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674 Views
台灣文學導論. 台灣文學導論. .前言 . 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發展、政治經濟等社會 變遷,關係密切;欲瞭解台灣文學之內容 特質,須先瞭解台灣之歷史發展。. 一、台灣歷史分期: 台灣四面環海,自航海發達以後,即為海權國家必爭之地,在 1543~1554 年之間,葡萄牙人船隻曾駛經台灣西海岸,彼等望見台灣之景色,驚其秀麗,乃呼「福爾摩莎」( Formosa ),即「美麗之島」。.
E N D
台灣文學導論 .前言. 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發展、政治經濟等社會 變遷,關係密切;欲瞭解台灣文學之內容 特質,須先瞭解台灣之歷史發展。
一、台灣歷史分期: 台灣四面環海,自航海發達以後,即為海權國家必爭之地,在1543~1554年之間,葡萄牙人船隻曾駛經台灣西海岸,彼等望見台灣之景色,驚其秀麗,乃呼「福爾摩莎」(Formosa),即「美麗之島」。
然葡萄牙人並未登陸台灣;首先登陸台灣(南部)的是荷蘭人(1624年),兩年後(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與荷蘭人分治台灣,至1642年荷蘭人始將西班牙人逐出台灣北部(西班牙人於1629年在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即今「紅毛城」;1867年英國與清朝政府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曾為英領事館。1950年台英斷交,紅毛城仍為英所有,1980年始歸我國)。然葡萄牙人並未登陸台灣;首先登陸台灣(南部)的是荷蘭人(1624年),兩年後(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與荷蘭人分治台灣,至1642年荷蘭人始將西班牙人逐出台灣北部(西班牙人於1629年在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即今「紅毛城」;1867年英國與清朝政府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曾為英領事館。1950年台英斷交,紅毛城仍為英所有,1980年始歸我國)。 然葡萄牙人並未登陸台灣;首先登陸台灣(
荷蘭時代:1624—1661年(共計38年) • 鄭氏時代:1661—1683年(共計22年) • 清領時代:1683—1895年(共計212年) • 日據時代:1895—1945年(共計50年) • 中華民國時代:1945年—………
二、日本紀年與西元紀年對照表: • 1、明治紀年+1867年=西元紀年 • 2、大正紀年(民國)+1911年=西元紀年 • 3、昭和紀年 +1925年=西元紀年 (明治45年即大正元年,亦即民國元年;大正15年即昭和元年)
三、重要年代對照表: • 1.日清簽訂「馬關條約」:1895年。即明治28年,清光緒21年 • 2.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即昭和16年,民國30年 • 3.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即昭和20年,民國34年
台灣文學史之範圍: • 一、台灣文學因台灣特殊之歷史背景,既不能單獨以作家之國籍,也不能以作品所使用之語言為認定之依據。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台灣文學》3:3;1943.07.)(1996年,葉石濤中譯):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台灣文學》3:3;1943.07.)(1996年,葉石濤中譯): 不用說,臺灣是個遙遠的孤島,自古以來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除去鄭氏時代僅有的二十二年間之外,或作為荷蘭或作為清朝的屬地,直到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才收入日本的版圖之故,臺灣文學史自然受到這些政治性影響,其範圍極其廣大,而所要提的對象也是涉及到多方面。因此,簡單地說到臺灣文學,在某種情況下,跟本國有特別的關聯。把這些事項一併予以思考,臺灣文學史的範圍以及所要提的對象,大體上有下面的五個情形:
1、作者為出身臺灣,他的文學活動(在此說的是作品的發表以及其影響力,以下雷同)在臺灣做的情形。1、作者為出身臺灣,他的文學活動(在此說的是作品的發表以及其影響力,以下雷同)在臺灣做的情形。 2、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但在臺灣久居,他的文學活動也在臺灣做的情形。 3、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只有一定期間,在臺灣做文學活動,此後,再度離開臺灣的情形。 4、作者雖然出身於臺灣,但他的文學活動在臺灣之外的地方做的情形。 5、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而且從沒有到過臺灣,只是寫了有關臺灣的作品,在臺灣之外的地方做了文學活動的情形。
二、 凡台灣文學作品之作者,皆為台灣作家。然因為複雜之歷史發展,其中存有許多值得討論的現象,例如 :
日據時代日本之「外地文學」作家,如:西川滿《西川滿小說集1》(葉石濤 譯 春暉)《西川滿小說集2》(陳千武 譯 春暉);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邱若山 譯 草根)濱田隼雄等。 • 民國時代寫作「流亡文學」、「懷鄉文學」、「留學生文學」之大陸來台作家,如:白先勇、朱西寧司、馬中原、於梨華等。 • 國族認同之歧異,如:陳映真。 • 「張愛玲現象」。
貳、台灣文學之兩大表現形式: • 一 ˙口傳文學 • (一)原住民之神話、傳說:九族、平埔族神話、傳說 • (二)漢人之民間故事:蛇郎君(台灣之「美女與野獸」)、邱罔舍、白賊七、廖添丁、虎姑婆(福建傳入之故事)、林投姐(融匯台灣歷史、自然、人文)
二、書面文學: • (一)舊文學: 根據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台灣文學》3:3;1943.07葉石濤譯),可分以下幾個時期: 1.鄭氏時代 2.康熙、雍正年代 3.乾隆、嘉慶時代 4.道光、咸豐時代 5.同治、光緒時代 6.改隸以後
1.鄭氏時代:沈光文、張煌言。 此時期的文人多明朝遺臣,流寓台灣後的 作品,燃燒著哀切痛心的懷鄉之念。
2.康熙、雍正年代:郁永河《稗海紀遊》、黃叔敬《台海使槎錄》2.康熙、雍正年代:郁永河《稗海紀遊》、黃叔敬《台海使槎錄》 此時期從對岸來了多數官吏和文人,文學作 品主要由這些人來創造,尚未有本土作家 出現。內容多讚美台灣的特殊風景,歌詠高 砂族的習俗等,所謂「異國情調」的作品佔 大部分,其風格大大不同於明鄭時代之充 滿民族悲憤與政治之不滿。
3.乾隆、嘉慶時代: 此時期承繼前一代從對岸來了許多官吏和文 人(張湄、趙翼),另一方面,本土出身的 文人也逐漸出現(王克捷、陳輝),作品 內容富政治色彩。
4.道光、咸豐時代: 此時期對岸來的官吏,傑出者少(姚 瑩、周凱),倒是本土出身者較優秀 (黃敬、林占梅)。 • 5.同治、光緒時代: 此時期對岸來的官吏兼長詩文的有:周凱泰、唐景崧等,本土詩人則有陳維英、丘逢甲等。
6.改隸以後: 從改隸當初到1913、1914之間,約20年之間,詩文仍為台灣文學界的主流,此乃受領台以前的影響,本土人士以詩文作為教養中心,除此而外,當時從日本內地來台灣的官吏和其幕賓之中多數人通曉詩文,這些人也給詩文的隆盛加快;此外,歷代總督和民政長官把漢詩用於治台的方策,因而漢詩文也就愈見隆盛。
然而,此傾向使得詩忘卻本來使命,招致徒然以雕琢為專事的結果,這就表現在詩然而,此傾向使得詩忘卻本來使命,招致徒然以雕琢為專事的結果,這就表現在詩 社或吟社結成,變成以詠物詩為主的擊缽吟體的出現;擊缽詩為詩的墮落,此時未染擊缽吟惡習的詩人有許南英、連雅堂、林幼春等;1918、19年左右,受中國文學 革命啟發,發生「新文學運動」,並引「台灣話文與中國話文」之辯。
(二)新文學: • .前言. • .日據時期影響台灣文學發展之重要事件: • .武裝抗日終止:1915年「噍吧年事件」。 • .1920年代「白話文運動」(新文學運動):張 我軍、黃石輝、黃呈聰等。 • .1921年「文化協會」成立:(1927年分裂)。 • .1931年社會運動團體消解。 • .1937年禁止漢文、關閉私塾。 • .1941-1945年皇民化、戰爭時期。
1.台灣新文學興起始於日據時期之1920年代,其分期至少有二種說法:1.台灣新文學興起始於日據時期之1920年代,其分期至少有二種說法: • A.王詩琅之分法: (1).萌芽時期(1924~1930):新文化運動 之一翼。 (2).本格化時期(1931~1936) (3).戰時文學時期(1937~1945)
B.葉石濤之分法: (1).搖籃期(1920年代):屬於由資產階 級與知識份子領導的民族運動的一翼。 (2).成熟期(1930年代):亦稱「開花 期」 (3).戰爭期(1940年代):亦稱「皇民 化時期」
2、各期之作品特色、重要文學雜誌、重要作家2、各期之作品特色、重要文學雜誌、重要作家 (1).萌芽時期(搖籃期) • a.作品特色:作品內容反映社會現實問題,富批 判性,大多以漢文寫作。 • b.重要文學雜誌:《台灣青年》(1920年七月創 刊,1922年四月改稱《台灣》)、《台灣民 報》(1923年四月創刊)、《人人》(1925年創 刊,發行兩期) • c.重要作家:賴和、張我軍、王詩琅、陳虛谷、 楊華、朱點人、楊守愚、林越峰等。
(2)、本格化時期(成熟期、開花期) a.作品特色:文學創作雖以寫實為主,但脫離社會運動之附庸,較注重文學之藝術性;作品或以漢文、或以日文發表。
b.重要文學雜誌: • 《南音》(1932年) • 《福爾摩莎》(1933年,發行人:蘇維雄;臺灣藝術研究會) • 《先發部隊》【《第一線》】(1934年,發行 人:廖漢臣;臺灣文藝協會 • 《臺灣文藝》(1934年,發行人:張星 • 健;臺灣文藝聯盟) • 《臺灣新文學》(1935年,發行人:廖漢臣,第二期以後改為楊逵;臺灣新文學社)
c.重要作家:張文環、呂赫若、翁 鬧、巫永福、楊逵、吳新榮、楊熾昌(風車詩社)、郭水潭(鹽分地帶詩人)等。
(3)、戰時文學時期 (戰爭期、皇民化時期) a.作品特色:受日本當局「皇民化」政策限制,作家或不得不呼應政策、或以間接方式堅持台灣人立場;作品亦需以日文發表。 b.重要文學雜誌: • 《華麗島》(1939年,發行人:西川滿;臺灣詩人協會,祇發行一期)
《文藝臺灣》(1939年,發行人:西川滿;臺灣文藝家協會,1941年以後改為「文藝臺灣社」)《文藝臺灣》(1939年,發行人:西川滿;臺灣文藝家協會,1941年以後改為「文藝臺灣社」) • 《臺灣文學》(1941年,發行人:張文環;啟文社,1943年以後改為「臺灣文學社」 • 《臺灣文藝》(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發行人:長崎浩;臺灣文學奉公會) c.重要作家: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楊逵、王昶雄、周金波、陳火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