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登革熱防治簡介

登革熱防治簡介.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陳彩蓮 股長. 登革熱可不可怕?. 交叉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將可能罹患 死亡率高達 50% 的登革出血熱. 登革出血熱患者. 認識登革熱.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又稱斷骨熱,是一種由 埃及 斑蚊 和 白線斑蚊 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病。 登革熱的傳播病媒蚊-斑蚊,喜歡在 白天 活動叮 咬人類。 登革熱的潛伏期約 3 ~ 8 天 ,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  可供預防。 登革病毒共有 四型 ,重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 ,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熱,若不儘速就醫治療, 死亡率可高達 50 % 。. 健康人. 「登革熱」通報定義.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登革熱防治簡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登革熱防治簡介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陳彩蓮 股長

  2. 登革熱可不可怕? 交叉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將可能罹患死亡率高達50%的登革出血熱

  3. 登革出血熱患者

  4. 認識登革熱

  5. 什麼是「登革熱?」 •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又稱斷骨熱,是一種由埃及 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病。 • 登革熱的傳播病媒蚊-斑蚊,喜歡在白天活動叮 咬人類。 • 登革熱的潛伏期約3~8天,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  可供預防。 • 登革病毒共有四型,重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 ,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熱,若不儘速就醫治療,死亡率可高達50%。

  6. 健康人

  7. 「登革熱」通報定義 突發發燒≧38℃並伴隨下列兩(含)種以上症狀 • 頭痛 • 後眼窩痛 • 肌肉痛 • 關節痛 • 出疹 • 出血性癥候(hemorrhagic manifestations) • 白血球減少(leucopenia) ※登革熱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醫療院所需於24小時內通報當地主管機關

  8. 登革熱傳染時程圖 可感染期 (發病前1日到後5日) 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 8-12 日 後可再傳染給健康的人 17 5 7 -1 -1 5 10 30日 0 20 指標病例發病日 次一波病例平均發病日 10 31 登革熱流行預防關鍵 次一波病例發病日(潛伏期3-14日)

  9. 單一病毒之典型登革熱偶發流行 多型登革熱病毒侵入之典型登革熱流行, 且流行頻率增高 多型登革熱病毒存在之地方性典型登革熱, 但偶有登革出血熱病例之發現 登革出血熱之流行 登革出血熱成為地方性傳染病 登革熱流行的演變趨勢 台灣 新加坡 越南&印尼

  10. 埃及斑蚊在台灣的分布

  11. 本土病例發生地區登革病毒型別分布1987~2010年 DEN-1,2 DEN-1 (台北縣) (台北市) 四種型別登革病毒 三種型別登革病毒 二種型別登革病毒 一種型別登革病毒 DEN-2 (台中市) DEN-1,2,3,4 (台南市、高雄市、 高雄縣、屏東縣)

  12. 登革熱傳播關聯圖(流行期) 病毒 (登革熱) 媒介 (病媒蚊) 宿主 (人) 疾病

  13. 登革熱傳播關聯圖(監控期) 病毒 (登革熱) 媒介 (病媒蚊) STOP STOP X 宿主 (人) 疾病

  14. 台灣地區本土登革熱病例發生流程 境外移入 登革熱病例 民眾出國探親、旅遊時感染登革熱未被發現 境外移入病例於病毒血症期遭住家斑蚊叮咬後再傳播其他人形成本土病例 本土病例 本土病例首波未獲控制,造成疫情擴大 爆發疫情

  15. 出現登革熱病例 疫調衛教 孳生源清除 緊急噴藥 有效掌握疫情的發展與分布範圍,儘早採取相關防疫工作,達到早期發現、早期防治效果 清除個案住家、工作地點、活動地點或可能感染源孳生源,避免帶有病毒之斑蚊繼續孳生 個案住家、工作地點、活動地點或可能感染源實施空間噴灑殺蟲劑,以消滅帶病毒之成蟲

  16. 傳染病防治法

  17. 傳染病防治法1 • 第10條─政府機關、醫事機構、醫事人員及其他因業務知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之姓名、病歷及病史等有關資料者,不得洩漏。 ﹙醫事人員及其他因業務知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有關資料之人違反第十條規定者,處9萬至45萬元罰鍰﹚

  18. 傳染病防治法2 • 第25條─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地方主管機關應督導撲滅蚊、蠅、蚤、蝨、鼠、蟑螂及其他病媒。前項病媒孳生源之公、私場所,其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依地方主管機關通知或公告,主動清除之。 ﹙未依通知清除者,處3,000至15,000元罰鍰;必要時,並得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連續處罰之﹚

  19. 傳染病防治法3 • 第36條—民眾於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應配合接受主管機關之檢查、治療、預防接種或其他防疫、檢疫措施。 • ﹙違反者,處3,000至15,000元罰鍰;必要時,並得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連續處罰之﹚

  20. 傳染病防治法4 • 第38條—傳染病發生時,有進入公、私場所或運輸工具從事防疫工作之必要者,應由地方主管機關人員會同警察等有關機關人員為之,並事先通知公、私場所或運輸工具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到場。 • 其到場者,對於防疫工作,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 • 未到場者,相關人員得逕行進入從事防疫工作;必要時,並得要求村(里)長或鄰長在場。 (違反者,得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21. 傳染病防治法5 • 第39條—醫師診治病人或醫師、法醫師檢驗屍體,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採行必要之感染控制措施,並報告當地主管機關。 • 醫師對外說明相關個案病情時,應先向當地主管機關報告並獲證實,始得為之。 (違反者,得處新臺幣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

  22. 傳染病防治法6 • 第43條—地方主管機關接獲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之報告或通知時,應迅速檢驗診斷,調查傳染病來源或採行其他必要之措施,並報告中央主管機關。 • 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及相關人員對於前項之檢驗診斷、調查及處置,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 ﹙違反者,逕行強制處分外,處新臺幣6至30萬元罰鍰﹚

  23. 認識登革熱病媒蚊

  24. 白線斑蚊

  25. 埃及斑蚊

  26. 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卵期)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27. 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幼蟲期) 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

  28. 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蛹期)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29. 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成蟲期)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30. 蚊子生活史 5-6天 3-4天 卵期 蛹期 幼蟲期 1-2天 成蟲期

  31. 孳生源清除 哪裏是登革熱病媒蚊的家? 也是小孑孓的家?

  32. 建立病媒蚊密度監視網絡 病媒蚊孳生高風險場域之權管及稽查複查機關一覽表

  33. 住家孳生源

  34. 住家孳生源 地下室

  35. 住家孳生源 地下室

  36. 住家孳生源

  37. 住家孳生源

  38. 住家孳生源

  39. 住家孳生源

  40. 住家孳生源

  41. 住家孳生源

  42. 住家孳生源-防火巷

  43. 學校孳生源

  44. 學校孳生源

  45. 學校孳生源

  46. 學校孳生源

  47. 學校孳生源

  48. 空地孳生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