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875 Views
杜氏利什曼原虫. 疟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 Leishmannia dunovani ). p336. 人体寄生利什曼原虫( Leishmannia ). 杜氏利什曼原虫 ( L. dunovani ). 热带利什曼原虫 ( L. tropica ).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 L. mexicana ). 巴西利什曼原虫 ( L. braziliensis ). 利什曼病.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粘膜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一 . 形态. ★ 1. 无鞭毛体 ( amastigote ).
E N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疟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nia dunovani) p336
人体寄生利什曼原虫( Leishmannia) 杜氏利什曼原虫(L. dunovani) 热带利什曼原虫(L. tropica)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 mexicana) 巴西利什曼原虫(L. braziliensis)
利什曼病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粘膜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一. 形态 ★1.无鞭毛体(amastigote) 利杜体(Lishman-Donovan body) 2. 前鞭毛体(promastigote)
二. 生活史(life cycle) ★特点: 1. 感染期(infective stage) 2. 感染途径:主要经媒介昆虫,偶可经 口腔黏膜、破损皮肤、胎盘、输血 3. 寄生部位:肝、脾、淋巴结、骨髓 的单核巨噬细胞 4. 宿主关系:人— 白蛉— 犬、鼠—
★三. 致病 1. 机理 WBC 抵抗力 脾肿大 脾功亢进 全血 血小板 出血 RBC 贫血 单核- 巨噬细胞破裂 增生 Ⅱ型变态反应 利杜体大量繁殖 淋巴结肿大 肝肿大 肝功受损 白蛋白 白/球 蛋白 倒置 浆细胞 球蛋白 免疫复合 Ⅲ型变 肾功 白蛋白 物沉积 态反应 受损 排出
2.临床表现 ⑴内脏型利什曼病 (黑热病kala-azar) ⑵特殊类型黑热病: ①皮肤型黑热病 ②淋巴结型黑热病 ③皮肤利什曼病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⑴骨髓、淋巴结穿刺检查: ①涂片法:查? ②动物接种法:查? ③培养法:NNN培养基,查? ⑵皮肤活组织检查:查? 2. 免疫学诊断
五. 流行 1. 分布 2. 流行病学类型
六. 防治 1. 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 药物:葡萄糖酸锑钠、斯锑黑克 手术:脾切除 2. 防蛉灭蛉 3. 消灭病犬
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 parasite p329
人体寄生疟原虫 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疟疾(malaria)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pv) 间日疟 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 , pm) 三日疟 卵形疟原虫(P. ovale , po) 卵形疟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 pf) 恶性疟
一. 形态 ★1. 薄血膜上 pv的形态 ⑴环状体(ring form) ⑵大滋养体(big trophozoite) ⑶裂殖体(schizont) ⑷配子体(gametocyte) ●pv所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 ⑴细胞胀大 ⑵细胞色变浅 ⑶胞质中出现鲜红色的薛氏点
★2. 薄血膜上pf 的形态 ⑴ 环状体(ring form) ⑵配子体(gametocyte) 二.生活史(life cycle) ★ 1. 基本发育过程(以pv为例)
人体 蚊体 肝细胞红细胞 唾腺 ( 红外期) 速发型 囊合子 子孢子 裂殖体 裂殖子 环状体 孢子增殖 红外期裂体增殖 休眠子 裂殖子 大滋养体 迟发型 红内期 裂体增殖 动合子 裂殖体 雌配子 雌配子体 合子 配子体形成 配子生殖 雄配子 雄配子体
★2. 特点 ⑴感染期 ⑵感染途径:主要经? 也可经输血感染 ⑶需要两个宿主:人— 蚊—
⑷在人体的两种细胞内寄生 肝细胞: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红细胞: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配子体形成 ⑸两种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孢子增殖(蚊) 裂体增殖(人)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蚊) 配子体形成(人)
●3.三种疟原虫生活史的比较 Pv PfPm 红外期 发育时间 8天(速发型 ) 6天 12.5天 数月(迟发型) 无 无 红内期 48h 36~48h 72h 发育时间 红内期 外周血 环状体及成熟配子 外周血 发育场所体在外周血液,其 余各期在皮下脂肪 及内脏毛细血管 R-G出现 2~5天 7~11天 10~14天 间隔时间
★三.致病 1.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经蚊虫叮咬:潜伏期=红外期+几个红内期 经输血感染:潜伏期=几个红内期
★2. 疟疾发作 ★⑴疟疾发作(paroxysm): 由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所引起的周期 性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过程。 ⑵条件:发热阈值 ⑶机理 红内期 裂殖子 WBC内源性热原质 裂殖体 代谢产物 入血吞噬细胞 下丘脑 疟疾 胀破RBC碎片 体温调 发作 RBC变性血红Pr 残余代谢产物 节中枢
⑷典型症状 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退热 发作周期 间日疟 h 恶性疟 h 三日疟 h
★3.疟疾再燃与疟疾复发 ★ 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 疟疾初发停止后由于残存的红内期疟原 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增殖所引起的 疟疾再次发作。
★疟疾复发(relapse): 疟疾初发停止后血内疟原虫已被完全消 灭,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发育的 休眠子结束休眠,发育为红外期裂殖子 并侵入红细胞进行裂体繁殖,所引起的 疟疾再次发作称疟疾复发。 间日疟? 恶性疟及三日疟?
4.贫血( animia) ★机理 ⑴红内期疟原虫直接破坏所寄生的RBC Pv— 幼稚红细胞 , Pm—衰老红细胞 Pf— 无选择性 ⑵脾功亢进,吞噬大量正常及受染RBC ⑶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RBC 生成 ⑷ 免疫病理:自身抗体形成及Ⅱ型变态反 应导致RBC溶解破坏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5. 脾肿大:热带巨脾综合征 6.凶险性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 脑型、超高热型、厥冷型、胃肠型、 重度贫血、肾功衰竭型、 水电解质失衡型 7. 疟性肾病:Ⅲ型变态反应
四. 免疫 • 先天性免疫:Duffy阴性血型—pv • 镰状红细胞贫血或RBC缺乏G6PD • 患者—pf不易感 2. 获得性免疫 ⑴疟原虫抗原 具有种/期/株特异性 ⑵体液免疫 I gG,IgM,IgA ⑶细胞介导免疫 ⑷带虫免疫及免疫逃避
★带虫免疫:感染原虫(疟原虫)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可抗重复感染,并使体内的原虫处于低水平,但原虫未被完全消灭;一旦用药物杀死体内残存的原虫,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带虫免疫:感染原虫(疟原虫)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可抗重复感染,并使体内的原虫处于低水平,但原虫未被完全消灭;一旦用药物杀死体内残存的原虫,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免疫逃避 抗重复感染 疟原虫 特异性免疫力 低水平原虫
五. 实验诊断 • 病原学诊断: • 外周血涂片,瑞氏/吉氏染色 ●采血时间: 间日疟、三日疟— 发作后数小时~十余小时 恶性疟—发作开始时。为什么? 2. 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3. 病史及流行病学史
六. 流行 1. 分布 2. 流行环节 ●⑴传染源:外周血有配子体的人 ●⑵传播媒介:平原地区—中华按蚊 山区及丘陵地区—嗜人按蚊、微小按蚊 海南岛——大劣按蚊 ⑶易感人群
3. 影响因素 ⑴自然因素 ⑵社会因素 七. 防治 原则:以预防为主,采取治疗传染源 和灭蚊的综合措施的控制策略
★⒈ 控制传染源 药物治疗 ⑴间日疟:氯喹+伯喹(伯氨喹啉) ⑵恶性疟:氯喹 ⑶抗氯喹恶性疟:咯萘啶、 青蒿素、青蒿酯、蒿甲醚 ⒉消灭传播媒介:防蚊灭蚊 ⒊保护易感人群: 乙胺嘧啶+磺胺多辛
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 内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基体 动基体 寄生于白蛉体内和 培养基的前鞭毛体 鞭毛 核
侏儒型黑热病 患者女,26岁,肝脾肿大,腹水,身高120cm,体重32kg,肝季肋下8cm,剑突下12cm,脾大平脐,质硬。白细胞2.2x109/L, 骨髓片查见利杜体
皮肤型黑热病 内脏型合并皮肤黑热病
PV环状体 核 细胞质 环占红细胞直径的1/3,红细胞无反应
PV大滋养体(big trophozoite) 薛氏点 细胞质 核 疟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