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质量是由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构成的,而每种介质的质量都是可通过感官性状指标、理化指标和 / 或生物学性状指标的监测数据来反映的。. 环境质量评价. 是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 < 一 >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①比较全面地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dan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2. 第一节 概述

  3. 环境质量 •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 环境质量是由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构成的,而每种介质的质量都是可通过感官性状指标、理化指标和/或生物学性状指标的监测数据来反映的。

  4. 环境质量评价 是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5.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①比较全面地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②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 ③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④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⑤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6.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种类 1、按评价因素可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2、按评价阶段分,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3、按评价的区域分,可分为局地、区域、流域以及全球等评价。

  7.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 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调查、分析和比较,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当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致时,这种环境质量指数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 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环境质量标准是按功能分类的,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就是要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提供依据。

  8. 图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9.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1、污染源评价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环境效应评价

  10. 1、污染源评价 • 污染源评价的任务是通过确定三个特征数,找出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这三个特征数是: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和污染负荷比。

  11. 1.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也称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等标污染指数反映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它的计算方法为:1.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也称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等标污染指数反映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它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N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 • 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 coj——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12. 2.等标污染负荷: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表示,等标污染负荷的计算式为:2.等标污染负荷: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表示,等标污染负荷的计算式为:  式中:Pij——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 Qij——第j个污染源中含第i种污染物的介质的排放量。 •   等标污染负荷是一个有量纲的量,它的量纲和Qij的量纲一致。对于一个含有n种污染物的污染源,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   若某一地区共有m个污染源,该地区某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   对一个地区的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13. 3.污染负荷比: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第j个污染源内,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为:3.污染负荷比: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第j个污染源内,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为: 根据Kij的值可以确定一个污染源内部的主要污染物,Kij的值最大者即为主要污染物。   一个地区中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可以用下式计算:   按Kj值的大小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排序,Kj值最大者是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一个地区中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可以用下式计算:   按Ki值的大小排序,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物。   污染负荷比揭示了各种污染物或各个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可为合理组织、安排污染源的治理提供依据。

  14. (二)评价参数的选择 • 进行任何类型的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确定评价参数,一般选择排放量大、浓度高、毒性强、难于在环境中降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大的污染物(污染因子),常用的评价参数见表。

  15. (三)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 1.单因子评价指数: • 2.多因子评价指数: • 3. 几何均值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4. 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

  16. (四)环境质量分级 •   采用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时,一般皆按其计算数值的大小划分几个范围或级别来表达其质量的优劣,并对每一个范围或级别赋予一定的质量评语或描述词,如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和严重污染;或优良、较好、一般、警戒水平、警报水平、紧急水平和显著危害水平等。 • 目前用于环境质量功能评价的方法有积分值(M值)法、W值法和模糊聚类法等,可对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分级。

  17. 1.积分值(M值)法

  18. 2.W值法:用积分值法进行功能评价时,各个因子对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等权的,没有突出主要污染因子的作用。例如,在参与水质评价的10个因子中,有9项被评为10分,有一项被评为6分,其总评分为96分,按积分值方法,仍将其划为一类水质。总评的结果掩盖了主要污染因子的影响。W值方法弥补了积分值法的不足,充分考虑了主要污染物的影响。2.W值法:用积分值法进行功能评价时,各个因子对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等权的,没有突出主要污染因子的作用。例如,在参与水质评价的10个因子中,有9项被评为10分,有一项被评为6分,其总评分为96分,按积分值方法,仍将其划为一类水质。总评的结果掩盖了主要污染因子的影响。W值方法弥补了积分值法的不足,充分考虑了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19.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0. 图2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程序

  21. 一、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1)对污染源进行实地调查监测; (2)物料平衡推算法。

  22. 1、排毒系数 • 是表示污染源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潜在危害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它体现了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和毒性。 Fi = mi / di 假设每日排放的i污染物数量长期内全部被人们吸入或摄入时,可引起呈现慢性中毒效应的人数。

  23. 2、等标污染负荷 • Pi = mi/Ci • 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

  24.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数理统计法 • 环境质量指数法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灰色聚类法 • 密切值法

  25.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本要素 1、监测数据 2、评价参数 3、评价标准 4、评价权重 • 评价标准的倒数、权重系数、公众意见、专家建议 5、环境质量的分级

  26. (二)数理统计法 • 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有代表性的统计值,然后对照卫生标准,做出环境质量评价。

  27. (三)环境质量指数法(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 概念 参照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无量纲的数值,用于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28. 环境质量指数 • 环境质量指数可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 • 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有比值法和评分法两种。

  29. 环境质量指数常用的计算方法

  30. 1、比值简单叠加型环境质量指数 • 是将各污染物的监测浓度除以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相加。

  31. 2、比值算术均数型环境质量指数 • 是在比值简单叠加的基础上加以平均。 • 计算简便,消除了选用参数个数的影响。但由于它是各分指数的平均值,所以得出的总质量指数可能会掩盖个别高浓度参数的影响。

  32. 3、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的环境质量指数3、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的环境质量指数 • 计算大气综合质量时,不仅要考虑平均分指数,而且要适当兼顾最高分指数。

  33. 按大气质量指数I1划分的大气质量级别

  34. 其它环境质量指数 • 分段线性函数型质量指数 • 评分加权征询法质量指数 • 幂函数型质量指数 • 综合叠加型总环境质量指数

  35. 三、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调查评价 •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危险度评定 (-)人群环境暴露评价 ⃊ 环境污染监测资料; ⃊ 人体监测资料; ⃊ 生物监测。

  36. 判断的标准 (二)人群健康效应评价 1、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①关联的时间顺序; ②关联强度; ③剂量-反应关系; ④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⑤关联的可重复性; ⑥生物学合理性; ⑦终止效应。

  37. 2、危险度评价 内容: • 健康损害评价(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毒理学实验结果分析) • 环境污染评价(环境污染物鉴定、污染物环境暴露水平评价和污染区域评价) • 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相关分析、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的特征分析、不确定性分析)。

  38. (三)健康经济损失评价 通常考虑两方面的损失: • 医疗费用; • 由疾病和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 方法: • 人力资本法 • 支付意愿法

  39.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40. 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概念: 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称为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41.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贯彻“以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贯彻“以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 •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立法形成法律制度,协调发展、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之间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最佳平衡点,使建设项目实现合理布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42. 国外环境评价发展: 美国1969年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先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瑞典、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加拿大等也相继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本从70年代开始首先在某些部门和地区进行试行,直到1981年4月经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案》后,才在全国实行这项制度。 国内环境评价发展: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后才建立起来。1981年5月,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经过重新修定后,又于1986年3月颁发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43.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1.环境影响评价是经济建设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 2.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传统工业布局做法的重大改革: 3.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防治污染对策和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4.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还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44. 三、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来区分,可以分为4种类型: • 单个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多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联合评价; • 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战略及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45.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①确定评价对象; ②制定环境影响评价计划草案; ③环境保护部门审核评价计划草案,确定评价项目的经费限额; ④制定环境影响详细评价方案; ⑤环境要素预测和评价; ⑥完成分组报告,提出评价结论; ⑦编写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报告; ⑧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46.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①拟建项目概况; ②拟建项目周围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群健康等状况; ③拟建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④防止或减轻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⑤评价结论和建议。

  47.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环境影响可以分为确定性影响和不确定性影响两大类。 • 确定性影响:指一项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具体定量化地表达。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运用各种模拟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然后用各种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 不确定性影响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清单法、判别法、矩阵法和网络法等。

  48. (一)列表清单法 •   此方法是将研究中所选择的环境参数及开发方案列在一种表格里。列表清单法可以鉴别出开发行为可能会对哪一种环境因子产生影响,并表示出影响的相对大小,但它对环境参数不能进行定量计算。 •   列表清单法是在进行交通运输等建设方案的影响评价时提出的一种方法,把建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并把拟议行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侵蚀、生态、社会、政治、经济及美学等与上述各阶段列于一个统一的表格中。

  49. (二)矩阵法 •   矩阵法通过综合考虑环境影响的“幅度”和“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总体效果。 • 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矩阵法时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环境影响的幅度,另一项是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   影响幅度就是指环境影响的大小,这种幅度可以用1-10的数字表示。在分析每一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时,可能已经取得了这种影响的绝对数量,也可以转化为1—10的数,影响幅度越大,数值越高。例如有5个经济开发方案,它们引起地面水的溶解氧将下降20%、40%、60%、80%和100%,则影响的幅度可以取为2、4、6、8和10。一个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可以分别冠以正号或负号。 •   矩阵法要确定的另一项内容是每一个影响的重要性,即权系数。权系数的大小同样可以在1-10之间作出选择。

  50. 在每一个活动的每一项环境影响都确定了影响幅度和重要性之后,就可以构成一个环境影响矩阵(表6-19)。在每一个活动的每一项环境影响都确定了影响幅度和重要性之后,就可以构成一个环境影响矩阵(表6-19)。 •   环境影响矩阵包括n列(代表n个社会活动)和m行(代表m项环境影响)。以Mij表示第i个环境因素受到第j个活动的影响的幅度,Wij表示相应的重要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