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從否定詞到疑問助詞

從否定詞到疑問助詞. 魏培泉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漢語的問句形式. (甲) VP-prt (你吃雞嗎 ? ) (乙) VP-neg (你吃雞不 ? ) (丙) VP-neg-VP (丙一) V-(O)-neg-V (你吃 ( 雞 ) 不吃 ? ) (丙二) V-neg-V-(O) (你吃不吃 ( 雞 ) ? ) (丁) adv-VP ( 你可吃雞 ? ) (戊)「 [M-neg]-V(N)P 」 ( 你是否吃雞 ? ) ( M=modal verb; modal adverb )

dary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從否定詞到疑問助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否定詞到疑問助詞 魏培泉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2. 漢語的問句形式 • (甲)VP-prt(你吃雞嗎?) • (乙)VP-neg (你吃雞不?) • (丙)VP-neg-VP • (丙一)V-(O)-neg-V (你吃(雞)不吃?) • (丙二)V-neg-V-(O) (你吃不吃(雞)?) • (丁)adv-VP (你可吃雞?) • (戊)「[M-neg]-V(N)P」 (你是否吃雞?) (M=modal verb; modal adverb) • (己)混合式(你可吃不吃 ? 你可吃雞麼? )

  3. 上古漢語的一般問句 • (甲)VP-prt:常見 • (乙)VP-neg:罕 • (丙一)V-(O)-neg-V:罕 • (丁) adv-VP:? • (己) adv-VP-prt:?

  4. 上古漢語是否有副詞問句? • 商書曰:「惡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鄉邇,其猶可撲滅?」(《左傳.隱公六年》) • 曰:「…夫許,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左傳.隱公十一年》) • 今惟殷墜厥命,我豈可不大監撫于時!(《尚書.酒誥》) • 能否追溯到殷商?

  5. (丙一)V-(O)-neg-V • 甲告乙盜牛,今乙賊傷人,非盜牛也, • 問甲當論不當? • 不當論,亦不當購;或曰為告不審。 •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6. 上古漢語的疑問助詞 • 「乎」 • 「與(歟)」「邪(耶)」 • 「歟」和「耶」語音相近,功能相當,其區別和時間或地域有關 • 「乎」和「歟」、「耶」功能上的區別

  7. 上古漢語的「乎」 • 公孫丑曰:「樂正子強乎?」曰:「否。」 • 「有知慮乎?」曰:「否。」 • 「多聞識乎?」曰:「否。」 • (《孟子.告子下》)

  8. 上古漢語的「歟」「邪(耶)」 •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 • 文侯曰:「谿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无擇稱之.」(《莊子.田子方》)

  9. 先秦的「VP-neg」罕見 • 正迺訊厲曰:「汝貯(賈)田不?」 (《五祀衛鼎》)西周中期 • 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 相與,交傷,皆論不(也)?交論。(《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 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知,而解此環不?」(《戰國策.齊六》)

  10. 「 VP-prt」中prt的主要形式 • 一般問句的疑問助詞 • 1. m-:如普通話的「嗎」 • 2. p-: 如普通話的「吧」(測度) • 3. Ø-:如普通話的「啊」 • 4. h-: 如閩南語的 hoN , haN • 5. 其他: (有的f-來自p-) • 非一般問句的疑問助詞:如「呢」

  11. 漢語方言疑問助詞的歷史來源 1. m-:多來自否定詞「無」? 2. p-:多來自否定詞「不」? 3. Ø-:部分可以連繫到上古漢語的 「耶」「歟」? 4. h-:部分可以連繫到上古漢語的「乎」? • 「VP-neg」在方言中相當普遍,在各大方言中俱有保留。

  12. 現代漢語方言中的「 VP-NQ」 • 要判斷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問句是「 VP-prt」還是「VP-neg」有時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詞在元音上和否定詞有別,但仍具有否定義;有的詞雖聲音和否定詞無別,但在功能上和prt相當。 • 我們用「VP-NQ」來兼指 「VP-neg」和「 VP-prt」。 • NQp(來自p-聲母的NQ),NQm(來自m-聲母的NQ) • 「VP-NQp」在官話各次方言中多多少少都還有使用的。 • 「VP-NQm」( 「嗎」並非官話普遍使用的,如有些中原官話方言不用。 可思考南方方言較常用m-系的句末否定助詞與此之關連。) • 保留句末「無」的方言「無」也常和其他的句末否定詞並存。如閩南語的bo。

  13. 從neg到prt 1. 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知,而解此環不?」(《戰國策.齊六》) 2. 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曰:「不可。」(《史記.秦始皇本紀》) 3. 問:「天有形質否?」曰:「無。只是氣旋轉得緊,如急風然,至上面極高處轉得愈緊.若轉纔慢,則地便脫墜矣!」問:「星辰有形質否?」曰:「無。只是氣之精英凝聚者。」或云:「如燈花否?」曰:「然。」(《朱子語類.理氣下》) 4. 問估客曰:「世間可畏,有過我者無?」賢者對曰:「更有可畏劇汝數倍。」(元魏慧覺《賢愚經》354c) 5. 紫蔓青條拂酒壺,落花時與竹風俱。歸時自負花前醉,笑向鯈魚問樂無。(獨孤及〈垂花塢醉後戲題〉)  6. 師有時上堂曰:「三十年來,無有一日不共兄弟持論語話,看我眉毛還在摩?」眾無對。(《祖堂集》卷十)

  14. 先秦的「VP-neg-prt」問句 • 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孟子.公孫丑下》) • 孟子之平陸.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孟子.公孫丑下》)

  15. 秦以前「VP-neg」作間接問句之例 • 趙主父使李疵視中山可攻不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即令甲、女載丙死(屍)詣廷。診必先謹審視其迹,當獨抵死(屍)所,即視索終,終所黨有通迹,乃視舌出不出,頭足去終所及地各幾可(何),遺矢弱(溺)不殹(也)。乃解索,視口鼻渭(喟)然不殹(也)。(《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

  16. 西漢時「 VP-neg」仍不多 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史記.張儀列傳 》) 《太平御覽》卷五百二十同作「不」;《藝文類聚》卷十七、《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七作「否」。 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曰:「不可。」(《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問句句末的「不(否)」也不過共12次(另有間接問2例),而其他西漢的例子更少見。 • 這種分布是否因為方言有別?

  17. VP-neg」的neg什麼時候轉成疑問助詞,有何依據? • 「不」和「無」都是由否定詞演變為疑問助詞,但演變時間不同。 • 「不」轉成疑問助詞的時期:中古漢語? • 「無」轉成疑問助詞的時期:唐代?

  18. 上古漢語句末的「不(否)」是否為疑問助詞?上古漢語句末的「不(否)」是否為疑問助詞? • 上古漢語「不(否)」的特點: • 「不(否)」也可以獨立用為謂語或與其他動詞並列 • 句末的「不(否)」較常搭配疑問助詞 • 句末的「不(否)」較常用為間接問句

  19. 中古漢語疑問句句末的「不(否)」 • 此期疑問句句末的NQp多寫作「不」。 • 此期疑問句句末的「不」不易斷定到底是否定詞還是已經虛化的疑問助詞。 • 考察此期語料之後的結論: 有些文獻的「不」已轉為疑問助詞,有些文獻的「不」可能仍具有否定詞的效力。

  20. 判定「不」轉為疑問助詞的標準 (一) • 1.「VP不」用於選擇問句;(例罕) • 2. 句末「不」和否定副詞或否定動詞共現; • 3. 句末「不」和疑問副詞共現; (例少,又有問題) • 4. 句末「不」和反詰副詞共現; (例罕) • 5. 句末「不」和測度副詞共現︰ (例罕,「得無」…) • 6. 「VP不」雖不依賴反詰副詞或測度副詞但用為反詰問或測度問; (較主觀) • 7. 句末的「不」和疑問助詞「乎」或「耶」在相同的語境下使用。

  21. 句末「不」和否定副詞或否定動詞共現 Q. 是鳥來下,至閻浮利地上,欲使其身不痛,寧能使不痛不耶?(東漢支婁迦讖《道行般若經》453c) • 我今問汝,汝是丈夫不?年滿二十不?非奴不?不與人客作不?不買得不?不破得不?非官人不?不犯官事不?不陰謀王家不?不負人債不?(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十誦律》156a, b) • 王尚書惠嘗看王右軍夫人,問:「眼耳未覺惡不?」答曰:「髮白齒落,屬乎形骸;至於眼耳,關於神明,那可便與人隔?」(《世說新語.賢媛》)

  22. Q. 句末「不」和疑問副詞共現 • 有人認為中古漢語的「寧、頗」不是疑問副詞,因為通常要搭配疑問助詞,但例子罕見。 •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宋書.樂志三》) • 王言:「聞文王苑囿方七十里寧有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趙歧注) • 王言:「王政當何施,其法寧可得聞?」(《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王曰:『王政可得聞與?』」趙歧注) • Q.現代和近代有「adv-VP-neg-VP」問句

  23. Q.句末的「不」和疑問助詞「乎」或「耶」在相同的語境下使用Q.句末的「不」和疑問助詞「乎」或「耶」在相同的語境下使用 • a. 於須菩提意云何,幻與色有異無?幻與痛痒思想生死識有異無?(東漢支婁迦讖《道行般若經》427b) • b. 云何,幻與色異乎?…幻與痛想行識為有異乎?(吳支謙《大明度經》480b) • c. 於須菩提意云何,幻與色為有異乎?幻與痛痒思想生死識有異乎?(姚秦竺佛念《摩訶般若鈔經》510a)

  24. 判定「不」轉為疑問助詞的標準 (二) • 8.「VP不」後面不再有疑問助詞(如「乎」或「耶」等); • 9. 上古漢語的疑問助詞失去表達疑問的功能; • 10. 可以用相當「是的」或「不是」的詞語回答。

  25. 我爾時往至持地大神所,告持地天神言︰「汝為實發起是惡見,言地無有水火風不?」我爾時往至持地大神所,告持地天神言︰「汝為實發起是惡見,言地無有水火風不?」 天言︰「唯然,世尊。」…… 我爾時往至持水大神所,問持水大神言︰「汝實為發起惡見,言但有水無有地火風耶?」 神言︰「唯然,世尊。」…… 我爾時往至持火大神所,問言︰「汝實為發是惡見,言從火無地水風不?」 火神言︰「唯然,世尊。」…… 我爾時往至持風大神所,問之言︰「汝實發是惡見,言從風無地水火耶?」 風神言︰「世尊,唯然。」 (西晉.法炬共法立譯《大樓炭經》299中,下)

  26. 唐、宋疑問句句末的「不(否)」 • 「否」在唐宋某些文獻中是主要的Q。 • 和先秦「不(否)」的異同何在? • 語音:這時很少寫作「不」(例外如《祖堂集》),「否」基本上也不用作謂語,可能是因為語音不同。輕讀? • 語法功能:「否」在此時應當已是疑問助詞?

  27. 上古漢語的「VP無有」 • 天下有至樂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莊子.至樂》) • 詔問故太倉長臣意:「方伎所長,及所能治病者?有其書無有?皆安受學?受學幾何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28. 中古漢語疑問句句末的「無」 • 只限於動詞為「有」的問句。 • 問估客曰:「世間可畏,有過我者無?」賢者對曰:「更有可畏劇汝數倍。」(元魏.慧覺《賢愚經》354c)

  29. 唐、五代的「無」和「也無」 •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壚。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 但問寢與食,近日兩何如。病後能吟否,春來曾醉無。…(白居易〈夢劉二十八因詩問之〉) • 迸出班犀數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壺。出來似有凌雲勢,用作丹梯得也無。(徐光溥〈同劉侍郎詠筍〉 • 可否以此証明「無」是助詞(可拿「無、不、未」和閩南語bo、m、bue相比較)?

  30. 句末的「無」能否証明為疑問助詞 • 用於「不」的檢驗標準多不能用於「無」 • 項羽遂乃高喝:「帳前莫有當直使者無?」(《敦煌變文集新書.漢將王陵變》) • 師果然是下來乞錢,趙州便出來把駐云:「久響投子。莫只這個便是也無?」(《祖堂集》卷六)

  31. 「無」和「麼」的關係 • 唐代「麼」還不多,但五代到宋就很常見。 • 「麼」的語法表現和「無」大略相當。 • 如「也無」:「也麼」 • 語音:寫作「麼(磨、摩)」較能反應當時的語音。(有人把「不」也視為「麼」的來源,但實際上應當無關。不僅語音上不好解釋,而且從「無」到「麼」也是有軌跡可尋。 ) • 字的寫法是否反映否定意味的削弱?

  32. 「麼」和「也無」的共存 • 「麼」和「也無」在唐宋時常在同樣的文獻中共現。 • 師問尼眾曰:「汝婀爺還在也無?」對曰:「在。」(《祖堂集》卷五) • 師有時上堂曰:「三十年來,無有一日不共兄弟持論語話,看我眉毛還在摩?」眾無對。(《祖堂集》卷十)

  33. 偷盜須無命,侵欺罪更多。將他物己用,思量得也磨? (王梵志詩) 歸休興若何,朱紱盡還他。自有園林闊,誰爭山水多。村煙晴莽蒼,僧磬晚嵯峨。野醉題招隱,相思可寄麼。(寄吳都沈員外彬 齊己) 佛法大行。有人摘得摩? (《祖堂集 》 398 )

  34. 「無」改寫為「麼」的原因 • 一,句末的「無」在功能上已經不止是否定詞了; • 二,「無」是一個重要的常用詞。單獨的「無」直接放在句末難免會引起歧義; • 三,當時句末的「無」字已經不能反映實際的音讀,因此改用「麼」來轉寫。

  35. 從「麼」到「嗎」 • 「嗎」明代始見,但罕見;清代才在部分文獻中較常見,且「麼」也還常用。 • 「麼」開始時語音應和後來的「嗎」無異,可能都是ma,字形的更換和語音演變有關。從「麼」到「嗎」和「無」到「麼」的情形類似。

  36. 「也」是否連詞? • 大神言:「我本從諸神自進於天君,無有小失,助天地有功之諭,上籍在天君,何時當相忘乎?請白生辭令自責,有歲數貪慕天化,其人在錄籍與不?」(《太平經.善仁人自貴年在壽曹訣》) • 舍利弗言:「菩薩夢中布施持是施與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如是有施與無?」(《道行般若經》456c) • 今大命可知與未乎?(《太平經.力行博學訣》) • 是故古者上聖人,但明觀天五帝神氣平未,輒自知治得失且平與未哉?(《太平經.敬事神十五年太平訣》) • 委不能知有聖與無,又不能別鳳皇是鳳與非,則必不能定今與太平未平也。(《論衡.宣漢》)

  37. 「VP無」與「VP不」的競爭 • 宋代有些時間較晚的文獻卻比其他較早的文獻更常用NQp。如《二程語錄》、《續資治通鑑長編》和《朱子語類》使用的便是以NQp為主,NQm只占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 這種分布問題應是一種方言上的問題。相對而言,當時的南方文獻似乎更常使用NQm。

  38. 「VP無」與「VP不」的代換 • a. 師問尼眾曰:「汝婀爺還在也無?」對曰:「在。」師曰:「年多少?」對曰:「年八十。」師云:「有個爺年非八十,汝還知也無?」對曰:「莫是与摩來底是不?」師曰:「這個猶是兒子。」洞山云:「直饒不來也是兒子。」(《祖堂集》卷五) • b. 師問尼眾:「汝爺在否?」曰:「在。」師曰:「年多少?」曰:「年八十。」師曰:「汝有箇爺不年八十,還知否?」曰:「莫是恁麼來者?」師曰:「猶是兒子。」(《景德傳燈錄》卷十四)「汝爺在否」與「還知否」於《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與《五燈會元》卷五所作同。

  39. 「無(麼)」取代「不(否)」的過程 • 這是有方言局限的,即使在官話中也有不使用「嗎」這個疑問助詞的。 • 「麼(嗎)」和「否」在方言中如何競爭? • 這個過程從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開始? • 為什麼會取代? • 以什麼樣的機制取代?

  40. 「沒(有)」是否會繼承「無」的發展? • 「沒」原先也是動詞,也有「VP沒」問句。 • 問句句末的「沒(有)」的發展過程如何(詞性是否改變)? • 問句句末的「沒(有)」和「無」的區別: 「沒(有)」限於已然, 「無」沒有這個限制。 • 會有這種區別是由於什麼原因? • 可否預測「沒(有)」將來是否也會有相類的虛化?(和「未」的性質接近,因此或能借「未」來思考)

  41. 否定詞演變為疑問助詞的原因與機制 • 選擇問句的刪除? VP-prt-conj-neg-prt>VP-prt-neg-prt>VP-neg-prt>VP-neg 「VP-prt--conj-neg-prt>VP-conj-neg >VP-neg • 稱代否定詞的重新分析?

  42. 可能的刪除過程(一) 1. a. 王之論秦也,欲破王之軍乎?其不邪?(《戰國策.趙三》) • b. 且王之論秦也,欲破趙之軍乎?不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c. 且王之論秦也,欲破王之軍乎?不邪?(《新序.善謀》) 2.相與鬥,交傷,皆論不也?交論。(《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43. 可能的刪除過程(二) 1.人奴妾盜其主之父母,為盜主,且不為?同居者為盜主,不同居不為盜主。(《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2.「辭者辭廷。」今郡守為廷不為?為也。(《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44. 「稱代否定詞重新分析」說 • 有人認為「不(否)」具有代詞性,這個觀點是否有道理? • 1.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孟子.公孫丑上》) • 2.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孟子.公孫丑下》)

  45. 「稱代否定詞重新分析」說的問題 • 一,西漢的「VP-neg」多見於《史記》,司馬遷是長安人,這個地方屬於先秦的秦地;東漢的譯經地在洛陽,和秦地距離也不遠。為何西漢以後的「VP不」是源自遠在東方的齊地而不是秦地呢? • 二,「VP否」原本處於包孕地位,也不是直接問句,後來為何會用作問句也還缺乏一個說明。 • 三,這個說法的前提是「VP不」的「不」和「VP否」的「否」是兩個性質有別的否定詞,而這點的主要根據是字形與語音不同,語法表現也有差別。但些都是有問題的。

  46. 「不」和「否」的關係 • 字形:二者有時可以通用。 • 副詞只能寫作「不」,和其他動詞並列時通常寫作「否」(這個「否」和問句句末的「不(否)」是否為一詞可以討論), 在句末時就不一定。 • 「不」「否」用字的差異是語音本有之別,還是後人所為? • 1. 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史記.張儀列傳》) • 「不」字《太平御覽》卷五二O同作「不」,但《藝文類聚》十七、《太平御覽》卷三六七作「否」。

  47. 「否」和「不」的語音關係 「不」:《廣韻》有三讀: 「分物切」:「與弗同。 」(音同「弗」。今用來讀副詞「不」 ) 「甫鳩切」:「弗也。又姓 。 」 「方久切」: 「弗也」。(音同「否」 ) 「否」:《廣韻》有三讀: 「方久切」:「說文:不也。」 「符鄙切」:「塞也。」 「並鄙切」:新添類隔更音和切。

  48. 「不」獨立用作謂語 • 「不(否)」可以獨立,和動詞可以並列 • 齊宣王問匡倩曰:「儒者博乎?」曰:「不也。」王曰:「何也?」匡倩對曰::「…儒者以為害義,故不博也。」又問曰:「儒者弋乎?」曰:「不也。…儒者以為害義,故不弋。」』又問:「儒者鼓瑟乎?」曰:「不也。…儒者以為害義,故不鼓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韓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誠不。(《韓非子.內儲說上》)

  49. 副詞「未」和「非」用為謂語 • 「未」也可以作謂語(聲音沒有不同),但可以視為具代詞性嗎? • 穆叔歸,曰:「齊猶未也,不可以不懼。」乃城武城。(《左傳.襄公19年》) • 晉侯問於史趙曰:「陳其遂亡乎?」對曰:「未也。」(《左傳.昭公8年》) • 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莊子.田子方》) •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