 短期: 但2008產業附加價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海嘯(出口產品價格低)與通膨(進口原料價格高)雙重因素下因貿易條件惡化,加上韓國匯率貶值搶市所造成。 未來在全球景氣復甦過程中,同樣運用匯率貶值策略可能將造成惡性競爭,故我國產業應以開拓多元最終市場(B2C)與產業供應鏈連結(B2B),來降低主力市場過度競爭的壓力。如兩岸未來逐步開放市場,深化產業合作,可降低依賴美國B2C市場的壓力,並且平衡單以美元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匯率風險;反過來說,過度依賴中國供應鏈,亦容易暴露於斷鏈的風險中。

  35. 肆、金融海嘯發生對全球產業影響與因應

  36. 金融海嘯影響其他國家經濟途徑 雨天收傘 企業、民眾 借貸困難 其他國家 金融流動性 金融流動性 投資消費減緩 其他國家 股市下挫 企業籌資困難 民眾財富縮水 美國股市 其他國家 出口減緩 新舊產業消長 產業重新洗牌 國際分工(供應鏈)重組 產業人力失業與失衡 美國進出口

  37. 長期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 金融海嘯的衝擊,將可能使得包括新能源、及新運輸交通的發展提前到來。 圖中的每個點代表某一項主要相關產業技術已經普及應用。 圖中的結果顯示,在ICT以外的領域將會有多個領域出現新的普及應用,所以應開始為未來五年後的機會預作佈局。 資料來源 :計算自GW-Forecast web site (read at Feb. 2004) ;

  38. 石化產業 • 中國中石油以10億美元收購新加坡石油45.51%股權。 • 中國中石化收購美國Kosmos能源公司、加拿大阿達克斯石油公司部分股權。 • 中國中石化及中海油也計畫以120億美元,在非洲找尋石油資產併購。 • 鋼鐵產業 • 中國推動鞍本與攀鋼、東北特鋼,寶鋼與包鋼、寧波鋼鐵等跨地區的重組 。 • 天津鋼管與天鐵、天鋼、天津冶金公司、太鋼等省內企業的區域內重組 。 • 形成寶鋼、鞍本、武鋼集團等產能在5000萬噸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 • 金融保險業 • 摩根大通以總值約2.36億美元收購貝爾斯登公司。 • 美國政府於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達2000億美元的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及房地美。 • 美國銀行將以約440億美元收購美林證券。 • 富邦併購ING,預 計今年第二季完成。 • 全球IT產業 • 奇夢達(Qimonda)宣佈全球性組織重整與成本削減計畫,其中包括將手中35.6%的華亞科技(Inotera Memories)持股售予美光(Micron) 。奇夢達亦將關閉其200mm晶圓廠,並採取削減研發成本、裁員等策略。 • Spansion 於2009 /1/3向美國法院聲請破產保護,希望藉此重整6.25 億美元的債務 。 • 汽車產業 • GM的破產與重整。 • 美國汽車製造大廠克萊斯勒公司(Chrysler)與義大利的飛雅特公司(Fiat)進行結盟合作 。 • 保時捷(Porsche)也宣佈將以4個星期的時間,與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合併成為VW-Porsche集團。 金融海嘯引起的產業重組 金融海嘯引發其他產業重組的骨牌效應

  39. 歐美、日本 歐美、日本 中國 ASEAN 日本 NIES 中國 ASEAN 日本 NIES • 過去亞洲分工模式的轉變中,台商在區域內投資廠商,扮演著關鍵性角色。那未來呢? 加工、組裝 泛用性零件、素材 勞動密集型 加工、組裝 勞動密集型 零組件、原物料 資本密集型 高階零件、原物料 資本密集型 亞洲國際分工(供應鏈)模式之轉變 東亞國家分工之進程 中間財 ? 消費財 過去:【三角貿易】 現在:【三角貿易+中間財相互供給】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通商白書2007,2007年7月,P113。台經院彙整

  40. 低碳、健康 日本魅力 新興平價 多元化、品牌化 關鍵技術取得 基礎建設、新能源 科技、醫療健保 綠色、整合 高附加價值服務 各國金融海嘯後政策思維的轉變 貿易自由化 與產業合作 「低碳革命」:太陽能、混合動力車或電動車 美國、歐盟、東協FTA 發展能源產業作為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綠色技術 「健康長壽社會」:充實醫療與護理服務 推動硬體與軟體國家基礎建設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良好的產業環境 核心產業再造(關鍵產品發展) 尖端整合 「發揮日本魅力」:全力發展觀光旅遊業 六大新興產業發展方案 開發新興市場平價商品:搶攻新興市場,推出精簡功能,降低售價的低價產品。 高附加價值 服務業 強化產業科技以及改善現有醫療保險服務體系 產業創新條例 台 灣 韓 國 日 本 美國

  41. 半導體 • 數位電子 • 生物科技等 主力 製造業 • 造船 • 汽車 • 機械等 基礎建設 服務業 • 環境 • 流通 • 物流等 軟性服務業 • 創意產業 • 教育 • 醫療 金融海嘯發生後韓國產業的發展與政策 金融海嘯發生後韓國新成長動力產業 新技術融合及 尖端製造業 • 因應去年國際石油、原物料高漲與金融海嘯的衝擊,韓國改以綠色技術產業為發展主力。 金融海嘯發生前重點產業

  42. 韓國新成長動力事業推動策略

  43. 金融海嘯發生後美日韓台產業政策調整 趨勢3:科技研發及市場策略調整 趨勢2:強化醫療照護事業的發展,並與異業結合 趨勢1:新能源、節能之發展 美國:能源計畫、高速鐵路、電力傳送及能源可靠性、石化能源研究及發展 美國:創新技術貸款、寬頻技術、遠距教育、遠距醫療、對與生物科技減稅。 美國:投資醫療、國家健康機構事務。 日本:研發以中等收入層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新產品。 日本:發展發展觀光旅遊、健康長壽社會、充實醫療與護理服務。 日本:開啟低碳革命,開發太陽能、電動車等。 韓國:IT系統、生物製藥與醫療、機械人應用等;依技術及市場成熟度,提出差異化發展策略 。 韓國:發展全球健康照護,醫療服務、醫療機關國家認證制等。 韓國:發展綠色技術產業,如太陽能電池、海洋生物燃料等。 台灣:推動主題式旅遊行程、醫學美容和器官移植的醫療觀光。 台灣:生物科技;出口產品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 台灣:太陽光電、LED照明、電動、節能減碳交通工具

  44. 伍、後海嘯時代之台灣機會與挑戰 一、後海嘯時代台灣新興產業及服務業機會 二、產業洗牌的啟示 三、國際分工重組之台灣機會 四、人力結構的失衡與挑戰

  45. 新興產業與經濟轉型 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啟動「台灣經濟轉型的行動計畫」之重點服務業 • 國際醫療 • 國際物流產業 • 文創輸出:音樂及數位內容產業 • 商務觀光:會展產業 • 臺灣美食國際化 • 都市更新 • 一機在手,掌握全球-WiMAX • 亞太華文電子商務Hub • 國際金融 • 教育產業

  46. 長期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 金融海嘯的衝擊,將可能使得包括新能源、及新運輸交通的發展提前到來。 圖中的每個點代表某一項主要相關產業技術已經普及應用。 圖中的結果顯示,在ICT以外的領域將會有多個領域出現新的普及應用,所以應開始為未來五年後的機會預作佈局。 資料來源 :計算自GW-Forecast web site (read at Feb. 2004) ;

  47. 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之國際比較(2006年) 註:1. 數據均為2006年。2. 其他事務服務包括三角貿易及其他與貿易有關的服務、營運租賃、法律、會計、管理顧問、廣告、市場調查等服務。 • 我國與多數國家相似,大多集中運輸、旅行和其他事務服務等方面,並以其他事務服務之比重最大,達52.21%,亦是我國唯一順差項目,主因應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之三角貿易型態所致。 • 服務業核心價值在於知識資本,故美、英、日等先進國家致力研發創新關鍵性專利,其專利權、商標等使用費在服務出口結構中具相當比重。雖我國每年研發專利數量名列前茅,但多屬製程專利,迄今仍是專利權利金淨流出,難有深厚出口競爭力。 • 韓國除積極推動物流發展措施外,更運用國內大型集團製造優勢,建構完整物流供應鏈體系,帶動海空運輸服務發展。 • 印度重視資訊產業的發展,致力於電腦、資訊科技及服務外包等軟體服務之輸出。

  48. 從各國服務業結構看潛在商機 中國:批發零售、金融、專技服務業 新加坡:餐飲美食 泰國:金融保險、專技、醫療社福 馬來西亞:批發零售、金融 印度:金融

  49. 台灣服務業對外投資與外人投資台灣服務業 • 核准對外投資(含投資中國)服務業之金額與比重 • 核准投資中國服務業之金額與比重 • 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服務業之金額與比重 資料來源:投審會 註:表列比重為占所有產業投資金額之比重。 • Outward FDI:整體而言,我國對外投資服務業比重從2000年的55.92%下降至2008年的29.07%,如以產業別而論,係以金融及保險業縮減幅度最大。如以地區來看,投資中國服務業的比重則是明顯增加。 • Inward FDI:外人來台投資服務業比重略有下降,如以產業別而論,以資訊及通訊下降幅度最大;然金融及保險業則是急速增加。

  50. 1.批發零售業(14.15%) 2.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11.42%) 3.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0.01%) 1.批發零售業(16.76%) 2.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2.09%) 3.運輸倉儲及通信業(13.85%) 4.公共行政(12.43%) 1.批發零售業(17.54%) 2.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2.56%) 3.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10.83%) 1.批發零售業(14.77%) 2.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2.54%) 3.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12.06%) 1.批發零售業(16.04%) 1.批發零售業(17.31%) 1.批發零售業(13.98%) 2.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14.88%) 3.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1.26%) 1.批發零售業及住宿餐飲業(35.50%) 2.金融保險業及不動產租賃(15.42%) 3.運輸倉儲及通信業(10.81%) 1.批發零售業(18.49%) 2.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1.61%) 1.批發零售業(15.27%) 2.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12.27%) 3.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1.42%) 1.批發零售業(13.41%) 2.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12.00%) 3.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活動(10.09%)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新加坡 台灣 香港 英國 德國 法國 日本 荷蘭 韓國 加拿大 美國 以就業觀察先進國家主要之發展服務產業 • 觀察服務業發展先進國家,多有2項次產業以上之就業比重超過10%,且如技術服務業、醫療服務業等知識性服務產業均有大比重之就業人口。 • 以亞洲國家之技術服務業而言,以日本就業比重最高,達8.26%;在細項業別方面,我國就業比重均未超過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