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1.46k Views
單元十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排泄:將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除體外. 十 .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單元十第 1 部分 代謝廢物的種類. 代謝廢物的種類:. 動物生活方式與含氮廢物種類:含氮廢物由 胺基酸 與 核酸 代謝而來 ( 動物排泄含氮廢物形式 , 決定於環境中取得 水 分容易程度 ). 陸生脊椎動物的廢物排泄. ∥. O. 酵素. 肝. CO 2 +2 NH 3. 動物排出的含氮廢物. 單元十第 2 部分 排泄構造. 動物的排泄構造與功能:. 單 細胞生物: 輻射管 ( 以 主動 運輸收集多餘水份 )→ 伸縮泡 →送至細胞外
E N D
單元十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 排泄:將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除體外
動物生活方式與含氮廢物種類:含氮廢物由胺基酸與核酸代謝而來(動物排泄含氮廢物形式,決定於環境中取得水分容易程度)動物生活方式與含氮廢物種類:含氮廢物由胺基酸與核酸代謝而來(動物排泄含氮廢物形式,決定於環境中取得水分容易程度)
∥ O 酵素 肝 CO2+2NH3
單細胞生物:輻射管(以主動運輸收集多餘水份)→伸縮泡→送至細胞外單細胞生物:輻射管(以主動運輸收集多餘水份)→伸縮泡→送至細胞外 • 渦蟲:焰細胞(擺動纖毛產生引力)→原腎管→排泄孔→廢物送至體外 • 昆蟲:馬氏管(二至數百條細長盲管.一端浸於體液.一端開口於消化道中腸與後腸之間)內蛋白質變為尿酸→後腸(包括直腸:1.有用物質.離子主動運輸回收2.水擴散回體腔 3.尿酸以固體隨糞便排出)→體外
變形蟲.水螅之擴散作用 草履蟲藉伸縮泡調節水分
渦蟲的排水器官 • 原腎:例如扁形動物.原始環節動物
人體的排泄系統:泌尿系統、肺、消化道與皮膚人體的排泄系統:泌尿系統、肺、消化道與皮膚
腎的功能:體內水分恆定.排出含氮廢物.調節身體電解質(鹽類)平衡腎的功能:體內水分恆定.排出含氮廢物.調節身體電解質(鹽類)平衡 1.腎元:構造與功能單位,每個腎有100~130萬個腎元(長度約80Km) 2.單層皮膜細胞(表面有許多微絨毛),有大量粒線體3.耗能極高的器官:腎臟血流量很大,占心輸出量的1/5(1200mL/分)
尿液的形成:人的尿液含有尿素.尿酸及過多的鹽類和水分(淡褐色透明液體,PH值5.0~7.0,每天排尿量1~1.5L,佔總過濾量1%)尿液的形成:人的尿液含有尿素.尿酸及過多的鹽類和水分(淡褐色透明液體,PH值5.0~7.0,每天排尿量1~1.5L,佔總過濾量1%)
血液:腎動脈(進入腎門)→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微血管(絲球體)→出球小動脈→微血管網(繞行近曲小管.亨耳氏套.遠曲小管)→腎靜脈血液:腎動脈(進入腎門)→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微血管(絲球體)→出球小動脈→微血管網(繞行近曲小管.亨耳氏套.遠曲小管)→腎靜脈 尿液的形成和腎臟血流的互動關係
血漿、腎小球濾液及尿液成分比較表 • 蛋白質為大分子,不能濾過 • 葡萄糖.胺基酸完全再吸收 • 鹽.尿素在尿液中的濃度為何增加了? • →因為水分被再吸收回去
(A) (B) • 人工腎臟 • A.血液與人工腎臟的連結 • B.透析器中物質的交換圖
溶質中以尿素和氯化鈉最多 • 正離子(鈉.鉀.鎂.鈣).負離子(氯化物.磷酸鹽.硫酸鹽) • 尿液分析:1.檢查身體代謝異常情況 2.疾病診斷,如糖尿病
排尿作用:尿液在集尿管中形成(集尿管中只含尿素.尿酸 .無機鹽和水分) • 排尿過程:人的排尿反射可一次排完(狗分次排出:尿液有費洛蒙.可建立領域)
腎的功能: • 1.形成尿液:水.尿素.尿酸.鹽類(如鈉.鉀.氯和氫等電解質離子)以排除廢物 • 2.維持體內環境的恆定:如水分.體液.血壓.PH、和體溫的恆定 • 3.分泌生血素:刺激紅血球生成 • 4.合成鈣化醇:調節維生素D的活化和鈣離子的吸收 • 5.分泌腎素:調節鈉的濃度和血壓恆定
人體的體液:維持正常滲透壓和電荷中性.細胞才有正常生理機能人體的體液:維持正常滲透壓和電荷中性.細胞才有正常生理機能
(毫當量/升) 人體血漿和骨骼肌細胞內的主要成分 a血漿 b骨骼肌細胞
水分恆定: 1.控制在「進水量」與「出水量」平衡 2.下視丘偵測血漿中礦物鹽濃度(水分多少)分泌ADH(暫存腦垂體後葉)
ADH分泌(激素控制) (滲透壓↑) 下視丘滲透壓受器(節流) 體液濃度↑ 神經控制 喝水→ 下視丘的口渴中樞(開源)
水分調節途徑:由神經.激素.電解質含量共同控制水分調節途徑:由神經.激素.電解質含量共同控制 • 酒精.溫度降低(冬天).人體浸泡水→ADH分泌量減少→排尿量↑.口乾舌燥.呈輕微脫水 • 尿崩症: • 原因:1.體內ADH產量不足、2.腎臟缺乏ADH受器 • 症狀:尿量多,需喝大量水分 • 治療:以含有ADH的藥物治療
酸鹼平衡:主要由H+濃度控制,提供酵素正常反應環境(唾液澱粉酶PH6.7~6.9)酸鹼平衡:主要由H+濃度控制,提供酵素正常反應環境(唾液澱粉酶PH6.7~6.9)
酸鹼度調控:細胞的代謝作用產生H+(血液的PH值7.35~7.45)酸鹼度調控:細胞的代謝作用產生H+(血液的PH值7.3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