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80 Views
真理財金系 財經專家講座. 在金融整合環境下 保險業經營的新思維. 2005.11.2 鄭濟世. 壹、前言:. 一、台灣金融環境的困境 ( 一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台灣股價重挫,企業發生危機,金融 業逾放上升。 ( 二 )2000 年美國高科技股泡沫崩潰,景氣陷入衰退, 拖垮台灣經濟 ( 三 )2001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下降,失業率提高,逾放比超過 8% ,台灣過去亮麗的經濟成長快速褪色。. 二、台 灣金融環境的改革
E N D
真理財金系 財經專家講座 在金融整合環境下 保險業經營的新思維 2005.11.2 鄭濟世
壹、前言: 一、台灣金融環境的困境 (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台灣股價重挫,企業發生危機,金融 業逾放上升。 (二)2000年美國高科技股泡沫崩潰,景氣陷入衰退, 拖垮台灣經濟 (三)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下降,失業率提高,逾放比超過8%,台灣過去亮麗的經濟成長快速褪色。
二、台灣金融環境的改革 (一)1995年華僑銀行梁伯薰事件、1996年東企銀行游淮銀事件、高企銀行郭金生事件,迫使銀行法修改關係人定義:「利用他人名義向銀行申請辦理授信」亦與關係人放款相同,必須受到規範。 (二)2000年公佈「金融機構合併法」,鼓勵金融機構彼此合併。 (三)2001年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法」,准許銀行、證券、保險跨業經營,共同行銷,資源共享,以其大型化與競爭力。 (四)2005年實施所謂「二次金改」目標。
貳、保險市場經營環境改變: 一、保險市場全球化: (一)全球化(Globalization):係指一種跨越疆界而延伸 的社會、政治與經濟活動。由於世界某個區域的決策與活動,可能對遙遠區域以外的個人或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跨越疆界的接觸與聯繫將產生一種有規律的活動,此種活動將導致超越國家與社會的互動。 (二)它鼓吹著自由化,進一步鬆綁國內經濟法規,歌頌競爭力。 (三)它具有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之性質,在追求躍居世界經濟舞台,縱橫全球,追逐市場優勢,有時不向任何一個民族國家效忠。 (四)它使保險標的移動,促使保險市場全球化。
二、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的革命 (一)二十世紀九○年代以後,迅速發展的資訊科技掀起保險業一場新的革命,保險業以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己被愈來愈多的保險人所意識到。例如員工差勤等常見的表單作業、投保承保的一氣呵成、交叉銷售的資訊提供,即保險業能利用跟消費者有關的各種資料作為銷售、定價和承保之用,如汽車保險、健康保險以往個人紀錄,均有利於保險人核保作業,但同樣地,消費者和保險監理者也會擔心消費者將會因為這些資料的使用而受到不公平的影響。因此,主管機構也將面臨如何適當使用這些新資料庫和新資訊的問題。
(二)傳統上,各國保險監理係透過保險交易的地理位置來行使他們的監理權,但是,當交易是在一個以世界為範圍的電子網路上處理時,商業的地理位置便失去了它傳統意義。因此,各國保險監理官必須協調他國政府解決相關問題,如此才能維護消費者信心。(二)傳統上,各國保險監理係透過保險交易的地理位置來行使他們的監理權,但是,當交易是在一個以世界為範圍的電子網路上處理時,商業的地理位置便失去了它傳統意義。因此,各國保險監理官必須協調他國政府解決相關問題,如此才能維護消費者信心。 (三)當然,消費者在網路上購買保險時,對於網路上所提供的資訊,自己也必須負起更多的分辨責任,並避免濫用其資訊。
三、新的風險不斷出現, 傳統保險面臨挑戰 (一)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風險,要比以往大得多,巨災損失如颱風、地震等危險事故頻頻出現,例如:1999年台灣埔里大地震、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2003年東南亞SARS疫情風暴、2005年美國卡翠亞颱風洪水及未來可能之禽流感傳染病,很可能使保險人失卻清償能力,加以巨災風險評估,預測非常困難,因此巨災保險的研究和開發將成為保險業未來不得不考慮的方向。
(二)為了提高保險人的承保能力,降低承保風險,保險人、再保險人和投資銀行己經開始把目光轉向與有巨大資本容量的資本市場,聯手開發巨災債券等新型金融商品,既從資本市場上獲得大量資金,又透過保險市場風險分散到資本市場,有效地提高了保險業的承保能力。因此,這種非傳統風險移轉工具(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s)的研究和開發,將給未來保險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四、壽險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保費不斷上漲 (一)台灣壽險市場受到銀行定存利率持續走低,公債殖利率持續探底影響,以2003年為例,壽險業責任準備金預定利率由4%調降為2.5%,不但造成公司利差損擴大,更使保險費因此上漲,但也因此才停售高預定利率保單,而造成搶購熱潮帶動保費收入成長。
(二)同時為因應利率水準持續下滑,台灣壽險業紛紛改以保障型、投資型商品為主,致使年金保險的保費收入逐年增加,而投資型商品更後來居上,但就壽險公司而言,仍以傳統型保單新契約的價值最高。因此,如何調整商品銷售策略將成為主要課題。(二)同時為因應利率水準持續下滑,台灣壽險業紛紛改以保障型、投資型商品為主,致使年金保險的保費收入逐年增加,而投資型商品更後來居上,但就壽險公司而言,仍以傳統型保單新契約的價值最高。因此,如何調整商品銷售策略將成為主要課題。
五、產險市場致力擴展傷害險 及健康險業務 (一)雖然目前產險市場以汽車保險為主,約佔整體保費收入48%,並拜1998、1999年先後開辦強制汽車責任險所賜,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成長空間有限,2002年保費收入僅達1014億元。 (二)2002年各保險保費收入成長以火災保險表現最為突出,成長率接近20%,惟查係多起天然巨災如1999的九二一地震、2000 年的象神颱風、2001年的納莉颱風造成國際再保市場要求調高保費所致。
(三)可見台灣的產險市場己趨飽和,未來保費收入增長有限,儘管自然災害可能對財產保險的保費收入有一些幫助,但從整體上講,產險業不得不另行開拓市場;於是,仿效國外保險業之分類,透過修法,增加拓展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三)可見台灣的產險市場己趨飽和,未來保費收入增長有限,儘管自然災害可能對財產保險的保費收入有一些幫助,但從整體上講,產險業不得不另行開拓市場;於是,仿效國外保險業之分類,透過修法,增加拓展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
六、金融整合的時代來臨 (一)金融改革之背景 1、1975年5月10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廢除已達183年之久的「固定手續費制度」,進入自由競爭市場,並進行一連串的自由化、國際化政策,迫使商品朝向多元化發展。 2、1986年10月27日,英國倫敦證券市場,為因應國際證券市場國際化潮流及來自美國之威脅,亦廢除固定手續費制度,並展開自由化、國際化、電腦化的金融大改革(Big Bang)。
3、1997年,英國政府為因應金融市場全球化,建立了一元化金融管理體系,完成「金融服務市場法」(Financial Service and Market Act)將證券、銀行、保險、期貨、交易所等九大金融體系之管理機構,包括英格蘭銀行(BOE)、證券投資局(SIB)、商工部(DTB)、互助會註冊所(RFS)、投資活動管理機構(IMRO)、證券暨期貨局(SFA)等,整合成一個單一的主管機關-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SA)。
4、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簡稱GLB,它推翻了自1930年以來所建立的Glass-Steagall Act規定,對銀行、證券、保險三種業務不得兼營之限制。導致銀行、證券、保險業的兼併(Merges)案陸續出現。 5、1996年,日本政府面對金融改革的迫切需要,一改過去的人為管制作風,提出全面性的金融大改革(Big Bang)口號,建立自由(Free)、公平(Fair)、全球化(Global)三原則基礎,並於2000年改組成立金融廳(the 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 ,FSA)。
6、2001年6月27日,我國政府為挽救當時金融危機,促進金融體系健全發展,提升金融業國際競爭力,避免金融危機發生,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朝向全球化發展。促使金融跨業經營並使銀行、證券、保險間之業務區隔及差異漸趨糊。整體金融體制發展而言,將朝向「股權集中化、組織大型化、經營多角化、監理透明化」。並於2004年7月1日成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其主要職掌在對金融服務業之發展、監督、管理與檢查。惟目前該會是否具有金融政策決定權仍有爭議,按金管會組織法規定,金融政策、法令研修及各項監理工作之執行,都是金管會的職掌範圍,但依據行政院函請立法院審議的政府組織再造法案中,行政院明白指出,將來要把金融政策移歸財政部掌管。
(二)金融改革的目標 1、達成金融機構跨業經營現代化,鼓勵金融機構整併,以提昇我國金融業之國際競爭力。政府宣佈: (1)民國九十四年底,至少促成三家大型金融機構 之市占率達10%,有效擴大規模經濟。 (2)民國九十四年底前,將12家公股金融機構整併為6家。 (3)民國九十五年底前,鼓勵14家金控公司整併為7家。 (4)民國九十五年底前,至少有一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在海外上市,以提高際競爭力。
2、發揮金融綜合經營效益之功能 (1)擴大金融經濟規模,降低經營成本。 (2)擴大金融版圖,進行多角化經營,提供更好之服務品質,發揮整體經營效率。 (3)透過客戶整合滿足客戶一次購足,利用子公司資源共享,以提升生產力。
(三)金融政策之挑戰: 自由化、國際化、金融改革已成為時代的趨勢潮流,從政府、業者、消費者角度觀察: 1、政府:所提出的改革行動、改革內容、改革項目必須逐步漸進、有計劃地去執行,更需事前作完整之研究、分析。可惜市場反應不良,以台企銀整併案為例,前董座鐘甦生因整併案失利被摘下烏紗帽,惟扁政府目前仍強調金改政策不便,若具體時間做不到,部會首長及其主爭者都要負政策成敗責任。
2、業者:所面臨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市場競爭與資訊透明化,因此,宜透過公司治理之機制,達到顧客導向的市場機能。2、業者:所面臨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市場競爭與資訊透明化,因此,宜透過公司治理之機制,達到顧客導向的市場機能。 3、消費者:應了解資訊透明化之揭露制度,更能確保交易之公平性。
參、金融整合時代的保險行銷 一、從行銷定義看保險交易: 「行銷」:是一種加速交易行為之活動,其要旨在於發掘消費者的需要,並令其滿意。因此,簡單的說,行銷就是「發掘顧客的需要與慾望,並加以滿足」。
二、爭取顧客的好感: (一)把握正確即時的市場情報,做好市場調查。 (二)透過市場區隔,找出目標市場。 (三)建立「品牌」並能在消費者心目中佔有一席 之地。
三、制定行銷策略: (一)目標市場:就是在特定時間裡,想極力爭取的客戶群。 (二)定位:就是了解銷費者心目中的品牌順位,並搶先佔入銷費者腦海,創造一個領先群雄第一品牌的地位。 (三)行銷組合:在確定目標市場與定位後,據此發展出適當的行銷組合。行銷組合包括產品、價格、通路及推廣這四P。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目標市場之不同、定位之差異,而同時兼顧四P之運用。
四、建立全面品質管理(TQM),概念: (一)領導與經營理念 (二)整體性之策略規劃 (三)創新與研發 (四)顧客與市場發展 (五)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 (六)資訊策略管理與運用 (七)流程管理
五、因應保險商品與理財觀念之來臨: (一)風險與報酬 (二)投資工具:定存、債券、保險、房地產、股票、期貨等。 (三)理財成功之關鍵在規劃,在隨時與客戶保持聯絡,在適時提醒顧客投資風險與獲利機會,並重視資產配置。 (四)例如理財三角配置: 1、生活費:60﹪用於個人、家庭、衣、食、住、行等。 2、投資理財:30﹪用於置產、創業、子女教育等。 3、風險管理:10﹪用於生、老、病、死、殘。
(五)微利時代下的保險商品:國內市場利率逐步降 低,造成: 1、保險費上漲 2、逐年調降預定利率。 3、調降法定責任準備金利率,實施保費不足準備金,引導壽險業調降商品預定利率 4、發展利率變動型年金或投資型商品。
六、調整商品策略: (一)商品利潤分析 (二)鼓勵商品專案 (三)資源整合與交叉行銷
肆、最新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 案分析 一、我國保險法共分六章: 第一章 總則:包括保險之意義及分類、保險利益、保險費 保險人的責任、複保險、再保險 第二章 保險契約:包括通則、基本條款、特約條款。 第三章 財產保險:包括火災保險、海上保險、陸空保險、 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其他財產保險 第四章 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 年金保險 第五章 保險業:包括通則、保險公司、保險合作社、保險 業代理人、經紀人、公證人、罰則 第六章 附則。
二、因應保險市場經營環境改變,我國最新保險法部份條文修正重點如下:二、因應保險市場經營環境改變,我國最新保險法部份條文修正重點如下: (一)為因應全球化時代來臨,增訂與國際機關或組織簽訂合作協定: (二)為保護被保險人權益,修訂原保險契約被保險人得逕向再保險人請求賠付之請求權: (三)為擴大財產保險經營範圍,增訂財產保險業得經營健康保險業務: (四)為擴大人壽保險業經營範圍,開放人壽保險業經營保險金信託業務: (五)為強化保險業財務體質,修正保險業向外借款規定: (六)為加強保險商品審查,修正精算師之責任與法源:
(七)為健全財務基礎,修正各種準備金提存比率與計算之法源(七)為健全財務基礎,修正各種準備金提存比率與計算之法源 (八)為穩健保險業財務結構,增訂保險業應於稅後提列百分之二十法定盈餘公積 (九)為提升保險業資金運用效率,調整保險業資金辦理國外投資上限之規定 (十)為因應各種再保方式,修正再保險之分出分入或其他危險分散機制之規範 (十一)為提升同業公會之功能,增訂保險業商業同業公會自律組織功能 (十二)為加強監管機制,增訂未依規定記載財務業務報告之處分規定
伍、結語: 一、在金融整合環境下,跨業經營取代專業經營: 由於台灣金融市場呈現整合的發展,新金融商品 因應而生。同時也意味著專家理財的時代來臨。因為,在金控法實施後,打破了銀行、證券、保險專業經營的藩籬,提供了跨業經營的共同行銷舞台,甚至運用電腦資訊性與通訊科技提供顧客對金融商品整合交易平台,讓顧客可以在金控公司單一平台下滿足其理財需求。
二、在微利時代下,理財投資面臨的新挑戰 近年來,由於全球化、科技化、網路化,改變了經濟發展的模式,也改變了消費者的價值觀與消費行為。尤其,在過去,高經濟成長,市場繁榮,投資人普遍專注於追求「收益性」的極大化。但現今進入微利時代,各種投資工具的報酬率降低,使得 「安全性」不得不成為投資人優先考量的因素。而導致微利的時代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高齡化、全球化、科技化,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生產過剩,使企業利潤降低,景氣低迷,造成理財投資的新挑戰。
三、在風險報酬下,資產配置的新思維 在風險性與報酬率難以兼顧情況下,風險控管及資產配置的思維成為市場主流,「資產配置」採資金分散於貨幣市場,股票市場及債券市場,而「保險」更是理財與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換言之,資產配置之原理在於平衡投資組合中之風險及收益,透過不同的金融資產,在特定的風險程度下,承受最低程度的風險來建立自己最高報酬的投資組合,達到資產配置之目標。
四、二次金改的爭議 (一)金融是國家的命脈,改革是社會的動力,然而被政府設定為非做不改的二次金改,卻引起重大爭議。 (二)財政部長林全表示為了提昇金融產業競爭力,整併是必要途徑,正如企業在年度開始時訂定營運目標一樣,設定目標後就盡力而為,但能不能達成目標,還要看市場運作結果。 (三)經建會主委胡正勝曾說,訂定整併目標沒有特別的理由 (四)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認為第一次金改是成功的,銀行逾放因此大幅下降。第二次金改大家有不同意見,行政院會尊重參考。 (五)立法委員賴士葆表示,市場機制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運作,誰知道未來幾家金控對台灣最好?他質疑,沒有人知道二次金改的目標為何?受害的可能是全國百姓。 但本人以為:不論如何,提升競爭力是台灣未來必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