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294 Views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 一、 综合法总指数 的编制. 二、 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综合指数. 它是将两个不同时期的不能同度量的指标数 值通过同度量因素过渡到能够同度量的总量指 标,然后进行对比计算所得的相对数. 一、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 一 ) 综合指数的涵义. 同度量因素. 它是指把一个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因素指标过 渡到另一能够相加和对比的总量指标的因素指标. 一、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 二 )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1 . 正确选择同度量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因素指标过渡到能够相加和对比的总量指标。.
E N D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综合指数 它是将两个不同时期的不能同度量的指标数 值通过同度量因素过渡到能够同度量的总量指 标,然后进行对比计算所得的相对数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的涵义
同度量因素 它是指把一个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因素指标过 渡到另一能够相加和对比的总量指标的因素指标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1.正确选择同度量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因素指标过渡到能够相加和对比的总量指标。
权数的作用 同度量的作用 2 起着权衡各个不同变量值在现象总体总变动中 的作用 1 作为一种媒介,同度量因素能使原来不能直接 相加和对比的因素指标过渡到能够直接相和加对比 的现象总量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3)同度量因素的确定 同度量因素不是任意确定的,而是根据被研究现象总体内部的经济联系来确定的。 这些关系式的右边都是可以同度的总量指标,而左边的两个指标都是影响右边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指标,并且一个是数量指标,另一个必定是质量指标,它们之间不能直接相加但可以互为同度量因素。没有内在经济联系的指标是不能互为同度量因素的。
公式中, 与 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分别代表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额。 的含义是假若物价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报告期实现的销售额。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即: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2.确定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 (1)现以商品销售量综合指数和商品价格综合指数为例加以说明。要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量和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同度量因素必须固定在同一个时期,即假定两个时期的商品销售额是按某一固定时期的价格或销售量计算的。
综合指数计算表 例:某商场销售某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量 价格(元) 计 算 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个体指数(%) 销售额(元) 甲 乙 丙 台 公斤 件 20 400 100 35 500 80 80 12 6 60.0 9.6 7.5 175 125 8 0 75 80 125 1600 4800 600 2100 4800 600 2800 6000 480 合 计 - - - - - 7000 7500 9280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3.计算和分析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3.计算和分析 计算 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该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为132.57%, 说明该商场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长了32.57%;由于销售量增长使该商场的销售额增加了2280元。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3.计算和分析 计算 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该商场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80.82 %,说明这三种商品的报告期价格比基期平均降低了19.18%;由于商品价格的下跌,使该商场的销售额减少了1780元。
思考题: 第一,先综合后对比;第二,必须确定一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其所属时期;第三,必须根据全面资料来计算。 参考答案: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何 特点? ?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平均法指数 它是采用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指数, 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它是总指数的另一种 形式。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 综合指数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 均所得的指数。它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在经济意义上与 综合指数没有区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其计算公式由综合指数公式演变而来:
思考题: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以综合指数的分母资料( )为权数,以个体指数为变量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若已知数量指标个体指数和基期总量指标,就可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数量指标总指数。 参考答案: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的权 数是什么? ?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计算表 例:某商场销售某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量 基期销售额(元) 计 算 栏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台 公斤 件 20 400 100 35 500 80 1600 4800 600 175 125 80 2800 6000 480 合计 - - - 7000 - 9280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
因上表已知资料中没有 的资料,因此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而应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来计算。即: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 结果表明: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长32.57%;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为: 上述计算结果与采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计算的结果完全相同,其经济意义也完全一致。只是因为利用的资料不同,在计算形式、计算过程上有所不同。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 综合指数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加权调和法平均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 均所得的指数。它也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其经济意义亦 与综合指数相同。其计算公式也是由综合指数演变而来。
思考题: 它是以综合指数的分子资料( )为权数,以个体指数为变量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数。若已知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和报告期总量指标,可采用此公式来计算质量指标总指数。 参考答案: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的权 数是什么? ?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加权调和法平均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计算表 例:某商场销售某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量 基期销售额(元) 计 算 栏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台 公斤 件 80 12 6 60.0 9.6 7.5 2100 4800 600 75 80 125 2800 6000 480 合计 - - - 7500 - 9280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
即: 二、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二)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 表中没有资料,不能直接采用综合指数形式来计算价格总指数,而应该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来计算。 结果表明:三种商品的价格报告期比基期平均降低19.18%。 由于物价下跌而影响的销售额为: 上述计算结果与采用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一致,意义也完全相同。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综合指数与平均法指数有 何联系联系与区别? ?
参考答案 联系 两者都是总指数的一种计算形式,在特定权数条件下,两者存在变形关系。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