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 7 章 展頻

第 7 章 展頻. 展頻. 將資料輸入通道編碼器 展頻信號的調變方式 展頻碼或展頻序列 展頻碼是由擬雜訊 , 或擬亂數產生器所產生 展頻調變的作用 增加傳送信號的頻寬. 展頻. 解調方式 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數位序列解調此展頻信號 通道解碼器將解調信號還原成原始資料. 展頻. 輸出資炓. 輸入資炓. 通道 編碼器. 通道 解碼器. 調變器. 通道. 解調器. 展頻碼. 展頻碼. 擬雜訊 產生器. 擬雜訊 產生器. 圖 7.1 展頻數位通訊系統的一般模型. 展頻. 展頻技術明顯浪費了頻寬但換得以下幾個好處:

deci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7 章 展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展頻

  2. 展頻 • 將資料輸入通道編碼器 • 展頻信號的調變方式 • 展頻碼或展頻序列 • 展頻碼是由擬雜訊 , 或擬亂數產生器所產生 • 展頻調變的作用 • 增加傳送信號的頻寬

  3. 展頻 • 解調方式 • 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數位序列解調此展頻信號 • 通道解碼器將解調信號還原成原始資料

  4. 展頻 輸出資炓 輸入資炓 通道 編碼器 通道 解碼器 調變器 通道 解調器 展頻碼 展頻碼 擬雜訊 產生器 擬雜訊 產生器 圖7.1 展頻數位通訊系統的一般模型

  5. 展頻 • 展頻技術明顯浪費了頻寬但換得以下幾個好處: • 可以抵抗各種不同的雜訊和多重路徑的失真 • 能夠用來隱藏信號和將信號加密 • 多個用戶在很小干擾的情況下能夠獨立地使用相同的頻寬

  6. 跳頻展頻(FHSS) • 信號以隨機方式跳躍於寬頻帶上 • FH信號被分配到數個通道中 • 每一個通道的頻寬與輸入訊號的頻寬一致 • 以週期性的方式跳頻 • 傳送器在一個通道上操作一段時間 • 藉由某種編碼傳送一些位元 • 每一個區間會選擇一個新的載波頻率

  7. 跳頻展頻 • 通道序列的使用是由展頻碼所決定 • 接收器與傳送器需同步跳頻以得到訊息 • 優點 • 截收者只能截取到難以理解的信號 • 單一頻率的干擾信號只能影響到少數位元

  8. 跳頻展頻 頻率 能量 時間 頻率 圖7.2顯示一個跳頻信號的例子

  9. 使用MFSK的FHSS • MFSK信號每Tc秒透過FHSS載波信號來調變轉換至一個新的頻率,其目的是要將FHSS信號轉換到適當的FHSS通道中 • 資料速率為R: • 一個位元區間是:T = 1/R 秒 • 一個信號單元的時間區間為Ts = LT 秒 • Tc  Ts -慢速跳頻展頻 • Tc < Ts -快速跳頻展頻

  10. FHSS性能考量 • 使用的頻寬甚大 • FHSS系統具有抵抗人為干擾的能力 • 干擾必須涵蓋全部的展頻頻帶 • 若干擾訊號的功率固定 , 則可減少在此頻帶的干擾功率

  11. 直序展頻(DSSS) • 傳送訊號是由原始資料結合展頻碼所組成 • 展頻碼將原信號頻譜展開 • 頻譜展開的程度與展頻碼位元數成正比 • 一種直序展頻技術是使用互斥或(XOR)運算將展頻碼位元串與數位資訊串結合(圖7.6)

  12.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 輸入資炓A 傳送器 本地的PN位 元串B 傳送信號 C=A B 接收資炓C 接收器 本地的PN位 元串與上述B 資料輸出 C=A B 圖7.6直序展頻的例子

  13. 使用BPSK的直序展頻 • BPSK信號可以表示成 sd(t) = A d(t) cos(2 fct) 乘上 c(t) [數值為 +1, -1] 的PN序列 s(t) = A d(t)c(t) cos(2 fct) • A:信號的振幅 • fc:載波頻率 • d(t):等於+1當其對應位元值是0 ;等於1當其對應位元值是1 • 在接收器中 , 將輸入信號再乘上 c(t) • 因此得 c(t) × c(t) = 1,信號將被還原

  14. DSSS Using BPSK

  15. 分碼多工存取(CDMA) • CDMA的基本原理 • D = 資料位元率 • 利用特定的序列將每一位元分成為 k 個細片( chip ) • 每一用戶配予特定序列 • 因此通道的速率每秒有 k × D 個 chip

  16. CDMA 例子 • 以 k = 6 並以1與-1的序列來編碼 • 若A要傳送1(+1)的位元則傳送chip編碼為 • <c1, c2, c3, c4, c5, c6> • 若A要傳送0(-1)的位元則傳送其互補碼 • <-c1, -c2, -c3, -c4, -c5, -c6> • 接收器將接收到的chip與已知的chip結合 • <d1, d2, d3, d4, d5, d6> = 接收器R收到的chip樣式 • <c1, c2, c3, c4, c5, c6> = 已知的編碼

  17. CDMA例子 • 使用者A的編碼 = <1, –1, –1, 1, –1, 1> • 傳送1的位元 = <1, –1, –1, 1, –1, 1> • 傳送0的位元 = <–1, 1, 1, –1, 1, –1> • 使用者B的編碼 = <1, 1, –1, – 1, 1, 1> • 傳送1的位元 = <1, 1, –1, –1, 1, 1> • 接收器接收到的使用者A的序列 • (A 的序列) × (接收器接收chip碼 ) • 使用者A ‘1’ 位元: 6 -> 1 • 使用者A ‘0’ 位元:-6 -> 0 • 使用者B ‘1’位元 : 0 -> 不需要的信號忽略

  18. 雜訊 CDMA fo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圖7.11 DSSS系統內的CDMA

  19. 展頻的種類 • 展頻碼的種類 • PN序列 • 正交編碼 • 用於 FHSS系統 • 常用PN序列 • 用於 DSSS系統不使用CDMA • 常用PN序列 • 用於 DSSS CDMA系統 • PN序列 • 正交編碼

  20. PN序列 • PN 產生器可產生週期性重複近似隨機的序列 • PN序列 • 使用演算法與稱為種源(seed)的初始值可產生PN序列 • 產生的序列並非統計學上的完全隨機 • 但序列卻符合許多隨機的特性,這樣的數字序列常稱為擬隨機數或稱擬雜訊序列 • 除非知道這個演算法和種源,否則去預測這個序列是不實際的

  21. PN的重要性質 • 隨機性 • 均勻分佈(uniform distribution) • 均衡特性 • 連串特性 • 獨立性 • 相關性 • 無法預知性

  22. 線性迴授移位暫存器實現 1位元 移位暫存器 互斥或電路 乘法電路 圖7.12 二位元回授移位暫存器產生器

  23. m-序列的特性 • 特性1: • 一個m-序列有2^(n-1)個1和2^(n-1)-1個 0 • 特性2: • 沿著輸出序列平移長度n的視窗N次(N = 2^n-1),除了全部是0的序列以外,視窗所見n位元只出現一次 • 特性3: • 有一個長度n的全1序列 • 有一個長度(n-1)的全0序列 • 長度為(n-2)的全1序列和全0序列各有1個 • 長度為(n-3)的全1序列和全0序列各有2個 • 通常有長度為1的全1序列和全0序列各2^(n-3)個

  24. m-序列的特性 • 特性4: • 一個1的m-序列的週期自相關性為

  25. 定義 • 相關性 • 決定一組資料和另一組有多相似的概念 • 範圍在+1和 1之間 • 1第二個序列與第一個序列完全匹配 • 0這二個序列之間完全沒有關係 • 1兩個序列是彼此的鏡像 • 交互相關 • 交互相關的函數是比較兩種不同來源的序列

  26. 交互相關的優點 • m-序列和雜訊之間的交互相關性低 • 此特性有助於接收器濾除雜訊 • 兩個不同m-序列之間的交互相關性低 • 此特性在CDMA的應用上非常有用 • 接收器藉此特性可辨別不同m-序列的展頻信號

  27. 正交編碼 • 一個金氏序列可以用相同時脈的兩個m-序列做 XOR 運算 • 此金氏序列具有良好的交互相關性 • 利用簡單的電路即可產生大量唯一的碼 • (圖7.16a)顯示一個例子,兩個移位暫存器產生兩個m-序列,再逐一做XOR的運算

  28. 金氏序列 (a) 移位暫存器實現

  29. 正交編碼 • 正交編碼 • 一組正交碼中任意一對序列的交互相關都是0 • 固定和變動長度的正交碼已用於CDMA系統 • 如 CDMA 的應用,其中每一個使用者配置一正交碼當作展頻碼 • 使得使用者之間的交互相關性為0 • 種類 • Welsh 碼 • 變動長度的正交碼

  30. Walsh 碼 • 一套長度為n的Walsh碼由n  n的Walsh矩陣之n列所組成 : • W1 = (0) • n =矩陣的維度 • Walsh矩陣的特性是每列與其他列的關係為正交且互斥的 • 需要時間上的同步 • 兩個移位不同的Walsh序列之交互相關不為0

  31. 典型的多重展頻方式 • 以正交碼將資料展開稱作通道化編碼 (channelization code) • 以區分同蜂巢細胞內的用戶 • 以PN碼做攪散編碼 (scrambling code) • 以低的交互相關性來區分不同蜂巢細胞內的用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