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07 Views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 1898 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 1999 年 4 月 28 日,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 3 个博士学位点、 25 个硕士学位点及 10 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11 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并建有 1 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 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各类在校学生 3 万余人。
E N D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1999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 •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3个博士学位点、25个硕士学位点及1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1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并建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 • 学校现有在职职工24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颇具影响的学者、专家。
一、2004年完成的科研指标 科研到帐经费:7512万元; 省部级科技鉴定:18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12项; 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专利: 申报专利52项, 授权专利12项; SCI、EI、ISTP收录论文109篇。 二、科研经费逐年增长 单位:万元 (2005年为计划)
高温陶瓷与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实验室依托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点,是原冶金部及湖北省重点学科,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楚天学者”计划首批设点学科。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以耐火材料为研究方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研究冶炼新技术用耐火材料、高技术陶瓷与耐火材料、耐火材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实验室利用材料学及其它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结合我国耐火材料原料的资源优势,进行新型、长寿、高效、功能化材料和高温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进五年,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九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省部级七项,出版专著十余部。 实验室在编人员34人,其中研究人员19人,首席教授、博导2人,教授7人,副教授10人,10人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合理的科研梯队。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当今材料科学领域先进的大型仪器和设备。
湖北省钢铁冶金重点实验室 有四个有特色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1.冶金过程数学模型及计算机应用; 2.洁净钢冶炼理论与工艺; 3.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冶金; 4.金属材料的特殊制备工艺。 近几年来完成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及其它奖励30多项,发明专利10项,向社会转让技术成果25项,获得经济效益2亿元。
湖北省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绿色设计与制造、冶金设备与故障诊断、机电液系统及其控制、复杂流体动力模型与动态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 近几年承担完成的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5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奖13项,省鉴定成果奖8项。培养研究生130余人。特别在重型冶金设备的机电液耦合系统研究方面,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研究成果产业化水平较高。 2004年为武钢热轧厂承担的4号加热炉改造项目和轧制线加装保温罩项目解决了现场重大技术难题。为武钢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校级重点科研基地——煤焦及其化学产品深加工校级重点科研基地——煤焦及其化学产品深加工 本实验室所依托的学科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化学工程类、环境工程类和材料工程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正在申报博士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本实验室在炼焦用煤质量评价、优化配煤、改善焦炭质量和焦化副产品深加工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实现了研究成果产业化,在湖北、山西、云南、四川等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焦炉夜景 煤气净化装置
科技成果一、板带静电涂油机开研制 • 板带静电涂油机是集机电液及高压静电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将防锈介质雾化并吸附于金属表面形成一匀薄的油膜,以防止板带材表面生锈。静电涂油机具有涂油质量好、省油、工作可靠、维护费用少、不污染环境、经济效益高等明显的优点。目前已研制出70多台,分别安装于武钢、鞍钢、本钢、攀钢、宝钢等大中型钢铁企业,年经济效益过亿元。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成果二、硫酸渣分选提纯研究及工业应用 硫酸渣分选现场 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利用硫酸渣,使其资源化,本项目自主研究开发的由单一超极限(h/D)螺旋溜槽构成的一粗二精一扫的硫酸渣分选新工艺,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所获产品指标稳定先进,易于实施,不产生二次污染(实现无尾生产)。 该项技术于2001年投入工业应用以来,业已在全国8省市16家厂家投入工业运行。累计处理硫酸渣原渣155.3万吨,共创利税1.46亿元,总产值达2.19亿元。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200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成果三、ZHA、B型系列平板振动夯 ZHA、B型系列平板振动夯是我校在设计高炉用可逆式夯实机(荣获国家四等发明奖)、ZH-81型可逆式夯实机之后,新设计的成果。 ZHA、B型系列平板振动夯2001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专 利 号:ZL94211470.1;ZL 00229572.5 科技成果四、挖掘机全数字化电气控制系统 该系统在挖掘机上应用全数字化直流驱动装置取代交流原动机--直流发电机组,用控制算法软件取代原有的硬件控制设备,改善了电气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现场的作业环境。可广泛用于露天煤矿、铁矿、有色矿等4M³、8M³、 10M³、 23M³ 电铲改造、制造。 该系统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成果五、节能型网状陶瓷蓄热式烘烤器 此网状陶瓷蓄热体已用于节能型网状陶瓷蓄热式烘烤器,用此开发的节能型网状陶瓷蓄热式烘烤器,广泛用于钢包、铁水包的烘烤。己在武钢、太钢、鄂钢、安钢、柳钢等单位的钢包或铁水包烘烤使用,节能和使用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科技成果六、电焊自动防护面罩 电焊自动防护面罩为高科技产品,是国家经贸委资助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工作原理是:当焊条接触焊件时,立即有电流通过,利用此电流产生高频电磁波,装于面罩上的电磁波接受器(传感器)将使传动装置启动,使液晶防护镜片变色。整个过程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完成。 专 利 号:ZL00229026.X
电凝聚集成生活供水便携设备 长寿命连铸中间包涂料 连铸中间包挡渣墙 中间包永久层浇注料 免烘烤铁钩捣打料 长寿命新型AL2O3-SiC-C铁沟浇注料 自蔓延转炉快速烧结镁质投补料 高纯铝镁系统浇注 铝-镁-铬钢 包渣线浇注料 各类低档铝镁浇注料 RH浸渍管浇注料 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旋转机械齿轮、轴承故障诊断系统 起重机车轮运行纠偏系统 煤气鼓风机变频及PLC自动化系统 中板精整线控制软件研制 定氧加铝模型自动控制 龙门刨床全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 计量自动处理网络系统 工程监理网络处理软件系统 混凝土浇筑仓面记录仪 卷鼓式废气抽排装置 新型薄壁钢制高杆插接长度与 杆顶位移的研究 部分成果目录 欢迎校企合作 实现共赢 联系方式:邮编430081 电话:027-68862412 传真:027-6886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