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第十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概述

第十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概述. 脂类( lipids )泛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各类生物分子。脂类都含有碳、氢、氧元素,有的还含有氮和磷。脂类所包括的物质范围很广,结构差异也大。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长链或稠环脂肪烃分子为母体。脂类分子中没有极性基团的称为非极性脂;有极性基团的称为极性脂。极性脂的主体是脂溶性的,其中的部分结构是水溶性的。. 1 、 脂类的 分类. 1.1 单纯脂 单纯脂是脂肪酸与醇结合成的脂,没有极性基团,是非极性脂,又称中性脂。三酰甘油、胆固醇酯、蜡等都是单纯脂。蜡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概述 脂类(lipids)泛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各类生物分子。脂类都含有碳、氢、氧元素,有的还含有氮和磷。脂类所包括的物质范围很广,结构差异也大。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长链或稠环脂肪烃分子为母体。脂类分子中没有极性基团的称为非极性脂;有极性基团的称为极性脂。极性脂的主体是脂溶性的,其中的部分结构是水溶性的。

  2. 1、脂类的分类 • 1.1单纯脂 • 单纯脂是脂肪酸与醇结合成的脂,没有极性基团,是非极性脂,又称中性脂。三酰甘油、胆固醇酯、蜡等都是单纯脂。蜡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

  3. 单纯脂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一至三分子脂肪酸所形成的脂。单纯脂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一至三分子脂肪酸所形成的脂。 • 根据脂肪酸数量,可分为单酰甘油、二酰甘油和三酰甘油(过去称为甘油三脂)。 • 前两者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而三酰甘油是脂类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通常所说的油脂就是指三酰甘油

  4. 三酰甘油的结构

  5. 人体及高等动物体内的脂肪酸有以下特点: • 是由偶数碳原子构成的一元酸,最多见的是C16、C18、C22等长链脂肪酸。 • 碳链无分支。 • 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 大部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合成,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获取,称为必需脂肪酸。

  6. 1.2复合脂 • 复合脂又称类脂,是含有磷酸等非脂成分的脂类。复合脂含有极性基团,是极性脂。磷脂是主要的复合脂,分为甘油磷脂类和鞘氨醇磷脂。 • 甘油磷脂又称磷酸甘油酯,是磷脂酸的衍生物。甘油磷脂中的取代基最常见的是胆碱、乙醇胺和丝氨酸,称为卵磷脂、脑磷脂和丝氨酰磷脂,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7. X: HO—CH2CH2N+(CH2)3(胆碱) HO—CH2CH2—NH3+ (乙醇胺) HO—CH2CH—COO- ︱ NH3+ (丝氨酸) 卵磷脂 磷脂的结构

  8. 1.3 非皂化脂 • 包括类固醇、萜类和前列腺素类。不含脂肪酸,不能被碱水解,称为非皂化脂。类固醇又称甾醇,是以环戊烷多氢菲为母核的一种脂类。 • 胆固醇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类固醇,它因有羟基而属于极性脂。 • 萜类是异戊二烯聚合物,前列腺素是二十碳酸衍生物。

  9. 胆固醇的结构

  10. 1.4 衍生脂 • 指上述物质的衍生产物,如甘油、脂肪酸及其氧化产物,乙酰辅酶A。 1.5 结合脂类 • 脂与糖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脂蛋白。

  11. 2 脂类分布与功能 2.1 三酰甘油主要是储备能源 2.2 极性脂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2.3 有些脂类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物活性 2.4 有些脂类是生物表面活性剂 2.5 作为溶剂

  12. 第二节 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 一、 甘油三脂的水解 • 组织脂肪酶有三种,脂肪酶、甘油二脂脂肪酶和甘油单脂脂肪酶,逐步水解R3、R1、R2,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第一步是限速步骤,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高血糖素通过cAMP和蛋蛋白激酶激活,胰岛素和前列腺素E1相反,有抗脂解作用。

  13. 甘油三脂水解的过程

  14. 二、 甘油代谢脂肪细胞没有甘油激酶,所以甘油被运到肝脏,由甘油激酶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再由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酵解或异生,并生成NADH。

  15. 三、 脂肪酸的氧化 • 3.1 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 1.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先生成脂酰辅酶A才能进行氧化,称为活化。由脂酰辅酶A合成酶(硫激酶)催化,线粒体中的酶作用于4~10个碳的脂肪酸,内质网中的酶作用于12个碳以上的长链脂肪酸。

  16. 肉碱的穿梭过程 2.转运

  17. 3.β-氧化:氧化、水合、氧化、断裂

  18. 4、脂肪酸β-氧化作用小结 (1)脂肪酸β-氧化时仅需活化一次,消耗1个ATP的两个高能键 (2)β-氧化包括脱氢、水化、脱氢、硫解4个重复步骤 (3)每循环一次产生1个FADH2、1个NADH、1 个乙酰-CoA,共计 1.5+2.5+10=14ATP 以软脂酸为例: 7次循环:7 X(1.5+2.5+10)+10 = 108 ATP 活化消耗: -2个高能磷酸键 • 净生成: 108 - 2 = 106 ATP

  19. 5、β-氧化的调节 ⑴脂酰基进入线粒体的速度是限速步骤, 长链脂酸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前体丙二酸单酰CoA的浓度增加,可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限制脂肪酸氧化。 ⑵[NADH]/[NAD+]比率高时,β—羟脂酰CoA脱氢酶便受抑制。 ⑶乙酰CoA浓度高时,可抑制硫解酶,抑制氧化

  20. 3.2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 1.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油酸在9位有顺式双键,三个循环后形成Δ3顺烯脂酰辅酶A。在Δ3顺Δ2反烯脂酰辅酶A异构酶催化下继续氧化。这样一个双键少2个ATP。

  21. 油脂酸的氧化途径

  22. 2.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 亚油酸在9位和12位有两个顺式双键,4个循环后生成Δ2顺烯脂酰辅酶A,水化生成D-产物,在β-羟脂酰辅酶A差向酶作用下转变为L型,继续氧化

  23. 亚油脂酸的氧化途径

  24. 3.3 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 奇数碳脂肪酸经β氧化可产生丙酰辅酶A,某些支链氨基酸也生成丙酸。丙酸有下列两条代谢途径: • 1.丙酰辅酶A在丙酰辅酶A羧化酶催化下生成D-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并消耗一个ATP。在差向酶作用下生成L-产物,再由变位酶催化生成琥珀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需腺苷钴胺素作辅酶。 • 2.丙酰辅酶A经脱氢、水化生成β-羟基丙酰辅酶A,水解后在β-羟基丙酸脱氢酶催化下生成丙二酸半醛,产生一个NADH。丙二酸半醛脱氢酶催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产生一个NADPH。

  25. 3.4 脂肪酸的α-氧化 • 存在于植物种子、叶子,动物脑和肝脏。以游离脂肪酸为底物,涉及分子氧或过氧化氢,对支链、奇数和过长链(22)脂肪酸的降解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叶绿素代谢时,经过水解、氧化,生成植烷酸,其β位有甲基,需通过α氧化脱羧才能继续β氧化。

  26. α氧化有以下途径: • 1.脂肪酸在单加氧酶作用下α羟化,需Fe2+和抗坏血酸,消耗一个NADPH。经脱氢生成α-酮脂肪酸,脱羧生成少一个碳的脂肪酸。 • 2.在过氧化氢存在下,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D-α-氢过氧脂肪酸,脱羧生成脂肪醛,再脱氢产生脂肪酸或还原。

  27. 3.5 ω-氧化 12个碳以下的脂肪酸可通过ω-氧化降解,末端甲基羟化,形成一级醇,再氧化成醛和羧酸。一些细菌可通过ω-氧化将烷烃转化为脂肪酸,从两端进行ω-氧化降解,速度快。

  28. 四、 酮体代谢 • 乙酰辅酶A在肝和肾可生成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称为酮体。 • 肝通过酮体将乙酰辅酶A转运到外周组织中作燃料。心和肾上腺皮质主要以酮体作燃料,脑在饥饿时也主要利用酮体。 • 平时血液中酮体较少,有大量乙酰辅酶A必需代谢时酮体增多,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 4.1 酮体的合成

  29. 4.2 酮体分解 • 羟丁酸可由羟丁酸脱氢酶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被3-酮脂酰辅酶A转移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和琥珀酸。也可由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激活,但前者活力高且分布广泛,起主要作用。乙酰乙酰辅酶A可加入β-氧化。

  30. 4.3 酮体生成及利用的生理意义 • 1.在正常情况下,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 2.在饥饿或疾病情况下,为心、脑等重要器官提供必要的能源。

  31. 4.4 酮体生成的调节 1)饱食:胰岛素增加,脂解作用抑制,脂肪动员减 少,进入肝中脂酸减少,酮体生成减少。 饥饿:胰高血糖素增加,脂肪动员量加强,血中游离脂酸浓度升高,利于β氧化及酮体的生成。 2)肝细胞糖原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肝细胞糖原含量丰富时,脂酸合成甘油三酯及磷脂。 肝细胞糖原供给不足时,脂酸主要进入线粒体,进入β—氧化,酮体生成增多。 3)丙二酸单酰CoA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32. 第三节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软脂酸的合成

  33. 柠檬酸的穿梭机制 1、乙酰辅酶A的转运

  34. 2 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生成 • 乙酰辅酶A以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形式参加合成。由乙酰辅酶A羧化酶催化。此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被柠檬酸别构激活,受软脂酰辅酶A抑制。此酶有三个亚基:生物素羧化酶(BC)、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和羧基转移酶(CT)

  35. 3 脂肪酸合成酶体系 • 有7种蛋白,以脂酰基载体蛋白为中心,中间产物以共价键与其相连。载体蛋白含巯基,与辅酶A类似,可由辅酶A合成。

  36. 4、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步骤

  37. 5 软脂酸的合成与氧化的区别

  38. 二、其他脂肪酸的合成 (一)、 脂肪酸的延长 • 1.线粒体酶系:在基质中,可催化短链延长。基本是β-氧化的逆转,但第四个酶是烯脂酰辅酶A还原酶,氢供体都是NADPH。 • 2.内质网酶系:粗糙内质网可延长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合成相似,但以辅酶A代替ACP。可形成C24

  39. (二)、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 • 1.单烯脂酸的合成:需氧生物可通过单加氧酶在软脂酸和硬脂酸的9位引入双键,生成棕榈油酸和油酸。消耗NADPH。厌氧生物可通过β-羟脂酰ACP脱水形成双键。 • 2.多烯脂酸的合成:由软脂酸通过延长和去饱和作用形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哺乳动物由四种前体转化:棕榈油酸(n7)、油酸(n9)、亚油酸(n6)和亚麻酸(n3),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不能自己合成,必需从食物摄取,称为必需脂肪酸。其他脂肪酸可由这四种前体通过延长和去饱和作用形成。

  40. 三、甘油三酯的合成 • 主要在肝脏和脂肪组织 1 、前体合成 • 包括L-α-磷酸甘油和脂酰辅酶A。细胞质中的磷酸二羟丙酮经α-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以NADH还原生成磷酸甘油。也可由甘油经甘油激酶磷酸化生成,但脂肪组织缺乏有活性的甘油激酶。

  41. 2 、生成磷脂酸 • 磷酸甘油与脂酰辅酶A生成单脂酰甘油磷酸,即溶血磷脂酸,再与脂酰辅酶A生成磷脂酸。都由甘油磷酸脂酰转移酶催化。磷酸二羟丙酮也可先酯化,再还原生成溶血磷脂酸。 3 、合成过程 • 先被磷脂酸磷酸酶水解,生成甘油二酯,再由甘油二酯转酰基酶合成甘油三酯。

  42. 四、 各组织的脂肪代谢 • 脂肪组织脂解的限速酶是脂肪酶,生成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可用于氧化或合成,而甘油不能用于合成。肝脏可将脂肪酸氧化或合成酮体或合成甘油三酯。

  43. 第四节 磷脂代谢 • 磷脂类合成反应几乎是在膜结构表面进行的,在真核生物中主要是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细菌是在内原生质膜。

  44.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 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 • 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是甘油-3-磷酸或磷酸二羟丙酮经酰基化转化为磷脂酸,可进一步经两种途径转换为磷脂。 • 磷脂酸与CTP作用,生成CDP-二酰甘油,它在细菌中转换为磷脂酰丝氨酸,在动物、大肠杆菌中,磷脂酰丝氨酸可脱羧生成磷脂酰乙醇胺。CDP-二脂酰甘油是磷脂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 • 从头合成途径,在真核生物中,磷脂酸水解为甘油二酯,与CDP-胆碱或CDP-乙醇氨生成磷脂酰胆碱或磷脂酰乙醇胺。

  45. 1.脑磷脂的合成: • ①乙醇胺的磷酸化,乙醇胺激酶催化羟基磷酸化,生成磷酸乙醇胺。②与CTP生成CDP-乙醇胺,由磷酸乙醇胺胞苷转移酶催化,放出焦磷酸。③与甘油二酯生成脑磷脂,放出CMP。由磷酸乙醇胺转移酶催化。该酶位于内质网上,内质网上还有磷脂酸磷酸酶,水解分散在水中的磷脂酸,用于磷脂合成。肝脏和肠粘膜细胞的可溶性磷脂酸磷酸酶只能水解膜上的磷脂酸,合成甘油三酯。

  46. 2.卵磷脂合成: • ①与脑磷脂类似,利用已有的胆碱,先磷酸化,再连接CDP作载体,与甘油二酯生成卵磷脂。②从头合成途径:将脑磷脂的乙醇胺甲基化,生成卵磷脂。供体是S-腺苷甲硫氨酸,由磷脂酰乙醇胺甲基转移酶催化,生成S-腺苷高半胱氨酸。共消耗3个供体。

  47. 3.磷脂酰肌醇的合成: • ①磷脂酸与CTP生成CDP-二脂酰甘油,放出焦磷酸。由磷脂酰胞苷酸转移酶催化。②CDP-二脂酰甘油:肌醇磷脂酰转移酶催化生成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激酶催化生成PIP,PIP激酶催化生成PIP2。磷脂酶C催化PIP2水解生成IP3和DG,IP3使内质网释放钙,DG增加蛋白激酶C对钙的敏感性,通过磷酸化起第二信使作用。

  48.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 • 甘油磷脂的分解靠存在于体内的各种磷脂酶将其分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等,然后再进一步降解。 • 磷脂酶有以下4类:磷脂酶A1-水解C1;磷脂酶A2-水解C2;磷脂酶C-水解C3,生成1,2-甘油二酯,与第二信使有关;磷脂酶D-生成磷脂酸和碱基;磷脂酶B-同时水解C1和C2。

  49. 二、 鞘磷脂的代谢 • 鞘氨醇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的内质网合成,合成所需的原料主要是软脂酰CoA和丝氨酸,并需磷酸吡哆醛、NADPH及FAD等辅助因子参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