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运动摄像

运动摄像. 【 本节教学内容 】 第 1 节 运动造型 第 2 节 推摄 ( 推镜头 ) 第 3 节 拉摄 ( 拉镜头 ) 第 4 节 摇摄 ( 摇镜头 ) 第 5 节 移摄 ( 移镜头 ) 第 6 节 跟摄 ( 跟镜头 ) 第 7 节 升降摄 ( 升降镜头 ) 第 8 节 综合合运动.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 1 、了解运动造型基本概念; 2 、掌握各种运动表现意义; 3 、熟练掌握各类运动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应用各种运动拍摄技巧表达电视画面。. 第一节 运动造型概念.

Download Presentation

运动摄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运动摄像 【本节教学内容】 第1节 运动造型 第2节 推摄(推镜头) 第3节 拉摄(拉镜头) 第4节 摇摄(摇镜头) 第5节 移摄(移镜头) 第6节 跟摄(跟镜头) 第7节 升降摄(升降镜头) 第8节 综合合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 1、了解运动造型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运动表现意义; 3、熟练掌握各类运动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4、应用各种运动拍摄技巧表达电视画面。

  2. 第一节 运动造型概念 1 、运动摄像——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电视画面称运动摄像。 (与固定相比,三个因素发生变化) 三种方式: 1 、摄像机运动; 2 、镜头光轴发生变化; 3 、镜头焦距变化。

  3. 是移动摄影机变焦距和剪辑形式的镜头运动称为画面外部的运动。是移动摄影机变焦距和剪辑形式的镜头运动称为画面外部的运动。 2 、运动画面特点 1 、使画面中景物不断发生变化保持画面时空统一和同一 3 、使观众比较强烈地感受运动存在 运动 画面特点 2 、形成一种多景别、多角度、多背景的画面 4 、使新闻人物连续不断表现

  4. 3 、运动方式:广义指画面表现一切运动形式。 狭义指一个镜头内有推、拉、摇、移、跟、升降和变焦运动。 根据运动的方式可分为: 纵向运动: 横向运动: 垂直运动: 综合运动: 推、拉、跟 摇、移、 升降 推、拉、跟、摇的、移、升降

  5. 第二节 推 摄(推镜头) 一、推镜头定义: 1 、推镜头:指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 或变焦镜头焦距(广角——长焦),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方法。 (起幅、推进、落幅)

  6. 2 、推镜头画面特点: [1] 具有大景别向小景别转换的特点。 远——全——中——近——特 [2] 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3] 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主体:不清晰——清晰 物体面积:小——大 景别:大——小

  7. 3 、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 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 “一进”即镜头向前运动的方向有着引导观众或强迫观众对被摄主体的注意。 “一显”即镜头的落幅          [2] 突出细节,突出重点的情节因素。

  8. [3] 一个镜头就可以让观众,了解空间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人物的变化关系。 [4] 推镜头的景别不断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9. [5] 推镜头的速度快慢,可影响或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6] 突出一个重要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主题涵义。 [7] 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动感。

  10. [1] 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 4 、推镜头的拍摄及应 注意的几个问题: [2] 推镜头的重点 是落幅。 [3] 画面构图要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 [5] 移动机位,焦点要随机位与被摄主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4] 推进速度要和画面内的情绪节奏一致。

  11. 第三节 拉 摄(拉镜头) 一、定义 拉摄——指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一种拍摄方法称拉镜头(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拉摄的运动方向正好与推镜头相反)。 镜头运动方式:特—近—中—全---远过渡

  12. 二、拉镜头的特点: 1、具有小景别转换大景别的各种特点。 拉:造成画框向后运动,画面从某一主体开始逐渐退向远方,视点后移,表现的空间逐渐展开如:一个交通警察面部特写到交通道口大全景画面。 即:特——近——中——全——远 2、使被摄体逐渐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拉镜头分起幅、拉出、落幅三部分,主体形象逐渐远离,视觉信号越来越弱。造成画框向后运动趋向。同样例,落幅画面观众看清交叉路口繁忙景色。 3、拉镜头造成画框向后的运动趋向. 主体:清晰——不清晰 物体面积:大——小景别:小——大如:一个交通警察面部特写到交通道口大全景画面警察形象逐渐由穿着警察服、手指挥规范动作、挺立的身姿等消失在大全景中。

  13. 三、拉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 、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 例如:某办公机构门前,站立着手持冲锋枪的武装警察(中近景),随着镜头的逐渐拉开,观众看清了这是人民法院、政府机关、公安局等从一个点向面展开,展示主体与主体环境。。 2 、画面扩展形成多结构变化。 新的视觉元素不断充入画面,原有的画面主体与结构不断更新,充入画面元素构成新的组合,镜头内部结构不断发生新变化促成观众不断对镜头注意力的调整,探测带来新信息。。 <人与自然>.?$

  14. 3 、使纵向方位上相关的事物,形成某种对比、反衬或比喻的效果。 例如:倡导精神文明,镜头从一个吃果皮乱放,随着镜头拉开,看到一个警视广告牌,“爱护卫生,人人做起”这一前后两个画面形象,非常明显形成对比关系,一目了然说明问题。。 4 、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想象和猜测。 例如;新闻中水环境污染源,从流动的水逐渐拉开来,结果是某工厂抽水管口流出观众可清楚看到环境被污染的事实真相。。 5 、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15. 6 、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能发挥感情上余韵。 7 、常被作结束性镜头。 8 、用特写拉成全景的方式进行转场 三、拍摄注意事项完全类同于推镜头。 如:表现主人公在办公室到家中一场戏镜头处理。 :主人公座在办公室工作(全景) B :主人公看报纸(特写)逐渐拉开成(全景),座在家中沙发上这样就实现了场景的转换。。

  16. 第四节 摇 摄(摇镜头)   一、定义 摇镜头——是由摄像机位不动,借助于云台或拍摄者自身,水平或垂直移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所拍摄的镜头。

  17. 从运动形式上分有:(摇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形式包孕着不同的画面语汇,具有不同的表现意义)从运动形式上分有:(摇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形式包孕着不同的画面语汇,具有不同的表现意义) 水平横摇; 垂直纵摇; 中间带停顿间歇摇; 摄像机旋转环形摇; 各种角度的倾斜摇; 摇速极快“甩”镜头;

  18. 二、摇摄镜头画面的特点 1 、使画框空间与镜头运动时间相结合共同完成的。 2、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部分。 横摇:一条横卷。 纵摇:一条纵。 3 、摇镜头对观众观看景物具有某种强制性。

  19. 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地的地形地貌。 三、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 其作用类似于远景景别,却又比远景更为开阔表现:群山草原、沙漠、海洋等就更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量。 2 、扩展画面表现空间,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其作用类似于远景景别,却又比远景更为开阔表现:群山、草原、沙漠、海洋等就更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量。

  20. 3 、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物体或事物间内在联系。 例如:从讲课的教师摇到听课的学生 从工厂厂牌摇动正在走进厂门的工人 从国旗摇到旗杆下的哨兵。 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通过摇镜头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 例如:从一个正在扫地的清洁工,摇到一旁正往地上扔瓜果皮的青年。 从一片花朵摇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 从气割正向外排放工业废水管理口摇到河里漂浮的死鱼等。

  21. 5 、一个镜头中形成若干段落和间歇,构成一种间歇摇。 例如:新闻报道中大家常看到,在介绍那几位领导参加会议时也是采用间歇摇。 6 、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的摇动速度极快,使画面上的景物全部虚化,这种镜头称之为甩镜头。 例如:《上甘岭》一片中,美军向我自愿军五圣山阵地进攻,八连依托坑道从侧翼首先向敌人射击,各坑道射击的画面是甩出来的表现出了气势紧张并有一种突然性,拍摄甩镜头时注意起幅后一定甩虚。画面上多纵条或物体杂乱最好。。

  22. 7 、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例如:奔跑中的赛马、滑雪运动员、田径运动员、动物世界中奔跑中的动物等都属此列。 例如:《雁南飞》中,运动镜头运用,在表意抒情方面都达到了积近完善的境界,超越了前人也超越了他自己,同时也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前无古人后无来人。 8、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的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 如:日本导演黑泽明《七武士》中,武士出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一连交代出三个武士。

  23. 9 、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10、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

  24. 11 、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 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 和气氛。 12 、画面转场的手法之一。 四、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把握好摇摄速度; 3、拍摄摇镜头要做到平、稳、准、匀。

  25. 第五节 移动摄像(移镜头) 一、移动摄像定义: 1 、移动摄影——指将摄影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式称为移动镜头。 2 、移动镜头的特点: [1] 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状态。 [2] 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3] 摄像机运动唤起了人们行走时的视觉体验。 [4] 前、后、横和曲线移四种。

  26. 二、移动摄影的功用和表现力 1、开拓画面造型空间,创造独特视觉艺术效果。 2、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弘的造型效果。

  27. 3、表现某种主观倾向,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画面更加生动、真实感和现场感强。 4、摆脱了不定点摄影束缚,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三、移动摄影的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1、力求画面平稳。 2、应用广角镜头。 3、注意随时调整焦点,确保 被摄主体在景深范围内。

  28. 第六节 跟 摄(跟镜头) 一、跟摄定义: 跟摄:摄像机跟随被摄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式称跟镜头。 二、跟镜头的特点: 1 、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背景、环境则始终处于变化中。 2 、画面跟随一运动主体(人物或物体)。 3 、跟镜头景别相对稳定。

  29. 4 、跟镜头与推镜头、移镜头的画面造型有差异 推镜头——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主体,且由小到大景别也变化,不论摄影机向前运动还是变焦距(广——长) 移镜头——画面中没有明确的主体,且景别不变三种方式的不同特点有着三种不同的画面造型效果。。 三、跟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主体。 例如:表现一个人工作烦忙,用跟镜头拍摄使动作连续。表现运动员运动。

  30. 2 、跟随主体一起移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 3 、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合一(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31. 4 、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在纪实性新闻拍摄常用。 另一方面表现出客观记录的”姿态“。 一方面将观众带入现场成为“目击者” 四、拍摄跟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跟上”、“追准”。 2、画面应基本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 3、注意焦点和光线的变化。 如同摇跟的要求相同,将其稳定在画面的某个位置上。 不能幅度和次数过大过频的跳动。

  32. 第七节 升降镜头 一、升降镜头定义: 升降镜头――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做升降拍摄又称升降镜头。 一般升降镜头在电视剧、文艺晚会、音乐会等电视节目应用广泛, 需依赖升降设备,也可乘座升降电梯等画面造型与实际生活差异性大,。 画面视觉效果独特、新奇。 二、升降镜头的特点: 1 、使画面的视域得到扩展和收缩 如同站立高处:“登高而远望”,视线向纵深方向展开,由近向远大范围场面。

  33. 2 、镜头运动形式的特殊性,形成了画面构图的多样性。 如:一个镜头高度变化,带给观众视点转换。 三、升降镜头的功用及其艺术表现力 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3、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点和面间关系。 4、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5、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34. 四、升降镜头拍摄时需注意的问题 1 、升降镜头的升降幅度要足够大。 2 、拍摄升降镜头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3 、拍摄升降镜头时要有韵律感。

  35. 第八节 综合运动镜头 一、综合运动定义: 综合运动---指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拍摄方式,称综合运动镜头。 综合运动镜头是在复杂的空间场面和连贯紧凑的情节场景中,可显示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不论方式秩序的先后,都比单一方式呈现出一种较为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效果。综合运动方式有多种形式。。 如:横移接推、先推后摇、先拉后摇、先移后摇等,《新闻启事录》、《亨特》、《雁南飞》不同组合方式表现出不同画面视觉效果,产生不同镜头语言。。

  36. 二综合运动画面特点 1 、产生理更复杂、多变画面造型效果; 2 、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的结果。 三、综合运动功用和表现力 1 、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场景、一个相对完整情节。 一个镜头中,可有多种运动方式呈现,产生多景别、多角度、多运动方式的画面造型效果。 综合镜头多轨迹运动,实现观众难以观看视觉效果,开拓、再现、表现自然景观新造型。 如:图书馆拍摄,一个全景式移动,随镜头移动逐渐向一个看书同学推近(产生中心点)。 如:结婚录像新人典礼场景拍摄,镜头先用近景拍摄一对新人,后逐渐拉成全景,随着镜头拉开,镜头从新人全景开始摇摄整个婚礼场景,从而表现出一个大喜的欢庆现场。

  37. 2 、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有力手段。 3 、有利于再现实际生活中连结动态流程。 综合镜头运动,转换点更流畅、自然,画面形成新角度、新景别,观众对画面注意更强烈,审美感受更亲近。 综合镜头运动,不需经剪辑,展示生活连贯、完整动作,保证事件进程原貌,真实感强《生活空间》再现生活原貌,场面调度随意、多样、连续、完整。。 4 、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多义性。 综合镜头运动,一个连续不断时间,将事件、情节、人物和运动几个空间平面展开,形成多平面、多层次、多元素相互映衬、对比,使蒙太奇语言更丰富如:《望子五岁》记录“望子受罚”过程,父亲知道望子犯错误,批评和体罚。镜头从外屋母亲近景(面部严峻、神态沉重)摇到父亲抱着大哭望子,镜头又摇回母亲(望子从父亲跑向母亲,母亲不理,生气向门外走去),望子哭喊着追随母亲,摄像机跟随追出,最后落幅画面是母亲半蹲教导望子。这是一个复杂多变镜头,它应用推、摇、移等多种运动方式,传递画面信息,一是表现肓人夫妇教子严厉,又表现母亲对子慈爱,从室内到室外,多元素、多视点、多背景等,给予人物不同行为、性格、空间表现,丰富单一镜头容量和表现力。。

  38. 例:《逃亡雅典娜》表现德军在古文化遗址雅典娜疯狂掠夺各种文物时,镜头从遗址旁的岗楼开始,从一个个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残柱移过——升起俯视下面的挖掘场场地上被抓来的战俘和犯人正刨挖地下文物,被挖的杂乱不堪——摇发掘场地。固定在拉着一车德军的汽车开进兵营。把战争对文明的破坏以及德国法西斯军事侵略下的文化掠夺,揭露的淋漓尽致。。例:《逃亡雅典娜》表现德军在古文化遗址雅典娜疯狂掠夺各种文物时,镜头从遗址旁的岗楼开始,从一个个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残柱移过——升起俯视下面的挖掘场场地上被抓来的战俘和犯人正刨挖地下文物,被挖的杂乱不堪——摇发掘场地。固定在拉着一车德军的汽车开进兵营。把战争对文明的破坏以及德国法西斯军事侵略下的文化掠夺,揭露的淋漓尽致。。 5 、较长镜头中音乐旋律相“合拍”,形成画面与音乐一体化节奏感。 例:记录片《喜浪藻》表现老科学家和睦家庭,用一综合镜头镜头从小孙女弹钢琴手特写,随音乐旋律、节奏转换,声音和画面达到一种和谐效果。很好表现了老科学家和睦关系,欢快气氛。这种处理保持画面与音乐连贯、完整、结合流畅。。

  39.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镜头的运动应力求平稳流畅。 2、镜头转换应力求与人物的动作、方向、情节中心和情绪发展的转换相一致使画面内外结合完美。 3、注意焦点变化,处理好主体景深范围。 4、运动动作配合默契,步调一致。 四、肩扛式拍摄的综合运动镜头具有的优点: 1、人的视点. 2、运动节奏的“人化”效果. 3、镜头调度的随意性。

  40.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运动摄像?运动摄像分几类? 2、说出各种运动摄像的运动方式及造型特点、功用、拍摄注意事项? 3、摄像机前推镜头、前移镜头和跟镜头三者之间差异性?举例说明? 4、肩扛摄像机的综合运动镜头有那些特点?结合实际事例分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