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TCP/IP 基本原理 第三章 网络互连层

TCP/IP 基本原理 第三章 网络互连层. 本章学习要求 : 掌握: IP v4 、 ICMP 、 IPv6 协议原理及报文格式 掌握:路由器工作原理 掌握: IP 地址分类、掩码、子网与超网、 CIDR 概念 掌握:路由表的构造及各项意义 了解: ICMP 的功能. 3.1 Internet 层的任务与功能. 任务: Internet 层负责在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间传输数据。发送方主机从高层接收数据,然后递交给网络接口层传输到远方节点;接收方节点从网络接口层接收数据,然后递交给高层。 功能: 选定恰当的路由,将数据传到目的节点。

dami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TCP/IP 基本原理 第三章 网络互连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TCP/IP基本原理第三章 网络互连层

  2. 本章学习要求: • 掌握:IPv4、ICMP、IPv6协议原理及报文格式 • 掌握:路由器工作原理 • 掌握:IP地址分类、掩码、子网与超网、CIDR概念 • 掌握:路由表的构造及各项意义 • 了解:ICMP的功能

  3. 3.1 Internet层的任务与功能 • 任务:Internet层负责在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间传输数据。发送方主机从高层接收数据,然后递交给网络接口层传输到远方节点;接收方节点从网络接口层接收数据,然后递交给高层。 • 功能: • 选定恰当的路由,将数据传到目的节点。 • 处理传输中出现的错误和分段,并负责分段后的重组。 • 涉及的协议:工作在该层的协议有Internet协议(IP)、Internet报文控制协议(ICMP)和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本章只介绍前两个常用协议。

  4. 因特网的通信工作方式 传输层从上层应用程序获取数据流并其分成最大长度为64KB的数据报。每个数据报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同构或者异构网络的传输,其间可能会被分为更小的分段。当所有的分段都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由Internet层把它们重组为原来的数据报。数据报完整地传到传输层后,被插入传输层进程的输入流中。 所以在Internet层,因特网可以被看作一组相互连接的子网或自治系统。将因特网连接在一起的是网络互连协议(IP)。IP服务是不可靠的,即它不能保证数据无差错地到达目的端,也不保证顺序到达,由传输层负责恢复各种可能的错误。

  5. ARP协议位于哪一层? • ARP协议被描述成Internet层的协议。但实际上,ARP协议横跨网络接口层和Internet层。ARP协议使用广播机制找到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因为大多数路由器并不转发广播分组,所以ARP协议的作用仅限于本地网段。

  6. 3.2 Internet协议(IPv4) 3.2.1 引言 • IP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 • 该协议族中所有的其它协议,如TCP、UDP、ICMP和IGMP的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 • 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使得各种各样的物理网络只要能够提供数据报传输,就能够互联。这是因特网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的主要原因。

  7. IP提供的三个重要定义 • 定义了在整个TCP/IP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所用的基本单元,因此规定了互联网上传输数据的确切格式; • 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在网状通路中选择一条传递数据的路径; • 包括一组不可靠分组投递思想的规则,这些规则指明了主机和路由器应该如何如何处理分组、如何发出错误信息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放弃分组。

  8. 3.2.2 IP地址 • IP地址: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唯一的32比特长的地址。IP地址的寻址过程是这样的: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net-id把网络找到,再按主机号host-id把主机找到。IP地址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 • 表示方式:一般常用32bit的IP地址中的每8 个比特的等效十进制表示IP地址,产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即点分十进制数。地址127.11.3.30 表示地址: 10000000 00001011 00000011 00011110。

  9. 地址分类: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常用的A类、B类和C类地址都由两个字段组成,即:网络号字段net-id。A类、B类和C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分别为1,2和3字节长,在网络号字段的最前面有1~3bit的类别比特,其数值规定为0、10和110。主机号字段host-id。A类、B类和C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分别为3,2和1字节长。D类地址是多播地址,E类地址预留。地址分类: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常用的A类、B类和C类地址都由两个字段组成,即:网络号字段net-id。A类、B类和C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分别为1,2和3字节长,在网络号字段的最前面有1~3bit的类别比特,其数值规定为0、10和110。主机号字段host-id。A类、B类和C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分别为3,2和1字节长。D类地址是多播地址,E类地址预留。

  10. IP地址分类方法

  11. A类地址最高位为0,其后是7位网络号,24位主机号,A类地址有126个网络,用于少数主机数量众多的大型网,主机数量可达224-2=16777214。A类地址最高位为0,其后是7位网络号,24位主机号,A类地址有126个网络,用于少数主机数量众多的大型网,主机数量可达224-2=16777214。 • B类地址最高2位为10,其后是14位网络号,16位主机号,B类地址有16384个网络,用于中等规模网网络,主机数量可达216-2=65534。 • B类地址最高3位为110,其后是21位网络号,8位主机号,C类地址有2097152个网络,用于小型网网络,主机数量可达28-2=254。 • D类地址最高4位为1110,为组播地址。它用一个地址代表一组主机。主机组是由0个或多个用同一D类IP目的地址表示的主机集合。

  12. IPv4 地址指标

  13. 特殊的IP地址

  14. 内联网络的IP地址 • 企业联网所使用的IP地址必须经过专门申请才能获得,不能随意使用。如果企业局域网不与外部网络连通,可使用内联网的专用IP地址。它们是: • 10.0.0.0~10.255.255.255 (1个A类地址) • 172.16.0.0~172.31.255.255 ( 16个B类地址) • 192.168.0.0~192.168.255.255 (256个C类地址)

  15. 3.2.3 子网与子网掩码 • 子网(subnet):IP地址的实际应用中,一个A类网可以有16777214台主机,一个B类网可以有65534台主机,一个C类网可以有254台。事实上,很少碰上这么大的 网, 可以对它们进一步分层,将 一个网络分成多个小的子网。可 以将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的高几 位拿出来作为子网地址。这样可 以充分利用紧缺的IP地址资源。 我们以一个C类网为例来进行子 网划分:

  16. 子网划分实例:设企业经申请获得一个C类网IP地址:210.8.2.0,但企业建有两个网络LAN A、LAN B,经路由器互联为一体。且A网联有10台主机,B网联有8台主机。 我们可以将IP地址主机号的高2位作为子网号:A网的子网号为01,B网的子网号为10。则A、B网络的网络号为:

  17.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 子网掩码的作用: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由于参与了子网的划分与主机IP地址的配置,他会知道网内任何一台主机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比如说,上例中子网A中1#主机的IP地址为:210.8.2.65,用二进制数字表示为: 因而网管员知道实际的网络号为26位,实际的主机号为6位。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并不知道网管员是如何划分子网的。这就要依靠每个网络的子网掩码。通过子网掩码与一个IP地址的“逻辑与”,计算机就可以将一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分别提取出来,从而判断该IP地址所在的网络是本地子网还是外部子网。

  18. 子网掩码的构成: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数字,形式上也是点分十进制数,与IP地址一样。构成方法是:对于一个网络来说,我们将该网个主机的IP地址中实际网络地址比特用“1”填写,而实际主机地址比特用“0”填写,所得的32位二进制数就是子网掩码。仍然以上例来说明:子网掩码的构成: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数字,形式上也是点分十进制数,与IP地址一样。构成方法是:对于一个网络来说,我们将该网个主机的IP地址中实际网络地址比特用“1”填写,而实际主机地址比特用“0”填写,所得的32位二进制数就是子网掩码。仍然以上例来说明: IP地址:11010010 00001000 00000010 10000001 AND 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子网地址: 11010010 00001000 00000010 10000000 • 如何使用子网掩码:将本网络的掩码与IP地址作一个逻辑说与的操作,就将IP地址的网络地址提取了出来,从而判断该主机是否位于本地子网;将掩码的反码与IP地址作一个逻辑于操作,可以将主机IP号中的主机地址提取出来。

  19. 标准网络的掩码:如果网络没有作进一步的子网划分,是标准的A类或B类或C类网,则其子网掩码就非常容易构造:标准网络的掩码:如果网络没有作进一步的子网划分,是标准的A类或B类或C类网,则其子网掩码就非常容易构造:

  20. 子网掩码的作用:确定目的主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子网掩码的作用:确定目的主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 • 主机中的IP逻辑遵循以下准则: • 如果目的主机是本地的,在ARP协议的配合下传输分组; • 如果目的主机是远程的,在ARP的配合下将分组传给默认网关; • 如果分组是发给远程主机,但是未配置默认网关,就要丢弃该分组。

  21. IP主机将分组传递给本地目的主机的步骤 • 分组由更高层的协议传递给IP协议,其中包含着目的主机IP地址。IP协议比较目的主机和本地主机的网络ID,确定它们的数值是相同的。 • 由于目的主机网络ID与本地主机的网络ID相同,该分组是发送给本地网络中的一台主机的。 • 使用ARP广播机制从目的主机处获得它的以太网地址。 • 分组传递给数据链路层,以传递给目的主机。

  22. IP主机将分组传递给远程主机的步骤 • 分组由更高层的协议传递给IP协议,其中包含着目的主机IP地址。IP协议比较目的主机和本地主机的网络ID,确定它们的数值是不同的。 • 由于目的主机网络ID与本地主机网络的ID不同,该分组是发送给远程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 IP协议检查路由表中的表项,而没有发现任何相关内容,所以要用到默认路由。 • 使用ARP广播机制与本地主机的默认网关交换IP和以太网地址信息。默认网关是在默认路由表中查出的。 • 使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将分组传递给默认网关,从那里分组进人路由器网络。 • 路由器网络完成分组的传递。最后一个路由器拥有一条抵达目的主机的本地路由,可使用ARP协议把分组传递给目的主机。

  23. 子网划分的规律 假设将一个网络的主机号拿出n位作为子网号。则: • 可将原来的网络划分为2n个子网; • 在使用连续子网掩码时,如果n<8,子网地址部分对应的掩码为十进制数28-28-n; • 每一个子网的子网地址字节都能够被28-n整除。

  24. 3.2.4 超网与CIDR • 超网(supernet):将多个小的网络地址合并为一个大的网络地址。超网同样采用掩码方式来识别,不过是将部分网络号的最低几位用作主机号。 • 超网实例:某大学的IP地址范围是由16个C类地址聚集而成:IP地址范围:210.8.96.1~210.8.111.254,将它们的IP地址中的网络号的低4位作为主机号,就形成了一个超网: IP地址范围:210.8.96.1~210.8.111.254 超 网 掩 码:255.255.240.0 (将网络号的低4位作为主机号) 广 播 地 址:210.8.111.255 这样,原本不在同一个网络,分散在16个网络中的地址,就归纳在了同一个超网中了。

  25. 子网编址的发明,节省了大量闲置的IP地址空间。子网编址的发明,节省了大量闲置的IP地址空间。 • 超网编址的出现,解决了大、中型网络紧缺的矛盾。

  26. 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 CIDR产生的原因: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世界上网络的安装量迅猛增加,使得边缘路由器的路由表中表项暴涨,严重降低路由器的工作效率。 在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中,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选择) 是一个较好的可行办法。它使得路由表的项目可以大大减少,提高路由器工作效率。 • CIDR原理: CIDR是一种IP编址方案,它是在分类(A、B、C、D、E类)编址方案以后开发出来的。CIDR编址仍使用传统的点分十进制数来表示IP地址,但后面紧接一个斜线和数字,来规定IP地址中网络号的位数。比如: 192.168.3.15/26 202.10.68.52/19 斜线后面的数字表示IP地址的网络号使用的位数。

  27. CIDR的优点:按照CIDR策略,将C类地址划分成16个区,每个区有232-3/16=225,约3200万个地址,也将世界划分成4个区,每个区分配一块连续的C类地址,见下表:CIDR的优点:按照CIDR策略,将C类地址划分成16个区,每个区有232-3/16=225,约3200万个地址,也将世界划分成4个区,每个区分配一块连续的C类地址,见下表: 好处很明显。比如,亚洲以外的路由器发送目的地为202.xxx.yyy.zzz或203.xxx.yyy.zzz,只需要将它送到亚洲网关路由器就可以了。边缘路由器的路由表长度大大减短。路由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8. CIDR实例: 设南京大学的IP地址范围为:202.24.0.0~202.24.7.255,掩码为255.255.248.0;北京大学的IP地址范围为:202.24.16.0 ~ 202.24.31.255,掩码为255.255.240.0;兰州大学的IP地址范围为202.24.8.0~202.24.11.25,掩码为255.255.252.0。于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内的路由器的路由选择表都增加了3个表项,每个表项包括1个分配的最低地址号(也称基地址),和1个掩码,列表于下: 设一个分组到达此路由器,其目的地址为202.24.17.4,协议首先将它与南京大学的掩码做“与”操作,结果与南京大学的基地址不匹配,接着再与北京大学的掩码做“与”操作,结果与北京大学的基地址匹配,说明该分组应该发送到北京大学的路由器。采用CIDR,原来的A、B、C、D、E类网络分类已无必要,所以叫“无类域间路由选择。

  29. 3.3 IP数据报 • IP的主要功能是在互联网上将数据以数据报的形式从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 • 中间可能要穿越若干个物理网络。在不同的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来传递。

  30. 3.3.1 IP数据报格式

  31. IP数据报头各字段意义 • 版本(4位):本数据报所属的IP版本号,对于IP v4,此字段值为4。 • 报头长度(4位):本数据报头(包括选项)的长度,长度以32比特为单位。 • 服务类型(8位):3位优先权,4位TOS(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费用,全0为一般服务),1位未用但必须置0。 • 总长度(16位):数据报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最大为65535字节,但它在传送时可能会对它分片,而主机也会对数据报长度加以限制。 • 标识(16位):唯一地标识每一个数据报,主机每发一个数据报,该值加1。 • DF(1位):=1,表示数据报禁止分片。 • MF(1位):=1,表示不是最后一个分片;=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 • 分片偏移(13位):分片在原始报文中的偏移量

  32. 生存时间(Time to Live,8位):数据报可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每经过一台路由器,该值减1,当该值为0时,数据报被丢弃。 • 协议(8位):指明接收数据报数据部分的上层协议。 • 报头检验和(16位):根据报头计算的检验和,不对数据部分作检验。 • 源IP地址(32位):数据报源主机IP地址。 • 目的IP地址(32位):数据报目的主机IP地址。 • 选项的组成:选项码、长度、数据项 • 选项码 • 自由源路径 • 严格源路径 • 记录路径 • Internet时戳 • 选项表结束

  33. 数据报头的C描述 struct iphdr { BYTE versionihl; BYTE tos; WORD tot_len; WORD id; WORD frag_off; BYTE ttl; BYTE protocol; WORD check; DWORD saddr; DWORD daddr; /* Put options here. */ };

  34. 3.3.2 报头校验方法 • IP 协议校验编码:设校验和初值为0,然后对数据每16位求异或,结果取反,便得校验和。 • IP协议校验解码:校验时将数据(含校验和)按同样的算法求和,结果为0则数据正确,不为0表示通讯出错,需要丢弃该数据包。

  35. IP校验和编码与解码程序 typedef unsigned int _u16; typedef unsigned long _u32; _u16 checksum( _u16 xdata *dp, _u16 length) { _u32 sum = 0; _u16 len = length >> 1; while(len-- > 0) sum += *dp++; if (length & 1) sum += (*dp & 0xFF00); sum = (sum >> 16) + (sum & 0xFFFF); sum += (sum >> 16); len = sum & 0xFFFF; return (~len); } 所有TCP/IP协议校验和计算和数据包的校验均由上面的子程序完成。不过要注意的是TCP和UDP的校验需要加上伪头标,不然得不到正确的结果,伪头标违背了协议的分层原则,但这种违背是出于实际需要的,也正体现了TCP/IP协议设计的灵活性

  36. 3.3.3 分片与重组 • IP分片(Fragmentation):IP数据报封装在帧中传输时,大小超过节点路由器最大传输单位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时,需要将数据帧划分成更小的分片才能通该过路由器传输到下一节点。比如,在以太网(Ethernet)环境中可传输最大IP报文大小(MTU)为1518字节。如果要传输的报文大小超过1518字节,则需要分片之后进行传输。 • 分片影响的报头字段:包括MF标志、分片位移、报头长、总长度及报头校验和。个分片报头的这些字段要重新计算,其他字段从原报头复制即可。分片后的数据报在转发过程中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片段。

  37. 数据报分片示意图 路由器在对数据报分片时,把报头中的大部分字段都拷贝到每个分片的报头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目的主机知道每个到达的数据片段属于哪个数据报。目的主机通过片段的片段的标识字段、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来识别数据报。数据报分片示意图 路由器在对数据报分片时,把报头中的大部分字段都拷贝到每个分片的报头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目的主机知道每个到达的数据片段属于哪个数据报。目的主机通过片段的片段的标识字段、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来识别数据报。

  38. 重组:数据报的重组有两种方法:一是在通过一个网络后就将分片的数据报重组,二是在到达目的主机后重组。IP重组采用的后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允许对每一数据片段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而且不要求路由器存储和重组分片。重组:数据报的重组有两种方法:一是在通过一个网络后就将分片的数据报重组,二是在到达目的主机后重组。IP重组采用的后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允许对每一数据片段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而且不要求路由器存储和重组分片。 • 数据报头中的标识、标志和分片位移字段用做控制分片和重组。 • 目的主机要缓存数据片段,等分片到齐后进行重组。如果某些片段在传输中丢失,协议规定了缓存片段的最长时间,它从数据报最先到达的分片开始计时,若逾期分片未到齐,则丢弃已经到达的分片。

  39. 3.3.4 IP数据报选项 • 选项字段主要用于网络测试和调试。IP选项字段的长度是可变的,长度依赖于所选的项。选项有两种格式: • 1: 单独一个选项码字节 • 2: 一个选项码字节,一个选项长度字节和实际选项数据字节 • 选项码的构成: • 拷贝标志:控制路由器分片时对选项的处理:置1,说明该选项应该拷贝到所有片段中去;若置0,则只拷贝到第一个片段中去。 • 选项类和选项号指明选项的类型,并给定该类中的一个特殊选项。下表显示了选项类如何分配。

  40. 3.4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3.4.1 直接传送与间接传送 • 路由(Routing):是指选择一条路径发送分组的过程。路由器(Router)则是指做这种工作的计算机。 • 直接传送(direct delivery):指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数据报从一台计算机直接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仅当两台计算机同时连到同一底层物理传输系统(例如以太网)时,才能进行直接传送。 • 直接传送方法:直接传送不设计路由器。发送方将IP数据报封装在物理帧中,将目的IP地址和一个物理硬件地址绑定在一起,然后将产生的帧直接传送到目的站点。 • 判断两台计算机位于同一物理网的方法: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如果两台计算机的网络地址相同,就认为它们位于同一个物理网络中。

  41. 间接传送(indirect delivery):当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底层物理网时,数据报必须经过路由器转发,才能传送到目的计算机上。 • 间接传送方法:发方计算机通过网络将数据报封装成帧直接传送到直连的路由器,该路由器接到该帧后从中取出数据报,在通往目的主机的路径上选择下一个路由器,然后又封装成帧通过下一个物理网络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如此接力转发到与目的网络相连的最后一个路由器,由它将数据报在目的网络中直接传送到目的主机。

  42. 3.4.2 IP路由表 • 每台主机或路由器上都有一张路由表,该表存储各个目的站点以及如何到达目的站点的信息。主机或路由器根据自己的路由表转发数据报。 • IP路由表包含多个(N,R)信息对,其中N是目的网络的IP地址,R是到目的网络N的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由于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只指定了到达目的网络的路径上的一步,因而它并不知道到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 在路由器M的路由表中列出的所有路由器都必须在与M直接相连的网络上。当数据报准备离开M时,协议找到目的IP地址,并抽取出其中的网络号,然后根据路由表选取一个可以之间到达的路由器将报文转发过去。

  43. 网络 10.0.0.0 网络 40.0.0.0 10.0.0.5 ← 30.0.0.7 → 网络 20.0.0.0 网络 30.0.0.0 Q R S ↑ 20.0.0.5 ↑ 20.0.0.6 ↑ 30.0.0.6 ↑ 30.0.0.7

  44. 3.4.3 IP路由算法 从数据报中抽取目的IP地址D,计算出它的网络地址N IF (N与任何直连网络地址匹配) {找到D的物理地址,封装成帧,从该网直接传送数据报到D}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了一个到D的路由) {将数据报转发到指定的下一个路由器}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了一个到N的路由) {将数据报转发到指定的下一个路由器} ELSE IF (表中包含了一个默认路由) {将数据报转发到默认的路由器} ELSE {宣布出错} ENDIF

  45. 目的主机收到IP数据报后,判断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相符,若一致,则接收下来并传给高层软件处理;若不匹配,就丢弃该错投的数据报。目的主机收到IP数据报后,判断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相符,若一致,则接收下来并传给高层软件处理;若不匹配,就丢弃该错投的数据报。 • 路由器收到数据报后,要判断它的目的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若一致,则交给路由器的高层协议处理,若不匹配,则要根据路由表继续转发该数据报。

  46. 3.4.4 如何阅读路由表 某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 ============================================================== Network Destination Netmask Gateway Interface Metric 0.0.0.0 0.0.0.0 192.168.123.254 192.168.123.68 1 缺省路由 127.0.0.0 255.0.0.0 127.0.0.1 127.0.0.1 1 本地环路 192.168.123.0 255.255.255.0 192.168.123.68 192.168.123.68 1 直连网络 192.168.123.68 255.255.255.255 127.0.0.1 127.0.0.1 1 给自己的 192.168.123.255 255.255.255.255 192.168.123.68 192.168.123.68 1 本地广播 224.0.0.0 224.0.0.0 192.168.123.68 192.168.123.68 1 组播 255.255.255.255 255.255.255.255 192.168.123.68 192.168.123.68 1 全局广播 ============================================================= 原理:通过目标IP地址和网络掩码,可计算出目标的网络号。如果求出的网络号与表中的网络目标IP一致,就找到了一条路由。然后通过表中同一记录指定的路由器接口(Interface)地址将数据发送到Gateway字段列出的地址上去。 路由表是倒着读的(由底往上)。

  47. 其中 • Network destination:目的网段 • mask:子网掩码 • interface:到达该目的地的本路由器的出口ip • gateway:下一跳路由器入口的IP,路由器通过interface和gateway定义到下一个路由器的链路,通常情况下,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一网段。 • metric:跳数,该条路由记录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多条到达相同目的地的路由记录,路由器会采用metric值小的那条路由。 • 第一条:缺省路由。当一个数据包的目的网段不在路由表记录中,路由器把数据包发送到那里。缺省路由的网关是由连接的default gateway决定的。该路由记录的意思是:当收到数据包的目的网段不在路由记录中,将该数据包通过192.168.123.68接口发送到192.168.123.254路由器。这样数据包就可以交付给下一个路由器处理。该路由记录的跳数 为1 。

  48. 第二条 :本地环路:127.0.0.0这个网段内所有地址都指向自己机器,如果收到这样一个数据,应该发向本机。该路由记录的跳数1。 • 第三条:直联网段的路由记录:当路由器收到发往直联网段的数据包时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路由记录的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一个。当收到一个数据包的目的网段是192.168.123.0时,将该数据包通过192.168.123.68这个接口直接发送出去,因为这个端口直接连接着192.168.123.0这个网段。该路由记录的跳数 1 。 • 第四条:本地主机路由:当路由器收到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包时将如何处理。当收到一个数据包的目的网段是192.168.123.68时,将该数据包收下,因为这个数据包是发送给路由器自己的,该路由记录的跳数 1 。 • 第五条 :本地广播路由:当路由器收到发送给直联网段的本地广播时如何处理。当收到广播数据包的目的网段是192.168.123.255时,将该数据从192.168.123.68接口以广播的形势发送出去,该路由记录的跳数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