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986 Views
2012 年 中级会计实务. 贾晋黔 高级讲师. 2011 年 中级会计实务 共 20 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会计理论部分) 第一章 总论.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 第三部分 (财务报告)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十八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E N D
2012年 中级会计实务 贾晋黔 高级讲师
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共20章,分为四部分: • 第一部分 (会计理论部分) • 第一章 总论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 •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 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
第三部分 (财务报告) •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 第十八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第十九章 财务报告
第四部分(特殊业务) • 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第二十章。
第 一 章 总 论 •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 •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 其中,第二、三节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 (决策相关) •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 (受托责任)
【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 • A.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 B.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 D.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 【答案】D
二、会计基本假设 • (一)会计主体 • 1.会计主体的定义 •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 •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 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法人一定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所以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举例】①分公司、事业部以及车间班组等 • 独立核算时,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但其一定不是法人。需注意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子公司是法人,分公司不是法人,但是其可能成为独立的会计主体。
②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看作一个整体,其属于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 持续经营,是指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四)货币计量 •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 • 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 • 【举例】2010年10月对外销售了一批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标准),权责关系于2010年10月发生,在2011年3月收到货款。在收付实现制下,应于2011年3月确认收入;在权责发生制下,应于2010年10月确认收入。
注意: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即通常所讲的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事业单位要区分两类活动:一类是经营活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另一类是事业活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 注意: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即通常所讲的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事业单位要区分两类活动:一类是经营活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另一类是事业活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
【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 『正确答案』ABC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一、可靠性 •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的3点要求: •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地进行反映; •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 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从可靠性和相关性角度,公允价值更多体现相关性,而历史成本更多的与可靠性相联系。从可靠性和相关性角度,公允价值更多体现相关性,而历史成本更多的与可靠性相联系。 • 会计准则长期坚持历史成本为主导计量原则,就是因为其可靠、可以进行验证、并且存在依据。 • 而公允价值日益被强调,是因为报表使用者希望看到与决策更加相关的某个时点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 • 这也是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外,还存在公允价值、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的基础。
三、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 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随意变更,会导致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不可比。
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多选题】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 • A.因减持股份,使原投资比例由90%减少到3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控制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 •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 C.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 D.因追加投资,使原投资比例由50%增加到8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重大影响变为具有控制,故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 【答案】AD
五、实质重于形式 •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实质重于形式具体体现如下: • 融资租赁、收入的确认、关联方的判断、 •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合并报表合并范围、 • 售后回购、售后回租等。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 •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 C.以控股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为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 【答案】ABC
六、重要性 •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 • 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
七、谨慎性 •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应用】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针对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的有( )。 •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 • B.符合条件的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 C.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D.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 • 【答案】BC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核算要求的有(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核算要求的有( )。 • A.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B.到期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经批准以后确认为坏账 •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 D.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 • 【答案】AD
八、及时性 •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满足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更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更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 【答案】AD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 本节包括两个知识点: • 第一会计要素定义、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 第二会计计量属性。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 (一)资产的定义 •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单选题】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答案】D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 A.委托代销商品 • B.委托加工物资 • C.待处理财产损失 •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 【答案】C
固定资产: •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 •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计提的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 •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 •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
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 •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其他资产: • 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账户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账面余额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 交易性金融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 (一)负债的定义 •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