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内向型发展战略 第三节 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经济秩序 二、对外贸易 三、利用外资. 一、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处理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准则、行为规范和机制。 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 ●. 二、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原理 ——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内向型发展战略 第三节 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2.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经济秩序 二、对外贸易 三、利用外资

  3. 一、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处理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准则、行为规范和机制。 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 ●

  4. 二、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将经济资源集中地生产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同时从国外进口那些价格低于本国生产成本的商品,实现资源在国际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无疑会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5. (一)贸易条件与国际商品交换 最早的定义——“交换的比率”,用一国的进口量与出口量的比率表示。

  6. 陶西格(F.W.Taussing)又将其区分为贸易条件的数量定义和价格定义——“商品贸易条件”

  7. 刘易斯扩展了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他提出了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他所谓的“生产要素”,是指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劳动输出与输入的价格之比。刘易斯扩展了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他提出了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他所谓的“生产要素”,是指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劳动输出与输入的价格之比。

  8. 普雷维什(R.Prebisch) 从出口的需求弹性 角度论述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

  9. 阿明(Amin, S.)提出发展的依附论(贸易、金融和技术等多方面依附 )。

  10.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贸易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互促进的: 一是由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是由低效率产业结构向高效率的变动。 这两种结构变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比较优势结构,进而改变贸易结构,新的贸易结构又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

  11. 其次,贸易与技术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贸易对技术发展的作用: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外汇盈余为扩大技术进口创造了物质条件,而通过技术引进加快技术进步是技术进步的一条重要的捷径。 技术进步会促进贸易的发展:当技术进步发生在生产出口产品的部门时,则由于产品质量改善或开发出新产品而可以提高外贸竞争能力。

  12. 再次,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要素的积累: 要素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对大多数劳动力充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素积累的关键是资本的积累。

  13. 三、利用外资 (一)两缺口模型 由钱纳里等人( 见Chenery and Bruno,1962, Chenery and Strourt, 1965)提出的用以说明外援对一国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

  14. 论点: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论点: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15.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 ,或是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缺口)。 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一特定时间上,发展中国家受两缺口中的一个缺口约束或支配。

  16. 托达罗(Todaro, M.T )提出了简化的两缺口模型: 以I 表示投资,F 表示资本流入量(即进口与出口的差额),s 表示国内储蓄率,Y 表示国民收入 ,则储蓄缺口可以写成 (1) 如果不发达国家投资的边际进口率为m1,每单位GNP的边际进口倾向为m2 ,外汇缺口可以表示为 (2)

  17. (二)外国援助 外国援助是指国际机构或外国政府以货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为。外国援助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非商业性。

  18. 外国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认为,外国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持激进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外国援助主要是基于援助国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

  19. (三)外债 适度的外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快经济发展。

  20. 外债的两面性: 一方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又有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引发危机的消极作用 。

  21. 衡量外债适度规模的指标: (1)经济债务率,用外债金额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表示,一般认为不应超过30%; (2)偿债率,用当年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比重来表示,其安全界线为20%;

  22. (3)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比重,一般不应超过25%;(3)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比重,一般不应超过25%; (4)当年外债还本付息占财政开支的比重,不应超过20%。

  23. (四)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指外国资本以获得长期利润为目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对另一国家的生产部门所进行的投资。

  24. 主要形式有: (1)购买外国企业的全部股份; (2)建立独资子公司; (3)投入资本或技术与当地投资人建立合资企业或合营企业; (4)对外国企业贷款以取得经营管理权。

  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直接投资应该至少拥有国外企业股权的25%。西方国家规定在国外企业拥有10%以上的股份就是直接投资。

  26. 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 首先,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 其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 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对东道国劳动力素质的改善发挥示范作用。

  27. 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 第一,使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受到威胁,直至危及其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直接破坏东道国的生态环境。

  28. 第三,影响东道国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剧东道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第三,影响东道国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剧东道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四,污染东道国的社会环境,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29. 第二节 内向型发展战略 一、进口替代战略 二、对出口和增长的影响

  30. 一、进口替代战略 初级内向 内向型发展战略 次级内向(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系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实际进口在总供给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31. 二、对出口和增长的影响 第一,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 第二,进口替代工业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外汇来进口这些投入。

  32.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 第四,提供就业机会有限。

  33. 第三节 外向型发展战略 一、出口替代战略 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 三、内向型战略与外向型战略的比较

  34. 一、出口替代战略 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以此加强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故又称为出口导向战略。 所谓外向发展战略,指的是以出口来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

  35. 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 分工利益 收支平衡 优点 技术引进 …… 缺点:经济依赖性等

  36. 三、内向型战略与外向型战略的比较 外向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实绩优于内向发展战略 。

  37. 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38. 一、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9. 二、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 (1)创办经济特区; (2)发展对外贸易; (3)吸引外资; (4)工程合作; (5)发展跨国旅游业;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More Related