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認識憂鬱症

認識憂鬱症. 奇美醫院張鳳麟醫師. 憂鬱的世界. 恢復中的憂鬱世界. 遠離憂鬱世界. 認識憂鬱症. 一、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包括你的生理、情緒及思考,它會影響你的作息方式、自我感覺、對事情的看法等、、、。憂鬱症不是暫時的情緒低潮,不是可用意志自我調適或解除的狀況,且不會在幾天內自己變好或復原;若沒經過治療,症狀可持續好幾週、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適當的治療能對 80 %的病人有幫助。. 流行病學統計. 最鬱卒的年齡層: >65 歲 15-17 歲 整體憂鬱盛行率: 8.9% 老人憂鬱盛行率: 8.4% 女性高於男性兩倍. 個案介紹.

dais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認識憂鬱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憂鬱症 奇美醫院張鳳麟醫師

  2. 憂鬱的世界

  3. 恢復中的憂鬱世界

  4. 遠離憂鬱世界

  5. 認識憂鬱症 一、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包括你的生理、情緒及思考,它會影響你的作息方式、自我感覺、對事情的看法等、、、。憂鬱症不是暫時的情緒低潮,不是可用意志自我調適或解除的狀況,且不會在幾天內自己變好或復原;若沒經過治療,症狀可持續好幾週、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適當的治療能對80%的病人有幫助。

  6. 流行病學統計 • 最鬱卒的年齡層:>65歲 15-17歲 • 整體憂鬱盛行率:8.9% • 老人憂鬱盛行率:8.4% • 女性高於男性兩倍

  7. 個案介紹 • 60歲傳統農村婦人,原本個性溫順開朗,主持家務有條不紊,積極參與慈濟義工,幫助社區,半年前開始變得不喜歡與人互動,原本的義工變得有一搭沒一搭,家事品質也變的粗糙,思考及動作變慢,有時心不在焉,半夜容易醒來,身體的小毛病不斷出現,食慾也變得不好,看了很多醫師,所有的檢查並無異常發現。

  8. 個案介紹 • 家人認為可能個案有受到驚嚇,或被無形的力量干擾,故求助民俗療法,但情形未見改善。在醫師建議下求助精神科,發現個案已有長達一年的時間有持續憂鬱心情及興趣減少,除了上述的表現,個案有明顯的無望無助感,強烈的負面思考,甚至有自殺的衝動,在排除其他身體疾病及物質濫用的可能性後,診斷為憂鬱症。

  9. 鬱卒是病嗎? • 人皆有喜、怒、哀、樂,適時適度的情緒抒發,是有益健康的,也是正常的。 • 心情不好常常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用以遠離危險,增加緩衝的時間。 • 鬱卒時,我們會想很多事,並藉此反省自我。

  10. 病態性的鬱卒 • 過度的發洩情緒代表正常的情緒調控機制出現缺口,所以一發不可收拾。 • 長期的過度防禦情緒會造成社會功能的影響,甚至成為逃避的最佳利器。 • 反省太多的事,造成鑽牛角尖,反而猶豫不決,失去自信,變成反效果。 • 同時出現許多生理病痛:頭痛、失眠、性功能障礙、噁心、嘔吐、腹瀉、疼痛……

  11. 重度憂鬱症的定義(DSM-IV) • 持續憂鬱心情 • 持續興趣缺缺 • 食慾明顯變化 • 睡眠障礙 • 精神運動遲滯或激躁 • 整日疲累不堪 • 無望無助感 • 注意力不能集中 • 持續想到死亡或自殺

  12. 重度憂鬱症的定義(DSM-IV) • 上述症狀有五種以上,且活躍期達兩週 • 社會職業功能出現障礙 • 排除因物質使用或一般醫學狀況引發 • 排除其他情感性疾患或混合發作 • 非一般傷慟反應

  13. 憂鬱症可能病因 • 腦內血清素濃度降低 • 精神壓力 • 人格特質 • 慢性疾病 • 遺傳因素 • 早年失親 • 其它

  14. 心理會影響身體 • 情緒壓力對骨骼肌的影響: 如緊張性頭痛 • 情緒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如壓力大時,抵抗力較差,比較容易感冒; 婦女長期憂鬱,與罹患乳癌有正相關 • 情緒壓力對賀爾蒙系統的影響: 如壓力大時,月經不順,糖尿病患者血糖比較難控制 • 情緒壓力大時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及一些心身症:如胃潰瘍、偏頭痛、氣喘、蕁痲疹等

  15. 自律神經失調 • 焦慮的症狀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 心悸、呼吸困難、胸部壓迫感、頭暈、口乾舌燥、喉嚨有異物感、腸胃不適(如腹瀉、腹脹、便祕等)、頻尿、冒汗等

  16. 重度憂鬱症的治療 • 藥物治療、心理社會處遇治療、電療 • 抗鬱劑進步很多,三環、四環抗鬱劑(TCA),血清素再吸收阻斷劑(SSRI)血清素副腎上腺素再吸收阻斷劑(SNRI),多巴胺副腎上腺素再吸收阻斷劑(DNRI)等。 • 每種葯都有其作用及副作用

  17. 憂鬱症病程 單次憂鬱症發作 正常情緒 痊癒或改善 憂鬱 (月) 時間

  18. 憂鬱症療程

  19. 憂鬱症的心理治療 • 必須與藥物同時進行 • 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 • 家庭或支持系統的力量

  20. 減壓技巧 • 不恥下問、擅用資源、不要怕求救 • 分析問題、注重現在 • 按部就班、勿一心二用 • 與其口頭抱怨、不如起而力行 • 增加思考性活動、了解自己 • 實事求是、不要等待奇蹟 • 固定自己作息與休閒 • 增加體能及社交活動

  21. 憂鬱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 負向思考---自動的 ---扭曲的 ---無助的 ---似是而非的 ---狹隘的 ---無力的

  22. 想法的調整 • 全有或全無的思考方式—黑白之中,還有許多的灰階可以選擇。 • 否定正面的結果—試著接受別人的安慰,避免批評自己,否定自己。 • 災難化--假定最壞的情況就要發生,事實上此種想法會令人絕望、喪氣。

  23. 想法的調整 • 標籤化--當你犯了錯後,你可能告訴自己「我真是個白癡」。用「我犯了一個錯誤,讓我想想如何改善」來取代負面的自我標籤。 • 個人化與自責--將與自己無關的事件認為與自己有關,要仔細看清楚有那些因素會影響事件成敗,而不是把事情一股腦兒地往自己身上攬。

  24. 憂鬱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 找出負向思考 • 反駁負向思考 • 用行動試驗負向思考

  25. 臨床處置 • 在精神科醫師評估過後,給予個案精神科藥物後,四到六週後,個案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改善,食慾及睡眠改善,仍有容易疲累的情形,但表情較有變化,與家人鄰居的互動增加,正向思考增加,自殺的意念減少。家人及鄰居在個案生病期間不斷給予適度的鼓勵與支持,也更凝聚了大家的感情。

  26. 當我的家人有憂鬱症,該怎麼辦? • 鼓勵家人接受專業醫師治療與建議 • 覺察可能的心理因素,諮詢精神科醫師 • 家庭互動的反省 • 協助增加病人自我的認識 • 鼓勵學習壓力調適的方式 • 放鬆技巧的學習 • 正向的鼓勵取代負向的指責

  27. 我該不該相信病人的話? • 相信病人的經歷及感受 • 給予同理性的支持與關心 • 協助解決病人的困擾 • 包容病人的症狀會有意想不到的治療空間

  28. 病人說要自殺,我該怎麼辦? • 接受病人的心情 • 了解其自殺的動機及計劃 • 評估支持系統 • 評估環境危險性 • 協助接受專業人員處理

  29. 吃藥要吃多久? • 吃藥是為了避免復發 • 因人而異 • 第一次發作單純的憂鬱症—半年 • 第二次發作單純的憂鬱症—2 年 • 第三次發作--終生

  30. 為什麼吃藥都沒有效? • ㄧ般抗憂鬱劑必須使用4-8週才有療效 • 不規則用藥導致血中藥物濃度不穩,失去效果 • 持續借酒澆愁 • 個人體質 • 未配合相關的心理諮商或治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